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20年1466例子宫内膜癌住院病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黄英兰 黄薇 +3 位作者 龙少康 李力 唐步坚 杨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1-684,共4页
目的: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20年子宫内膜癌临床变化特点,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为制定子宫内膜癌防治的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2004年间广西23家医院收治的1466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分4个年段(1985~1989年,1990~1994年,1... 目的: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20年子宫内膜癌临床变化特点,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为制定子宫内膜癌防治的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2004年间广西23家医院收治的1466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分4个年段(1985~1989年,1990~1994年,1995~1999年,2000~2004年)进行统计,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由第一时间段(1985~1989年)的0.8499/10万逐渐升至第四时间段(2000~2004年)的2.341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6,P〈0.01)。发病年龄以50~59岁多见,年轻患者发病有升高的趋势。子官内膜癌一直以城镇妇女为主,但有下降的趋势,农村妇女发病率逐渐升高。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84.99%),一直以早期为主,但早期确诊率未见明显提高,徘徊在60%左右。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对其防治工作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住院病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两面针碱体外对人口腔鳞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的抗癌活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博龙 刘华钢 +1 位作者 杨斌 秦三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多药耐药癌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含量。结果氯化两面针碱(0.75,1....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多药耐药癌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含量。结果氯化两面针碱(0.75,1.5,3,6和12mg·L-1)浓度依赖性地降低人口腔鳞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的存活率,作用48h时IC50值为(2.43±0.19)mg·L-1;氯化两面针碱(0,3,6和9mg·L-1)与KBV200细胞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依次为(1.6±0.4)%,(2.3±0.7)%,(14.0±2.5)%和(8.3±2.2)%;氯化两面针碱6mg.L-1可使KBV200细胞caspase3含量升高,3mg·L-1作用12,24和48h可增加KBV200细胞G2/M期细胞比例。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对多药耐药KBV200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促进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可能是对多药耐药癌细胞敏感的一种中药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氯化碱 抗药性 多药 抗肿瘤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梁钢 黄巨恩 +3 位作者 张肃 廖铏光 许盈 黄仁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肾动脉 60min后再灌注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给药组于结扎前后分别静脉给予 10mg·kg-1和 40mg·kg-1EGCG。化学法观察大...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肾动脉 60min后再灌注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给药组于结扎前后分别静脉给予 10mg·kg-1和 40mg·kg-1EGCG。化学法观察大鼠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丙二醛(MDA)含量 ,肾组织内MDA、活性氧 (RO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Ca2 + ATP酶活性的变化 ,并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40mg·kg-1的EGCG组可抑制由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Bun、Scr、MDA含量和组织MDA、ROS含量的变化 ,增强SOD和Ca2 + ATP酶活性 ,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EGCG有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纱没食子酸酯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参多糖对SAMP8鼠脑组织痴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忠仕 焦杨 +2 位作者 张士军 蒋伟哲 黄仁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观察龙眼参(LYS)多糖对SAMP8(快速老化小白鼠)鼠脑内APP、PS1、PS2、Apo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mon龄的SAMP8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SAMP8对照组、阳性药石杉碱甲对照组、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另选用6monSAMR1(正常老化... 目的观察龙眼参(LYS)多糖对SAMP8(快速老化小白鼠)鼠脑内APP、PS1、PS2、Apo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mon龄的SAMP8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SAMP8对照组、阳性药石杉碱甲对照组、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另选用6monSAMR1(正常老化小白鼠)鼠10只作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40d后,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来测定SAMP8鼠脑内APP、PS1、PS2、ApoE mRNA含量。结果龙眼参多糖低、中、高剂量能降低脑内APP、PS1、PS2 mRNA含量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对ApoE mRNA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龙眼参多糖能下调SAMP8脑内APP、PS1、PS2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参多糖 痴呆 基因表达 APP PS1 PS2 AP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月青萃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莫国艳 黄仁彬 +2 位作者 林军 蒋伟哲 刘盛佳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研究六月青萃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作免疫抑制模型,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溶菌酶,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观察六月青萃取物对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影响。结果六月青萃... 目的研究六月青萃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作免疫抑制模型,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溶菌酶,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观察六月青萃取物对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影响。结果六月青萃取物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饱和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能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胸腺重量和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六月青萃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水饱和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TNF-α含量,各极性部位对脾脏重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六月青萃取物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饱和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能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月青萃取物 免疫抑制 胸腺指数 脾脏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郎伞皂苷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郭又嘉 文坎 +2 位作者 张士军 吴咖 黄仁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研究玉郎伞皂苷(YLSS)对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大鼠以50%CCl4食用油溶液为诱导剂灌胃造模,NC组灌胃给予食用油。将... 目的研究玉郎伞皂苷(YLSS)对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大鼠以50%CCl4食用油溶液为诱导剂灌胃造模,NC组灌胃给予食用油。将病理检查确认形成肝纤维化的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MC)和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分为4小组,分别灌胃给予YLSS(20、40和80mg.kg-1)及秋水仙碱片(0.20 mg.kg-1),模型组给予等剂量NS,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及肝组织,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测定肝组织中SOD、MDA、GSH和GSH-Px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各剂量YLSS和阳性药能降低大鼠血清中CCl4所致异常升高的AST、ALT水平(P<0.01),提高肝组织SOD、GSH含量(P<0.01),并降低异常升高的MDA含量(P<0.05或P<0.01);各剂量YLSS能升高大鼠肝组织GSH-Px(P<0.01);中、高剂量YLSS及阳性药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P<0.01)。结论玉郎伞皂苷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郎伞 皂苷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大鼠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胡荽积雪草苷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春宏 黄权芳 +2 位作者 林兴 黄仁彬 林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100,共5页
目的观察天胡荽积雪草苷(asiaticoside from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AHS)对快速老化模型SAMP8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6月龄SAMP8小鼠75只,随机分为SAMP8空白组、阳性药石杉碱甲对照组和AHS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观察天胡荽积雪草苷(asiaticoside from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AHS)对快速老化模型SAMP8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6月龄SAMP8小鼠75只,随机分为SAMP8空白组、阳性药石杉碱甲对照组和AHS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另选用6月龄SAMR1小鼠15只作正常对照。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3个月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测定Aβ1-42蛋白和可塑性相关蛋白在海马组织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Aβ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AHS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研究表明,AHS明显降低脑组织Aβ1-42蛋白的含量,抑制Aβ相关基因APP、BACE1和CatB的表达,但提高NEP和IDE的水平;另外,AHS能明显提高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包括突触后密度蛋白-95、磷-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磷酸-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磷酸蛋白激酶A Cβ亚基、蛋白激酶Cγ亚单位、磷酸化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论 AHS能明显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Aβ的形成与沉积、提高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胡荽 积雪草苷 石杉碱甲 快速老化小鼠 学习记忆功能 Aβ1-42蛋白 Aβ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态甲醛吸入诱导大鼠急性肺水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梁志锋 林军 +5 位作者 林琳 陈立 陆盛 金剡 黄国琛 肖邦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吸入气态甲醛诱导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醛组,甲醛组大鼠放入鼠笼并置于正方体染毒箱中盖好,内置一定量钠石灰吸收CO2和水蒸气,以加氧泵连接导管插入盛有甲醛原液的烧杯通气供氧并促进甲醛... 目的探讨大鼠吸入气态甲醛诱导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醛组,甲醛组大鼠放入鼠笼并置于正方体染毒箱中盖好,内置一定量钠石灰吸收CO2和水蒸气,以加氧泵连接导管插入盛有甲醛原液的烧杯通气供氧并促进甲醛挥发,并定期向箱内喷入一定甲醛雾化气体,让大鼠持续吸入高浓度甲醛诱发急性肺水肿。2h后取出大鼠,5h后处死称体质量及心、肺质量,计算心肺系数和肺指数,并取肺组织作病理切片。对照组大鼠处理同上,但甲醛换为生理盐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醛组肺肿大,边钝圆,切开有红色液流出,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肿胀,肺间质增厚,毛细血管和肺泡结构破坏;甲醛组心肺系数显著增大(P<0.01),肺指数也显著增大(P<0.01)。结论大量气态甲醛吸入可造成大鼠急性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水肿 甲醛吸入 诱导大鼠 实验研究 病理切片 对照组 动物模型 气态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两面针碱体外诱导肺癌SPC-A-1、舌癌Tca8113两种肿瘤细胞株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秦三海 刘华钢 +1 位作者 王博龙 杨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氯化两面针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士军 林兴 +2 位作者 林军 蒋伟哲 黄仁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六月雪、白花蛇舌草、栀子根等)体外抗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法进行实验,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六月雪、白花蛇舌草、栀子根等)体外抗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法进行实验,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sAg和HBeAg的表达(P<0.05、P<0.01),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结论: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HB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六月雪 HEPG2.2.15细胞 HBSAG HBEAG 血清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抗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24
11
作者 莫宁 周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mgPNS·kg-1。 3wk后处死大鼠检测全心重量/体重 (HW/BW )、左室重量指数 (LVI) ,左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后测心肌纤维直径 (MD)。②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 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 ①高剂量组的HW /BW、LVI及MD显著低于缩窄组 ,P <0 0 1;中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MD显著降低 ,P <0 0 5 ;低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 ,HW/BW ,LVI和MD三项指标均无显著的变化。②PNS在 0 10~ 0 16g·L-1浓度范围内可使大鼠星状神经节f EPSP可逆性减小 ,PNS还可拮抗高钙对f EPSP的易化作用 ,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PNS对f EPSP的抑制可能是其抗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 ,而抑制作用则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且与拮抗Ca2 + 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肌肥大 压力超负荷 星状神经节 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纤溶酶对动物血栓的溶栓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黎肇炎 杨斌 +1 位作者 唐双意 雷丹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目的 研究尖吻蝮蛇毒 (Agkistrodonacutus)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物血栓形成的溶栓作用。方法 采用家兔动物血栓和大白鼠静脉血栓模型 ,静脉注射尖吻蝮蛇无出血活性纤溶酶 ,分 3个剂量组 (n =6) ,其剂量分别为 0 1 4、0 7、1 4mg&... 目的 研究尖吻蝮蛇毒 (Agkistrodonacutus)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物血栓形成的溶栓作用。方法 采用家兔动物血栓和大白鼠静脉血栓模型 ,静脉注射尖吻蝮蛇无出血活性纤溶酶 ,分 3个剂量组 (n =6) ,其剂量分别为 0 1 4、0 7、1 4mg·kg- 1 ,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测定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脉血栓、静脉血栓的溶栓作用。结果 给药后 ,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湿重均有减轻作用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尖吻蝮蛇无出血活性纤溶酶对动物血栓有明显的溶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 纤溶酶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生物碱及衍生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欧贤红 刘华钢 徐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8-710,共3页
生物碱是存在于中草药中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天然生物碱及衍生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缺氧诱导因子-1、端粒酶、拓扑异构酶等作用靶点上取得的新进展,该文主要就这3个靶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生物碱 抗肿瘤 靶点 缺氧诱导因子-1 端粒酶 拓扑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对耐药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V200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肃 梁钢 +3 位作者 黄志明 黄仁彬 唐安洲 许佐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 研究两种儿茶素ECG、EGCG对耐药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V2 0 0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用形态学观察法、TUNUL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30mg·L-1ECG或 8mg... 目的 研究两种儿茶素ECG、EGCG对耐药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V2 0 0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用形态学观察法、TUNUL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30mg·L-1ECG或 8mg·L-1EGCG联合 0 0 2 4mg·L-1长春新碱 (VCR)可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见到细胞凋亡改变 ,而对照组无此类改变或改变不明显。结论 两种儿茶素在低细胞毒剂量时可促进长春新碱对耐药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V2 0 0的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多药耐药 口腔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耐受与依赖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萍 莫宁 于洪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研究吗啡(Mor)耐受与依赖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制备正常对照大鼠和Mor耐受与依赖大鼠的离体交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SCG)标本,运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研究Mor耐受与依赖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快兴奋性... 目的研究吗啡(Mor)耐受与依赖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制备正常对照大鼠和Mor耐受与依赖大鼠的离体交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SCG)标本,运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研究Mor耐受与依赖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①Mor(0.1~1.0mmol·L^-1)能可逆性抑制正常对照组大鼠SCG细胞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ast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or(0.5mmol·L^-1及1.0mmol·L^-1)对Mor耐受与依赖大鼠SCG细胞的f-EPSP的抑制效应明显降低;③对正常对照组大鼠SCG细胞f-EPSP无影响的纳洛酮(Nal,0.1mmol·L^-1)能增加Mor耐受与依赖大鼠SCG细胞的f-EPSP。④Mor耐受与依赖组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和SCG细胞的膜电位(RMP)和膜电阻(Rm)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or耐受与依赖大鼠的交感神经节的快兴奋性突触传递形成了对Mor的耐受和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耐受 依赖 交感神经节 突触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黄酮的降血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覃斐章 林兴 +1 位作者 张绪东 黄仁彬 《广西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lester,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研究柿叶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柿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0mg.kg-1.d-1,40mg.kg-1.d-... 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lester,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研究柿叶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柿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0mg.kg-1.d-1,40mg.kg-1.d-1,80mg.kg-1.d-1)、卡托普利组(10 mg.kg-1.d-1)。每周测大鼠尾动脉压,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Ang)的含量。结果显示,柿叶黄酮能明显降低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5),并在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清NO含量上升[(77.15±15.14)μmol.L-1vs(30.77±10.62)μmol.L-1,P<0.01],血浆ET含量降低[(56.21±9.23)pg.ml-1vs(87.28±11.75)pg.ml-1,P<0.01],血浆Ang含量降低[(503.4±33.40)pg.ml-1vs(666.62±33.45)pg.ml-1,P<0.01]。柿叶黄酮可能是通过增加内源性舒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和减少内源性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发挥其抗高血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黄酮 降血压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肾康对脑缺血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钢 简洁 +3 位作者 藏林泉 黄志明 韦郑凯 黄建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9-961,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脑肾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线栓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缺血1.5h再灌24h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断头取脑,检测大脑皮层多项生化指标。... 目的探讨心脑肾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线栓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缺血1.5h再灌24h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断头取脑,检测大脑皮层多项生化指标。结果心脑肾康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脑梗死面积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降低缺血后脑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乳酸(LA)、活性氧(ROS)、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ase活性(P<0.05),并具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结论心脑肾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肾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多巴甲酯对斜视性弱视猫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勇文 林兴 +3 位作者 张士军 黎荣 蒋伟哲 黄仁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甲酯对斜视性弱视猫视皮质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盐酸左旋多巴甲酯对弱视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正常幼猫30只随机分成6组:左旋多巴甲酯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5...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甲酯对斜视性弱视猫视皮质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盐酸左旋多巴甲酯对弱视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正常幼猫30只随机分成6组:左旋多巴甲酯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于4wk时行眼外直肌切除术造成人工斜视(正常对照组除外),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确定形成弱视后,灌胃给予左旋多巴甲酯20,40,80mg·kg-1,阳性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40mg·kg-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P-VEP的变化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猫视皮质的c-fosmRNA表达情况。结果左旋多巴甲酯明显的缩短猫斜视性弱视眼的P100波峰潜时及提高P100波幅值。斜视猫视皮质的阳性染色细胞较正常猫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后各组阳性染色细胞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左旋多巴甲酯明显地改善斜视性弱视猫模型弱视眼的传导和感觉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左旋多巴甲酯进入脑内的量增加及介导视皮质c-fos mRNA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甲酯 斜视性弱视 C-FOS MRNA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视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红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林军 何萍 +1 位作者 全敏敏 何伟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考察花红胶囊抗菌、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观察死亡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水肿法,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法,外伤致小鼠足趾瘀血水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醋酸致... 目的:考察花红胶囊抗菌、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观察死亡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水肿法,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法,外伤致小鼠足趾瘀血水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热板法以及大鼠痛经模型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花红胶囊对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后的死亡率有降低的趋势;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廓水肿反应和小鼠棉球肉芽肿重量;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也有解热作用;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大鼠痛经反应的扭体次数,延长小鼠热刺激痛阈。结论:花红胶囊具的药效作用与其功能主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红胶囊 抗菌 抗炎 解热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文娥 杨斌 +1 位作者 刘华钢 张锡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52-955,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Yinhuangmicroenemacompound,YHMEC)的体外抗炎效应并探讨其部分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刺激组、YHMEC和地塞米松干预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MTT... 目的研究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Yinhuangmicroenemacompound,YHMEC)的体外抗炎效应并探讨其部分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刺激组、YHMEC和地塞米松干预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MTT比色法分析PMФ的生长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蛋白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分析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p65的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LPS刺激组TNFα和IL6含量增加,NFκB表达增强且多分布在细胞核;YHMEC干预组TNFα和IL6含量增加被明显抑制,细胞核p65表达减少。结论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使PMФ分泌TNFα和IL6减少,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 腹腔巨噬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