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韦苇 康巍 +2 位作者 赵阳 杜杏芬 阳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症均可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强化不均匀、瘤内坏死、精索静脉曲张等;但慢性炎症的静脉期CT值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慢性炎症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显著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同时慢性炎症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低于精原细胞瘤,预后营养指数(PNI)低于精原细胞瘤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结论: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有助于提高睾丸病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个性化及标准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病变 睾丸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周炎症指数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低剂量螺旋CT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葵 刘丽娟 金观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2-676,共5页
在我国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可以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早期肺癌由肺结节发展而来,常规早期肺癌影像学筛查手段为低剂量螺旋CT(LDCT),但筛查效果因诊断医师水平而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 在我国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可以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早期肺癌由肺结节发展而来,常规早期肺癌影像学筛查手段为低剂量螺旋CT(LDCT),但筛查效果因诊断医师水平而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在LDCT中的应用可辅助医师提高对肺结节的诊断效果。本文从AI对肺结节的图像质量、检出率、图像分割以及结节良恶性鉴别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低剂量螺旋CT 肺癌 肺结节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双模态探针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唐琪 苏丹柯 +1 位作者 金观桥 王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76-579,共4页
整合素α_vβ_3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其特异性配体RGD(Arg-Gly-Asp)动态监测整合素α_vβ_3的表达情况、定性评估肿瘤血管生成,对肿瘤的良恶性判定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基于RGD肽的分子影像学检查方法是监... 整合素α_vβ_3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其特异性配体RGD(Arg-Gly-Asp)动态监测整合素α_vβ_3的表达情况、定性评估肿瘤血管生成,对肿瘤的良恶性判定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基于RGD肽的分子影像学检查方法是监测整合素α_vβ_3表达的无创新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疗效监测、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制以及其他非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对RGD双模态分子探针在临床前期应用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肽 整合素ΑVΒ3 双模态 分子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技术引导下乳腺癌穿刺活检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郑仲涛 康巍 苏丹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0-1593,共4页
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乳腺癌疗效的关键,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可发现临床无法触及的肿块,通过影像学技术引导定位活检现已成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工具。目前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 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乳腺癌疗效的关键,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可发现临床无法触及的肿块,通过影像学技术引导定位活检现已成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工具。目前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MR及锥束乳腺CT。本文就影像学技术引导定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活体组织检查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分子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莫纯威 黄晓新 +1 位作者 金观桥 苏丹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7-771,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治疗癌症需要准确评估肿瘤EGFR表达。分子影像技术以分子探针与细胞特定靶分子结合,通过PET/CT检测技术获取图像,可无创、准确、重复地实时评价靶分子表达。本文围绕PET各类EGFR分子探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多序列模型融合影像组学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欣 梁刘可 +3 位作者 苏晓红 李欣仪 刘露 金观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6,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MRI多序列模型融合(multi-sequence model fusion,MSMF)影像组学模型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的疗效进行预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患...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MRI多序列模型融合(multi-sequence model fusion,MSMF)影像组学模型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的疗效进行预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患者均接受CCRT的治疗及MRI检查。采用RESIST 1.1评估治疗后的反应,分为完全反应组(83例)、非完全反应组(71例)。将数据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手动分割各序列图像的感兴趣区域。使用Matlab 2018a软件分别从三个序列中各提取9766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t检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筛选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分别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比较预测性能。结果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T1WI、T2WI、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值分别为0.542、0.633、0.711、0.842(P值分别为0.661、0.161、0.026、<0.001)。多序列融合模型中MSMF、临床-MSMF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96、0.867(两者P<0.05)。MSMF、临床-MSMF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对CCRT疗效反应的AUC显著高于T2WI、T1WI及临床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MF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RT疗效的能力优于常规单一序列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及临床模型,因此该模型有望成为一种预测CCRT疗效的方法,进一步促进精准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鼻咽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疗效预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光热剂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勤敏(综述) 金观桥(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1-536,共6页
光热治疗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传统疗法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用于光热治疗的材料主要为各种纳米粒子,以及基于各种纳米粒子设计出来的各种纳米复合材料。由于部分... 光热治疗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传统疗法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用于光热治疗的材料主要为各种纳米粒子,以及基于各种纳米粒子设计出来的各种纳米复合材料。由于部分纳米复合材料综合了光热治疗剂及影像学成像对比剂的性能特点,使其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一体化的研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分别从四类纳米治疗剂的理化特性、光学性能以及在光热治疗研究中表现出的优劣势,对近些年来四类纳米光热剂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光热剂 肿瘤 光热治疗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用于鼻咽癌诊疗进展
8
作者 陈东明 金观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9-1422,共4页
影像组学借助计算机软件从大量医学图像中提取影像学特征,以反映肿瘤异质性,在诊断、评估疗效、预测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望帮助临床实现个体化治疗。本文对影像组学用于鼻咽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影像组学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在诊断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古冬连 刘露 +1 位作者 吴敏 金观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115,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pCASL)技术在诊断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small metastatic lymph node,SMLN)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63例初诊鼻咽癌... 目的探讨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pCASL)技术在诊断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small metastatic lymph node,SMLN)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63例初诊鼻咽癌病例,治疗前均行常规平扫+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3D pCASL扫描,治疗后行常规平扫+增强MRI。淋巴结的评价依据是我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制订的淋巴结转移评判标准,并结合随访期间的MRI图像。根据诊断结果将淋巴结分为3组,大淋巴结转移瘤(large metastatic lymph node,LMLN)组(短径>10 mm)、SMLN组(短径≤10 mm)、良性淋巴结(benign lymph node,BLN)组。比较各组淋巴结最大径、最短径、最短径/最大径、血流量平均值(average blood flow,BFavg)、血流量最小值(minimum blood flow,BFmin)、血流量最大值(maximum blood flow,BFmax)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鼻咽癌颈部SMLN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颈部淋巴结323枚,其中SMLN组152枚,LMLN组97枚,BLN组74枚。SMLN、LMLN、BLN组组间最大径、最短径、最短径/最大径、BFavg、BFmax、BF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01)。LMLN组最大径、最短径、最短径/最大径均大于SMLN、BLN组(P<0.001),SMLN组最短径、最短径/最大径大于BLN组(P=0.010,P<0.001),BLN组BFavg、BFmax、BFmin均小于SMLN、LMLN组(P<0.001)。BLN组与SMLN组最大径、LMLN组与SMLN组BFavg、BFmax、BF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最短径、最短径/最大径、BFavg、BFmax、BFmin鉴别鼻咽癌BLN与SMLN的AUC值分别为0.712、0.740、0.952、0.990、0.791,截断值分别为0.55 cm、0.59、39.4 mL/(min·100 g)、58.5 mL/(min·100 g)、25.5 mL/(min·100 g)。结论3D pCASL可以有效鉴别鼻咽癌颈部SMLN,提高鼻咽癌N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瘤 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光束乳腺CT在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欣 苏丹柯 +5 位作者 康巍 金观桥 刘宇 郑仲涛 蒙丽宇 黄富玲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8-1273,共6页
目的:探讨锥光束乳腺CT(CBBCT)扫描技术在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行CBB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符合病例纳入标准患者24例(共40个病灶),其中良性组9例(12个病灶),恶性组15例(28个病灶)。统计平扫、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 目的:探讨锥光束乳腺CT(CBBCT)扫描技术在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行CBB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符合病例纳入标准患者24例(共40个病灶),其中良性组9例(12个病灶),恶性组15例(28个病灶)。统计平扫、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分析比较良、恶性组增强形态学征象及时间-密度曲线特点,统计分析平扫未检出组与检出组病灶最大径、良性组和恶性组增强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40个病灶平扫检出率和增强检出率分别为23/40、40/40,平扫检出组病灶最大径>未检出组(2.76±1.54cm vs 1.31±0.58c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不同,良性组以缓慢上升和缓慢平台型为主(10/12),恶性组以中等/快速平台型和快速流出型为主(24/28)。恶性组增强第1期CT值和增强1期强化率高于良性组(190.86±59.80Hu vs 120.77±59.78Hu;151.00%±1.17 vs 19.41%±0.15),而增强2期强化率低于良性组(-2.95%±0.13 vs 16.56%±0.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3个增强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994、0.217(增强1期强化率诊断效能最高,最佳诊断阈值53.81%)。结论:CBBCT增强检查较平扫能提高病变检出率且增强形态学征象及增强参数有助于提高乳腺癌与良性病变鉴别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锥光束乳腺CT引导下穿刺不同体模模拟乳腺肿物活检的可行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康巍 赵欣 +4 位作者 刘宇 郑仲涛 蒙丽宇 钟武宁 苏丹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8-24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体模模拟经锥光束乳腺CT(CBBCT)引导下乳腺肿物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在CBBCT引导下分别对不同体模(硅胶乳腺、煮熟土豆、圆形茄子和芒果)深浅部位的靶目标(腊肠块模拟肿瘤)进行穿刺活检,统计其准确率及成本。结果同...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体模模拟经锥光束乳腺CT(CBBCT)引导下乳腺肿物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在CBBCT引导下分别对不同体模(硅胶乳腺、煮熟土豆、圆形茄子和芒果)深浅部位的靶目标(腊肠块模拟肿瘤)进行穿刺活检,统计其准确率及成本。结果同一体模深部与浅部穿刺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硅胶乳腺穿刺准确率为92.50%(37/40),土豆为81.25%(78/96),茄子为72.92%(70/96),芒果为61.54%(32/52)。结论CBBCT引导下体模穿刺活检的准确率较高,以煮熟土豆性价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细针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局灶异常平扫锥形束乳腺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欣 康巍 +4 位作者 苏丹柯 金观桥 刘丽东 郑仲涛 刘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局灶异常的平扫锥形束乳腺CT(CBB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建立含纯水、纯脂、肌肉及钙化模块的牛乳腺体外模型,比较其平扫CBBCT、平扫传统螺旋CT及乳腺X线摄影(MG)表现。收集65例乳腺局灶异常患者,观察囊性病灶的囊变区... 目的观察乳腺局灶异常的平扫锥形束乳腺CT(CBB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建立含纯水、纯脂、肌肉及钙化模块的牛乳腺体外模型,比较其平扫CBBCT、平扫传统螺旋CT及乳腺X线摄影(MG)表现。收集65例乳腺局灶异常患者,观察囊性病灶的囊变区、实性灶、含脂灶及钙化灶平扫CBBCT表现;分析平扫CBBCT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扫CBBCT示牛乳腺、纯水、纯脂、肌肉及钙化模块的CT值分别为107.1、114.5、-48.8、149.8及459.8 HU;螺旋CT平扫纵隔窗示牛乳腺、纯水、纯脂及肌肉的CT值分别为37.2、9.4、-114.9及46.4 HU,而钙化显示不清;MG示纯水、纯脂、肌肉及钙化相对于周围牛乳腺分别呈等密度、明显低密度、稍高密度及明显高密度。65例患者中,平扫CBBCT示乳腺囊性灶的囊变区均呈等密度,实性灶呈等或稍高密度,含脂灶均呈低密度,钙化灶均呈高密度;乳腺囊性灶的囊变区、实性灶、含脂灶及钙化灶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除囊性灶的囊变区与实性灶外,其余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含脂灶及钙化灶与周围腺体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局灶异常的平扫CBBCT表现与MG较为接近,而与传统螺旋CT差异较大;平扫CBBCT所示CT值有助于判断其内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显示直肠周围筋膜结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铮 黄仲奎 +1 位作者 廖锦元 黎宁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观察直肠周围筋膜高分辨率MRI成像表现。方法对50名正常志愿者行盆腔MRI常规T1WI、T2WI及高分辨率T2WI扫描,观察直肠周围筋膜结构,比较各序列对直肠周围筋膜的显示情况。结果高分辨率T2WI序列对前、后、左、右方直肠系膜筋膜显示率... 目的观察直肠周围筋膜高分辨率MRI成像表现。方法对50名正常志愿者行盆腔MRI常规T1WI、T2WI及高分辨率T2WI扫描,观察直肠周围筋膜结构,比较各序列对直肠周围筋膜的显示情况。结果高分辨率T2WI序列对前、后、左、右方直肠系膜筋膜显示率分别98%、100%、94%、90%;对Denonvilliers筋膜、骶前筋膜及腹膜返折显示率分别为58%、54%、70%。高分辨率T2WI对前、左、右方筋膜、Denonvilliers筋膜及腹膜返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盆腔常规T1WI、T2WI(P均<0.05);对后方直肠系膜筋膜、骶前筋膜显示率略高于常规T1WI、T2W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分辨率T2WI显示直肠周围筋膜结构优于盆腔常规MR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直肠周围筋膜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颌下腺放射性损伤模型IVIM MRI及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鹏 马婕 +4 位作者 欧阳高雄 左志超 金观桥 苏丹柯 罗宁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目的:通过IVIM参数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在小型猪颌下腺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只雌性小型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20Gy(实验组A)、15Gy(实验组B组)和0Gy(对照组)的剂量对三组小型猪的双侧... 目的:通过IVIM参数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在小型猪颌下腺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只雌性小型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20Gy(实验组A)、15Gy(实验组B组)和0Gy(对照组)的剂量对三组小型猪的双侧颌下腺进行放射线照射建立放疗损伤模型,每只小猪在照射前和照射后第4周末分别行IVIM-MRI扫描,随后对每只猪的双侧颌下腺完成病理学检查。比较照射前、后颌下腺IVIM参数(D、D*和f)值的差异,并分析D值与颌下腺腺泡面积百分比、D*值和f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照射前、后,对照组中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中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对三组的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腺泡面积百分比和微血管密度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与腺泡面积百分比呈负相关(r=-0.639,P=0.004);D*值与MVD呈正相关(r=0.767,P<0.001);f值与MVD呈负相关(r=-0.631,P=0.005)。结论:磁共振IVIM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颌下腺的病理性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放射损伤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腺泡面积百分比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X线诊断乳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聂贞慧 刘丽东 苏丹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4-777,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对早期病灶检出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因其高效率、高精度等特点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将深度学习应用于X线诊断乳腺癌领域,证实其可提高诊...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对早期病灶检出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因其高效率、高精度等特点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将深度学习应用于X线诊断乳腺癌领域,证实其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本文对深度学习在X线诊断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光束乳腺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仲涛 康巍 +2 位作者 赵欣 蒙丽宇 刘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9-319,共1页
患者女,45岁,以“左乳腺肿物性质待查”入院。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左乳腺外上象限触及约3.0 cm×3.5 cm肿物,表面欠光滑,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欠佳,无压痛。乳腺X线摄影:左乳腺外上象限见分叶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可见毛... 患者女,45岁,以“左乳腺肿物性质待查”入院。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左乳腺外上象限触及约3.0 cm×3.5 cm肿物,表面欠光滑,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欠佳,无压痛。乳腺X线摄影:左乳腺外上象限见分叶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可见毛刺影。乳腺MRI:左乳腺外上象限见约2.1 cm×1.6 cm×3.8 cm不规则信号,边界不清,T1WI呈等信号,T2WI压脂呈高及稍高混杂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低信号,动态后肿物明显不均匀强化,考虑左乳腺外上象限乳腺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Ⅴ级]。行锥光束乳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breast CT,CBBCT)引导下穿刺活检(图1A、1B)。病理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图1C)。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Ki-67(25%+)。遂行左乳腺癌切除术+左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Ⅱ级,伴中级导管内原位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细针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印 左志超 +1 位作者 金观桥 苏丹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67-1270,共4页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在影像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影像技术及成像设备出现。PET/CT将PET和CT两种模态的医学图像进行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医师诊断疾病的效率及准确率。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融合中有重要作用,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使...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在影像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影像技术及成像设备出现。PET/CT将PET和CT两种模态的医学图像进行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医师诊断疾病的效率及准确率。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融合中有重要作用,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使融合后图像的细节更加清晰而易于诊断,已成为近年来医学图像融合领域中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在乳腺癌诊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艳 朱旭娜 刘丽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3,117,共4页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功能成像技术手段之一,其具有无创、可视、准确的特点,且操作简单、无需注入对比剂、对比度佳。ADC作为DWI的定量参数,提供对生物肿瘤特征的评估,如组织细胞数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功能成像技术手段之一,其具有无创、可视、准确的特点,且操作简单、无需注入对比剂、对比度佳。ADC作为DWI的定量参数,提供对生物肿瘤特征的评估,如组织细胞数量、水分含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血管的程度等,在乳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治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为临床工作提供量化的诊断参考信息。笔者就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技术在乳腺癌的诊断、病理分级、分子亚型、化疗评估、瘤周侵犯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及动脉自旋标记预测复发性鼻咽癌近期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腾 肖磊 +1 位作者 韦波 廖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技术在复发性鼻咽癌近期疗效预测中的潜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 目的探讨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技术在复发性鼻咽癌近期疗效预测中的潜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4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于治疗前行常规MRI、传统单指数模型DWI检查(b=0、800 s/mm2)和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的双指数模型多b值DWI以及3DpCASL检查,治疗结束后行常规MRI检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1.1将患者分为应答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和无应答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比较两组间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慢速扩散系数(slow diffusion coefficient,Dslow)、快速扩散系数(fast diffusion coefficient,Dfast)、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肿瘤血流量(tumor blood flow,TBF)和相对肿瘤血流量(relative TBF,rTBF)值之间的差异。同时,根据治疗前后靶病灶退缩情况计算肿瘤消退率,并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各参数与肿瘤退缩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AUC值评估各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应答组基线ADC及Dslow值明显低于无应答组(P<0.001)。应答组基线TBF及rTBF值明显高于无应答组(P<0.001)。治疗前ADC、Dslow值与肿瘤消退率呈负相关,治疗前TBF及rTBF值与肿瘤消退率呈正相关。ROC分析显示,ADC、Dslow、TBF及rTBF预测复发性鼻咽癌近期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944、0.940、0.765、0.779。结论单、双指数模型DWI及3DpCASL参数能准确预测复发性鼻咽癌近期疗效,尤其是ADC和Dslow预测效能最佳,为复发性鼻咽癌近期疗效的早期精准预测提供无创技术手段和有效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复发 疗效预测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