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脑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剑明
李亚明
裴著果
-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核医学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02-2105,共4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头部图像进行分类。依据CT表现将瘤灶分为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及无结节型四种形式,并观察病灶周边水肿情况;根据病灶摄取18F-FDG程度将PET图像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四级;分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本组发现脑转移瘤病灶共53个,其中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和无结节型各占16.98%(9/53)、52.83%(28/53)、9.43%(5/53)和20.75%(11/53)。无结节型脑转移病灶摄取18F-FDG情况均为0级(11/11,100%),高密度结节摄取18F-FDG程度均不超过2级(9/9,100%),而等密度结节周边无论有或无水肿,摄取18F-FDG均不低于1级(28/28,100%),并以3级居多(20/28,71.43%);囊性密度结节摄取18F-FDG程度与囊壁厚度有关。结论脑转移瘤的18F-FDGPET/CT表现形式多样,掌握其PET与CT图像间的对应关系及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
-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
Keywords
Brain neoplasma
Neoplasm metastasi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Fluorodeoxyglucose F18
-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R817.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