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州市健康体检人群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慧 张红 +6 位作者 邓婷婷 黄剑辉 聂艳丽 彭亚娟 刘云惠 赵萍 李锦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8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柳州市健康体检人群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118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功能将其分为SCH组与正... 目的分析柳州市健康体检人群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118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功能将其分为SCH组与正常组,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SCH与MS检出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糖、血脂水平、MS及各组分的检出率。结果 1186例研究对象共检出109例SCH,223例MS,检出率分别为9.2%和18.8%,其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42.2%、32.6%、18.2%、32.3%。女性人群SCH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P < 0.05)。不同年龄分层的SCH与M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即随着年龄的增长,SCH与MS的检出率均逐渐升高。SCH组患者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和高血压、血脂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 < 0.05)。两组研究对象MS、肥胖、高血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柳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的SCH发生率较高,尤其是中老年女性,SCH与血脂异常、高血压有相关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代谢综合征 血脂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内脏脂肪面积及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佳玲 蒙艳 +2 位作者 邓婷婷 李锦华 赵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72-1083,共12页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患病率明显升高,目前关于T2DM中NAFLD与内脏脂肪面积(VFA)及甲状腺结节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相关因素及NAFLD与VFA、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患病率明显升高,目前关于T2DM中NAFLD与内脏脂肪面积(VFA)及甲状腺结节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相关因素及NAFLD与VFA、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3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腹部彩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及非NAFLD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VFA、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胰岛素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水平等指标的差异。依据VFA将研究对象分为内脏性肥胖组(VFA≥100 cm^(2))和非内脏性肥胖组(VFA<100 cm^(2)),比较两组年龄、性别、NAFLD及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差异。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NAFLD、VFA的相关因素及两者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分析,同时探讨甲状腺结节面积大小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2DM患者NAFLD及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MI、腰臀围、腰臀比、VF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价值及最佳截断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78例T2DM患者,NAFLD组293例,NAFLD患病率50.69%,非NAFLD组285例。NAFLD组年龄小于非NAFLD组[(57.0±12.8)岁与(59.3±11.6)岁,P<0.05],NAFLD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VFA、SFA、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非NAFLD组,但其血肌酐(SCr)水平低于非NAFLD组(P<0.05)。内脏性肥胖组251例,非内脏性肥胖组327例,内脏性肥胖组年龄小于非内脏性肥胖组[(55.3±13.4)岁与(60.3±10.8)岁,P<0.05]。内脏性肥胖组患者NAFLD发生率高于非内脏性肥胖组(P<0.05)。内脏性肥胖组与非内脏性肥胖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64.94%与59.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发生NAFLD与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VFA、SFA、HbA_(1c)、FINS、FCP、HOMA-IR、HOMA-β、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FT_(3)、CRP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T2DM患者VFA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SFA、舒张压、FINS、FCP、HOMA-IR、HOMA-β、TT_(3)、FT_(3)、CRP、NAFLD相关(P<0.05);甲状腺结节面积大小与身高、促甲状腺激素(TSH)、腰臀比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TT_(3)、总甲状腺素(TT_(4))、甲状腺球蛋白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VFA、SFA、HbA_(1c)、FCP、HOMA-IR、FT_(3)、SCr、SUA、TC、TG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OR=0.962)、VFA(OR=1.025)、SFA(OR=1.006)、FT_(3)(OR=1.429)、HOMA-IR(OR=1.140)是T2DM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性别(OR=0.342)、年龄(OR=1.073)、游离甲状腺素(FT_(4))(OR=1.140)是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各指标预测T2DM患者发生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BMI0.704、腰围0.704、臀围0.705、腰臀比0.629、VFA 0.757、HOMA-IR 0.569,最佳截断值依次为:BMI 25.37 kg/m^(2)(灵敏度67.7%,特异度36.0%)、腰围84.5 cm(灵敏度67.3%,特异度36.4%)、臀围96.5 cm(灵敏度69.4%,特异度38.9%)、腰臀比0.895(灵敏度38.8%,特异度19.1%)、VFA88.4 cm^(2)(灵敏度78.9%,特异度35.3%)(其中女性88.40 cm^(2),男性99.45 cm^(2))、HOMA-IR 3.08(灵敏度64.3%,特异度49.8%)。结论 T2DM患者NAFLD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明显升高,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肥胖的T2DM患者,尤其内脏性肥胖患者更易罹患NAFLD、甲状腺结节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HOMA-IR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T2DM患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BMI、腰围、臀围、VFA均可用于预测T2DM患者发生NAFLD,但VFA的预测价值最高,HOMA-IR的价值最低;VFA预测T2DM患者NAFLD最佳截断值为88.4 cm^(2),女性与总体一致,男性为99.45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内脏脂肪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结节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重构参与的糖尿病心肌病发病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苏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630-1632,共3页
目的:本文对糖尿病心肌病发病的细胞外基质降解与重构机制进行探讨,为相关新药研发与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本院诊治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进行分析,检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 目的:本文对糖尿病心肌病发病的细胞外基质降解与重构机制进行探讨,为相关新药研发与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本院诊治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进行分析,检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外基质降解与重构的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变化。以本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存在异常,且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分子水平明显升高,而抗氧化分子水平明显降低,同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明显升高,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外基质降解与重构参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过程,且可能是药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细胞外基质降解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4
作者 曾佳玲 张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002-4008,共7页
目的分析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5-04-29收住的1例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罕见病例,同时通过检索卵巢... 目的分析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5-04-29收住的1例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罕见病例,同时通过检索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文献,进一步了解并认识此疾病。结果卵巢甲状腺肿多见于围绝经期女性,单侧为主,一般为良性,恶性少见,全身多处转移更罕见,本例患者发病年龄与文献相符,表现为高度恶性并全身多处转移,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属临床极罕见病例。结论卵巢甲状腺肿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产生的甲状腺素可能来源于:高功能卵巢甲状腺组织、高功能甲状腺和卵巢甲状腺组织同时存在、甲状腺组织分泌合并无功能卵巢甲状腺肿;由卵巢甲状腺肿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应该表现为盆腔摄碘率高而颈部摄碘率低;卵巢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较困难,多因反复复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引起重视,无功能性卵巢甲状腺肿更易引起漏诊;功能性卵巢甲状腺类似于异位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其可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抑制甲状腺本身功能,但卵巢甲状腺肿以分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为主,可出现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升高,促甲状腺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降低等异常甲状腺功能表现,但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病例报告 历史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