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尊严疗法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尊严疗法的应用形式、内容、干预时长和患者结局等,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APA 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目的对尊严疗法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尊严疗法的应用形式、内容、干预时长和患者结局等,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APA 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总结并报告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主要探讨尊严疗法在对癌症晚期患者心理、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等的影响;干预形式包括面对面和线上访谈;干预内容源于Chochinov尊严模型,包括维护尊严观点和对家人朋友的建议和祝福,具有个性化、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干预时长约30~120 min。结论尊严疗法对癌症晚期患者具有支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拓展尊严疗法的开展形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尊严疗法体系,同时延长随访时间,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再次干预以确保长期干预效果。展开更多
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和价值观的治疗及护理,提高其临终期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家庭成员决策负担[3]。ACP准备度是个人谈论及倾听ACP相关话题及参与ACP的行为倾向,通过对个体对ACP的动机、态度、信念3个维度来测量,良好的ACP准备度是ACP实施的重要条件[4]。患者具备较高的ACP准备度不仅减少了实施ACP时的问题和矛盾,也增强其面对疾病的应对能力[5]。本文对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评估工具、ACP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提高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癌症患者ACP的干预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运动疗法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运动疗法干预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运动疗法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运动疗法干预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4月。采用Cochrane质量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的提取及分析,采用Stata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7种运动疗法,共1600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缓解癌症患者CRF上,7种运动疗法的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抗阻联合有氧运动、瑜伽、气功、抗阻运动、肌肉放松训练、有氧运动、太极。结论抗阻联合有氧运动对癌症患者CRF干预效果最佳,但本结论还需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尊严疗法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尊严疗法的应用形式、内容、干预时长和患者结局等,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APA 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总结并报告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主要探讨尊严疗法在对癌症晚期患者心理、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等的影响;干预形式包括面对面和线上访谈;干预内容源于Chochinov尊严模型,包括维护尊严观点和对家人朋友的建议和祝福,具有个性化、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干预时长约30~120 min。结论尊严疗法对癌症晚期患者具有支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拓展尊严疗法的开展形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尊严疗法体系,同时延长随访时间,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再次干预以确保长期干预效果。
文摘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和价值观的治疗及护理,提高其临终期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家庭成员决策负担[3]。ACP准备度是个人谈论及倾听ACP相关话题及参与ACP的行为倾向,通过对个体对ACP的动机、态度、信念3个维度来测量,良好的ACP准备度是ACP实施的重要条件[4]。患者具备较高的ACP准备度不仅减少了实施ACP时的问题和矛盾,也增强其面对疾病的应对能力[5]。本文对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评估工具、ACP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提高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癌症患者ACP的干预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运动疗法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运动疗法干预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4月。采用Cochrane质量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的提取及分析,采用Stata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7种运动疗法,共1600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缓解癌症患者CRF上,7种运动疗法的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抗阻联合有氧运动、瑜伽、气功、抗阻运动、肌肉放松训练、有氧运动、太极。结论抗阻联合有氧运动对癌症患者CRF干预效果最佳,但本结论还需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