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梁天佳 龙耀斌 +7 位作者 陆丽燕 周金英 黄福才 黄林鹏 邬映超 龙耀翔 韦小翠 柳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2-978,共7页
目的探讨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BCI)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32)、PNF... 目的探讨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BCI)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32)、PNF组(n=32)和联合组(n=32)。各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上肢PNF训练,PNF组给予上肢绳带辅助PNF训练,联合组给予上肢绳带辅助PNF训练和上肢绳带辅助BCI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各组FTHUE-HK评分、MBI评分的组内效应(F>341.219,P<0.001)、组间效应(F>21.705,P<0.001)和交互效应(F>3.171,P<0.05)均显著;FMA-UE评分的组内效应(F=520.472,P<0.001)和组间效应(F=41.939,P<0.001)显著,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为联合组最优(P<0.05)。结论绳带辅助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BCI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绳带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脑机接口 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梁天佳 龙耀斌 +3 位作者 周开斌 黄福才 杜灿荣 黄林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8-1630,共3页
目的:观察谐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同时给予谐振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 目的:观察谐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同时给予谐振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给予改良Ashworth评级(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级、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谐振治疗有助于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及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谐振治疗 痉挛 偏瘫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的效果 被引量:25
3
作者 梁文锐 吴小平 +2 位作者 张启富 李鑫 余礼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训练后,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改变。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70例痉挛型脑瘫门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采用束...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训练后,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改变。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70例痉挛型脑瘫门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采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徒手肌力测试(MMT)对患儿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88、BBS、MMT(腹外斜肌)评分均显著改善(t>12.904,P<0.001),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多(t>2.121,P<0.05)。结论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训练能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核心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核心稳定性训练 束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绳带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9
4
作者 梁天佳 龙耀斌 +5 位作者 陆丽燕 周金英 黄福才 邬映超 龙耀翔 韦小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268,共7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绳带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绳带组和联合组,...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绳带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绳带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PNF训练,绳带组接受PNF绳带训练,联合组接受PNF绳带训练和rTMS,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r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FTHUE-HK、FMA-UE和MBI评分均提高(t>2.167,P<0.05),联合组优于绳带组(P<0.05),绳带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绳带训练联合rTMS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PNF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绳带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下肢表面肌电信号样本熵用于痉挛性肌张力量化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龙耀斌 农飞玉 +3 位作者 黄雅琳 郭施扬 张学涛 陈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9-1384,共6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信号样本熵与脑卒中偏瘫下肢腓肠肌痉挛等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3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受试者,对偏瘫下肢腓肠肌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估,采用单通道无线蓝牙肌电传感器记录被动...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信号样本熵与脑卒中偏瘫下肢腓肠肌痉挛等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3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受试者,对偏瘫下肢腓肠肌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估,采用单通道无线蓝牙肌电传感器记录被动牵伸状态时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引入样本熵计算方法提取sEMG的特征信息,分析其与痉挛等级的相关性,并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对采集的sEMG进行熵值分析,结果显示MAS评估为0级、Ⅰ级、Ⅰ+级、Ⅱ级、Ⅲ级的偏瘫下肢腓肠肌sEMG样本熵分别为:0.6947±0.169、0.7951±0.244、0.8249±0.145、0.8305±0.232、0.9489±0.371,对样本熵进行线性拟合,发现样本熵均值曲线随痉挛等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样本熵与MAS相关(r=0.745,P<0.05),进一步验证发现样本熵符合肌电信号特征与痉挛等级的映射关系。结论:sEMG样本熵可用于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性肌张力的量化评估,有望为病理性痉挛的精准康复提供有效的检测及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表面肌电信号 样本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柳忠 梁天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80-2685,共6页
背景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何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尤为重要,而临床鲜见通过镜像疗法(MT)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相关报道。目的观察MT联合BWSTT对... 背景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何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尤为重要,而临床鲜见通过镜像疗法(MT)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相关报道。目的观察MT联合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减重组(n=40)和联合组(n=40)。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减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BWSTT,联合组患者在减重组基础上增加MT;每周训练6 d,共持续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中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6 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重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均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优于减重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和6MWT结果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MT联合BWSTT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镜像疗法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步行功能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测量学指标用于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筛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冬妹 陶品月 +3 位作者 潘晓 赖丽冲 潘琪妮 黄惠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11,共6页
目的评估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能力,确定最佳筛查指标。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西3个市6个社区/乡镇的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502名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测评和人体指标测量,以认知评估... 目的评估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能力,确定最佳筛查指标。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西3个市6个社区/乡镇的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502名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测评和人体指标测量,以认知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将老年人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轻度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能力。结果认知正常组244名,轻度认知障碍组258名。两组身高、腰围、小腿围、BMI、腰高比、腰小腿围比、身体圆度指数、腹部体积指数和体脂肪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腰小腿围比对总样本轻度认知障碍具有较高的筛查能力(AUC=0.681);联合指标腰小腿围比+腰高比在60~<65岁老年人中筛查能力最高(AUC=0.708);腰小腿围比+体脂肪指数在65~<75岁老年人中筛查能力最高(AUC=0.735)。结论腰小腿围比、体脂肪指数和腰高比对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具有一定筛查价值。腰小腿围比+腰高比是60~<65岁老年人的最佳联合筛查指标;腰小腿围比+体脂肪指数是65~<75岁老年人的最佳联合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人体测量学指标 认知功能 轻度认知障碍 腰小腿围比 体脂肪指数 腰高比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与前庭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郑继青 龙耀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3-827,共5页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通常继发于耳蜗功能障碍,耳蜗和前庭系统在解剖位置的相邻和胚胎发育时间的规律性为SNHL与前庭功能障碍提供了相关的可能性,但目前在其他方面的相关性,国内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在...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通常继发于耳蜗功能障碍,耳蜗和前庭系统在解剖位置的相邻和胚胎发育时间的规律性为SNHL与前庭功能障碍提供了相关的可能性,但目前在其他方面的相关性,国内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在回顾近10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SNHL与前庭功能障碍相关的解剖生理、功能障碍、疾病以及诊断工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前庭功能障碍 耳蜗 解剖 诊断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