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信平台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峰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4期149-150,共2页
近年来,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医学院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增加,临床带教老师数量相对不足,医患关系紧张等因素对临床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尝试将新的数字化网络信息传播手段一微信平台引入到骨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微信... 近年来,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医学院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增加,临床带教老师数量相对不足,医患关系紧张等因素对临床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尝试将新的数字化网络信息传播手段一微信平台引入到骨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微信群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和资料分享等,在此分享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骨科临床教学 优势 不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峰 李育泉 +2 位作者 刘伟 谭桢 杨志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微创Kessler缝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39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资料,手术中采用横行小切口显露跟腱断端,Kessler缝合法经皮缝... 目的评价应用微创Kessler缝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39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资料,手术中采用横行小切口显露跟腱断端,Kessler缝合法经皮缝合修复断裂跟腱,35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9个月(6~24个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及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7 min,切口总长度平均3.1 cm,无腓肠神经损伤、切口不愈合、伤口感染、皮肤粘连、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按照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价:优33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微创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优点,大大降低了传统开放跟腱修复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有效避免术中腓肠神经损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微创 经皮 Kessler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陈远明 万健 +1 位作者 黄中飞 王珣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5月该院行改良腰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78例。比较术前及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 目的探讨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5月该院行改良腰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78例。比较术前及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其疗效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JOA评分3个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57例、良85例、可20例、差16例,优良率79.8%,有效率91.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同节段手术史、症状和突出物钙化等5项因素疗效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有同节段手术史、麻木症状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04、3.03、5.55)。结论 (1)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2)年龄、病程、同节段手术史、症状和突出物钙化等因素可影响患者疗效,且年龄≥45岁、有同节段手术史、麻木症状为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土茯苓抗骨质疏松的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诗尧 宁超章镇宇 +2 位作者 李育泉 黄林科 谭桢 《巴楚医学》 2022年第3期69-74,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索土茯苓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土茯苓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的靶点,两者取交集获取共同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索土茯苓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土茯苓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的靶点,两者取交集获取共同靶点然后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进行GO功能注释富集分析(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MC3T3-E1成骨细胞系分化实验验证土茯苓对骨分化的作用。结果:预测到土茯苓129个有效靶点和骨质疏松相关靶点2287个,共同靶点68个。GO分析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核受体活性。KEGG富集分析显示,靶点可能通过HIF-1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细胞实验表明土茯苓可以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结论:土茯苓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从而防治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网络药理学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远明 梁佳维 +2 位作者 韦俊江 吴钦绵 陈梦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关节镜进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5月该院利用关节镜行UBE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6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终末随... 目的探讨利用关节镜进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5月该院利用关节镜行UBE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6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终末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腰腿痛VAS和ODI均明显改善(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7例,良8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8%,并发症有:硬膜囊损伤2例(包括硬膜囊撕裂1例)和术后短期复发1例。结论利用关节镜进行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特别适用于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