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MRI增强检查和手术...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MRI增强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应用Medcalc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FFDM和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160例患者中,FFDM检出肿块131例,发现钙化37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3例;MRI增强扫描检出肿块134例,发现钙化31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8例。ROC曲线分析FFDM和增强MR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24和0.929,P>0.05,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上,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FDM是筛查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增强MRI能更多地显示乳腺癌病灶的特征,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发病低,但恶变率高。常规超声(ultrasonography,US)对其诊断准确率不高。文章探讨US结合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8例患者63个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根据二维超声图像(two-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2DUS)特征进行分型,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及UE特征进行超声综合评级后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根据2DUS图像分为4种类型。常规US结合UE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3.3%、88.9%和90.5%,而常规US分别为75.6%、66.7%和73.0%;2种方法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18 vs 0.838,P<0.05)。结论常规US结合UE可提高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
文摘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MRI增强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应用Medcalc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FFDM和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160例患者中,FFDM检出肿块131例,发现钙化37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3例;MRI增强扫描检出肿块134例,发现钙化31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8例。ROC曲线分析FFDM和增强MR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24和0.929,P>0.05,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上,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FDM是筛查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增强MRI能更多地显示乳腺癌病灶的特征,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