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减半剂量应用替罗非班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
20
1
作者
黄翠娟
李平
+3 位作者
甘剑挺
梁祥文
陈坚
王正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33-2835,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采用减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入住我院、年龄>70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的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常规...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采用减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入住我院、年龄>70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的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114例)和减半剂量组(110例)。行介入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本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剂量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静脉推注,然后以0.1μg/(kg·min)静脉泵入维持至术后36 h,减半剂量组替罗非班用量减半。比较两组心肌灌注(TMPG)和1个月内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结果:减半剂量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两组心肌血流灌注、围手术期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中度及严重出血并发症,亦无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减半剂量替罗非班与常规量相比同样有效,且能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庞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5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再通速率、梗死面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0例首次AMI患者,有IP史108例(A组),无IP史92例(B组)。所有患者一次性予尿激酶150万IU溶栓,计算血管...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再通速率、梗死面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0例首次AMI患者,有IP史108例(A组),无IP史92例(B组)。所有患者一次性予尿激酶150万IU溶栓,计算血管再通时间、肌酸激酶(CK)峰值浓度、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A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均高于B组(P<0.05)。(2)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A组低于B组(P<0.05)。A组心肌梗死面积较B组明显缩小(P<0.05)。(3)A组LVEF高于B组(P<0.05);住院期间心脏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A组均低于B组(P<0.05)。结论IP可能促进血管再通,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改善AMI左心室功能和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冠状动脉再通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瑞舒伐他汀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平
甘剑挺
+5 位作者
王正东
陈坚
梁祥文
刘明
尹瑞兴
黄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预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ERK1/2和P38蛋...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预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ERK1/2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处理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明显上调,并伴随着细胞去分化为增殖型表型。而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表型转变;瑞舒伐他汀可抑制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并下调ERK1/2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部分下调PDGF-BB诱导的MAPK信号通路活性及MMP2、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提示瑞舒伐他汀对内膜增生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和介入后再狭窄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甘剑挺
李平
+1 位作者
王正东
梁祥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5期355-357,共3页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领域的一个难点,其策略的选择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对于边支供血范围较小、开口狭窄程度较轻的分叉病变,循证医学证据更支持主支单支架,必要时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领域的一个难点,其策略的选择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对于边支供血范围较小、开口狭窄程度较轻的分叉病变,循证医学证据更支持主支单支架,必要时再对边支置入支架,即必要时支架(provisional ste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再灌注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状动脉瘤临床诊治策略相关探讨
被引量:
1
5
作者
吴鹏
李平
+1 位作者
缪绯
朱贤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CAA)临床诊断方法优势与不足,观察经皮覆膜支架隔绝封堵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并确诊的48例C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组),15例接受覆膜支架隔绝封堵术(支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CAA)临床诊断方法优势与不足,观察经皮覆膜支架隔绝封堵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并确诊的48例C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组),15例接受覆膜支架隔绝封堵术(支架植入组)。对比分析诊治策略及治疗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48例CA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心脏X线片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对CAA检出率低,CTA、MR检出率稍高,冠状动脉造影(CAG)可提供准确有效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治疗后随访6个月,药物治疗虽为CAA基本治疗方法,但疗效有限;支架植入疗效良好,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结论 CAG是诊断CAA最准确有效方法。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覆膜支架隔绝封堵术治疗CAA具有创伤小、风险较低、手术时间短、疗效较肯定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造影
药物治疗
覆膜支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半剂量应用替罗非班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
20
1
作者
黄翠娟
李平
甘剑挺
梁祥文
陈坚
王正东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33-283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采用减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入住我院、年龄>70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的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114例)和减半剂量组(110例)。行介入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本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剂量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静脉推注,然后以0.1μg/(kg·min)静脉泵入维持至术后36 h,减半剂量组替罗非班用量减半。比较两组心肌灌注(TMPG)和1个月内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结果:减半剂量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两组心肌血流灌注、围手术期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中度及严重出血并发症,亦无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减半剂量替罗非班与常规量相比同样有效,且能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庞霞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5期368-36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再通速率、梗死面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0例首次AMI患者,有IP史108例(A组),无IP史92例(B组)。所有患者一次性予尿激酶150万IU溶栓,计算血管再通时间、肌酸激酶(CK)峰值浓度、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A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均高于B组(P<0.05)。(2)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A组低于B组(P<0.05)。A组心肌梗死面积较B组明显缩小(P<0.05)。(3)A组LVEF高于B组(P<0.05);住院期间心脏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A组均低于B组(P<0.05)。结论IP可能促进血管再通,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改善AMI左心室功能和近期预后。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冠状动脉再通速率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瑞舒伐他汀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平
甘剑挺
王正东
陈坚
梁祥文
刘明
尹瑞兴
黄锋
机构
广西
玉林市第一人民
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内科
广西医科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心
内科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8-592,共5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基金项目(桂科攻1140003A-50)
文摘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预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ERK1/2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处理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明显上调,并伴随着细胞去分化为增殖型表型。而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表型转变;瑞舒伐他汀可抑制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并下调ERK1/2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部分下调PDGF-BB诱导的MAPK信号通路活性及MMP2、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提示瑞舒伐他汀对内膜增生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和介入后再狭窄具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增殖
迁移
Keywords
Rosuvastat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分类号
R363.2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甘剑挺
李平
王正东
梁祥文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5期355-357,共3页
文摘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领域的一个难点,其策略的选择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对于边支供血范围较小、开口狭窄程度较轻的分叉病变,循证医学证据更支持主支单支架,必要时再对边支置入支架,即必要时支架(provisional stenting)。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再灌注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oplasty, translumin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Myocardial reperfusion
Jailed balloon technique
分类号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瘤临床诊治策略相关探讨
被引量:
1
5
作者
吴鹏
李平
缪绯
朱贤章
机构
玉林市第一人民
医院
(
广西医科大学
第六
附属
医院
)
心
内科
南方
医科大
学
附属
珠江
医院
心
内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3-102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CAA)临床诊断方法优势与不足,观察经皮覆膜支架隔绝封堵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并确诊的48例C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组),15例接受覆膜支架隔绝封堵术(支架植入组)。对比分析诊治策略及治疗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48例CA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心脏X线片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对CAA检出率低,CTA、MR检出率稍高,冠状动脉造影(CAG)可提供准确有效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治疗后随访6个月,药物治疗虽为CAA基本治疗方法,但疗效有限;支架植入疗效良好,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结论 CAG是诊断CAA最准确有效方法。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覆膜支架隔绝封堵术治疗CAA具有创伤小、风险较低、手术时间短、疗效较肯定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造影
药物治疗
覆膜支架
疗效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ancurysm
coronary angiography
medication
covered-stent
curative effect
分类号
R528.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减半剂量应用替罗非班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黄翠娟
李平
甘剑挺
梁祥文
陈坚
王正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庞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瑞舒伐他汀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李平
甘剑挺
王正东
陈坚
梁祥文
刘明
尹瑞兴
黄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
甘剑挺
李平
王正东
梁祥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冠状动脉瘤临床诊治策略相关探讨
吴鹏
李平
缪绯
朱贤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