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鼩在医学实验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晓娟 杨春 苏建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7-70,共4页
树鼩的许多生物学特性近似于人类,人们利用树鼩成功建立了多种人类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在肿瘤、内分泌、神经、视觉等方面有相当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和研究。本文概述了树鼩在医学实验研究中的新进展。
关键词 树鼩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mRNA和CD44V6-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华伟 刘剑仑 +2 位作者 曹骥 杨南武 苏建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2-385,共4页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乳腺小粘蛋白(sm allbreastepithelialm u...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乳腺小粘蛋白(sm allbreastepithelialm ucin--SBEM)m RNA和CD44V6-m RNA。结果:SBEM-m RNA在健康志愿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 RNA表达率为50.7%(34/67),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中SBEM-m RNA表达率分别为25%(2/8)、45.8%(11/24)、43.75%(7/16)、73.7%(14/19),在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 RNA的检出率73.7%(14/19)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SBEM-m 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CD44V6-m RNA的检出率为55/67(82.1%)、12/16(75%)、14/20(70%)。结论:SBEM-m 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有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指标,SBEM-m RNA阳性提示血循环中有乳腺癌细胞,预示着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SBEM-m RNA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而CD44V6-m RNA能否作为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癌 乳腺小粘蛋白mRNA CD44V6-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D1 c-myc和p53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波 欧超 +5 位作者 罗元 曹骥 班克臣 焦杨 李瑗 苏建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及癌旁肝组织CyclinD1、c-myc及p5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TMplu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D1、c-myc及p53蛋白在52例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及癌旁肝组织CyclinD1、c-myc及p5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TMplu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D1、c-myc及p53蛋白在52例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yclinD1及c-myc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P<0.05),在HCC中p53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c-myc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637,P=0.0022、r=0.3445,P=0.0273,);CyclinD1、c-myc及p53在人肝癌组织中的检出率与肝外转移、术后复发及肿瘤分化程度明显有关(P<0.05),CyclinD1的检出率与门静脉癌栓明显有关(P<0.05),p53的检出率与血清AFP和TSG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D1、c-myc及p53的检出率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个数、HBsAg状况无明显关系。结论:CyclinD1、c-myc及p53蛋白的过表达可促使肝癌细胞增殖,使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YCLIND1 C-MYC p53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实验肝癌形成过程中p53、bcl-2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段小娴 欧盛敬 +5 位作者 李瑗 曹骥 苏建家 欧超 杨春 岳惠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41-43,共3页
目的:动态研究在树肝癌形成过程中p53与bcl-2的蛋白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实验组35例树肝癌形成过程中第30周、60周、肝癌组织及13例同期的空白对照组树肝活检组织,进行p53、bcl-2蛋白的检测。结果:p53... 目的:动态研究在树肝癌形成过程中p53与bcl-2的蛋白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实验组35例树肝癌形成过程中第30周、60周、肝癌组织及13例同期的空白对照组树肝活检组织,进行p53、bcl-2蛋白的检测。结果:p53、bcl-2基因参与HCC的发生,在树HCC形成过程中,它们的表达均呈递增趋势。结论:p53、bcl-2基因之间的表达无明显依存关系。p53对凋亡的影响并不显著,bcl-2的抗凋亡作用受Bax的影响,bcl-2/Bax比率更能准确地反映细胞凋亡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 肝细胞癌 p53b 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bB家族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吴飞翔 赵荫农 +4 位作者 曹骥 罗元 欧超 李瑗 苏建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erbB家族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rbB家族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B-2、C-erbB-3、C-erbB-4的表达情况。结果:55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erbB家族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rbB家族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B-2、C-erbB-3、C-erbB-4的表达情况。结果:55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18%(32/55)和36.36%(20/5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C-erbB-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7%(26/55)和72.73%(40/5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erbB-2、C-erbB-3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EGFR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术后复发等有关,C-erbB-2、C-erbB-3、C-erbB-4阳性表达率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EGFR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HCC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C-erbB-2及C-erbB-3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无关,而C-erbB-4低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