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益髓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新格
零佩东
+3 位作者
罗志洪
苏传丽
赵利华
陈尚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51-155,共5页
目的:观察益髓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和血清及脑、肾组织的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 G)、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比较2组穴位(足三里配悬钟、百会配关元)延缓脑衰老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SPF级3月龄体质量为(30...
目的:观察益髓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和血清及脑、肾组织的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 G)、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比较2组穴位(足三里配悬钟、百会配关元)延缓脑衰老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SPF级3月龄体质量为(30±2)g雄性昆明小鼠,水迷宫检测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即生理组、造模组、艾灸1组(足三里+悬钟穴)、艾灸2组(百会+关元穴),艾灸3组(非穴位)。造模组和各艾灸观察组予D-半乳糖按1 000 mg/(kg·d)颈背部皮下注射,同时生理组以同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56 d。3组艾灸观察组于造模第13 d起开始艾灸,每次每穴3壮,灸单侧(或2穴),共6壮。生理组和造模组不做治疗性干预,但给予与各观察组同时间、程度的捉抓刺激。造模、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水迷宫测试,将小鼠眼球取血,断头取脑,开腹取肾,制备脑、肾组织匀浆,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及脑、肾组织8-OHd G、T-AOC水平。结果:1)水迷宫结果显示:造模、治疗前各组小鼠水迷宫各项指标及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及治疗后,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a.造模及治疗后,造模组与生理组、艾灸1组、艾灸2组比较,"潜伏期、平台象比、停留时间、寻求次数、原平台象限百分比、跨越次数"6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及脑、肾组织ELISA结果示:a.造模组血清和脑、肾组织8-OHd G含量显著升高,与生理组、艾灸1组和艾灸2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造模组血清和脑、肾组织T-AOC水平显著降低,与生理组、艾灸1组和艾灸2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髓灸防治脑衰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D-半乳糖诱导的8-OHd G表达,抑制细胞的DNA损伤,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髓灸
D-半乳糖
脑衰老
学习记忆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益髓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新格
零佩东
罗志洪
苏传丽
赵利华
陈尚杰
机构
广西
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壮医科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广西
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
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病理科
广西
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针灸科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
医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51-15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81360561)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3B021800099)
深圳市科技计划(JCYJ20150402152005642)
文摘
目的:观察益髓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和血清及脑、肾组织的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 G)、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比较2组穴位(足三里配悬钟、百会配关元)延缓脑衰老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SPF级3月龄体质量为(30±2)g雄性昆明小鼠,水迷宫检测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即生理组、造模组、艾灸1组(足三里+悬钟穴)、艾灸2组(百会+关元穴),艾灸3组(非穴位)。造模组和各艾灸观察组予D-半乳糖按1 000 mg/(kg·d)颈背部皮下注射,同时生理组以同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56 d。3组艾灸观察组于造模第13 d起开始艾灸,每次每穴3壮,灸单侧(或2穴),共6壮。生理组和造模组不做治疗性干预,但给予与各观察组同时间、程度的捉抓刺激。造模、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水迷宫测试,将小鼠眼球取血,断头取脑,开腹取肾,制备脑、肾组织匀浆,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及脑、肾组织8-OHd G、T-AOC水平。结果:1)水迷宫结果显示:造模、治疗前各组小鼠水迷宫各项指标及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及治疗后,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a.造模及治疗后,造模组与生理组、艾灸1组、艾灸2组比较,"潜伏期、平台象比、停留时间、寻求次数、原平台象限百分比、跨越次数"6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及脑、肾组织ELISA结果示:a.造模组血清和脑、肾组织8-OHd G含量显著升高,与生理组、艾灸1组和艾灸2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造模组血清和脑、肾组织T-AOC水平显著降低,与生理组、艾灸1组和艾灸2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3组与艾灸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髓灸防治脑衰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D-半乳糖诱导的8-OHd G表达,抑制细胞的DNA损伤,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关键词
益髓灸
D-半乳糖
脑衰老
学习记忆
氧化应激
Keywords
Tonifying Marrow Moxibostion
D-galactose
Brain aging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xidative Stress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益髓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黄新格
零佩东
罗志洪
苏传丽
赵利华
陈尚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