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调控免疫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龙丽娟 王宗玉 +2 位作者 赵雅丽 覃川福 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58,共10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且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病理机制复杂。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肿瘤免疫细胞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攻击,抗肿瘤免疫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使免疫反应被抑制,最终导致癌症持续恶化。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HCC方面...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且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病理机制复杂。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肿瘤免疫细胞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攻击,抗肿瘤免疫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使免疫反应被抑制,最终导致癌症持续恶化。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HCC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中药能够调控免疫细胞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与转移。本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免疫细胞如何通过免疫抑制途径影响HCC进展以及中药如何调控免疫细胞发挥抗HCC作用,以期为HCC治疗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细胞 免疫抑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向立洋 黄智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综述。方法:查阅近七年关于中医药对晚期胃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报告,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不论是中药还是中成药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远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结论:随着... 目的: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综述。方法:查阅近七年关于中医药对晚期胃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报告,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不论是中药还是中成药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远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结论:随着对中医药多方面、多角度、多靶点的综合疗效优势的不断探索,中西医治疗优势互补,对进一步探索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晚期胃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C97影响肝癌的免疫微环境以及生物学功能
3
作者 莫灵玲 吴新悦 +1 位作者 彭小花 陈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探讨CCDC97与肝细胞癌(HCC)的临床及免疫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数据库中获取HCC患者的临床和RNA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数据库分析,研究CCDC97在HCC中的作用,并利用体外实验探讨其功能。... 目的探讨CCDC97与肝细胞癌(HCC)的临床及免疫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数据库中获取HCC患者的临床和RNA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数据库分析,研究CCDC97在HCC中的作用,并利用体外实验探讨其功能。结果HCC患者和肝癌细胞中CCDC97的表达水平高,并与病理特征、预后等密切相关。CCDC97被确认是一个新的预后因素。CCDC97与剪接体通路相关,该通路在肿瘤中高度活跃,可能促进癌变。CCDC97在多种免疫细胞中高表达,与免疫微环境有关。此外,敲低CCDC97在体外实验中抑制了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增殖。结论CCDC97在HCC进展以及免疫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HCC预后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CCDC97 免疫微环境 剪接体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癌临床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判断效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栋毅 彭波 +6 位作者 郑景辉 王宗玉 黎汉忠 何剑波 李科志 邬国斌 陈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3-1298,共6页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临床特征与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建立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判断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临床特征与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建立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判断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初治患者289例,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显著差异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价这些临床特征对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判断效能。结果ALBI(F=5.487,P<0.001)、NLR(χ^2=30.146,P<0.001)、BCLC分期(χ^2=71.973,P<0.001)、Alb(χ^2=18.887,P<0.001)、TBil(χ^2=12.138,P=0.007)、ALT(χ^2=18.001,P<0.001)、AST(χ^2=12.067,P=0.00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F=6.262,P<0.001)、淋巴细胞绝对值(F=2.934,P=0.034)、肝内原发肿瘤直径(F=4.905,P=0.002)、腹水(χ^2=9.034,P=0.021)、门静脉癌栓(χ^2=13.434,P=0.004)、肝外转移灶(χ^2=2.529,P=0.002)在肝癌各中医证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LT和BCLC分期是湿热蕴结型的独立判断因素[比值比(OR)=1.002、0.591,95%可信区间(95%CI):1.003~1.021、0.413~0.845,P值均<0.05];ALT和BCLC分期也是肝郁脾虚型的独立判断因素(OR=0.985、3.191,95%CI:0.974~0.997、2.042~4.986,P值均<0.05);TBil、Alb、ALBI是气滞血瘀型的独立判断因素(OR=0.966、1.259、0.088,95%CI:0.937~0.995、1.064~1.490、0.013~0.607,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ALT和BCLC分期判断湿热蕴结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2(95%CI:0.605~0.717,敏感度69.4%,特异度58%),ALT截断值为36 U/L,BCLC分期截断值为C期;ALT和BCLC分期判断肝郁脾虚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95%CI:0.699~0.801,敏感度72.7%,特异度68.2%),ALT截断值为64 U/L,BCLC分期截断值为B期;TBil、Alb和ALBI判断气滞血瘀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4(95%CI:0.576~0.690,敏感度56.7%,特异度65.3%),TBil截断值为28.4μmol/L,Alb截断值为37.8 g/L,ALBI截断值为1.95。结论基于ALT、BCLC分期、TBil、Alb和ALBI构建的临床判断模型可区分肝癌中医证型的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和气滞血瘀型,该判断模型简便、客观,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证候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芪遂逐水膏敷贴剂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刘茵 邱华 +5 位作者 毛德文 王明刚 余钰娟 宋振恒 周晓云 黄永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8-303,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芪遂逐水膏敷贴剂调控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芪遂逐水膏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进行GO和KEGG分析,GeneCards数据库查找肝硬化腹水相关靶点,对芪遂逐水膏...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芪遂逐水膏敷贴剂调控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芪遂逐水膏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进行GO和KEGG分析,GeneCards数据库查找肝硬化腹水相关靶点,对芪遂逐水膏和肝硬化腹水的共有靶点进行PPI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共有靶点的核心基因。构建肝硬化腹水大鼠模型,给予高、低剂量芪遂逐水膏敷贴治疗(1 cm×1 cm、2 cm×2 cm),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ALB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A、CASP3、MAPK8、AKT1、TP53蛋白表达。结果收集得到芪遂逐水膏13种活性成分和240个预测靶点,参与药物反应、氧化应激、活性氧代谢过程,芪遂逐水膏与肝硬化腹水共同靶点86个,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化等通路。肝硬化腹水大鼠肝脏有大量炎性细胞,血清ALT、AST活性和TBIL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P<0.05,P<0.01);芪遂逐水膏能改善肝脏病理变化,降低ALT、AST活性和TBIL水平,升高ALB水平(P<0.05,P<0.01),同时能下调VEGFA、CASP3、MAPK8、AKT1、TP53蛋白在肝硬化腹水中的表达。结论芪遂逐水膏调控肝硬化腹水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可能与VEGFA、CASP3、MAPK8、AKT1、TP53相关靶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遂逐水膏敷贴剂 肝硬化腹水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内关 足三里穴防治顺铂等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6
作者 黄智芬 施智严 +1 位作者 黎汉忠 谭志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7-919,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穴防治顺铂等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不同病种,选用不同含以顺铂为主的方案化疗,每次化疗前30min应用盐酸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穴防治顺铂等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不同病种,选用不同含以顺铂为主的方案化疗,每次化疗前30min应用盐酸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刺内关、足三里穴治疗。观察其进食情况、恶心呕吐情况及两组体重和卡氏评分情况变化。结果:进食情况:食欲如常及进少量固体食物者,治疗组分别为55.0%、27.5%;对照组分别为37.5%、22.5%;进流质食物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5.0%、40.0%(P<0.05);全部病例无明显影响进食情况。恶心呕吐情况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60.0%;止呕缓解时间平均分别为(6.30±1.84)h、(3.40±0.87)h(P<0.05)。两组体重和卡氏评分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比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比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两组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可通过激发循经感传,来调整胃肠功能活动;针刺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波幅降低,节律影响正常,同时针刺能使细胞活力上升,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解毒能力,调整代谢;诸穴合用共奏健脾和胃、降逆止吐、理气行滞之效,从而起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顺铂化疗 消化道反应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科志 韦家康 +6 位作者 韩志伟 仇雯霞 陈欣欣 黄山 何剑波 邬国斌 陈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3-104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及菌群结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其中接受TACE治疗20例),健康体检者27例。高通量16S rDN...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及菌群结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其中接受TACE治疗20例),健康体检者27例。高通量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患者便菌群结构,Anosim、LEf Se软件与R语言stats包分析菌群组间物种相对丰度、组间物种多样性、群落差异、进化分支等差异。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取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门水平,各组的最大优势菌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两者占比之和在健康组>90%,在原发性肝癌组及TACE治疗组中占比均>80%。拟杆菌门在健康组、原发性肝癌组、TACE治疗组占比分别为48.44%、44.96%、48.60%,厚壁菌门在各组占比分别为47.09%、38.15%、33.93%,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在肝癌组均低于健康组;此外,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相对丰度在肝癌组及TACE治疗组中占比均高于健康组;其余菌门虽有所变化,但占比均<0.5%。健康组物种丰富度Observed species(264±47 vs 230±64,t=2.499,P=0.014)及ACE值(284.11±50.82 vs 252.96±67.58,t=2.158,P=0.034)均大于原发性肝癌组。Between组(原发性肝癌组+健康组)的秩较原发性肝癌组及健康组高,R>0,健康组及原发性肝癌组肠道菌群组间结构差异大于组内差异(P<0.05);Between组(TACE术前+术后)的秩低于TACE术前组,R<0,TACE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结构差异大于组间结构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肠内机会致病菌与Child-Turcotte-Pugh评分、TBil、ALT、AST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245、0.421、0.327、0.446,P值分别为0.049、<0.001、0.008、<0.001),潜在益生菌与Child-Turcotte-Pugh评分、TBil、Alb、ALT、AST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4、-0.490、0.285、-0.374、-0.528,P值分别为0.011、<0.001、0.022、0.002、<0.001)。差异菌中的机会致病菌相对丰度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递增而增加,C级高于A级(Z=4.301,P=0.038)与B级(Z=4.063,P=0.044)。而潜在益生作用菌的相对丰度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呈现减少趋势,C级低于A级(Z=3.882,P=0.049)。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不同,而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相近,TACE治疗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肠道菌群失调与原发性肝癌临床分级存在关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等级的递增,菌群失调程度更为明显,潜在益生作用菌减少,而机会性致病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胃肠道微生物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莫晓丽 刘洁 +3 位作者 诸佳瑜 陈闯 欧杰 毛素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864-868,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TFGβ1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TGFβ...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TFGβ1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TGFβ1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6月30日。筛选出的文献采用OQAQ量表进行评价质量。通过Stata 13.0软件进行效应量诊断比值比、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等指标合并,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进行发表偏倚检验。可信度以95%可信区间(95%CI)表示。异质性检验采用Q检验和I2检验,同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合计肝癌组1124例,对照组1443例。敏感度及95%CI为0.68(0.52~0.80),特异度及95%CI为0.85(0.74~0.92),诊断比值比及95%CI为11.75(6.18~22.36);阳性似然比及95%CI为4.6(2.7~7.9),阴性似然比及95%CI为0.38(0.26~0.56),SROC曲线下面积及95%CI为0.84(0.80~0.87)。亚组分析所得结果显示,ELISA检测方法的阳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S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免疫组化检测,阴性似然比小于免疫组化检测。纳入的文献存在异质性,主要来源为研究对象的肝病背景不同,非原发性肝癌组的构成不统一(包含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以及实验设计差异等导致。描绘Deeks漏斗图,提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TGFβ1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有可能成为肝癌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 诊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32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雪梅 吴丽霞 黄智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62例顽固性呃逆癌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2例针刺天突、内关、足三里;对照组30例给予奋乃静、谷维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62例顽固性呃逆癌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2例针刺天突、内关、足三里;对照组30例给予奋乃静、谷维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止呃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4h、11.8h(P<0.01)。结论:针刺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较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更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顽固性呃逆 针刺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消痞丸治疗晚期大肠癌肠胀气38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智芬 施智严 +4 位作者 黎汉忠 谭志强 张作军 陈闯 陈蔚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291-,共1页
关键词 大肠癌 肠胀气/中医药疗法 @枳实消痞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C分期C期肝细胞癌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冬玲 朱玉平 +5 位作者 欧杰 毛素菲 邬国斌 何剑波 黄山 陈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05-1910,共6页
目的分析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C期肝细胞癌(HCC)的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诊断并治疗的BCLC C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单纯经肝动脉化疗... 目的分析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C期肝细胞癌(HCC)的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诊断并治疗的BCLC C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n=20)、TACE+索拉非尼组(n=18)、TACE+消融组(n=17)、手术+TACE组(n=20)、手术+TACE+消融组(n=16)。随访并记录患者生存状况及具体死亡时间,比较各组生存期。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Kaplan-Meier绘制总生存率曲线,采用log-rank比较累积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HCC患者91例,随访终止日期为2016年11月1日,随访率为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外转移、肿块类型、肿瘤最大直径、治疗方案等是BCLC C期HCC预后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P=0.019)、肿瘤最大直径(P=0.018)、肝外转移(P=0.026)、治疗方案(P=0.006)是H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方案治疗的BCLC C期HCC患者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41,P<0.001)。其中,手术+TACE+消融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其他4组(P值均<0.05);TACE+消融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TACE+索拉非尼组(P值均<0.05);手术+TACE组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TACE+索拉非尼组(P值均<0.05)。结论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肝外转移、治疗方案是影响BCLC C期H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切除的BCLC C期HCC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予TACE预防复发;复发后病灶继续予TACE或消融治疗,若有机会可再次行外科切除;不可手术切除的BCLC C期HCC首选TACE联合消融治疗,二者可优势互补,提高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导管消融术 索拉非尼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评分系统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雪焜 王宗玉 +6 位作者 陈欣欣 陈一贞 黄静 王焕 林栋毅 龙沛雲 陈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4-620,共7页
目的:探讨Child-Pugh(CTP)、ALBI、MELD、MELD-Na评分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并发慢性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ture,ACLF... 目的:探讨Child-Pugh(CTP)、ALBI、MELD、MELD-Na评分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并发慢性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ture,AC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月10月至2015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首次TACE治疗的71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4种评分模型预测ACLF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4种评分模型能独立预测TACE术后ACLF的发生(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LB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显著高于其余三种评分的AUC(均P<0.001)。不同分型ACLF按4种评分模型的最佳截断(cut-off)值分组后,Child-Pugh评分>5.5分、ALBI>-2.29分、MELD>8.08分、MELD-Na>8.08分的患者ACLF总发病率和ACLF C型发病率均高于该4种评分低于cut-off值的患者(均P<0.001),而ACLF A型、ACLF B型的发病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hild-Pugh、ALBI、MELD及MELD-Na评分对TACE治疗后ACLF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LBI预测价值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肝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预测模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来源外泌体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机制
13
作者 覃川福 赵雅丽 +1 位作者 龙丽娟 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40-2347,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来源外泌体能否下调HBx表达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方法收集HepG2、HepGA14、CTL细胞上清液提取外泌体(分别简写为NC-exo、HBV-exo、CTL-exo),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物C...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来源外泌体能否下调HBx表达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方法收集HepG2、HepGA14、CTL细胞上清液提取外泌体(分别简写为NC-exo、HBV-exo、CTL-exo),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物CD63和TSG101的表达。将氟硼二吡咯染料(BODIPY)标记的NC-exo、HBV-exo以及CTL-exo与HBV-exo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分别与HSC LX-2(HSC-LX2)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外泌体能否进入LX-2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X-2细胞中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1)等活化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将CTL-exo加入到HepGA14培养体系中,qPCR检测HepGA14细胞内HBV DNA、cccDNA及外泌体中HBx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HBx蛋白表达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外泌体均为双层膜结构的微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的直径为50~100 nm,表达标志性蛋白CD63和TSG101。荧光显微镜观察示外泌体可进入LX-2细胞,并且HBV-exo进入LX-2细胞后,HSC胞体增大、胞突伸展。qPCR结果示NC-exo、HBV-exo、NC-exo+HBV-exo和Con组LX-2细胞中TGF-β1、α-SMA、Collagen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4.678、417.144、571.508,P值均<0.05)。CTLexo干预HepGA14细胞后,qPCR结果显示HepGA14细胞中HBV DNA、cccD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值均<0.05),外泌体中HBx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HBx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L-exo和HBV-exo按照不同比例(2∶1、5∶1、10∶1)进行混合后干预LX-2细胞,qPCR结果显示各组间LX-2细胞中TGF-β1、α-SMA和Collagen1基因表达随着CTL-exo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TL-exo可下调HBV-exo中HBx蛋白表达抑制HSC活化,提示CTL-exo有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外泌体 肝星状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