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免疫重建不良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吉磊 李甜甜 +6 位作者 吴健林 徐贤丽 张春兰 劳晓洁 梅馨尹 卢扬妮 陈茂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082-3086,共5页
目的探究广西免疫重建不良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特点,为预防性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长期随访的112例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 目的探究广西免疫重建不良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特点,为预防性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长期随访的112例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情况及临床信息,并分析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机会性感染率、机会性感染类型及混合感染率的影响。结果112例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率高达42.86%,感染类型以真菌感染居首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而机会性感染类型和混合感染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广西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感染类型以真菌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机会性感染 免疫功能重建不良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胆道评分和肝肌比值评估肝纤维化病理分级的价值
2
作者 黄璐 陆力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0-725,共6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多期增强MRI扫描所得胆道评分和肝肌比值在评估肝纤维化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5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将51例肝纤维化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多期增强MRI扫描所得胆道评分和肝肌比值在评估肝纤维化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5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将51例肝纤维化患者分为两组,其中S1、S2期为低级别组(n=30),S3、S4期为高级别组(n=21)。扫描采用GE Architact 3.0T磁共振扫描仪,包括常规肝脏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肝胆期、排泄期的增强扫描。对不同级别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胆道评分和测量肝肌比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RI指标对肝纤维化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低级别组胆道评分(3.67±0.55)大于高级别组(2.57±0.75)(t=6.05,P<0.001);低级别组门静脉期、延迟期、肝胆期的肝肌比值(2.38±0.76,2.48±0.70,4.10±0.63)均大于高级别组(1.97±0.18,1.99±0.27,3.16±0.47)(t值分别为2.41、3.09、5.81,P值分别为0.020、0.003、<0.001)。上述指标区分低、高级别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79、0.82、0.88,诊断高级别肝纤维化的敏感度分别为70%、63.3%、83.3%、96.7%,特异度分别为90%、95.2%、74.1%、100%。胆道评分联合肝胆期肝肌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95,敏感度85.7%,特异度96.7%。结论MRI钆塞酸二钠多期增强扫描所得胆道评分和肝胆期肝肌比值在区分低、高级别肝纤维化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临床肝纤维化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死率:一项为期十年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薛野 邹超世 +4 位作者 李泰阶 覃美香 梁婵 刘康海 丘丹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微生物学相关特征及临床结局等数据。选取单变量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RAB血流感染16例,占10.7%,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血流感染134例。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短期病死率为15.3%(23/150,95%CI:9.6%~21.1%),其中CRAB血流感染短期病死率(56.3%,9/16)高于CSAB(10.4%,14/134)。深静脉置管(OR:15.598,95%CI:1.831~132.910)和合并其他部位感染(OR:15.449,95%CI:1.497~159.489)与老年患者发生CRAB血流感染相关。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液透析(OR:11.856,95%CI:2.924~48.076)、入住重症监护病房(OR:9.387,95%CI:1.941~45.385)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OR:7.019,95%CI:1.345~36.635)。结论 老年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和深静脉置管与CRAB血流感染的发生相关。血液透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是影响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流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曾莉梅 杨盛贤 +3 位作者 崔伟 班毓徽 高策 蒙喜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2018年3月—2021年5月期间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2018年3月—2021年5月期间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两组用药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与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清生化指标(TNF-α、IL-1β)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TNF-α、IL-1β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评估肝肿瘤术后残留肝组织储备功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彦宏 陆力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85,共6页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扫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在肝储备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Gd-EOB-DTPA增强MRI测量肝实质信号强度参数、磁共振弛豫时间参数、胆道强化参数以及肝体积参数...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扫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在肝储备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Gd-EOB-DTPA增强MRI测量肝实质信号强度参数、磁共振弛豫时间参数、胆道强化参数以及肝体积参数等来评价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近年来,利用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肿瘤术后残留肝组织储备功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NG启动子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昭萍 杨灿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7-932,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启动子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由本院收治的102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3例和非感染组49例。分析感... 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启动子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由本院收治的102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3例和非感染组49例。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征。比较两组患者STING基因启动子rs58777760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部位中,消化系统占43.40%,呼吸系统占26.42%,泌尿系统占20.75%,皮肤黏膜占9.43%。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7.14%,革兰氏阳性菌占26.98%,真菌占15.87%。感染组STING基因rs587777609位点的CC基因型频率低于非感染组,TT基因型频率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血清白蛋白<35 g/L、ISS分期Ⅲ期、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1.992)、血清白蛋白<35 g/L(OR=2.782)、ISS分期为Ⅲ期(OR=2.707)、机械通气(OR=3.031)、TT基因型(OR=2.401)均是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TING启动子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易感性有关,TT基因型患者的感染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化疗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政伟 黄庆明 +1 位作者 汤汉 易贤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2-948,共7页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是内源性库欣综合征的罕见病因。PBMAH的患者中,表现为典型的双侧肾上腺增生和(或)典型的皮质醇增多症的情况较为罕见,其临床特征为双侧肾上腺...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是内源性库欣综合征的罕见病因。PBMAH的患者中,表现为典型的双侧肾上腺增生和(或)典型的皮质醇增多症的情况较为罕见,其临床特征为双侧肾上腺良性大结节样增生伴不同程度的皮质醇增多。多数患者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且以轻度皮质醇分泌障碍患者较为常见。近年来,对PBMAH的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进展,PBMAH的发生机制涉及多种基因异常,多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存在家族聚集现象。然而,PBMAH的发病机制未明确,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的认识尚未统一,临床上依旧存在较多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本文对国内外关于PBMAH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定义、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分子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关注,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为PBMAH的分子诊断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偶发瘤 家族遗传性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胰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及活体成像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永宁 黄雪桓 +2 位作者 唐芷盼 李若涵 秦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1239,共9页
目的建立可动态观察成瘤过程并进行体内研究的2型糖尿病(T2DM)胰腺癌裸鼠模型。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载体GV260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构建能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Luc细胞)。然后,将36只SPF级裸鼠随机分... 目的建立可动态观察成瘤过程并进行体内研究的2型糖尿病(T2DM)胰腺癌裸鼠模型。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载体GV260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构建能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Luc细胞)。然后,将36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血糖正常的胰腺癌裸鼠)和模型组(n=24,T2DM胰腺癌裸鼠)。对照组:先给予繁殖饲料喂养,之后将PANC-1-Luc细胞异位种植于裸鼠皮下;模型组:先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1%STZ,之后将PANC-1-Luc细胞异位种植于裸鼠皮下。用荧光活体成像系统和人工测量法同步动态监测2组裸鼠胰腺癌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分析荧光值与肿瘤体积的关系。显微镜下观察裸鼠皮下肿瘤及胰岛,验证造模是否成功;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来分析高血糖对裸鼠胰腺癌生长的影响。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确定PANC-1细胞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的最佳病毒滴度为5×107 TU/mL,用嘌呤霉素筛选的最佳浓度为20μg/mL、最佳筛选时间为9天;PANC-1-Luc细胞的荧光值与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42.56x-42504(r=0.977,P=0.004)。T2DM裸鼠模型血糖值为23.05(19.25~26.40)mmol/L,且每只裸鼠的血糖均高于11.1 mmol/L,与对照组裸鼠血糖值[6.15(5.20~7.30)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5,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胰腺组织内胰岛数量减少、体积减小、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同时移植瘤病理学检查确认镜下为胰腺癌组织,可判定T2DM裸鼠胰腺癌模型造模成功。模型组皮下肿瘤大小与荧光值呈线性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232348691x-8258608(r=0.911,P=0.031);模型组移植瘤Ki-67免疫组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0.333±7.808)%vs(15.917±4.055)%,t=13.55,P<0.001],说明模型组肿瘤增殖较快。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T2DM裸鼠胰腺癌模型可模拟T2DM背景下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动态观察高血糖对体内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从而为T2DM背景下胰腺癌发生、发展的体内研究提供新的实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腺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心理介导的DIY数字油画训练在双相抑郁病人情绪管理中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周爱花 黄仕善 +2 位作者 许爱 曾强 陶建青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025-4028,共4页
[目的]探讨色彩心理介导的自己动手制作(DIY)数字油画训练对双相抑郁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双相抑郁缓解期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及常规DI... [目的]探讨色彩心理介导的自己动手制作(DIY)数字油画训练对双相抑郁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双相抑郁缓解期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及常规DIY数字油画训练,观察组给予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及色彩心理介入的DIY数字油画训练。训练前及训练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正负性情绪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复发率等指标评价两组病人康复情况。[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病人抑郁量表得分为(8.83±1.65)分、正性情绪量表得分(15.91±3.03)分、负性情绪量表得分为(17.94±2.76)分、复发率为11.43%;对照组病人HAMD-17量表得分为(10.45±1.78)分、正性情绪量表得分(13.11±2.25)分、负性情绪量表得分为(20.29±2.16)分、复发率为3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两组病人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得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绘画训练过程介入色彩心理技术有助于调整或改善双相抑郁病人的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 情绪管理 绘画训练 色彩 心理护理 数字油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性鼻咽癌预后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烨 赵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3-368,共6页
妊娠相关性鼻咽癌(Pregnancy Associated Nasopharyngeal Cancer,PANPC)是一种更为罕见的、特殊类型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NPC),其治疗模式通常参照非妊娠相关的成人鼻咽癌治疗指南。妊娠期间体内代谢状态复杂,常规治疗模式下... 妊娠相关性鼻咽癌(Pregnancy Associated Nasopharyngeal Cancer,PANPC)是一种更为罕见的、特殊类型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NPC),其治疗模式通常参照非妊娠相关的成人鼻咽癌治疗指南。妊娠期间体内代谢状态复杂,常规治疗模式下,妊娠相关性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是否有别于非妊娠相关性鼻咽癌患者,其治疗策略是否应有所不同,目前关于妊娠相关性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研究报道不多且结论不一,本文就此作归纳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性鼻咽癌 妊娠期 放疗 化疗 预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微形态学特点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赢 韦成江 +4 位作者 龚晗 赖浩 赵伟 冯雁 林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对比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分布及CD31阳性微血管密度(CD31 positive microvessel density,CD31-MVD)差异,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影像学上“牛眼征”特征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1月广... 目的对比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分布及CD31阳性微血管密度(CD31 positive microvessel density,CD31-MVD)差异,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影像学上“牛眼征”特征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及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天狼星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纤维及CD31-MVD在肿瘤区和边缘区的分布情况。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的边缘区与原发性肝癌组边缘区天狼星红染色强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0.11 vs 0.43±0.10,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边缘区CD31-MVD值高于肿瘤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2.65 vs 2.31±1.33,P<0.05);原发性肝癌组其边缘区与肿瘤区表达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4±1.14 vs 8.44±1.13,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肝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的差异可能与其肿瘤中微血管的分布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结直肠癌肝转移 牛眼征 胶原纤维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SOX4和E-cadher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秦雯 陈泰文 +2 位作者 郑海平 陶慧娟 朱小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SOX4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5例胰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SOX4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胰腺...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SOX4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5例胰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SOX4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SOX4蛋白阳性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77.6%vs 12.0%,P<0.05)。SOX4蛋白表达与胰腺癌肿瘤大小、肿瘤部位、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和神经侵犯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14.4%vs 82.4%,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胰腺癌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和神经侵犯相关(P<0.05)。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胰腺癌组织中SOX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63,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OX4蛋白阳性或E-cadherin蛋白阴性患者的生存期相对缩短(P<0.001)。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SOX4蛋白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胰腺癌中SOX4蛋白表达升高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SOX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助于胰腺癌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组织芯片 SOX4 E-CADHER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与替比夫定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贤丽 劳晓洁 +3 位作者 张春兰 王佳洁 罗淑铭 陈茂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对比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妊娠期妇女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探讨妊娠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时机及周期,为HBV母婴阻断提供临床参考... 目的对比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妊娠期妇女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探讨妊娠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时机及周期,为HBV母婴阻断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127例HBV感染的妊娠期妇女,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组与治疗性抗病毒组,按照自愿原则组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TDF抗病毒,对照组应用LdT抗病毒,收集抗病毒治疗4周时及分娩前孕妇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idation Nucleic Acid,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HBeA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等指标,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HBV DNA较基线水平下降幅度、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对比TDF、LdT对妊娠期妇女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结果(1)抗病毒治疗后大部分妊娠期妇女在分娩前的HBV DNA水平可降至105 IU/mL以下(TDF:92.11%vs.LdT:92.16%,P>0.05);(2)TDF抗病毒治疗4周、分娩前孕妇的血清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HBV DNA转阴率与LdT相当(P>0.05);(3)妊娠期应用TDF、LdT抗病毒治疗4周时及分娩前的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DF、LdT抗病毒治疗至分娩前,大部分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孕妇的ALT可复常(TDF:79.49%vs.LdT:86.96%,P>0.05);(5)妊娠期TDF、LdT抗病毒过程中未见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结论TDF、LdT均可有效降低HBV感染孕妇妊娠期的HBV DNA载量,对于ALT正常、HBV DNA低于108 IU/mL的孕妇可考虑在妊娠32周左右开始启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应可有效预防HBV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妊娠 替诺福韦酯 替比夫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L1细胞黏附分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雯 杨建宇 +2 位作者 陈泰文 郑海平 朱小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4-140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2... 目的探讨分析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25例胰腺癌患者的组织学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标本L1CAM(高表达组94例,低表达组31例)和TGFβ1(高表达组102例,低表达组23例)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指标、生存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胰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不同L1CAM、TGFβ1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log-rank进行检验。结果胰腺癌组织L1CAM蛋白高表达率为75.2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L1CAM蛋白高表达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52,P<0.001)。胰腺癌组织TGFβ1蛋白高表达率为81.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GFβ1蛋白高表达率(2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61,P<0.001)。L1CAM和TGFβ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2,P<0.001)。L1CAM和TGFβ1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和神经侵犯有关(P值均<0.05)。L1CAM或TGFβ1蛋白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661、39.597,P值均<0.001)。结论L1CAM蛋白和TGFβ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对不良预后的影响可能与其促进淋巴道转移、血行转移等因素有关,二者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细胞黏附分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起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 被引量:4
15
作者 劳晓洁 徐贤丽 +5 位作者 林琨 张国汉 胡蝶飞 梁振国 梅馨尹 陈茂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4-899,共6页
目的分析南宁市武鸣区一起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为预防腺病毒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一对一调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疫情的空间分布和聚集情况进行探究,通过核... 目的分析南宁市武鸣区一起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为预防腺病毒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一对一调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疫情的空间分布和聚集情况进行探究,通过核密度和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该起疫情的空间流行分布特征。结果此次疫情共228例儿童感染腺病毒,无重症以及死亡病例。感染者年龄主要为5~9岁,发病时间集中在2019年7月28日-8月4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咽部充血与扁桃体肿大。Moran’s I Z值为3.76(P<0.05),提示腺病毒感染患者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核密度分析显示此次疫情感染患儿在全区范围内分布。结论暑假期间具有较强的人口流动性,应警惕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家长带儿童到公共场所游玩时,需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空间分析能够全面、直观地展现疫情发病的聚集区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 暴发 疫情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与未合并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在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雯 陈泰文 +2 位作者 郑海平 黄夏宁 朱小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8-14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在合并与未合并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在合并与未合并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125例,其中单纯胰腺癌组64例、合并糖尿病胰腺癌组61例,另选取6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ANGPTL2水平,分析ANGPTL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生存预后的关系。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偏态分布者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采用Cox风险模型行单/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合并糖尿病胰腺癌组患者血清ANGPTL2[7.79(7.12~8.17)ng/ml]明显高于单纯胰腺癌组[5.74(5.08~6.40)ng/ml]和健康对照组[3.72(3.25~4.16)ng/ml](P值均<0.001)。血清ANGPTL2水平与CA19-9、CE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0、0.731,P值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远处器官转移、分化程度、CEA、ANGPTL2、HbA1c与胰腺癌患者远期生存密切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HR=2.657,P=0.005)、远处器官转移(HR=5.000,P=0.014)、分化程度(HR=2.466,P=0.004)、CEA(HR=1.110,P<0.001)、ANGPTL2(HR=1.901,P=0.001)均为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所有胰腺癌患者中,ANGPTL2高表达组的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NGPTL2低表达组(8.51%vs 25.81%,χ2=5.651,P=0.017)。在合并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中ANGPTL2高表达组的2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ANGPTL2低表达组(2.20%vs 32.70%,χ2=24.895,P<0.001)。结论ANGPTL2可能是评价胰腺癌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糖尿病 血管生成素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抑制剂UC2288诱导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CNE-2R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仁拔 李欣晓 朱小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P21抑制剂UC2288对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CNE-2R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CCK-8实验检测UC2288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情况;显微镜拍照法和Hoechst 33342染色实验观察细胞形... 目的探讨P21抑制剂UC2288对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CNE-2R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CCK-8实验检测UC2288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情况;显微镜拍照法和Hoechst 33342染色实验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Annexin V-APC/7-AAD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x、Cleaved-caspase 3、Caspase 3、Bcl-2、Survivin、γ-H2AX、P21、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UC2288显著降低CNE-2R细胞的活力和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UC2288抑制CNE-2R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UC2288处理后,细胞呈圆形萎缩,细胞核固缩,体积变小;Annexin V-APC/7-AAD实验结果显示,UC2288呈剂量依赖性诱导CNE-2R细胞凋亡;UC2288作用细胞后,Bax、Cleaved-caspase 3、Caspase 3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Survivin、P21和PARP蛋白表达量减少。结论UC2288显著抑制CNE-2R细胞增殖,引起DNA损伤,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ARP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2288 鼻咽癌 凋亡 PA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镁浓度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韦玮 李剑 +3 位作者 黄林海 兰敏东 卢显威 黄绍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确定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BTM)酒石酸抗性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 目的确定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BTM)酒石酸抗性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SAP)、雌二醇(E2)和镁(Mg^2+)离子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和97名无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扫描评估不同骨骼部位的BMD。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量E2、BSAP和TRAP-5b的血清水平。使用比色光谱技术测定血清Mg^2+水平。结果骨质疏松女性血清B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SAP具有中等敏感性(76.8%)和特异性(84.7%)(截止点为21.27 U/L)。在3.46 U/L的截止点,TRAP-5b的灵敏度为86.8%,特异性为90.8%。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Mg^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Mg^2+水平与BMD值呈正相关。此外,Mg^2+浓度与E2水平呈正相关。脊柱骨密度与BSA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BMD与BTM呈负相关,与E 2和Mg^2+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眼镜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辅助自滴眼液 被引量:3
19
作者 岑爱丽 黄丽萍 +5 位作者 谢艳兰 吴伟 周小艺 严洁 潘姗姗 陆文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39,共2页
目的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自滴滴眼液的准确性。方法将1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拳式法自滴滴眼液,观察组采用自制改良眼镜辅助自滴滴眼液。结果观察组掌握自滴滴眼液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滴眼... 目的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自滴滴眼液的准确性。方法将1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拳式法自滴滴眼液,观察组采用自制改良眼镜辅助自滴滴眼液。结果观察组掌握自滴滴眼液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滴眼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滴滴眼液时药瓶总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改良眼镜辅助自滴眼液,患者易于掌握,滴药准确性高,能有效避免药瓶药液污染和浪费眼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改良眼镜 眼药液 自滴滴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对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华颖 刘鑫 +4 位作者 林春香 韦可璇 宋秋露 张维明 赵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2-348,共7页
为探讨自噬对照射过程中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将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C)组、8 Gy X-线照射(IR)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组、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组、照射+雷... 为探讨自噬对照射过程中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将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C)组、8 Gy X-线照射(IR)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组、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组、照射+雷帕霉素(IR+Rapa)组和照射+三甲基腺嘌呤(IR+3-MA)组,利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自噬对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CCK8实验检测照射、雷帕霉素和3-M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LC3B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照射可增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迁移的能力(P<0.05),同时,照射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雷帕霉素激活自噬可增强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3-MA抑制自噬可抑制细胞侵袭迁移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照射可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P<0.05),激活或抑制自噬可分别增加或抑制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P<0.05)。表明X-线照射可激活自噬,促进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发生。激活自噬可以提高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进而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反之,抑制自噬可阻碍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自噬 照射 侵袭 迁移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