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南宁市成人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的研究
1
作者 黄莉 廖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通过建立南宁市慢性肾脏病微机管理系统,对我院首诊的122例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男性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41-50岁,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60岁及以上。... 目的了解南宁市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通过建立南宁市慢性肾脏病微机管理系统,对我院首诊的122例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男性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41-50岁,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60岁及以上。男、女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因构成、首次就诊时高血压合并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慢性肾脏病有自身的流行特点,需对其加强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流行病学 成年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5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宁燕虹 徐苑珊 +4 位作者 李晓华 李仕华 杨桢华 廖蕴华 潘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3-548,共6页
目的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5期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获益及安全性。方法一项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CKD5期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沙库巴曲... 目的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5期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获益及安全性。方法一项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CKD5期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对照组(ACEI或ARB),两组患者均接受规律透析及CKD5期常规药物治疗,随访至少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线资料、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差异,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10例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按1∶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基线资料比较提示两组之间性别、年龄、透析龄、基础病因、透析模式及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心功能Ⅳ级比例较前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比例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BP降幅、BNP降幅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LVEF差值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值更大(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钾、肝肾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仅对照组有1例出现高钾血症,两组均未出现低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KD5期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获益明显,在降压、改善心功能、减轻容量负荷等方面均有疗效,且不良事件少,安全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CKD5期 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成玉 王涵 +1 位作者 廖蕴华 王明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235-323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MM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分析其中14例肾脏病理活检资料;以血肌酐为肾损害的指标进行MM合并肾损害的相关因...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MM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分析其中14例肾脏病理活检资料;以血肌酐为肾损害的指标进行MM合并肾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MM合并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以贫血、骨损害、血压升高常见。肾脏病理表现多样,14例肾活检中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5例,淀粉样变性(ALD)4例,急性肾小管损伤2例,轻链沉积病(LCDD)2例,管型肾病(CastN)1例。血肌酐升高与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OR=12.591,P=0.020)。结论 MM合并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贫血、骨损害、血压升高常见;肾损害病理类型多样,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及淀粉样变性所占比例较大。高钙血症是MM患者以血肌酐升高为表现的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害 骨髓瘤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城乡成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明军 张金荣 +1 位作者 潘玲 廖蕴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调查广西普通成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9 000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及血液、尿液检查,重点为空腹... 目的:调查广西普通成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9 000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及血液、尿液检查,重点为空腹血尿酸(SUA)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尿酸的测定采用氧化酶法,高尿酸血症定义为血尿酸≥420μmol/L.结果:数据完整的7 924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为(46.27±17.28)岁,男女比例为1∶1.14.HUA粗患病率13.1%,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2.6%,4.9%.城市患病率8.5%,农村患病率16.5%.按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性别及年龄构成计算,广西普通人群高尿酸血症标化患病率为14.6%,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肾功能下降、饮酒、工作强度、体质量指数(BMI)、高甘油三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广西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6%,(经标化后,男性患者患病率高于女性,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年龄、肾功能下降、饮酒、工作强度、BMI、高甘油三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为本地区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抵抗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明军 张金荣 +5 位作者 徐婉梅 黎伟 张影华 张元元 何建静 廖蕴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68例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激素抵抗组(30例)及非抵抗组(38例),采用 SPSS17.0软... 目的:探讨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68例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激素抵抗组(30例)及非抵抗组(38例),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单因素采用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检验指标在预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抵抗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最佳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感染、尿镜下红细胞水平、总胆固醇、24h 尿蛋白定量、高尿酸,血清白蛋白及补体 C4下降是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因素(P≤0.05),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尿镜下红细胞水平、24 h 尿蛋白定量是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IC)分别为4.265(1.033~17.609,P =0.045)、2.468(1.124~5.420,P =0.024)、1.001(1.000~1.002,P =0.039).ROC 曲线分析显示当尿镜下红细胞≥3.5/HP,24 h 尿蛋白定量超过5.57 g/d,总胆固醇高于9.49 mmol/L 是判断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最佳诊断临界值.结论:(1)感染、血尿、24 h 尿蛋白定量是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2)当出现血尿,24 h 尿蛋白定量≥5.57 g/d,总胆固醇≥9.49 mmol/L 时应警惕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抵抗 微小病变 肾病综合征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不同年龄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伍巧源 李洁 +3 位作者 黄莉 杨桢华 霍冬梅 廖蕴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74-337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肾活检病理资料。以每10岁为一年龄组,对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组织病理学改变按年龄分组后进行分析。结果:250例患者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肾活检病理资料。以每10岁为一年龄组,对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组织病理学改变按年龄分组后进行分析。结果:250例患者临床分型中,11~50岁4个年龄组均以尿检异常型(U-ab)最常见,51~60岁年龄组以高血压型(HT)所占的比例为最高(29.4%),在≥61岁年龄组则以大量蛋白尿型(MP)所占的比例为最高(42.9%)。病理资料收集完整的为249例。11~30岁这两个年龄组均以Ⅲ级病理改变最常见;30岁以后各年龄组则以Ⅳ级病理改变最常见。球性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积分总体上存在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结论:IgA肾病具有随年龄增大,其临床及病理改变渐趋严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分型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个月后血压及残余肾功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成玉 薛超 +1 位作者 黎伟 廖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38-2739,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血压、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09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管安置术后进行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29例,于CAPD治疗1个月末... 目的观察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血压、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09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管安置术后进行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29例,于CAPD治疗1个月末时评估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腹透前及CAPD 1个月末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尿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患者CAPD 1个月末时透析充分性良好,尿素氮、肌酐水平较透析前降低(P<0.05),血红蛋白较透析前增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较透析前降低(P<0.05)。eGFR较腹透前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较腹透前稍有减少,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D在透析早期疗效显著,透析充分性良好,患者营养状况好转,高血压有所控制,残余肾功能下降不明显,患者尿量减少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 血压 残余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及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爱芳 王娟 +1 位作者 彭茜 黎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及病理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确诊为IMN的314例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分析高尿酸血症对IMN临床及病理的影响。结果:(1)314例IMN...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及病理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确诊为IMN的314例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分析高尿酸血症对IMN临床及病理的影响。结果:(1)314例IMN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23.2%(73例);(2)IMN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和症状等临床资料与正常尿酸IMN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MN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和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较正常尿酸水平IMN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4)IMN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理损伤较正常尿酸水平IMN肾病患者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加重IMN临床及病理损伤,临床应重视尿酸对IMN的影响,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 膜性肾病 临床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穿刺活检电镜检查组织标本肾小球定位技术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5
9
作者 黄远洁 孟春梅 +4 位作者 莫肖敏 李卫东 成晓静 郑华 王明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8-709,共2页
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最常见病因,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对患者的病情转归给予初步的判定,故快速准确定位肾小球成为肾穿刺活检的关键环节。本实验室总结2年来1800例肾穿刺活检电镜检... 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最常见病因,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对患者的病情转归给予初步的判定,故快速准确定位肾小球成为肾穿刺活检的关键环节。本实验室总结2年来1800例肾穿刺活检电镜检查标本定位经验,将大体检测与光镜学检测相结合,快速准确地进行肾小球定位,有效提高临床标本的利用率,节约制片成本及工作量。现将。肾穿刺活检组织标本肾小球定位技术的应用及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 肾脏疾病 透射电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汉族人群Toll样受体2(597T/C)基因多态性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韦素珍 薛超 +4 位作者 廖蕴华 赖彦妃 吴春香 何林檩 龚爱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研究TLR2(Toll-like receptor2)基因-597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1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对照人... 目的:研究TLR2(Toll-like receptor2)基因-597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1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并使用PCR-RFLP方法对TLR2-597T/C位点进行分析。结果:(1)110例AAV患者TLR2 597T/C存在3种基因型,TT、TC及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55%、40.00%、5.45%,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55%、25.45%;200例健康人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00%、40.50%、3.50%,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6.25%、23.75%;两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AV组3种基因型间蛋白尿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资料分析显示AAV组3种基因型小血管炎活动指数及慢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西汉族人群中,TLR2-597T/C多态性可能与其蛋白尿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但可能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TLR2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并肾损害患者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蕴华 王成玉 +3 位作者 薛超 伍巧源 霍冬梅 黎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并肾损害患者VEGF在肾组织表达及其与AASV活动与病理表现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并肾损害患者VEGF在肾组织表达及其与AASV活动与病理表现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化两步法,对23例AASV并肾损害患者及5例对照组肾组织VEGF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AASV肾小球、肾小管VEGF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1);并且无血管袢坏死病变组AASV肾小球VEGF表达高于有血管坏死病变组;部分患者肾间质浸润炎细胞有VEGF表达;(2)AASV肾小球VEGF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5(P<0.05);肾小球VEGF表达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指数(BVA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AASV并肾损害患者肾小球、肾小管VEGF的表达均增高;(2)AASV患者年龄越大,肾小球VEGF表达越多;(3)血管炎活动程度越高,肾小球VEGF表达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皮生长因子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及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巧源 廖蕴华 +3 位作者 杨桢华 郭谊 周颖川 陈一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5-668,713,共5页
目的观察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小鼠阿霉素肾病模型后给予阿利吉仑,另设正常对照组及阿霉素肾病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差异;肾... 目的观察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小鼠阿霉素肾病模型后给予阿利吉仑,另设正常对照组及阿霉素肾病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差异;肾组织石蜡切片行PAS、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小球硬化程度和肾小管损害程度。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ephrin的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小鼠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并伴有进行性肾功能下降,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及小管间质损害;阿利吉仑可使蛋白尿状况显著改善,血清白蛋白上升,肾功能恶化得以延缓(P<0.05),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明显改善(P<0.05)。阿霉素肾病小鼠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给予阿利吉仑干预后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阿利吉仑对小鼠阿霉素肾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该作用至少部分与其上调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抑制剂 阿利吉仑 阿霉素肾病 足细胞 NEP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恺庆 杨海波 +5 位作者 林洪升 陈丽 霍冬梅 史应龙 覃诗雁 周红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0-2025,共6页
目的:探讨与微炎症状态相应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否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方法:以微炎症状态相应的CRP浓度刺激HK-2细胞。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 目的:探讨与微炎症状态相应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否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方法:以微炎症状态相应的CRP浓度刺激HK-2细胞。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检测细胞caspase-3活性。Real-time PCR检测促凋亡基因bax、抗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结果:CRP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HK-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CRP浓度为10 mg/L时达高峰,在20 mg/L时则以晚期凋亡和坏死为主。Hoechst 33258细胞核染色显示CRP作用的HK-2细胞呈现染色质浓缩、碎裂或染色质边集等细胞凋亡的特点。CRP增高细胞caspase-3的酶活性、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和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论:CRP轻度增高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骨-肾-甲状旁腺轴相关因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艳培 廖蕴华 +1 位作者 潘玲 丁文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24-222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不同分期骨-肾-甲状旁腺轴相关因子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37例CKD非透析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不同分期骨-肾-甲状旁腺轴相关因子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37例CKD非透析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将CKD组再分为4组:CKD 1-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CKD 5期组,比较各组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蛋白、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 )、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 ALP )等水平;对 FGF23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FGF23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CKD 3-5期组FGF23、iPTH、ALP升高,1,25-(OH)2D3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CKD 4-5期组血磷及klotho蛋白升高,血钙降低(P﹤0.05)。FGF23与血磷(r=0.432,P﹤0.001)、iPTH(r=0.409,P﹤0.001)、ALP(r=0.372,P﹤0.001)、klotho蛋白(r=0.383,P﹤0.001)、平均动脉压(MAP)(r=0.276,P﹤0.001)呈正相关;与eGFR(r=-0.600, P﹤0.001)、血钙(r=-0.192,P=0.012)、1,25-(OH)2D3(r =-0.228,P =0.003)、高密度脂蛋白(HDL)(r=-0.252,P=0.001)、清蛋白(r=-0.273,P﹤0.001)、血红蛋白(r=-0.449,P﹤0.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eGFR、血磷、klotho 蛋白、HDL对 FGF23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KD 患者 FGF23、iPTH、ALP、1,25-(OH)2D3水平改变早于血钙、血磷、klotho蛋白;eGFR、血磷、klotho蛋白、HDL是FGF23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成纤维生长因子23 KLOTHO蛋白 1 25-二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突融合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及肾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若蓓 罗宇珍 +2 位作者 潘玲 王明军 廖蕴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研究伴足突融合的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足突融合对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9例IgA肾病患者资料,根据电镜下足突病变分为足突广泛融合组(融合≥50%)40例(18.3%)和足突无明显病变组(包括无病变... 目的研究伴足突融合的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足突融合对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9例IgA肾病患者资料,根据电镜下足突病变分为足突广泛融合组(融合≥50%)40例(18.3%)和足突无明显病变组(包括无病变和<50%融合)179例(81.7%)。结果足突广泛融合组与无明显病变组比较,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尿蛋白定量更高,血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GFR)更低。舒张压、尿素氮及LDL升高是足突广泛融合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足突广泛融合是IgA肾病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足突广泛融合的IgAN患者临床表现更重,足突广泛融合是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足突融合 临床病理特征 肾功能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急性肾损伤的短期预后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梅 莫曼秋 +4 位作者 谭琳 蒋玲 潘小洁 廖蕴华 潘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调查单中心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患病情况及短期预后,分析AKI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AKI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诊断AKI日期随访至诊断AKI当次住院的出院日期。结果纳入研究的AK... 目的调查单中心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患病情况及短期预后,分析AKI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AKI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诊断AKI日期随访至诊断AKI当次住院的出院日期。结果纳入研究的AKI患者2807例,7.8%的AKI患者死亡,20.4%肾功无好转或恶化,35.9%肾功部分恢复,22.1%肾功完全恢复。AKI的1期、2期及3期比例分别为27.0%、21.9%和51.1%,分期越重病死率越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住ICU、心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休克、酸中毒、非肾内科干预是AKI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除上述因素外,吸烟、蛋白尿、呼衰是AKI肾功能不恢复的危险因素(均P<0.05)。生存分析表明,肾内科干预组的预后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非肾内科干预组(P<0.001)。结论AKI病死率较高,肾功恢复率偏低。年龄、住ICU、心功能、MODS、休克、酸中毒和是否肾内科干预是AKI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而肾内科干预有助于改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短期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和TLR4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洪升 杨海波 +4 位作者 谢恺庆 杨利 周静文 周马林 黄企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9-1046,共8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TLR4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BCG)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BCG刺激HK-2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TLR2、TLR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趋化...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TLR4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BCG)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BCG刺激HK-2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TLR2、TLR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趋化因子CX3CL1的表达。将TLR2抗体和TLR4拮抗剂CLI-90分别与BCG共刺激HK-2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TGF-β1和CX3CL1的表达水平。结果:BCG刺激HK-2细胞可诱导TLR2、TLR4、TGF-β1和CX3CL1表达上调,TLR2抗体和TLR4拮抗剂可部分抑制BCG引起的TGF-β1和CX3CL1表达上调。结论:BCG可通过激活TLR2和TLR4引起TGF-β1和CX3CL1表达上调,提示TLR2和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结核分枝杆菌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类 肾小管上皮细胞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膜性肾病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岑雅伶 杨佳青 +4 位作者 张丽娥 甘瑞静 杨洁 黎海娟 王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寻找出初治的PMN患者有预后预测意义的指标,能够早期发现高危因素的患者,减少PMN患者的复发,降低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2年... 目的研究影响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寻找出初治的PMN患者有预后预测意义的指标,能够早期发现高危因素的患者,减少PMN患者的复发,降低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经肾穿病理活检确诊的初治的P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疗效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分析和比较复发组和非复发组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PMN患者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尿酸是PMN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膜性肾病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发生在药物减量、停药和感染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性肾病 复发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萍 黄燕林 +1 位作者 滕艳娟 何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 目的探讨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24h尿量、超滤量、水肿程度、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素清除指数、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水肿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尿素清除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容量超负荷状况,延缓残余肾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控液手册 补偿策略 容量状态 残余肾功能 容量超负荷 超滤量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与容量状态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黎伟 潘玲 +2 位作者 王照 伍巧源 廖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NT - pro - BNP)水平与患者容量状态、心功能指标的关系,分析影响NT - pro - BNP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NT - pro - BNP)水平与患者容量状态、心功能指标的关系,分析影响NT - pro - BNP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 CAPD 患者104例(CAPD 组),同时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 CAPD 组与对照组血清NT - pro - BNP水平;根据腹膜透析液尿素浓度/血尿素浓度(D/ P)值将 CAPD 患者分为高转运(0.82~1.03μmol/ L,n =16)组、高平均转运(0.66~0.81μmol/ L,n =33)组、低平均转运(0.50~0.65μmol/ L,n =48)组及低转运(0.34~0.49μmol/ L,n =7)组。比较4组患者血清NT - pro - BNP水平与容量状态及心功能指标的关系,探讨影响NT - pro - BNP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4组患者清蛋白、血磷、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患者的总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值、D/ P、液体入量、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APD 组患者血清NT - pro - BNP水平为(4813±4360)ng/ L,高于对照组的(51±23)n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301,P <0.001)。4组患者血清NT - pro - 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L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PD 患者血清NT - pro - BNP水平与转运类型呈正相关(r =0.617,P <0.001)。残肾 KT/ V、残肾 Ccr 值、尿量对NT - pro - BNP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腹膜透析透析充分性(KT/ V)、腹膜透析 Ccr 值、超滤量、血尿素氮、血肌酐(Scr)对NT - pro - BNP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P >0.05)。NT - pro - BNP水平与水肿、收缩压、液体入量、Scr、高密度脂蛋白、心胸比、血钠、LVEDD、LVESD、LVST、LVPWT 及 LAD 呈正相关,与年龄、残肾 KT/ V、残肾Ccr 值、血红蛋白、清蛋白、血钙及 LVEF 呈负相关(P <0.05)。结论 CAPD 患者NT - pro - BNP水平普遍升高,且在不同腹膜转运类型间存在差异,并与血容量状态及心功能评估的有效指标密切相关,与残余肾功能、贫血及营养状态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脑钠肽前体 容量负荷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