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出芽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病理意义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曾达通 黄伟健 +3 位作者 李柳艳 罗嘉嫄 陈罡 危丹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2-636,共5页
肿瘤出芽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形态学表现,其被证实是多种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早期征兆,且有可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相关。该文现对肿瘤出芽在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相关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肿瘤出芽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形态学表现,其被证实是多种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早期征兆,且有可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相关。该文现对肿瘤出芽在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相关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肿瘤出芽 预后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乳症的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秦映芬 沈寒蕾 +1 位作者 黄松 韦敏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 研究巨乳症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10例巨乳症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结果 巨乳症乳腺组织光镜下以间质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及血管增生为主 ,ER(+)或ER和PR(+)为75 %。
关键词 巨乳症 病理学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女性乳腺肥大症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圣明 陈军 +4 位作者 李春君 骆成飘 陈肖瑜 陈璞琳 韦常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760-763,共4页
目的:研究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例I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 目的:研究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例I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13~66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等检测相关免疫标记物,分析和总结其主要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1例IMT患者肿瘤发生于肺脏、纵隔、肝脏、腹腔、膀胱等部位。镜下见肿瘤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肿瘤细胞增生构成,伴有数量不等的慢性炎细胞,个别病例见脓肿形成。间质有不同程度的黏液背景或胶原化。预后不良病例肿瘤细胞有异型性,见圆形或上皮样细胞形态及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ALK、SMA、S-100、CD117、CD34的阳性率依次为:91%(10/11)、55%(6/11)、100%(11/11)、27%(3/11)、18%(2/11)、9%(1/11),Ki-67阳性率为3%~40%,CK、H-caldesmon、DOG1均为阴性。随访11例患者4~22个月,7例无瘤生存,4例带瘤生存,其中3例表现出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结论:IM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预后不良患者肿瘤细胞有异形性,可见圆形或上皮样细胞及核仁,增殖指数增高,免疫组织化学ALK,SMA,H-caldesmon可以帮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ALK 临床病理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颖芳 李智贤 +8 位作者 曾健 李艳宁 韦康来 李富 丁雪明 黄华 冯卫连 魏晏平 庞彩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将31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评价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TNBC和non-TNBC组,并分析比较其...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将31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评价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TNBC和non-TNBC组,并分析比较其超声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①318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患者占16.35%(52/318)。②病理结果显示T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on-TNBC组(P<0.05)。③超声显示,TNBC组肿块有边缘毛刺征、内部微钙化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2~3级的病例数明显低于non-TNBC组(P<0.05)。结论 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部分患者缺少典型的恶性肿块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临床及影像学医生对TNBC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Ataxin-3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的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曾丽霞 马韵 +2 位作者 王超 龙喜带 王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6-729,共4页
目的观察Ataxin-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Ataxin-3在胃癌(265例)、正常胃黏膜(20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6例)及高级... 目的观察Ataxin-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Ataxin-3在胃癌(265例)、正常胃黏膜(20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6例)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5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axin-3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01);胃癌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的表达有差异(P﹤0.001),而胃癌组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比较表达无差异(P>0.05);Ataxin-3表达与胃癌的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远处转移及p53突变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Ataxin-3蛋白很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ATAXIN-3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ZHX2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魏晶晶 吕自力 +1 位作者 党裔武 陈其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ZHX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ZHX2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73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ZH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7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ZHX2蛋白的阳性率为82.2%(60/73),癌旁正常组织...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ZHX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ZHX2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73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ZH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7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ZHX2蛋白的阳性率为82.2%(60/73),癌旁正常组织中ZHX2蛋白的阳性率为94.5%(6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ZHX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关(P>0.05)。ZHX2(+)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ZHX2(-)组(P<0.05)。结论 ZHX2作为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演进,并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ZHX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死亡病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韦丹 农光民 +4 位作者 邓勇 何发标 马韵 张晓波 钟京梓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和尸检结果,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男性,1岁4个月,以咳嗽和发热起病,起病1d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采用WHO推荐的RT-PCR法和国...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和尸检结果,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男性,1岁4个月,以咳嗽和发热起病,起病1d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采用WHO推荐的RT-PCR法和国家流感中心推荐的分型方法,患儿咽拭子结果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次气管抽取物培养均为肺炎链球菌。予机械通气等治疗无好转,入院第4天死亡。尸检结果显示:病变主要在肺脏,大体可见大片状实变,灰褐色,质韧;胸膜粘连广泛。镜下显示肺弥漫性肺泡间质增宽,大部分肺泡可见透明膜形成,肺泡有炎性渗出,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肺泡上皮肿胀,有巨细胞形成,部分肺泡塌陷闭合,小部分肺泡扩张融合;细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局灶黏膜糜烂。脑、心、肝、脾、肾、肾上腺、胰腺和胃肠道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本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儿上呼吸道症状突出,病情进展快。病理改变主要在肺脏,以炎症渗出、炎细胞浸润和肺透明膜形成为主。死亡主要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循环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儿童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BRAF基因检测的质量控制
8
作者 谢璐茜 党裔武 +1 位作者 戴文斌 罗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BRAF基因检测的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的各个环节非常重要,特别是样本制备和预处理,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的实施,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校准,以及检测后的质量控制。... 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BRAF基因检测的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的各个环节非常重要,特别是样本制备和预处理,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的实施,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校准,以及检测后的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性能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文深入探讨了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BRAF基因检测的质量控制,旨在提高检测者的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细针穿刺 PCR方法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伴发其他原发癌1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辛辛 林思彤 罗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1例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OG-1在伴发其他原发癌的GIST细胞及原发癌细胞中...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1例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OG-1在伴发其他原发癌的GIST细胞及原发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伴发其他原发癌的GIST平均直径为1.9 cm,其中伴发食管癌5例(46%);胃癌2例(18%);肝癌、子宫颈癌、胰腺癌和肾癌各1例(各占9%)。组织学类型均为梭形细胞型。生物学危险度分级较低(P<0.05)。免疫表型:GIST细胞DOG-1阳性者11例(100%);癌细胞DOG-1阳性者8例(72.7%)。结论 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主要为消化系统癌变,组织学以梭形细胞型为主。熟悉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免疫表型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该类疾病病理诊断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原发癌 临床病理特征 DO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3在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
10
作者 陈昶 黎骋 +4 位作者 胡剑 李建棣 黄志广 赵春艳 莫超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究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3(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3,MCM3)在乳腺癌及其亚型三阴型乳腺癌组织(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乳腺癌及非癌乳腺组织中MCM... 目的探究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3(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3,MCM3)在乳腺癌及其亚型三阴型乳腺癌组织(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乳腺癌及非癌乳腺组织中MCM3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整合全球多中心乳腺癌基因芯片及测序数据,计算不同分子病理亚型乳腺癌与非癌乳腺组织中MCM3 mRNA表达的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及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下面积,并对比TNBC与非TNBC组中MCM3的表达差异。同时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MCM3 mRNA在乳腺癌及TNBC中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乳腺癌中MCM3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非癌乳腺对照。4个分子病理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TNBC)乳腺癌组织MCM3 mRNA水平也均高于非癌对照组织。预后评估显示,高表达MCM3可成为预测乳腺癌不良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在TNBC中,MCM3的高表达在此为保护因素。结论MCM3表达增高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作用在TNBC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MCM3 SMD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6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11
作者 卢德成 罗佐杰 +1 位作者 冼晶 韦敏怡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3-954,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与病理,以期提高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与病理表现。结果:68例中皮质醇瘤31例(45%),醛固酮瘤24例(35%),无功能瘤13例(20%),均...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与病理,以期提高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与病理表现。结果:68例中皮质醇瘤31例(45%),醛固酮瘤24例(35%),无功能瘤13例(20%),均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分型:腺瘤60例(88%),腺癌8例(12%)。术后随访,除1例皮质瘤死亡外,余效果良好。结论: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和体积大(直径大于6cm)的肿瘤应积极行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体征和症状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PST1低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春平 曾丽霞 +4 位作者 陈志宁 陈肖瑜 林思彤 骆成飘 马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探讨TPST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RNA测序数据和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TPST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差异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EnV... 目的探讨TPST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RNA测序数据和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TPST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差异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PST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差异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PST1的生物功能。结果TPST1 mRNA和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低表达(P<0.05),TPST1与病理分期(P=0.029,r=-0.10)、T分期(P<0.001,r=-0.215)和N分期(P<0.001,r=-0.213)呈负相关。TPST1高表达组患者无瘤生存期(P=0.003)和无进展生存期(P=0.009)更长。TPST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细胞的黏附等功能有关。结论TPST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TPST1 诊断 预后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ENO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陈肖瑜 罗文奇 +3 位作者 张凤友 蒋芳诚 莫濡蔚 党裔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烯醇化酶2(enolase 2,ENO2)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ncer,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ENO2蛋白在97例CCRCC及配对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NO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烯醇化酶2(enolase 2,ENO2)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ncer,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ENO2蛋白在97例CCRCC及配对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NO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TCGA数据库中542例CCRCC和72例正常肾组织中ENO2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CCRCC和正常肾组织中ENO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GEPIA在线网站分析ENO2与CCRCC患者预后的关系。TIMER在线数据分析ENO2表达与糖代谢路径关键基因HK2、ALDOA、PGK1、PKM2及LDHA的相关性。结果ENO2蛋白在CCRCC中的高表达率为71.13%,而在正常肾组织中几乎不表达,ENO2表达与ISUP/WHO分级(P=0.019)、有无肾周脂肪侵犯(P=0.028)明显相关。TCGA-CCRCC数据库中,CCRCC组的ENO2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RCC中ENO2 mRNA(AUC=0.959,P<0.001)和蛋白水平(AUC=0.964,P<0.001)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ENO2与糖代谢路径相关基因HK2、ALDOA、PGK1、PKM2和LDHA的表达呈正相关。GEPIA在线网站分析ENO2与CCR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提示,ENO2 mRNA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显著短于低表达组。结论ENO2在CCRCC中过表达,有助于评估ISUP/WHO分级,可辅助CCRCC的病理诊断,并可能与糖代谢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烯醇化酶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胰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及活体成像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永宁 黄雪桓 +2 位作者 唐芷盼 李若涵 秦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1239,共9页
目的建立可动态观察成瘤过程并进行体内研究的2型糖尿病(T2DM)胰腺癌裸鼠模型。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载体GV260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构建能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Luc细胞)。然后,将36只SPF级裸鼠随机分... 目的建立可动态观察成瘤过程并进行体内研究的2型糖尿病(T2DM)胰腺癌裸鼠模型。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载体GV260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构建能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Luc细胞)。然后,将36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血糖正常的胰腺癌裸鼠)和模型组(n=24,T2DM胰腺癌裸鼠)。对照组:先给予繁殖饲料喂养,之后将PANC-1-Luc细胞异位种植于裸鼠皮下;模型组:先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1%STZ,之后将PANC-1-Luc细胞异位种植于裸鼠皮下。用荧光活体成像系统和人工测量法同步动态监测2组裸鼠胰腺癌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分析荧光值与肿瘤体积的关系。显微镜下观察裸鼠皮下肿瘤及胰岛,验证造模是否成功;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来分析高血糖对裸鼠胰腺癌生长的影响。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确定PANC-1细胞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的最佳病毒滴度为5×107 TU/mL,用嘌呤霉素筛选的最佳浓度为20μg/mL、最佳筛选时间为9天;PANC-1-Luc细胞的荧光值与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42.56x-42504(r=0.977,P=0.004)。T2DM裸鼠模型血糖值为23.05(19.25~26.40)mmol/L,且每只裸鼠的血糖均高于11.1 mmol/L,与对照组裸鼠血糖值[6.15(5.20~7.30)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5,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胰腺组织内胰岛数量减少、体积减小、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同时移植瘤病理学检查确认镜下为胰腺癌组织,可判定T2DM裸鼠胰腺癌模型造模成功。模型组皮下肿瘤大小与荧光值呈线性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232348691x-8258608(r=0.911,P=0.031);模型组移植瘤Ki-67免疫组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0.333±7.808)%vs(15.917±4.055)%,t=13.55,P<0.001],说明模型组肿瘤增殖较快。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T2DM裸鼠胰腺癌模型可模拟T2DM背景下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动态观察高血糖对体内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从而为T2DM背景下胰腺癌发生、发展的体内研究提供新的实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腺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分离探针非典型信号研究进展
15
作者 韦宗辰 黄高翔 +4 位作者 钟玲玲 陈秋月 陈颢 冯振博 唐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5-1079,共5页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离探针因设计、判读相对简单而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病理诊疗。目前针对FISH分离探针中出现的非典型信号类型及意义尚无系统研究。该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FISH分离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离探针因设计、判读相对简单而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病理诊疗。目前针对FISH分离探针中出现的非典型信号类型及意义尚无系统研究。该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FISH分离探针非典型信号的类型、意义、出现的可能原因及机制,为FISH分离探针非典型信号的判读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分离探针 非典型信号 孤立信号 不平衡重排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MT、P53和Bcl-2表达与含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宁瑞玲 宋向群 +4 位作者 罗元 陈军 于起涛 李志革 曾爱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73-375,共3页
关键词 晚期NSCLC 方案治疗 BCL-2表达 ERCC1 顺铂 P53 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MT can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恒前牙感染根管内血管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钟小奕 杨亦萍 +2 位作者 陈文霞 张映娟 文春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根尖周炎模型观察年轻恒前牙根管内血管再生的组织学状况。方法选择4个半月龄杂种犬1只,建立上颌未发育完成的恒前牙根尖周炎模型,将6颗上颌恒前牙随机分组,对照组3颗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实验组3颗采用根管内血管再生术。... 目的通过建立根尖周炎模型观察年轻恒前牙根管内血管再生的组织学状况。方法选择4个半月龄杂种犬1只,建立上颌未发育完成的恒前牙根尖周炎模型,将6颗上颌恒前牙随机分组,对照组3颗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实验组3颗采用根管内血管再生术。将术后1、4、8周的X线片分别与术前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牙根继续发育及根尖炎症的愈合情况。术后8周处死动物,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根尖闭合情况及根管内容物的构成。结果 X线观察,术后1、4周,2组牙根的根尖孔大小及根尖透射区范围未见明显改变。术后8周,实验组根尖透射区范围缩窄较明显,并出现根尖孔缩窄的趋势,但管壁厚度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根尖透射区变化不一。组织学检查,实验组管腔内可见肉芽组织,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不规则的类牙本质、类牙骨质和类骨质样钙化物,钙化物以根尖部和管腔内侧壁尤为明显。对照组管腔未见软组织,根尖部有少量的硬组织沉积。结论血管再生术可促使年轻无髓恒前牙的慢性根尖周炎症消退,根管内再生的肉芽组织中有硬组织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根尖周炎 血管再生 根尖诱导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T淋巴细胞在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炎症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毅 钟小宁 +2 位作者 何志义 张建全 曾晶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CD8+T淋巴细胞在慢性支气管炎(CB)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炎症中的分布、作用以及红霉素(EM)对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n=7),B组(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组,n=7),C... 目的:探讨CD8+T淋巴细胞在慢性支气管炎(CB)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炎症中的分布、作用以及红霉素(EM)对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n=7),B组(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组,n=7),C组(红霉素治疗组,n=7)。采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4周的混合刺激方法制作CB与肺气肿大鼠模型,C组同时使用红霉素治疗4周。4周后对大鼠肺脏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B组各大鼠CD8+T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比例增多,肺腺泡内血管外膜CD8+T淋巴细胞浸润增多,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CD8+T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比例减少(P<0.01)。血管外膜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P<0.01),CD8+T细胞浸润减少(P<0.01)。肺血管外膜CD8+T细胞数与肌化型动脉内膜厚度及肺腺泡内肌化型动脉比例呈正相关(P<0.01)。小气道CD8+T淋巴细胞浸润病理积分与肺血管外膜CD8+T淋巴细胞数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CB与肺气肿大鼠气道壁及肺腺泡内动脉外膜CD8+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血管外膜CD8+T淋巴细胞与血管重塑有相关性。EM对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气道、肺血管浸润的CD8+T淋巴细胞及血管重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肺血管 CD8+T淋巴细胞 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抑制蛋白1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陆会平 党裔武 陈罡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1-736,共6页
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是新近被证实的铁死亡抑制因子,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肝细胞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白血病、铜耐受、重症急性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FSP1基于其氨基酸系列C末端片段、核易位、... 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是新近被证实的铁死亡抑制因子,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肝细胞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白血病、铜耐受、重症急性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FSP1基于其氨基酸系列C末端片段、核易位、过表达等因素诱导非caspase依赖性的细胞凋亡,并可通过FSP1-CoQ_(10)-NAD(P)H途径、平行于经典的谷胱甘肽(GSH)-GPX4途径使细胞免于铁死亡,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双刃剑"的作用。该文综述目前FSP1在人类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抑制蛋白1 凋亡诱导因子线粒体相关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BI-RADS分类与雌、孕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军杰 陈圆圆 +3 位作者 李智贤 曾健 韦康来 王斯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征象,探讨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分析3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C的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大小、边缘毛刺...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征象,探讨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分析3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C的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大小、边缘毛刺征、纵横比、微钙化、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部血流、弹性评分及BI-RADS分类,术后行免疫组化检测ER、PR、CerbB-2表达,分析BI-RADS分类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边缘有毛刺征的IDC肿块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边缘无毛刺征者(χ2=7.618、6.178,P<0.05),有微钙化的IDC肿块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微钙化者(χ2=4.827,P<0.05),血流分级II^III级的IDC肿块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0~I级者(χ2=4.07,P<0.05);②ER、PR、CerbB-2表达阳性的IDC的BI-RADS分类明显高于ER、PR、CerbB-2阴性者(P<0.05)。结论边缘毛刺征、微钙化、血供丰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工作中有可能将ER、PR、CerbB-2阴性乳腺癌的BI-RADS分类低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超声检查 乳房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基因 ERBB-2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