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初步调查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何亚军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2-793,共2页
目的调查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使用情况,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收集64家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调查2008~2012年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使用情况,并对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收集64家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家医院中,报告神经并发症的医院有37家,其中三甲医院17家。椎管内麻醉患者共502717例,神经并发症205例(0.04%),其中硬膜外麻醉并发症明显少于腰-硬联合麻醉和腰麻(P<0.01)。在所有并发症中,短暂神经综合征(TNS)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脊神经损伤。TNS患者均完全康复,而脊神经损伤康复率只有48%。结论椎管内麻醉中硬膜外麻醉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大多数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神经系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指导呼吸在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苏醒期的应用
2
作者 甘晓 杨一兰 +1 位作者 罗颖丽 沈凯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0,56,共4页
目的探讨音频指导呼吸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1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PACU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气管拔除后PAC... 目的探讨音频指导呼吸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1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PACU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气管拔除后PACU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音频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PACU停留时间、气管导管拔除1、5、10、15 min时的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aO_(2)、PaCO_(2)、SaO_(2))、PACU停留时间、气管导管拔除不同时间呼吸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全麻术后苏醒期拔除气管导管的老年患者,应用音频指导呼吸可促进自主呼吸功能恢复,缩短PACU停留时间,提升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全身麻醉 苏醒期 音频指导 呼吸频率 动脉血气 血氧饱和度 麻醉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呼吸肌疲劳的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成新 胡振快 何文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4-625,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妇科手术 腹腔镜 呼吸肌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 被引量:58
4
作者 毛仲炫 林艳 +1 位作者 杨瑞敏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调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预防TCI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策略,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TCI静脉全身麻醉患者1... 目的调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预防TCI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策略,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TCI静脉全身麻醉患者1061例,年龄19-72岁,ASAI~Ⅲ级,均未予神经电生理监测。麻醉诱导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0~4.0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6ng/ml、维库溴铵0.1mg/kg或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麻醉维持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O~3.5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6ng/ml,预计手术时间大于2h。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或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输注丙泊酚,缝合皮肤前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并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记录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总剂量及输注时间、维持期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术后第1天及第3天随访患者,调查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输注总剂量为(973.48±471.56)mg,输注时间为(138.74±112.85)min,血浆靶控浓度为(3.15±0.38)μg/ml,输注速率为(9.41±3.59)mg·kg^-1·h^-1。瑞芬太尼输注总剂量为(1130.29±676.19)μg,输注时间(140.76±113.02)min,平均输注速率为(0.15±0.05)μg·kg^-1·min^-1。1061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术中知晓,术中做梦者14例,发生率为1.3%。结论术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5~6ng/ml的情况下,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维持在(3.15±0.38)μg/ml,即平均输注速率为(9.41±3.59)mg·kg^-1·h^-1,能提供合适的麻醉深度,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术中知晓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孙标 沙文昆 +2 位作者 苏瑞奇 李协佐 谭冠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38-539,共2页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腰-硬联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下腹部手术 老年患者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对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及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成新 蒋宗滨 +2 位作者 胡振快 蔡业华 王喜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氯诺昔康 全身麻醉 术后苏醒 镇痛作用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改良根治术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阳 王亚峰 +1 位作者 蓝雨雁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3-444,共2页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为部分性或完全性结肠梗阻。我院在2009年2月至5月采用连续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的方法,为12例患儿施行了HD改良Soave根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为部分性或完全性结肠梗阻。我院在2009年2月至5月采用连续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的方法,为12例患儿施行了HD改良Soave根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连续骶管阻滞 改良根治术 复合全身麻醉 SOAVE根治术 婴儿 应用 肠道发育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的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曾涟 阳丽云 +2 位作者 蒋卓汛 肖志凌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单侧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65~89岁,ASA II级,BMI 18~24 kg/m^2。随机分为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组(NB组)和硬膜外麻醉组...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单侧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65~89岁,ASA II级,BMI 18~24 kg/m^2。随机分为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组(NB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NB组在超声引导下正确定位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后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各15~20 ml。EA组取L_(2~3)穿刺点行硬膜外麻醉,2%利多卡因3 ml试验剂量后,分次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 ml。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使用麻黄碱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阻滞前、阻滞后10、20、30、60 min和术后60 min的HR和MAP。记录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持续时间。记录有无穿刺部位出血、局麻药不良反应、新发神经系统病变,记录尿潴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B组术中输液量、术中使用麻黄碱例数明显少于EA组(P<0.05)。与阻滞前比较,阻滞后10、20、30、60 min和术后60 min EA组MAP明显降低(P<0.05),阻滞后10、20、30、60 min和术后60 min NB组MAP明显高于EA组(P<0.05),两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B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EA组(P<0.05),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一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局麻药中毒及新发神经系统病变。NB组尿潴留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EA组(P<0.01)。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阻滞效果好、术后镇痛时间长,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老年患者 糖尿病 尿潴留 骨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梁勇升 唐培佳 谭冠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七氟醚吸入麻醉 全麻诱导 小儿 应用 呼吸道刺激性 吸入麻醉药 腭裂修补术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冬生 唐培佳 +2 位作者 马媛 甘务琼 谭冠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非气管插管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患儿409例,年龄1~12岁。以氯胺酮1.5~2mg/kg静注基础麻醉,然后以氯胺酮25~30μg·...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非气管插管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患儿409例,年龄1~12岁。以氯胺酮1.5~2mg/kg静注基础麻醉,然后以氯胺酮25~30μg·kg-1.min-1、丙泊酚1.5~2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面罩给氧。监测SBP、DBP、MAP、HR、RR、SpO2和ECG。结果患儿术中安静398例(97.31%),出现短暂肢体轻微扭动11例(2.69%);麻醉诱导后及术中BP、RR平稳,无呼吸暂停;术毕苏醒时间(14.84±9.49)min;苏醒期轻度躁动12例(2.93%),恶心10例(2.44%)。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手术的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对BP、HR和呼吸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丙泊酚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麻醉深度对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健萍 陈茜 蓝雨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发生情况,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对下腹部剖腹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妇科择期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深度不同分为B1组(维持BIS 40~49)和B2组(BIS 50~59),每... 目的通过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发生情况,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对下腹部剖腹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妇科择期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深度不同分为B1组(维持BIS 40~49)和B2组(BIS 50~59),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麻。测量患者触痛阈及机械痛觉过敏范围的基础值;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静脉麻醉药用量、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患者入室后(T_0)、探查腹腔时(T_1)、手术结束时(T_2)、拔管后1h(T_3)、4h(T_4)、12h(T_5)、24h(T_6)、48h(T_7)的MAP、HR;记录T_3~T_7的VAS评分;记录术后第1天及第2天镇痛泵具体用药量、追加PCA次数等情况;采用纤毛机械刺激针(Von Frey Hairs)测定术后T_6和T_7的触痛阈及机械痛觉过敏范围。结果 B1组T6、T7时MAP明显低于,T_2、T_4时HR明显慢于B2组(P<0.05)。T_6和T_7时B1组切口下部触痛阈明显低于,切口上、下部机械痛觉过敏范围明显长于T_0时(P<0.05);T_6和T7时B2组切口上、中、下部触痛阈明显低于,机械痛觉过敏范围明显长于T_0时,但T_7时切口上、中、下部触痛阈明显高于T_6时(P<0.05)。T_7时B1组切口上、中、下点机械痛觉过敏范围明显短于B2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中维持患者的BIS值在40~49的状态可以减轻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且术后48h机械痛觉过敏范围的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丙泊酚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骶管麻醉中几种镇静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小彤 刘敬臣 +2 位作者 何国栋 蓝雨雁 陈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718,共2页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麻醉复合不同镇静药物的镇静效果。方法60例择期在骶管麻醉下行会阴部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骶管麻醉后分别静脉使用γ-羟丁酸钠(H组)80 mg/kg,咪唑安定(M组)1.5μg/(kg.min),丙泊酚(P组)50μg/(kg.min)维...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麻醉复合不同镇静药物的镇静效果。方法60例择期在骶管麻醉下行会阴部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骶管麻醉后分别静脉使用γ-羟丁酸钠(H组)80 mg/kg,咪唑安定(M组)1.5μg/(kg.min),丙泊酚(P组)50μg/(kg.min)维持镇静,记录术中镇静程度、手术时间,麻醉前、麻醉后、切皮时、术中、术后等5个时间点的MA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R变化以及苏醒时间、苏醒期状况、术后行为改变等。结果P组与H组和M组相比,镇静程度满意(P<0.05);与H组相比,苏醒时间短(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与术前相比,H组的HR在切皮时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组的HR和MAP在切皮和手术30 min时较麻醉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H组相比,P组的MAP在切皮和手术30 min时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骶管麻醉中复合丙泊酚镇静,具有镇痛完善、镇静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麻醉 丙泊酚 小儿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小敏 杨一兰 +2 位作者 姜雄春 秦静 李红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病人流 麻醉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麻醉新生大鼠海马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丽芳 韦祎 +1 位作者 吕靖 谢玉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麻醉新生大鼠海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日龄7d,体重10~15g,随机分为八组:生理盐水组(N组)、脂肪乳剂组(I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麻醉新生大鼠海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日龄7d,体重10~15g,随机分为八组:生理盐水组(N组)、脂肪乳剂组(I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D组)、丙泊酚100mg/kg组(P组)、右美托咪定25μg/kg+丙泊酚100mg/kg组(PD25组)、右美托咪定50μg/kg+丙泊酚100mg/kg组(PD50组)、右美托咪定75μg/kg+丙泊酚100mg/kg组(PD75组)和LY294002 25μg+右美托咪定75μg/kg+丙泊酚100mg/kg组(LYPD组),每组10只。于大鼠苏醒2h后,每组取5只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剩余5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Akt和pAkt(ser473)蛋白含量。结果八组大鼠Akt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PD25组、PD50组、PD75组和LYPD组pAkt(ser473)蛋白含量明显低于N组(P<0.05);PD75组和LYPD组pAkt(ser473)蛋白含量明显高于P组(P<0.05);LYPD组pAkt(ser473)蛋白含量明显低于PD75组(P<0.05)。N组、I组、D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基本正常;P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细胞核明显肿胀、染色质密度降低、线粒体空泡化等细胞结构损伤表现;PD25组、PD50组、PD75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损伤随着右美托咪定剂量的增加而减轻;LYPD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核膜部分溶解,染色质凝聚,线粒体明显空泡变性。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丙泊酚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弱丙泊酚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防神经外科全麻拔管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远强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4-355,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拔管反应 预防作用 全麻术 神经外科 喉罩通气 心血管反应 呛咳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丙泊酚麻醉对成年后海马特异性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卫国 廖淳杰 谢玉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不同剂量丙泊酚麻醉对成年后认知功能及海马特异性核蛋白(NeuN)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日龄7d,体重9~18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丙泊酚25mg/kg组(P1组)、丙泊酚50mg/kg组(P2组)、丙泊酚100mg/kg组(P3组)和...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不同剂量丙泊酚麻醉对成年后认知功能及海马特异性核蛋白(NeuN)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日龄7d,体重9~18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丙泊酚25mg/kg组(P1组)、丙泊酚50mg/kg组(P2组)、丙泊酚100mg/kg组(P3组)和丙泊酚200mg/kg组(P4组),每组20只。P1组和P2组单次腹腔注射丙泊酚25或50mg/kg;P3组和P4组首次注射丙泊酚50mg/kg,待大鼠有体动反应(40~60min)后,每次再追加丙泊酚50mg/kg,直至给完总量。每组取5只大鼠,苏醒后即刻抽取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其余大鼠苏醒后放回笼内继续饲养直至9周龄,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定位航行实验测试第1天~第6天大鼠登上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NeuN的表达。结果五组苏醒后即刻pH值、PaO2、PaCO2、HCO-3、BE和Sa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天~第6天P2组、P3组和P4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随着丙泊酚剂量的增加而明显长于C组和P1组(P<0.05);与P2组比较,第2天~第6天P3组、P4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P3组比较,第2天~第6天P4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2组、P3组和P4组大鼠穿越平台分别为(4.23±1.08)次、(2.71±1.24)次和(2.83±1.05)次,明显少于C组的(8.09±2.12)次和P1组(7.67±2.56)次(P<0.05)。与C组比较,P1组、P2组、P3组和P4组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NeuN阳性神经元表达逐渐减少(P<0.05);与P1组比较,P2组、P3组和P4组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NeuN阳性神经元表达逐渐减少(P<0.05);与P2组比较,P3组和P4组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NeuN阳性神经元表达逐渐减少(P<0.05);与P3组比较,P4组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Ne-uN阳性神经元表达逐渐减少(P<0.05)。Western blot法海马组织C组、P1组、P2组、P3组和P4组Neu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4±0.08)>(0.85±0.06)>(0.65±0.07)>(0.52±0.07)>(0.41±0.05)(P<0.05)。结论新生大鼠丙泊酚麻醉对大脑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通过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神经元存活的数量、抑制NeuN的表达而损害大鼠成年后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海马 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受体和甘氨酸受体在大鼠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玉波 徐林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91-693,共3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海马CA1区电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的影响,分析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甘氨酸受体在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13~19d)海马半脑,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A...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海马CA1区电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的影响,分析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甘氨酸受体在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13~19d)海马半脑,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A1区锥体神经元EPSC。80张脑片分为八组:脂肪乳剂组,50μmol/L丙泊酚组,100μmol/L丙泊酚组,200μmol/L丙泊酚组,SR95531组,士的宁组,SR95531+100μmol/L丙泊酚组,士的宁+100μmol/L丙泊酚组,每组10张。SR95531+100μmol/L丙泊酚组和士的宁+100μmol/L丙泊酚组先在循环液中加入10μmol/LSR95531或4μmol/L士的宁预孵脑片30min。八组均记录基础EPSC10min,然后加入不同药物,继续记录EPSC40min。膜钳制电压为-70mV。结果脂肪乳剂、SR95531和士的宁对EP-SC幅值无影响;丙泊酚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EPSC幅值,50、100、200μmol/L丙泊酚最大抑制EPSC幅值为14.4%、52.3%、67.8%;SR95531+100μmol/L丙泊酚组加入丙泊酚后,EPSC幅值基本无改变;士的宁+100μmol/L丙泊酚组加入丙泊酚后,EPSC幅值仍然下降,最大抑制程度为34.7%。结论丙泊酚主要通过增强GABAA受体功能使兴奋性突触活动降低,甘氨酸受体在其中起到协同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Γ-氨基丁酸 甘氨酸 受体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物辅助骶管麻醉在小儿尿道下裂矫形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小彤 谢玉波 +2 位作者 刘敬臣 何国栋 赵丽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尿道下裂 骶管麻醉 矫形术 药物辅助 Γ-羟丁酸钠 临床合理用药 麻醉过程 麻醉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前列腺切除术麻醉管理
19
作者 林成新 李英英 +1 位作者 江朝秀 胡振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麻醉管理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症 治疗方法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对母体糖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蓝雨雁 谭冠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63-363,共1页
为了探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对母体糖代谢的影响,我们观察了20例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中胰岛素和血糖的变化。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妇,年龄21~34岁,体重65~83kg,ASAⅠ级,妊娠... 为了探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对母体糖代谢的影响,我们观察了20例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中胰岛素和血糖的变化。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妇,年龄21~34岁,体重65~83kg,ASAⅠ级,妊娠中无任何疾患,胎儿心音正常。术前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硬膜外麻醉 胰岛素 血糖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