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T成像与3D-ASL成像在脑膜瘤分型中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金环 陈玲 +4 位作者 李双红 覃健莉 江宇 彭鹏 李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脑膜瘤术前分型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5例经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ASL、APT及常规MRI检查,分析不同分型脑膜瘤的常规MRI表现,计算并比较各组间脑膜瘤的肿瘤区...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脑膜瘤术前分型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5例经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ASL、APT及常规MRI检查,分析不同分型脑膜瘤的常规MRI表现,计算并比较各组间脑膜瘤的肿瘤区域血流量(TBF)、相对脑血流量(rCBF)、肿瘤区域APT值、对侧相应位置CBF对侧值、APT对侧值。结果 纤维型脑膜瘤TBF、rCBF值低于内皮型脑膜瘤、过渡型脑膜瘤,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13<0.05);内皮型脑膜瘤与过渡型脑膜瘤之间差异不显著。纤维型脑膜瘤APT值与内皮型脑膜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5)。过渡型及内皮型脑膜瘤MRI平扫信号有其特点。结论 APT成像与3D-ASL成像有利于术前鉴别纤维型、内皮型及过渡型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脑膜瘤 病理分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肺灌注在肺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庆 李涛 +3 位作者 李筱漾 梁洪峰 陈赛琼 彭鹏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肺灌注的灌注缺陷对肺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157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120例患者确诊肺栓塞,所有患者均行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DEPI)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CTPA)...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肺灌注的灌注缺陷对肺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157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120例患者确诊肺栓塞,所有患者均行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DEPI)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CTPA),根据临床生物学标志及影像学改变,将患者分为肺栓塞低危组(n=30)、中危组(n=35)、高危组(n=55)。比较患者肺栓塞数量,肺动脉灌注缺失面积分数、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及心脏生物学标志物。所有患者随访3月并记录结局。结果DEPI与CTPA对肺栓塞的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6.1%;CTPA和DEPI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5,特异性为89.20%,敏感度为95.80%,Youden指数为0.85,较CTPA和DEPI单独诊断肺栓塞更好。肺栓塞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灌注缺损面积、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及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PI可作为CTPA的诊断肺栓塞的补充,并通过肺动脉灌注缺失面积分数危险分层,是一种新的临床诊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灌注 肺血管造影 肺栓塞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