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剑明 李亚明 裴著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02-2105,共4页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头部图像进行分类。依据CT表现将瘤灶分为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及无结节型四种形式,并观察病灶周边水肿情况;根据...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头部图像进行分类。依据CT表现将瘤灶分为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及无结节型四种形式,并观察病灶周边水肿情况;根据病灶摄取18F-FDG程度将PET图像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四级;分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本组发现脑转移瘤病灶共53个,其中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和无结节型各占16.98%(9/53)、52.83%(28/53)、9.43%(5/53)和20.75%(11/53)。无结节型脑转移病灶摄取18F-FDG情况均为0级(11/11,100%),高密度结节摄取18F-FDG程度均不超过2级(9/9,100%),而等密度结节周边无论有或无水肿,摄取18F-FDG均不低于1级(28/28,100%),并以3级居多(20/28,71.43%);囊性密度结节摄取18F-FDG程度与囊壁厚度有关。结论脑转移瘤的18F-FDGPET/CT表现形式多样,掌握其PET与CT图像间的对应关系及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