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P-1β基因修饰增强肿瘤相关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小玲 张学荣 +3 位作者 梁安民 谢裕安 匡志鹏 吴继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进一步增强D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果。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DC体外经携带人MIP-1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 expressing human macrophoge irrflam—matory p... 目的:探讨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进一步增强D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果。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DC体外经携带人MIP-1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 expressing human macrophoge irrflam—matory protein-1 beta,AdhMIP-1β)转染后(MIP-1β-DC),用小鼠CT26结肠腺癌细胞相关抗原冲击致敏,然后免疫正常同系小鼠,观察其体内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保护性免疫反应;通过体内阻断试验探讨免疫细胞亚群及免疫分子在DC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经抗原致敏的MIP-1β—DC能更有效地诱导特异CTL活性,能使免疫动物产生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通过对其抗肿瘤免疫机理的分析发现,CD4+、CD8+T细胞共同参与了经抗原致敏的:MIP-1β—D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是主要的抗瘤效应细胞,NK细胞作用不明显。结论:通过基因修饰增强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体内趋化活性,能更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抗原 基因转染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途径探究肝细胞癌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洁 邓伟 黄天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0-790,共11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键基因,望有助于了解H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选择基因表达谱GSE76427,该数据集包含115例肝癌组织样本和52例肝癌临近非肿瘤组织样本。通过GEO2R工具在线分析...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键基因,望有助于了解H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选择基因表达谱GSE76427,该数据集包含115例肝癌组织样本和52例肝癌临近非肿瘤组织样本。通过GEO2R工具在线分析,筛选出肝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DEG),利用GO数据库获取DEG的功能注释,利用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利用MCC算法,筛选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关键基因,基于TCGA数据库在线软件分析关键基因的预后效应。【结果】共筛选出190个DEG,其中,上调基因有16个,下调基因有174个。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下调的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对铬离子、锌离子的反应,也可能参与环氧化酶P450途径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功能。下调的差异基因可能参与视黄醇的新陈代谢和矿物质的吸收等通路功能。筛选出15个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关键基因,发现CDC20、KIAA0101、PRC1、PTTG1和UBE2C等5个基因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患者总体生存率(OS)相关。PTTG1的诊断效能最佳。【结论】CDC20、KIAA0101、PRC1、PTTG1和UBE2C可能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CGA GEO 关键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