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4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保政策改革影响下乳腺癌患者诊疗费用的构成及变化——基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950例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承邦 黄婵 朱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1-528,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诊疗费用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政策改革对乳腺癌患者诊疗费用的影响,以期为医保政策改革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2017年3 950名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诊疗费用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政策改革对乳腺癌患者诊疗费用的影响,以期为医保政策改革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2017年3 950名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乳腺癌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2014—2017年住院费用的中位数为29 266.94元。单因素分析显示年份、住院天数、年龄、付费方式、肿瘤分期及治疗方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014—2017年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影响力由大至小依次为住院天数、治疗方式、付费方式、肿瘤分期、年龄。结论:合理控制住院天数,积极推进城乡医保整合,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住院费用 医保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医院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口腔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唐龙 张源慧 +6 位作者 陆翠谊 韦春淞 许勇 梁美娟 周春峰 郑柏芳 韦艳春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490-2495,共6页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口腔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7月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5所三级医院的204例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Beck口...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口腔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7月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5所三级医院的204例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Beck口腔评估量表(BOAS)进行调查。结果:204例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BOAS评分为(7.79±2.86)分,口腔健康无受损者62例(30.39%)。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重要性评分较高的前5位变量为机械通气时长、是否使用专用漱口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是否使用牙刷、是否口唇保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是否使用牙刷、是否使用专用漱口水、是否口唇保湿是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口腔健康受损的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比例较大,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采用综合干预措施以促进病人口腔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ICU) 有创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口腔健康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硬件配置及管理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祺 王建政 崔妙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3期51-53,共3页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设施的配置及管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备设施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广西143所医院对其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47所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设施的配置及管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备设施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广西143所医院对其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47所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143所消毒供应中心中,2所医院的清洗消毒灭菌委托他院处理;其中隔离衣、手套、口罩、帽子配置率达95.7%,防护面罩80.1%,洗眼装置68.8%;压力蒸汽灭菌器配置率为91.4%~100%,低温灭菌器配置率普遍较低(0~37.1%).结论 各级医院需强化硬件实力与管理效能的双向促进作用,规范设备设施准入管理,遵循原则审核包装材料资质,以通畅的系统功能保障消毒供应中心高效能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硬件 设备 设施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关联关系建模的医院招聘人岗智能匹配研究
4
作者 张茜 白琳 +1 位作者 杨丽娜 李陶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60,共12页
针对医院人才招聘中人岗匹配智能化程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深度学习与属性关联分析的人岗匹配模型。模型首先构建属性级的文本契合度预测模块,模块采用BERT技术获取细化的文本高级语义特征,提高简历与岗位需求说明书的属... 针对医院人才招聘中人岗匹配智能化程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深度学习与属性关联分析的人岗匹配模型。模型首先构建属性级的文本契合度预测模块,模块采用BERT技术获取细化的文本高级语义特征,提高简历与岗位需求说明书的属性级匹配预测准确性;其次,设计一种自注意力深度学习网络对多种属性的预测进行优化组合;然后基于深度全连接网络,建立从多种属性预测的优化组合到人岗匹配预测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终实现基于多属性预测优化组合的人岗智能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医学类招聘数据集上的精度达到86.2%,显著提高了人岗智能匹配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招聘 人岗匹配 自注意力机制 属性关联关系建模 深度学习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河池地区民族性群体地中海贫血基因的遗传差异
5
作者 宋曼婷 王丰严 +3 位作者 蓝丹 陈高 韦帅 郭利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地区民族性群体地中海贫血基因的遗传差异。方法:对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送检的15595例河池户籍居民全血样本进行地贫筛查,采用Gap-PCR法和PCR-反向点杂交法对筛查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对筛查阳性基因...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地区民族性群体地中海贫血基因的遗传差异。方法:对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送检的15595例河池户籍居民全血样本进行地贫筛查,采用Gap-PCR法和PCR-反向点杂交法对筛查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对筛查阳性基因检测阴性样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15595例送检样本中筛查阳性10501例,筛查阳性样本中发现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8506例,筛查阳性符合率为81.00%。其中α-地贫5374例、β-地贫2531例、α+β复合地贫601例。α-地贫共检出13种突变型,以--SEA(48.57%)、-α^(3.7)(31.31%)、α^(CS)(8.57%)、-α^(4.2)(8.07%)为主;β-地贫共检出17种突变型,以CD17(48.27%)、CD41-42(41.24%)为主。地贫基因携带者主要来自壮族(6106人)、汉族(969人)、瑶族(793人)、仫佬族(275人)、毛南族(228人)。以上民族组内构成比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壮、汉、瑶3个民族间--SEA、-α^(3.7)、α^(CS)、-α^(4.2)占比存在差异(P<0.005),仫佬族人群α^(CS)占比与-α^(3.7)、-α^(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毛南族人群--^(SEA)、-α^(3.7)、α^(CS)三者间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瑶、仫佬、毛南4个民族CD17与CD41-42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个民族组间构成比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壮、汉、瑶、仫佬、毛南5个民族中仫佬族人群--SEA占比(56.68%)最高,与毛南族人群(35.9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壮族人群-α^(3.7)(33.25%)占比最高,与占比最低的仫佬族(18.7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毛南族人群α^(CS)占比(27.46%)最高,与其余民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壮族、毛南族人群CD17占比(50.79%、55.68%)高于汉族(39.12%)、瑶族(39.63%)和仫佬族(3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5个民族间CD41-42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河池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内主流民族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差异具有民族分化性特点。该结果有助于研究制订符合群体分布特点的地中海贫血专项防治计划,并为揭示该地区地中海贫血的遗传背景及地理分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罕见型 民族 遗传差异 河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5+3”路径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应诊能力的评价性研究
6
作者 赵璨 申颖 +6 位作者 陈培萌 彭厚瑄 奚谦 顾劲梅 覃丽 梁睿莹 左延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31-2739,共9页
背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是我国旨在改善农村地区全科医生匮乏,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其远期人才能力培养成效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检验。目的通过在农村乡镇卫生院真实环境中评价广西壮族自治... 背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是我国旨在改善农村地区全科医生匮乏,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其远期人才能力培养成效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检验。目的通过在农村乡镇卫生院真实环境中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经“5+3”路径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的应诊能力,客观检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人才能力培养成效,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的优化策略。方法2023年7—8月,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和整群抽样法,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梧州市、贵港市和崇左市4市75名正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为研究组,41名在同一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非“5+3”培养的全科医生及助理全科医生为对照组。8名培训合格的标准化患者(SP)到乡镇卫生院挂号求诊研究对象,且录像应诊全过程,再邀请相关专家观看视频,依据前期构建的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的应诊能力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应诊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在乡镇卫生院实境下应诊能力总得分及1~7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研究组在患者接诊和病史采集、患者管理、医生行为和与患者关系、预防性照顾4个维度的得分未合格,对照组所有维度的得分偏低。应诊时长、是否书写病历、是否规培、学历及地区是研究对象应诊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和是否书写病历是研究组应诊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经“5+3”路径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在农村基层实境下展现出显著优于非“5+3”培养的当地全科医生及助理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远期人才能力培养成效达到预期。但是,仍需实施多种措施,包括持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改革农村基层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加强“三基”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阶段增设农村基层实践环节,强调病历书写重要性等,持续提高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的临床能力和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应诊能力 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 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 基层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院多重慢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赵璨 申颖 +6 位作者 奚谦 彭厚瑄 覃金琼 王璇 郑艳萍 覃丽 左延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39-2049,共11页
背景多重慢病较单一慢性病明显升高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因病返贫的风险。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多重慢病患者的医疗支出状况和影响因素仍不明晰,不利于降低农村居民多重慢病的疾病负担。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 背景多重慢病较单一慢性病明显升高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因病返贫的风险。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多重慢病患者的医疗支出状况和影响因素仍不明晰,不利于降低农村居民多重慢病的疾病负担。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院多重慢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南宁市、玉林市、柳州市、贵港市的各2家乡镇卫生院为样本机构。收集10家样本机构2021年1月—2023年6月所有多重慢病住院患者的去识别化病历资料(n=9330)。比较不同慢性病数量及不同共病模式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费用,采用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多重慢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9330例多重慢病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为3063.0(2384.5,3836.3)元,人均住院费用为4175.0(2704.0,7966.7)元。患≥5种慢性病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最高,分别为4535.7(3718.3,5288.2)元和11897.7(6536.5,21940.2)元;其次是患4种慢性病者,分别为3894.2(3178.0,4562.2)元和9474.3(4854.9,15178.4)元;再次是患3种慢性病者,分别为3306.9(2649.5,3976.3)元和4926.0(3180.6,8793.8)元;最后是患2种慢性病者,分别为2699.8(2075.4,3290.7)元和3196.0(2264.1,5292.3)元;且任何患慢性病数量之间的次均和人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2、3、4、≥5种多重慢病中,各共病模式的患病率排序与次均及人均住院费用排序不完全一致。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职业、医疗保险类型、吸烟情况、BMI、患慢性病数量、住院次数是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型、吸烟情况、患慢性病数量是人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院多重慢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与患慢性病数量呈正相关关系,每增加1种共患慢性病均增加次均和人均住院费用;各共患模式中患病率较高者与住院费用较高者不完全一致;多重慢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复杂多样,应采取多维度综合治理措施改善农村基层多重慢病的住院费用,降低农村居民多重慢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慢病 费用 医疗 农村卫生 乡镇卫生院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综合医院住院HIV/AIDS患者的皮肤黏膜表现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慧 林有坤 +2 位作者 覃霞 王芳 李文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28-831,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的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皮肤黏膜表现,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为临床医生和相关领域的AIDS防治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该院住院...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的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皮肤黏膜表现,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为临床医生和相关领域的AIDS防治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该院住院的1162例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等,将资料数值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2例HIV/AIDS患者以男性为主,中青年患者数最多(占60.07%),高龄感染者也有较高的比例(50岁以上患者占37.26%);患者来源地涉及广西的所有市、县,呈弥漫性不均匀分布,有明显的聚集性;疾病在流动务工人员中传播,农村传播较以往更加明显;性传播为主要传染途径,传播范围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15年间住院患者数呈逐渐递增趋势,壮、汉族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与皮肤病发病率呈负相关,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皮肤病的数量增多。结论:广西综合医院住院HIV/AIDS患者以男性为主,中老年组占的比重日趋加大;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皮肤病的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临床流行病学 综合医院 回顾性分析 皮肤病和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初步调查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何亚军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2-793,共2页
目的调查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使用情况,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收集64家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调查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使用情况,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收集64家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家医院中,报告神经并发症的医院有37家,其中三甲医院17家。椎管内麻醉患者共502717例,神经并发症205例(0.04%),其中硬膜外麻醉并发症明显少于腰-硬联合麻醉和腰麻(P<0.01)。在所有并发症中,短暂神经综合征(TNS)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脊神经损伤。TNS患者均完全康复,而脊神经损伤康复率只有48%。结论椎管内麻醉中硬膜外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大多数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神经系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导向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以广西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慧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25,共4页
价值导向型医疗是我国医改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契机,本文以价值为导向,探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文章以广西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存在的政策间未体现激励相容、薪酬分配与技术价值脱钩、缺乏价值导向的考核机... 价值导向型医疗是我国医改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契机,本文以价值为导向,探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文章以广西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存在的政策间未体现激励相容、薪酬分配与技术价值脱钩、缺乏价值导向的考核机制、改善薪酬待遇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公益性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医务人员价值测算体系、合理调整薪酬结构、发挥非经济薪酬的激励作用、优化政府补偿机制等建议,以期促进建立和完善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助推价值导向型医疗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酬制度 价值导向 激励相容 价值测算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付费改革对广西某三甲医院患者住院费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凤磊 梁冰 +4 位作者 钱静 宾能海 周颖 蒋敦科 张宏亮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广西实施DRG付费改革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Welch’s ANOVA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变动度分析等方法,对样本医院在DRG付费改革前后的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实施DRG付费改革后... 目的:分析广西实施DRG付费改革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Welch’s ANOVA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变动度分析等方法,对样本医院在DRG付费改革前后的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实施DRG付费改革后,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下降(P<0.05),住院费用结构发生改变,药品费占比降低,材料费和治疗费用占比增高;手术和操作治疗患者占比增高,高权重病例占比增高。结论:DRG付费改革能够促进医院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优化费用结构,需要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提升改革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住院费用 费用结构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和能力建设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琴燕 韦琴 +3 位作者 黄晓波 杨少丽 文燕 李君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的现状和能力建设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区直医疗机构和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情况和能力建设需求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1)广... 目的了解广西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的现状和能力建设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区直医疗机构和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情况和能力建设需求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1)广西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基本建设情况:三甲综合医院承担的新生儿病房服务量较大。(2)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三级综合医院医生硕士以上学位构成比偏低较为突出。(3)急救仪器设备方面:急救仪器设备配置基本完善,但T-组合复苏器、除颤仪配置率较低。(4)业务开展方面:广西部分综合医院业务开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新生儿病房整体业务开展水平还较低。(5)广西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能力建设需求方面较高的分别为:增加培训机会,开展新业务、技术,培养专科护士。结论广西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不同差距,需加强对广西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和规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房 分级建设 服务能力 综合医院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医院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变化趋势及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子筌 覃金爱 +5 位作者 黄娟 叶永康 郭群秀 李兰兰 牙晶晶 张影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描述某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相关因素在10年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2022年开展连续10年(每年选择一天作为调查日)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并收集数据,采用趋势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对医院感染现... 目的描述某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相关因素在10年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2022年开展连续10年(每年选择一天作为调查日)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并收集数据,采用趋势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对医院感染现患率和相关因素分布进行趋势分析,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层感知器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分析因素的独立效应和重要性。结果该医院2013-202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6%~8.07%,呈线性上升趋势。ICU患者比例、调查日前近2 d内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调查日前近2 d内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比例、近30 d内接受手术的患者比例下降。MLP显示医院感染患病前三位重要因素分别是住院时间>10 d、入住ICU和近2 d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住院时间>10 d、调查日近2 d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导尿管、近30 d内手术史、入住ICU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该医院近10年来医院感染现患率呈线性上升趋势,应通过目标性监测进一步分析原因并确定干预方向。运用趋势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MLP等多因素模型,能进一步发掘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数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趋势分析 LOGISTIC回归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毛冬青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放射后小鼠认知功能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婷 何改改 +3 位作者 孔蔺莎 阮林 王绍军 韦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探讨广西毛冬青改善放射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毛冬青组(IP)、放射组(Rad)、放射+毛冬青组(Rad+IP),10只/组,放射前后连续灌胃给药共14 d,Control组和Rad组给予等量... 目的:探讨广西毛冬青改善放射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毛冬青组(IP)、放射组(Rad)、放射+毛冬青组(Rad+IP),10只/组,放射前后连续灌胃给药共14 d,Control组和Rad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前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情况。结果:Rad后小鼠海马MnSOD和Bcl-2表达明显降低,Nrf2、Bax和HO-1表达明显增多,Nrf2的核易位也显著增多,广西毛冬青干预后,MnSOD表达明显升高,胞核中Nrf2核表达进一步增多,HO-1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广西毛冬青改善受照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Nrf2激活并调控HO-1转录与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毛冬青 放射性脑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日间手术管理对住院费用影响的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宏珍 吴韫宏 +2 位作者 滕燕飞 周琳 韦名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后开展日间手术量最多的10个病种,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各病种住院费用的水平变化和趋势变化。结果共纳... 目的了解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后开展日间手术量最多的10个病种,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各病种住院费用的水平变化和趋势变化。结果共纳入4400例患者,开展日间手术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造影的住院费用分别立即下降3648.15元和3708.05元;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在开展日间手术前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开展日间手术后住院费用每月分别下降74.81元和77.34元,较开展前每月降幅分别增加568.58元和382.54元。结论医院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后大部分病种的住院费用逐渐下降,可有计划地扩大日间手术的开展量和病种范围,不断完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住院费用 中断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利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朋鑫 黄惠桥 +8 位作者 彭捷 吴海晨 黄萍 柴艺丹 冯小玲 赖丽冲 曹晓莹 黄冬妹 潘琪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2-1727,共6页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利用现状,明确优势与不足,为安宁疗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展望。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基于安德森模型,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6所医养机构及3个社区的共332名老年患者和居民,评估居家安宁...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利用现状,明确优势与不足,为安宁疗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展望。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基于安德森模型,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6所医养机构及3个社区的共332名老年患者和居民,评估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利用情况。结果:居家安宁疗护的服务利用率为13.6%,未利用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晓此服务(92.3%)。利用居家安宁疗护的45位老年人多为恶性肿瘤患者(75.6%),服务利用内容主要聚焦于症状控制尤其是疼痛管理。结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资源供给有限,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利用率低,民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不足。应推动建立“医院-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医联体,培养专业化程度高的多学科团队,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安宁疗护 居家护理 服务利用 临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投入、服务水平与内部控制——基于广东省公立医院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蓝滢 罗立 +2 位作者 褚琦 徐甜甜 邓宇婷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4-122,共9页
文章选取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下辖的603家公立医院为样本,探讨资源投入、服务水平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以期制定更有效的资源配置策略。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但实际管理中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资源投入(... 文章选取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下辖的603家公立医院为样本,探讨资源投入、服务水平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以期制定更有效的资源配置策略。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但实际管理中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资源投入(包括财政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对内部控制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尤其是在获得财政支持时更为明显,但在高财务风险情况下,过度的资源投入会加重医院负担。另外,缩短病床周转时间有助于提升服务效率,但其长期财务效果有限;单位病床的固定资产增加并不总能提升服务水平,反而可能因资源积累过度降低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资源投入 服务水平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西不良反应数据库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王琳玉 吴琼 +2 位作者 陈奕宇 李舒 李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1495,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ADR报告,按ADR涉及的人口...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ADR报告,按ADR涉及的人口学特征、不良反应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患者1144例,5年间,广西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ADR报告数量呈上升趋势,而且严重不良反应的占比较大。报告中男女比例1:3.4;年龄主要集中在45~64岁(741例,64.77%),主要用于乳腺癌(36.71%)、宫颈癌(14.86%)、肺恶性肿瘤(10.31%),合并铂类化疗方案最多(57.08%)。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的ADR以血液及淋巴系统为主(79.87%),而且以严重ADR居多,主要临床表现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在用药后0~9 d。86.4%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痊愈或好转。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大量用于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疾病,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用于宫颈癌(14.86%)的治疗。结论随着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临床应用的普及,临床对该药相关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重视,重点加强对该药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及超说明书使用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韦苇 康巍 +2 位作者 赵阳 杜杏芬 阳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症均可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强化不均匀、瘤内坏死、精索静脉曲张等;但慢性炎症的静脉期CT值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慢性炎症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显著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同时慢性炎症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低于精原细胞瘤,预后营养指数(PNI)低于精原细胞瘤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结论: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有助于提高睾丸病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个性化及标准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病变 睾丸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周炎症指数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重建CT门静脉血管成像用于诊断脾/胃-左肾分流
20
作者 邓琳 梁萍 +2 位作者 黄仲奎 朱定娇 陈更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探讨斜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OC-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A)用于诊断脾/胃-左肾分流(S/sLK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TIPS治疗的6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基于TIPS前门静脉期增强CT以OC-MIP和VR技术重建获得CT... 目的 探讨斜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OC-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A)用于诊断脾/胃-左肾分流(S/sLK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TIPS治疗的6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基于TIPS前门静脉期增强CT以OC-MIP和VR技术重建获得CTPA,以之诊断S/sLKS并进行分型。以TIPS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所见为标准,评估OC-MIP和VR图像诊断S/sLKS的效能及其结果与DSA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DSA显示,62例中,14例(14/62,22.58%)存在S/sLKS、48例(48/62,77.42%)未见S/sLKS。OC-MIP及VR图诊断S/sLK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一致,分别为92.86%(13/14)、95.83%(46/48)、95.16%(59/62);其诊断结果与DSA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均0.865)。14例S/sLKS中,DSA显示1例(1/14,7.14%)为脾-肾分流(SRS),1例(1/14,7.14%)为胃-肾分流(GRS),7例(7/14,50.00%)为脾-胃-肾分流(SsRS),4例(4/14,28.57%)SRS与GRS并存(SRS&GRS),1例(1/14,7.14%)为SRS&GRS+SRS双分流道。1例GRS OC-MIP及VR图均未显示分流道;4例SRS&GRS中,2例DSA显示各1支脾静脉(SPV)属支较细小,而OC-MIP及VR图均未显示;其余病例OC-MIP及VR图所示来源静脉均与DSA一致。结论 OC-MIP及VR重建CTPA对诊断S/sLKS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CT血管成像 脾-肾分流 胃-肾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