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不同肾盏单通道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立权 农振良 +4 位作者 邓耀良 徐广龙 黎承杨 黄海鹏 关晓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单通道穿刺上盏或中、下盏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6月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单通道穿刺上盏或中、下盏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6月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 438例上尿路结石的病历资料。将结石患者分成鹿角形肾结石组、多发肾结石组、单发肾结石组(合并或不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组4组,并从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3个方面比较经不同路径PCNL的疗效差异。结果:鹿角形肾结石组经上盏和中、下盏通道PCNL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发肾结石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单发肾结石组(合并或不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输尿管上段结石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通道,成功率为100%。结论:对于鹿角形肾结石与多发肾结石经上盏通道路径的手术结石一次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单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内晶体形成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德荣 刘云龙 +7 位作者 王翔 孙焱 康珏宁 刘权 何子奇 陶芝伟 关晓峰 邓耀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21,共7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内晶体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结石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组(0.75%乙二醇+NAC)、雷帕霉素处理组(0.75%乙二醇+雷帕霉素)和氯喹处理组(0.75%乙二... 目的:探讨自噬在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内晶体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结石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组(0.75%乙二醇+NAC)、雷帕霉素处理组(0.75%乙二醇+雷帕霉素)和氯喹处理组(0.75%乙二醇+氯喹),每组8只。干预4周后,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自噬关键蛋白LC3-II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肾组织中自噬泡的数量;应用试剂盒检测各组24 h尿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24 h尿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钙盐染色法观测各组肾脏晶体的沉积情况,评价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结石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和氯喹处理组中LC3-II的表达水平和自噬泡数量均增加,而在NAC处理组中LC3-II的表达水平和自噬泡数量均减少(P<0.05)。与结石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中T-SOD和GSH-Px水平降低,而氯喹处理组和NAC处理组中T-SOD和GSH-Px的活性增加(P<0.05)。与正常组相比,结石组中血清肌酐、尿素氮、NGAL和Kim-1的水平及肾脏内晶体沉积增加(P<0.05);在雷帕霉素处理组中肾脏损伤进一步加重,晶体沉积进一步增加,而在氯喹处理组和NAC处理组中肾脏损伤明显减轻,晶体的沉积明显减少。结论:乙二醇激活自噬后可以促进大鼠肾内晶体的形成。应用抗氧化剂和自噬抑制剂不仅可以降低肾脏内的自噬水平,还可以减轻肾脏损伤,减少晶体沉积,降低肾结石的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乙二醇 草酸钙肾结石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