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志刚 李付章 +1 位作者 罗军 卢玉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成人 医院感染 并发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口腔黏膜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丽婷 彭圆媛 +1 位作者 陶人川 赖永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1-885,共5页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口腔黏膜健康状况,尤其是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的口腔表征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调查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存活...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口腔黏膜健康状况,尤其是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的口腔表征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调查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存活的患者69例,以复诊的方式进行病史采集、口腔专科检查,详细记录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9例存活者中诊断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者22例,出现口腔表征者14例,口腔内均存在大面积黏膜充血,主要主诉为口腔烂痛、口干,口腔溃疡者10例(71%),7例疼痛影响进食,其中合并网状白色条纹样病损或红斑样病损者8例,合并口腔黏膜起疱者5例;单独表现为网状白色条纹样病损或红斑样病损者1例(7%);念珠菌感染者1例(7%);口干者2例(14%)。对临床表现为苔藓样红白混杂斑纹型患者取相应口腔黏膜部位做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上皮轻度过角化,基底层细胞空泡形成,固有层纤维样变性,血管增生、管腔不规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论:口腔溃疡、红斑样病损、网状白色条纹样病损等患者多伴有疼痛,唾液分泌减少,提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GVHD常伴有口腔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口腔表征 口腔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血液病患者的感染谱 被引量:4
3
作者 庞如利 吴梅青 +5 位作者 石泽延 林雨 粟燕云 周宝文 白子文 赵卫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22-3028,共7页
背景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病原微生物的早期检测对于改善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近年来出现的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样本量小、检测快、不易受污染、可检测出培养法不能检测的边缘微... 背景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病原微生物的早期检测对于改善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近年来出现的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样本量小、检测快、不易受污染、可检测出培养法不能检测的边缘微生物的优点。目的探讨mNGS技术检测所揭示的感染谱,以明确血液病患者的感染病因并指导治疗。方法标本来源于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期间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症状的53例血液病患者,对53例患者的58个样本(全血、脑脊液、胸腔积液、组织、腹腔引流液、关节液、痰液、右下肢穿刺液)进行mNGS技术检测。在进行mNGS技术检测的同时,52例患者(55个样本)采用培养法检测致病微生物、46例患者(50个样本)采用G/GM试验检测致病微生物、44例患者(48个样本)采用PCR检测致病微生物。结果mNGS所揭示的血液病患者的感染谱显示,革兰阳性菌中最常见为痤疮丙酸杆菌(42例次)、表皮葡萄球菌(33例次)、人葡萄球菌(32例次),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为约翰逊不动杆菌(26例次)、越南伯克霍尔德菌(20例次)、乌汶克霍尔德菌(19例次),真菌中最常见的为限制性马拉色菌(28例次);病毒中最常见的为巨细胞病毒、EB病毒、细环病毒(分别为26、14、19例次)。1例重型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均检出刚地弓形虫。与培养法、G/GM试验、PCR相比,mNGS技术具有较高的阳性率(P<0.05)。本研究中根据mNGS技术检测结果调整用药的患者有6例,其中4例经治疗好转,2例治疗效果欠佳。结论本研究利用mNGS技术揭示了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病原体谱,证实mNGS技术可有效帮助确定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因和指导治疗,但其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可降低错误诊断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感染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病原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实验室证实的黏膜屏障损伤所致血流感染发生机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慧函 何雨 应燕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1,共6页
白血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感染并发症是临床白血病顺利治疗的主要障碍。白血病本身肿瘤特点和高强度化学治疗导致肠道屏障完整性损伤,肠道菌群易位是血流感染(BSI)的重要原因。实验室证实的黏膜屏障损伤所致血流感染(MBI-LCBI)... 白血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感染并发症是临床白血病顺利治疗的主要障碍。白血病本身肿瘤特点和高强度化学治疗导致肠道屏障完整性损伤,肠道菌群易位是血流感染(BSI)的重要原因。实验室证实的黏膜屏障损伤所致血流感染(MBI-LCBI)是急性白血病患者BSI的重要组成,但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综述黏膜屏障损伤、细菌易位,以及MBI-LCBI定义、诊断、流行情况,分析肠道微生态调节黏膜屏障完整性及MBI-LCBI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化学治疗介导黏膜炎及MBI-LCBI的防治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血流感染 肠道屏障 细菌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甙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18
5
作者 彭志刚 罗军 +2 位作者 夏凌辉 陈燕 宋善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90-594,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芒果甙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 6 2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用噻唑蓝 (MTT)法观察芒果甙对K5 6 2细胞生长的影响 ;应用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观察芒果甙对K5 6 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用RT PCR方法观...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芒果甙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 6 2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用噻唑蓝 (MTT)法观察芒果甙对K5 6 2细胞生长的影响 ;应用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观察芒果甙对K5 6 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用RT PCR方法观察芒果甙作用K5 6 2细胞后bcr abl融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发现 ,2 5 -2 0 0 μmol L浓度的芒果甙均能显著抑制K5 6 2细胞的增殖 ,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并能诱导K5 6 2细胞凋亡。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 ,bcr abl融合基因的转录下调。结论 :芒果甙可抑制K5 6 2细胞的增殖 ,并可能通过抑制bcr abl融合基因的表达诱导K5 6 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甙 慢性髓系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喉部的恶性淋巴瘤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吉成 程鹏 +2 位作者 蔡正文 赵卫华 赖永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7-549,共3页
关键词 鼻咽部 喉部 恶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K过表达对HL-60细胞生物学功能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卫华 孟凡义 +2 位作者 赖永榕 彭志刚 马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过表达对HL-60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株DAPK基因m RNA的表达。运用真核表达载体p Receiver-M29-DAPK,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HL-60细胞...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过表达对HL-60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株DAPK基因m RNA的表达。运用真核表达载体p Receiver-M29-DAPK,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HL-60细胞,研究其过表达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分化的影响,并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DAPK基因在K562、Molt4、U937细胞表达阳性,而HL-60细胞则表达阴性。转染p Receiver-M29-DAPK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342染色可观察到转染后HL-60细胞出现凋亡,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PI单染和瑞氏染色法分析观察转染前后的HL-60细胞,各细胞周期及形态均无改变。转染后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DAPK基因过表达的HL-60细胞凋亡增强,但对HL-60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无影响。Caspase-3可能参与了凋亡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过表达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17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赖永榕 蔡正文 +5 位作者 马劼 罗琳 杨杰 周吉成 彭志刚 罗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及移植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对17例CML患者进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慢性期15例,加速期、急变期各1例。供者均为同胞兄妹,16例为HLA全相合,1例为2个位点不合。...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及移植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对17例CML患者进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慢性期15例,加速期、急变期各1例。供者均为同胞兄妹,16例为HLA全相合,1例为2个位点不合。预处理方案采用BU/CY方案,应用CsA、MMF和短程MTX预防GVHD。结果:全部患者造血功能均获得快速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平均时间为移植后+11(+9~+13)天,血小板≥20×109/L的平均时间为移植后+16(+14~+21)天。16例HLA全相合移植中发生急性Ⅰ度GVHD1例(6.25%),慢性GVHD4例(25.00%);1例HLA2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发生急性Ⅱ度GVHD。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2~43个月),15例CP期患者均无病生存,2例AP期及BP期患者分别于移植后9个月及6个月死亡。结论:Allo-PBSCT是治疗CML的有效方法,CsA/MMF/MTX三联方案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性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蔡正文 赖永榕 +3 位作者 马劼 彭志刚 周吉成 杨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难治性GVHD和PRCA的10例患者应用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难治性GVHD和PRCA的10例患者应用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处理方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BU/CY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TBI/CY方案。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8.1×108/kg,CD34十细胞中位数为9.2×106/kg。应用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和短程甲氨喋呤预防GVHD。采用美国Baxter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新鲜冰冻血浆2500~3000ml,每例患者置换2~4次。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经短串联重复序列DNA位点分析,10例患者移植后血细胞的DNA与供者血细胞DNA完全一致。7例GVHD患者血浆置换后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血浆置换前(P均<0.05),其中6例临床症状减轻,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11~50个月),均无疾病进展而生存;1例患者移植后14个月死于慢性GVHD。4例PRCA患者经治疗后红细胞恢复,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上,血型均转为供者血型。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干细胞移植后GVHD和PRCA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移植物抗宿主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淋巴瘤神经系统复发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吉成 刘练金 +3 位作者 罗琳 邓东红 马劼 赖永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43-1044,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神经系统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军 彭志刚 +3 位作者 陈燕 赖永榕 卢玉英 宋善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48-25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髓系粒细胞白血病(CML)的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基因表达水平、调控机制及其在CML急性变中的作用。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62例CML患者及K562细胞的DNA-PKcs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并与2... 本研究旨在探讨髓系粒细胞白血病(CML)的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基因表达水平、调控机制及其在CML急性变中的作用。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62例CML患者及K562细胞的DNA-PKcs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并与23例正常人作对照;对26例接受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及4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动态检测bcr-abl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水平;用伊马替尼体外作用CML患者的单个核细胞(MNC)及K562细胞后,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DNA-PKcs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及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CML患者及K562细胞的DNA-PKcs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26例allo-PBSCT及4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DNA-PKcs蛋白表达量随着bcr-abl mRNA表达量的降低而升高;伊马替尼体外作用于CML患者MNC及K562细胞后,DNA-PKcs蛋白表达量随着bcr-abl融合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降低而升高。结论:bcr-abl融合基因通过转录后机制下调DNA-PKcs蛋白的表达;DNA-PKcs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CML急性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伊马替尼 BCR-ABL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卫华 孟凡义 +2 位作者 赖永榕 彭志刚 马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SP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6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7例正常人DAP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 目的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SP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6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7例正常人DAP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的DAPK甲基化阳性率(29.1%)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5%)和正常组(0%)(P<0.0125),但甲基化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者临床特征无关(P>0.05)。DAPK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以正常组最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次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最低(P=0.00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者DAPK mRNA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DAPK基因启动子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甲基化率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但与患者临床特征无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DAPK基因表达水平低或不表达可能与其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甲基化 基因表达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急性白血病强化治疗67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永榕 卢玉英 +2 位作者 彭志刚 罗军 牛威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AL) 患者完全缓解(CR) 后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7 例CR后的成人AL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以中剂量阿糖胞苷(ID- Ara- C)方案为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AL) 患者完全缓解(CR) 后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7 例CR后的成人AL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以中剂量阿糖胞苷(ID- Ara- C)方案为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以中剂量氨甲蝶呤(ID- MTX)方案为主。结果:48 例AML患者中位CR 期16 个月,预期3 年和4 年无病生存(DFS)为369% 和211 % ;23 例(479 %) 患者复发。19 例ALL 患者中位CR 期14 个月,预期4 年DFS 为315% ;10 例(526% ) 患者复发。结论:以ID- Ara- C 为主的强化方案及以ID- MTX 为主的强化方案分别能延长AML及ALL患者的D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髓细胞性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会华 彭志刚 +2 位作者 莫武宁 马劼 韦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8-1028,1031,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肥大细胞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卫华 孟凡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860-1862,共3页
Bcr/abl融合基因源于Ph染色体。主要表达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亦见于20%-40%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成为ALL患者重要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Bcr/abl^+-AL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与常见ALL存在差异.治疗也具特殊性。本文就... Bcr/abl融合基因源于Ph染色体。主要表达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亦见于20%-40%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成为ALL患者重要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Bcr/abl^+-AL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与常见ALL存在差异.治疗也具特殊性。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CR/ABL 融合基因 临床研究 成人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不良预后因素 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结核分支杆菌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赖永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allo-HSCT后发生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allo-HSCT后发生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女,6岁,经异基因脐血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播散性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经HRZE方案(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与乙胺丁醇)抗痨治疗后好转。结论 allo-HSCT后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较少见,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结核分支杆菌 Β-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11例分析
17
作者 周吉成 杨杰 +1 位作者 马劼 赖永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 临床特点 发病率 联合化疗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和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金平 潘政杰 +3 位作者 万军 赖永榕 彭志刚 李桥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0-712,720,共4页
目的探讨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VD组(38例)和VAD组(21例),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 目的探讨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VD组(38例)和VAD组(21例),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VAD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VD组和VAD组治疗缓解率分别为83.78%和59.09%,VD方案优于VAD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轻微,在停药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VA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脱发和血液毒性等,其中感染多以3~4度为主。结论 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优于VAD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方案 VA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对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MV4-11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亮 彭志刚 +1 位作者 罗斌 姚奕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FLT3-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芒果苷作用不同时间对MV4-11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FLT3跨膜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FLT3-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芒果苷作用不同时间对MV4-11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FLT3跨膜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LT3 mRNA的表达。结果:芒果苷对白血病细胞MV4-1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48 h,r=0.922;72 h,r=0.959;96 h,r=0.973);不同浓度芒果苷作用MV4-11细胞48 h时,观察到细胞周期内G0/G1期比率升高, S期比率下降,且随芒果苷浓度增高细胞凋亡越明显,IC50浓度芒果苷作用MV4-11细胞48 h后FLT3跨膜蛋白表达明显下降;qRT-PCR结果显示,芒果苷作用MV4-11细胞后FLT3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芒果苷可抑制MV4-1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芒果苷抑制FLT3活性继而影响下游与凋亡、增殖有关的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FLT3-ITD MV4-11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 T_(2)^(*)技术评估地中海贫血患者心脏、肝脏及胰腺铁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维慧 许峰铭 +3 位作者 唐成 杨高晖 罗朝天 彭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7-1422,共6页
目的:基于1.5T磁共振成像(MRI)T_(2)^(*)技术探讨地中海贫血(TM)患者心脏、肝脏及胰腺铁负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3例TM患者不同时期MRI T_(2)^(*)图像数据(每次间隔6个月),并按照不同患者首次检查时间,分成间隔6个月、12个月、18个月... 目的:基于1.5T磁共振成像(MRI)T_(2)^(*)技术探讨地中海贫血(TM)患者心脏、肝脏及胰腺铁负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3例TM患者不同时期MRI T_(2)^(*)图像数据(每次间隔6个月),并按照不同患者首次检查时间,分成间隔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进行亚组分析。采用CMRtools软件测量所有患者心脏T_(2)^(*)(H-T_(2)^(*))、肝脏T_(2)^(*)(L-T_(2)^(*))值,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另收集50例TM患者H-T_(2)^(*)、L-T_(2)^(*)及胰腺T_(2)^(*)(P-T_(2)^(*))数据,探讨P-T_(2)^(*)与H-T_(2)^(*)之间、P-T_(2)^(*)与L-T_(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首次检查组、6个月组及12个月组的H-T_(2)^(*)与L-T_(2)^(*)之间(r=0.431、0.492、0.430,P均<0.001)均呈中度正相关。18个月组及24个月组的H-T_(2)^(*)与L-T_(2)^(*)之间(r=0.326、0.367,P=0.031、0.046)均呈低度正相关。P-T_(2)^(*)与H-T_(2)^(*)、L-T_(2)^(*)均呈中度正相关(r=0.455、0.586,P=0.001,P<0.001)。结论:TM患者H-T_(2)^(*)、L-T_(2)^(*)及P-TT_(2)^(*)之间相关程度不明显,相互反映彼此铁负荷的可靠程度较低。采用MRI T_(2)^(*)技术评估TM患者铁负荷时应进行较全面的脏器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地中海贫血 铁负荷 T_(2)^(*)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