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D Lys751Gln核苷酸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猛 邝晓聪 +6 位作者 潘延斌 谭美乐 卢斌珠 程秋梅 庞国栋 吴玲艳 李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37-3240,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XPD Lys751G1n核苷酸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一对照研究。在Lvs751GIn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XPD Lys751G1n核苷酸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一对照研究。在Lvs751GIn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模式中,与野生基因型A相比,C合并的OR值(95%CI)为1.05(1.01~1.09);显性模式中与AA相比,CC+CA合并的0R值(95%CI)为1.13(1.03~1.24);共显性模式中与AA相比,CC合并的OR值(95%CI)为1.04(1.00-1.08);其余为阴性结果。结论:C等位基因可能是CM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Lyrs751Gln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2
作者 苏雪芳 潘延斌 +2 位作者 成先桂 卢斌珠 覃文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报告1例增生性外毛根鞘瘤。患者女,59岁。头皮红色肿块6年。皮肤科检查:头顶部一淡红色类圆形肿块,表面凹凸不平。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真皮层内多个大小不等鳞状细胞团块构成,周边基底样细胞栅栏状排列,有毛鞘角化现象,缺乏颗粒层,... 报告1例增生性外毛根鞘瘤。患者女,59岁。头皮红色肿块6年。皮肤科检查:头顶部一淡红色类圆形肿块,表面凹凸不平。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真皮层内多个大小不等鳞状细胞团块构成,周边基底样细胞栅栏状排列,有毛鞘角化现象,缺乏颗粒层,肿瘤团块中央形成囊腔,内含无定型物质及钙化灶。诊断: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毛根鞘瘤 增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细胞瘤侵袭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猛 曾先捷 +5 位作者 姚洁民 覃文飞 成先桂 潘延斌 邝晓聪 李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 :以稀有的黑色素细胞瘤患者来源建立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为参照,初步明晰黑色素细胞瘤侵袭相关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为开拓两者的治疗思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黑色素细胞瘤侵袭相关生物学... 目的 :以稀有的黑色素细胞瘤患者来源建立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为参照,初步明晰黑色素细胞瘤侵袭相关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为开拓两者的治疗思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黑色素细胞瘤侵袭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内容:(1)临床部分:收集黑色素细胞瘤建系来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肿瘤病灶以及侵袭相关的观察信息;(2)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以恶性特征明显的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系为参照,研究本研究组构建的人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的侵袭特性,包括Transwell小室实验和采用q RT-PCR技术检测侵袭相关的分子标志CD184、CD44、MMP-2和MMP-9。结果 :患者存活了7年,其间复发3次,手术2次,手术可见带包膜瘤体,可浸润生长至颅内外不同部位,并向邻近组织浸润生长,可见"芝麻"点状微小病灶,且主要沿微小血管方向和间隙浸润;Transwel小室实验发现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的迁移细胞数为76.8±12.8,显著低于A375黑色素瘤的123.1±15.2;与A375黑色素瘤比较,q RT-PCR检测的侵袭相关的分子标志CD184、CD44、MMP-2和MMP-9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03±0.013、0.926±0.22与0.841±0.28,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中CD44的表达量为0.508±0.12,显著低于A375黑色素瘤细胞表达量。结论:黑色素细胞瘤有一定的侵袭性,但弱于黑色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瘤 黑色素瘤 侵袭 分子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DNMT3a表达对银屑病样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潘延斌 苏家光 +9 位作者 谭美乐 杨猛 覃文飞 黄榆秀 蒙世豪 黄耀辉 梁坚强 苏雪芳 黄姿婵 李建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3-782,共10页
目的:探讨沉默DNA甲基化转移酶3a(DNMT3a)表达对银屑病样HaCaT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银屑病组)与15名健康者皮肤组织(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 目的:探讨沉默DNA甲基化转移酶3a(DNMT3a)表达对银屑病样HaCaT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银屑病组)与15名健康者皮肤组织(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皮肤组织中DNMT3a mRNA表达水平。siRNA转染技术将沉默DNMT3a表达的si-DNMT3a转染至HaCaT细胞中,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i-DNMT3a的转染效率。采用M5方法诱导HaCaT细胞并建立银屑病样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i-DNMT3a组、si-NC组和HaCaT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周期各组细胞百分率,AnnexinⅤ-FITC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MSP实验检测银屑病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皮肤组织中LAT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大肿瘤抑制基因1(LATS1)、Yes-相关蛋白1(YAP1)、Cyclin D1、CDK6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银屑病组患者皮肤组织中DNMT3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aCaT组比较,si-NC组HaCaT细胞中DNMT3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HaCaT组比较,对照组、si-NC组和si-DNMT3a组HaCaT细胞增殖率和S期HaCaT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G1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si-NC组比较,si-DNMT3a组HaCaT细胞增殖率和S期HaCaT细胞百分率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G1期HaCa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MSP检测,银屑病组患者皮肤组织中LATS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HaCaT组比较,对照组、si-NC组和si-DNMT3a组HaCaT细胞中YAP1、Cyclin D1及CDK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LATS1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si-NC组比较,si-DNMT3a组HaCaT细胞中YAP1、Cyclin D1和CDK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LATS1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沉默DNMT3a表达可能通过降低LATS1的甲基化水平并下调YAP1的表达,从而抑制银屑病样HaCaT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DNA甲基化转移酶3a 大肿瘤抑制基因1 Yes-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器环状扁平苔藓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斌珠 梁延生 +1 位作者 覃文飞 潘延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0,共2页
患者男,38岁主诉:龟头环状排列丘疹2年余。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龟头出现一处丘疹,无痛痒等不适,丘疹数量逐渐增多,排列成环状,发病后未予诊治,于2021年3月3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
关键词 生殖器 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细胞分化基底细胞癌
6
作者 杨迪 潘延斌 +1 位作者 覃文飞 成先桂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报告1例鳞状细胞分化的基底细胞癌。患者男,85岁。因“发现上唇肿块2年”入院。皮肤科检查:上唇中部可见一约2 cm×4 cm淡红色肿块,境界清楚,上连鼻基底及鼻小柱,下连唇红,中心凹陷,周边隆起,基底破溃,伴有渗血、渗液和结痂。右侧... 报告1例鳞状细胞分化的基底细胞癌。患者男,85岁。因“发现上唇肿块2年”入院。皮肤科检查:上唇中部可见一约2 cm×4 cm淡红色肿块,境界清楚,上连鼻基底及鼻小柱,下连唇红,中心凹陷,周边隆起,基底破溃,伴有渗血、渗液和结痂。右侧唇红可见一直径约0.5 cm皮肤缺损,境界清楚,可见渗液及痂皮覆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似基底细胞栅栏状排列,细胞核质比增大,核异形明显,同时夹杂着含有大量嗜酸性细胞质的鳞状细胞聚集,异形性明显。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5/6、肿瘤蛋白P63、角蛋白-903(34βe1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增殖标记Ki-67、肿瘤蛋白P40、肿瘤抑制蛋白P53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Ber-EP4均为阳性,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基化跨膜蛋白CD34、上皮膜抗原(EMA)均为阴性。诊断:鳞状细胞分化基底细胞癌。治疗方案:肿物切除+皮瓣转移修复,随访1年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