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限制试验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王甜甜 黄玲 +3 位作者 宁滢 卡沙木姐 熊晨仪 招春园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阐述了时间限制试验的概念、基本要素、启动框架、启动时机、应用频率和持续时限,总结时间限制试验对我国I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的启示,同时指出了时间限制试验在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进时间限制试验在ICU重症患者... 阐述了时间限制试验的概念、基本要素、启动框架、启动时机、应用频率和持续时限,总结时间限制试验对我国I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的启示,同时指出了时间限制试验在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进时间限制试验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ICU护理质量,优化资源分配,以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 时间限制试验 医疗决策 代理决策者 重症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失眠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繁荣 唐如冰 +3 位作者 庞春华 覃蕾 赵凤娟 游雪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失眠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为改善肿瘤患者失眠症状提供实践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ToDate、JBI循证实践数据库、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医脉通、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肿瘤患者失眠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指南...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失眠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为改善肿瘤患者失眠症状提供实践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ToDate、JBI循证实践数据库、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医脉通、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肿瘤患者失眠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22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进行证据的提取和归纳。结果纳入12篇文献,包含3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汇总了关于失眠筛查与评估、评估工具、转诊、睡眠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和中医护理7个方面的24条证据。结论肿瘤科医护人员应定期筛查和评估肿瘤患者失眠状况,并根据临床实际组建多学科团队,结合患者意愿和睡眠情况提供适宜可行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睡眠障碍 失眠 失眠评估 循证护理 心理干预 运动干预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官护理在安宁疗护中应用的思考与展望
3
作者 唐如冰 陆永奎 游雪梅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58,共4页
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总结感官护理在安宁疗护中应用的情境和现状,分析在安宁疗护实践中通过提供身体器官照护、物理环境设置和感官艺术疗法的感官护理方式实现症状管理和灵性慰藉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思考未来感官护理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前景... 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总结感官护理在安宁疗护中应用的情境和现状,分析在安宁疗护实践中通过提供身体器官照护、物理环境设置和感官艺术疗法的感官护理方式实现症状管理和灵性慰藉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思考未来感官护理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通过与科技结合开发感官护理新技术,促进感官护理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疾病人群中的应用,注重感官护理实践中的个性化与灵活性,改善患者具身情绪和生命质量,提高我国安宁疗护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感官护理 安宁疗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范围综述
4
作者 农小莲 游雪梅 +3 位作者 蓝慧玉 黄仕环 李繁荣 赵凤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总结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基本干预内容、结局指标,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现存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问题解决疗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 总结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基本干预内容、结局指标,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现存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问题解决疗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内容提取、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15篇随机对照研究,4篇类实验研究,1篇质性研究,1篇混合性研究。问题解决疗法包含6个步骤、6~8个单独的心理治疗疗程,每次30~45 min,持续干预4~18周。此疗法对癌症患者生理、心理、认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积极影响。结论 问题解决疗法是一种简短、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癌症患者有积极影响,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未来需构建个性化的问题解决疗法干预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以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问题解决疗法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问题解决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疗法 心理干预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伤口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帅 江锦芳 +3 位作者 覃彦珠 张玲 刘鑫 张兰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92-97,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恶性肿瘤伤口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提供实践参考,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伤口症状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遵循“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恶性肿瘤伤口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提供实践参考,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伤口症状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遵循“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护士注册网、中国指南网、UpToDate、JBI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有关恶性肿瘤伤口症状管理的高级别证据。检索时段为建库至2019年12月。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9篇系统评价。从伤口评估、评估工具选择、伤口清洗、伤口清创、伤口敷料的选择与使用、气味管理、渗液管理、出血管理、疼痛管理、瘙痒管理、营养管理11个方面进行证据综合,最终获取48条最佳证据。结论恶性肿瘤伤口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实践参考。医护人员应结合科室临床环境选择并应用最佳证据,以科学的方法管理恶性肿瘤伤口症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伤口 症状管理 评估 清创 敷料 气味管理 渗液管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肿瘤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赵玲玲 陈英 +4 位作者 韦荣泉 邵笑 梁凤 陈海林 陈思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西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疗风险感知问卷、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中文修订版、健康素... 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西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疗风险感知问卷、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中文修订版、健康素养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骨肿瘤患者医疗风感知得分为(40.28±7.64)分,医师信任得分(41.55±5.93)分,健康素养得分(98.23±10.21)分。医师信任及健康素养与医疗风险感知呈负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医师技术、经济支持意愿是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肿瘤患者医疗风险感知水平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医师信任度及健康素养水平,帮助患者形成适当的医疗风险感知,做出积极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医疗风险感知 医师信任 健康素养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Meta整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繁荣 游雪梅 +2 位作者 唐如冰 赵凤娟 林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
目的系统整合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为开展高质量的肿瘤临终护理,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死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使用2016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 目的系统整合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为开展高质量的肿瘤临终护理,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死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恶性肿瘤患者对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使用2016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提炼出62个研究结果,归纳成11个新的类别,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了解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信息并参与临终治疗决策;保持积极心态并为死亡做准备,实现舒适、体面的死亡;不成为家人的负担,并完成对家人的嘱托;得到家庭、宗教、医护团队和社会的支持。结论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应尊重恶性肿瘤患者的知情权并帮助患者参与临终治疗决策,通过高质量的临终护理和多学科协作的临终关怀模式满足患者身、心、社、灵的需求,帮助患者实现善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善终 临终关怀 认知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严疗法在癌症晚期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玉麒 游雪梅 +2 位作者 李繁荣 赵凤娟 林秋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对尊严疗法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尊严疗法的应用形式、内容、干预时长和患者结局等,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APA 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 目的对尊严疗法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尊严疗法的应用形式、内容、干预时长和患者结局等,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APA 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总结并报告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主要探讨尊严疗法在对癌症晚期患者心理、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等的影响;干预形式包括面对面和线上访谈;干预内容源于Chochinov尊严模型,包括维护尊严观点和对家人朋友的建议和祝福,具有个性化、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干预时长约30~120 min。结论尊严疗法对癌症晚期患者具有支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拓展尊严疗法的开展形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尊严疗法体系,同时延长随访时间,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再次干预以确保长期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疗法 癌症晚期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照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韦姿 黄玲 +1 位作者 招春园 常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7-9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ICU护士照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真实体验,为临床优化护理策略、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方案提供实证支持。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百色市的16... 目的深入了解ICU护士照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真实体验,为临床优化护理策略、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方案提供实证支持。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百色市的16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及14个亚主题:复杂的情感体验(自信感与危机感、责任感与愧疚感、同情感与无力感、恐惧感与担忧感、疲惫感与耗竭感、自我价值与职业认同的挑战);存在多方面需求(排班与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与培训、沟通与合作、环境与设备);对专业认知的持续深化(职业使命感得到强化、体会到感控工作重在细节);对自我成长的不断反思(保持慎独精神、心理的自我调适)。结论ICU护士在照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存在着复杂的多维度情感体验和多方面需求,管理者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满足其专业需求,推动其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士 医院感染管理 质性研究 真实体验 护理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雪梅 韦婷 +3 位作者 劳春艳 陈思芮 梁湘 陈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0,共4页
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 癌症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困扰,生活质量低下、癌症负担高[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指患者意识清醒时自主决策确定其在未来失去决策能力时的治疗及护理偏好[2]。ACP不仅使患者得到符合其期望和价值观的治疗及护理,提高其临终期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家庭成员决策负担[3]。ACP准备度是个人谈论及倾听ACP相关话题及参与ACP的行为倾向,通过对个体对ACP的动机、态度、信念3个维度来测量,良好的ACP准备度是ACP实施的重要条件[4]。患者具备较高的ACP准备度不仅减少了实施ACP时的问题和矛盾,也增强其面对疾病的应对能力[5]。本文对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评估工具、ACP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提高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癌症患者ACP的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准备度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9
11
作者 韦荣泉 陈丽君 +3 位作者 赵玉玲 江锦芳 陈英 黄英凡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程度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程度水平属于中等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回避及面对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应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资源的利用,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玲玲 裴炬盛 +2 位作者 韦荣泉 梁凤 陈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48,共4页
从癌症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策略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了影响癌症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的内因,如性别、年龄、工作、教育程度、个性、应对方式、健康素养等;外因,如疾病特征、医疗信息、网络口碑、医患关系等。根... 从癌症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策略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了影响癌症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的内因,如性别、年龄、工作、教育程度、个性、应对方式、健康素养等;外因,如疾病特征、医疗信息、网络口碑、医患关系等。根据患者医疗风险感知的特征,从政府及医疗机构、患者及医护、网络媒体三方面探寻应对措施。并探讨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向,旨在以医疗风险感知为切入点对我国癌症患者的情绪、就医行为的相关干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期优化患者行为结果、重塑医患友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医疗风险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形状气囊导管对气囊上滞留物封闭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招春园 黄玲 +3 位作者 常龙 韦姿 林景 周春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3种形状气囊导管对不同黏稠度气囊上滞留物的封闭效果,为临床气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用20 mL注射器制作9个气管模型分为3组,每组锥形、柱形、梭形气囊导管各1根。使用持续测压仪予导管气囊充气并维持压力29~30 cmH2O,将机械通... 目的探讨3种形状气囊导管对不同黏稠度气囊上滞留物的封闭效果,为临床气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用20 mL注射器制作9个气管模型分为3组,每组锥形、柱形、梭形气囊导管各1根。使用持续测压仪予导管气囊充气并维持压力29~30 cmH2O,将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Ⅰ度、Ⅱ度、Ⅲ度滞留物分别注入气囊导管上,观察30、60、120、240、360、480 min气囊上滞留物的渗漏情况。不同黏稠度滞留物每组重复操作10次。结果3种形状气囊导管不同黏稠度滞留物、不同观察时间渗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锥形气囊的封闭效果最好,柱形气囊次之,梭形气囊最差;随着时间延长,各形状气囊导管均会渗漏。建议临床可选用带冲洗式的柱形或锥形气囊导管,及时冲洗及抽吸气囊上滞留物,以预防经口咽途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气囊导管 锥形气囊 柱形气囊 梭形气囊 气囊上滞留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疗法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周帅 江锦芳 +2 位作者 张玲 蒋婷 黄思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68,88,共5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运动疗法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运动疗法干预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运动疗法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运动疗法干预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4月。采用Cochrane质量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的提取及分析,采用Stata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7种运动疗法,共1600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缓解癌症患者CRF上,7种运动疗法的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抗阻联合有氧运动、瑜伽、气功、抗阻运动、肌肉放松训练、有氧运动、太极。结论抗阻联合有氧运动对癌症患者CRF干预效果最佳,但本结论还需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癌因性疲乏 运动 护理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患信任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隆政达 陈丽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对护患信任的影响因素、评估工具、提升护患信任关系的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护患信任关系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患信任 护患关系 护患沟通 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信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灵性应对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思芮 陈海林 +2 位作者 梁湘 杨雪梅 陈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7,30,共5页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灵性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灵性应对问卷、个人掌控感量表、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健康量表、生存痛苦量表对2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灵性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灵性应对问卷、个人掌控感量表、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健康量表、生存痛苦量表对2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积极灵性应对得分(64.68±4.70)分,消极灵性应对得分(12.07±3.03)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积极灵性应对与个人掌控感、灵性健康呈正相关,与生存痛苦呈负相关;消极灵性应对与个人掌控感、灵性健康呈负相关,与生存痛苦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结果显示,宗教信仰、个人掌控感、灵性健康、生存痛苦是积极灵性应对的影响因素,共解释75.8%的总变异;疾病分期、文化程度、个人掌控感、灵性健康、生存痛苦是消极灵性应对的影响因素,共解释71.0%的总变异。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多选择积极灵性应对方式,较少使用消极灵性应对方式。医护人员应注重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灵性照护,降低患者生存痛苦,提高其个人掌控感与灵性健康,以促使患者产生积极的应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灵性应对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 个人掌控感 灵性健康 生存痛苦 灵性照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气囊测压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招春园 黄玲 +3 位作者 卡沙木姐 熊晨仪 邓小娥 林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2-66,共5页
目的比较持续测压与间断测压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3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间断测压组和持续测压组。间断测压组使用气囊测压表采用改进方法分别间隔4 h、6 h、8 h监测... 目的比较持续测压与间断测压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3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间断测压组和持续测压组。间断测压组使用气囊测压表采用改进方法分别间隔4 h、6 h、8 h监测1次气囊压力;持续测压组采用持续测压仪持续测压。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炎性指标。结果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科第1天、第3天、第7天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24 h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测压组检测值25~30 cmH 2O;间断测压组间隔4 h、6 h、8 h检测气囊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8 h检测气囊压力<25 cmH 2O。结论两种测压方法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提示锥形气囊导管应用两种测压方法可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间断测压间隔时间以≤6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锥形气囊 气囊测压法 测压间隔时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炎性指标 气囊上滞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疗法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帅 江锦芳 +2 位作者 张玲 蒋婷 黄思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光疗法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住院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光疗法干... 目的探讨光疗法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住院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光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2、4、6周时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得分、抑郁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疲乏症状,降低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疗法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