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联合微信平台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佩章 张云 +3 位作者 庞乃奇 李春蓉 谢娟 王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3期137-138,141,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习带教中使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微信平台的教学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该院检验科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6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3名)和对照组(33名),... 目的探讨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习带教中使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微信平台的教学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该院检验科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6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3名)和对照组(33名),实验组采用CBL结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CBL教学模式带教,分别对两组教学前后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组实习生此次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教学前的理论、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中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在理论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中成绩均提升,但实验组比对照组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BL结合微信平台对实习生带教,明显提高临床血液学检验实习教学质量,实习生满意度高,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微信平台 临床血液学检验 实习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变化趋势与耐药情况(2016~2021年)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云 陈艳华 舒宏 《内科》 202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 E.coli)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 K.pneumoniae)的变化趋势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85例E.coli和641例K.pneumon...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 E.coli)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 K.pneumoniae)的变化趋势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85例E.coli和641例K.pneumoniae感染的住院肿瘤患者,分析产ESBL E.coli和产ESBL K.pneumoniae的检出率及其对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筛选出769株产ESBL E.coli、168株产ESBL K.pneumoniae,检出率分别为59.8%、26.2%。产ESBL E.coli主要源于妇瘤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和肝胆外科;产ESBL K.pneumoniae主要源于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妇瘤外科、综合内科和胃肠外科。2016~2021年,产ESBL E.coli检出率分别为68.57%、74.06%、60.50%、61.38%、55.92%、42.97%,产ESBL K.pneumoniae检出率分别为24.69%、25.93%、27.78%、27.45%、33.64%、20.13%。分离出的产ESBL E.coli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6%、3.3%、3.1%;产ESBL K.pneumoniae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7%、6.1%、2.4%。结论2016~2021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患者产ESBL E.coli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产ESBL K.pneumoniae控制情况良好;二者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但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应重点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英 刘陶文 《华夏医学》 2004年第4期650-652,共3页
对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一般来说早期肿瘤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 ,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一直是肿瘤领域共同关注的课题。近年 ,诸多报道显示人群血清中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 (TSGF)含量的检测在筛查早期恶性肿瘤中有... 对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一般来说早期肿瘤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 ,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一直是肿瘤领域共同关注的课题。近年 ,诸多报道显示人群血清中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 (TSGF)含量的检测在筛查早期恶性肿瘤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 C86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人群HIV-Ⅰ型易感性的关系
4
作者 吴君荣 李山 +10 位作者 魏勋斌 申卫东 丁佩明 闭柳燕 秦雪 王健 黄珊 伍惠玲 李海炜 陈学杰 邓燕 《内科》 2015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分析CD4 C86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人群对HIV-Ⅰ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广西HIV-Ⅰ型感染者(HIV-Ⅰ感染组)和102例同期同地区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法,检测CD4基因C868T位点(rs28919570C/T)... 目的分析CD4 C86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人群对HIV-Ⅰ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广西HIV-Ⅰ型感染者(HIV-Ⅰ感染组)和102例同期同地区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法,检测CD4基因C868T位点(rs28919570C/T)多态性,对rs28919570C/T基因多态性和广西人群对HIV-Ⅰ的易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上统计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rs28919570 C/T位点CC、CT、TT三种基因型在广西人群HIV-Ⅰ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基因型相比,CT及TT基因型和HIV-Ⅰ感染风险均无相关性(P>0.05),且尚未发现rs28919570 C/T位点多态性与广西HIV-Ⅰ感染者性别差异有关。结论尚未发现rs28919570 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广西人群HIV-Ⅰ感染风险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凝管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庞乃奇 李佩章 +3 位作者 王英 谢娟 李美琴 欧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173-176,181,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枸橼酸钠血凝管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1—12月分别用国产血凝管(A管)和进口血凝管(B管)采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50例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并统计和比较样本不合格率。选取2019年12月该院62例肿...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枸橼酸钠血凝管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1—12月分别用国产血凝管(A管)和进口血凝管(B管)采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50例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并统计和比较样本不合格率。选取2019年12月该院62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23名健康人(健康人群组),另外根据所选肿瘤患者是否应用肝素分为肝素组和非肝素组,分别用A管和B管抽取肘部静脉血各一管,同时检测并对比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D-二聚体(DD)。结果B管样本不合格率(0.29%)低于A管(5.14%)。各组中两种血凝管TT、FIB、D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T-Ⅲ%结果A管比B管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结果只在肝素组中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口血凝管标本不合格率低,有利于减少标本采集误差。进口血凝管PT、AT-Ⅲ%结果及经肝素治疗的肿瘤患者的APTT结果可能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血凝管 凝血功能 肿瘤患者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在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波 吴君荣 +3 位作者 舒宏 黄昭东 梁艺华 赵惠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9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ON1)对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AFP-PHC)的诊断价值及界值。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60例AFP阴性肝硬化(AFP-LC)患者(AFP-LC组)和46例AFP-PHC患者(AFP-PHC组)的血清,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ON1)对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AFP-PHC)的诊断价值及界值。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60例AFP阴性肝硬化(AFP-LC)患者(AFP-LC组)和46例AFP-PHC患者(AFP-PHC组)的血清,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纳入对象血清AFP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PON1水平。结果 AFP-PHC组血清PON1水平明显低于AFP-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ON1水平诊断AFP-PH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768,当PON1水平<234.31 pg/mL,诊断AFP-PHC的敏感性为71.7%,特异性为73.9%。血清PON1水平与AFP-PHC患者肝功能分级、病理分化程度、有无癌栓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否阳性均无关(P> 0.05)。结论血清PON1水平对诊断AFP-PHC具有一定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氧磷酶1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舒宏 江宗蔚 +3 位作者 陈艳华 莫翠菊 黄军强 曹昭 《内科》 2021年第2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7级本科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学生61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级本科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学生62名作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均由同样的任课老师教学,对照组... 目的探讨“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7级本科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学生61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级本科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学生62名作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均由同样的任课老师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学生采用“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授课。比较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成绩;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观察组学生对“雨课堂”的看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以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雨课堂”对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交流互动具有促进作用。结论在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学中,采用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雨课堂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玉亮 吴君荣 +4 位作者 赵惠柳 刘志民 梁艺华 黄昭东 朱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8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AFP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7~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CC患者118例(HCC组),非肿瘤患者88例(对照组)。采用化学...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AFP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7~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CC患者118例(HCC组),非肿瘤患者88例(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AFP水平,应用SNaPshot技术对AFP基因rs4024和rs737241位点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rs7372412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HC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GA或AA基因型的个体患HCC的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的0.543倍(P=0.037,OR=0.543,95%CI:0.306~0.965);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患HCC的风险是携带G等位基因个体的0.573倍(P=0.008,OR=0.573,95%CI:0.379~0.865)。血清AFP水平与年龄、巴塞罗那(BCLC)分期和肝癌病理分级(EDSON)相关(均P<0.05),且年龄越大,血清AFP水平越低(P=0.001,OR=0.172,95%CI:0.059~0.501);BCLC分期越高,血清AFP越高(P=0.000,OR=4.420,95%CI:2.003~9.752);EDSON分级越高,血清AFP越高(P=0.033,OR=2.335,95%CI:1.068~5.102)。结论AFP基因rs73724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HCC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血清AFP水平可能与年龄和HCC的发展及恶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细胞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 rs187115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潘小兰 方敏 +3 位作者 刘志民 黄昭东 梁艺华 朱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565例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和561例健康对照者CD4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HCC易感性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方法对CD44 rs187115进行基因分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rs187115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565例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和561例健康对照者CD4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HCC易感性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方法对CD44 rs187115进行基因分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rs187115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HCC的发病风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G杂合子和GG纯合子基因型,以及G载体状态和G等位基因与发生HCC风险增加有关;与携带至少一个等位基因(AG、AG+GG和G等位基因)的个体相比,携带GG纯合子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更高。此外,在CD44 rs187115多态性和临床特征亚组分析中发现CD44 rs187115的基因型在转移亚组,肝硬化亚组和ALT阳性和阴性亚组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D44 rs187115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南方地区肝癌发病有一定相关性,CD44 rs187115可作为预测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标志物,但仍需要更大规模的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rs187115 肿瘤干细胞 肝癌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对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10
作者 万里凯 李航 +1 位作者 黎乐群 朱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醛缩酶测定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疑为HCC的患者行超声检查、测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DP-ALD)、甲胎蛋白(AFP),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58例肝内有肿块的患者有48例病理诊断为HCC,FDP-ALD...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醛缩酶测定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疑为HCC的患者行超声检查、测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DP-ALD)、甲胎蛋白(AFP),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58例肝内有肿块的患者有48例病理诊断为HCC,FDP-ALD对HCC检出的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AFP(灵敏度:79.17%VS60.42%;准确性:75.86%VS60.34%;阳性预测值:90.48%VS87.87%;P<0.05,而特异度两者相同。结论超声结合FDP-ALD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率,以补充血清AFP阴性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1 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