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使用多纳非尼出现罕见重症皮疹患者的康复护理
1
作者 莫金花 赵昆 陈似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2期71-74,共4页
总结1例晚期肝癌患者使用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简称多纳非尼)治疗出现重症药疹、皮肤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护士认真学习多纳非尼的相关知识,构建延续护理平台,严密监测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准确评估患者的情况,及时调... 总结1例晚期肝癌患者使用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简称多纳非尼)治疗出现重症药疹、皮肤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护士认真学习多纳非尼的相关知识,构建延续护理平台,严密监测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准确评估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落实保护性隔离措施,预防感染加重,开展个性化营养支持;组织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有效的诊疗活动。经医护人员探讨、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患者在住院16 d后好转出院。医护人员随访患者2个月,患者的皮疹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多纳非尼 重症药疹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教学法在外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彭宁 何松青 +2 位作者 肖开银 尚丽明 叶新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8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在外科学教学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融合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结果“三明治”教学法融合传统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临床分...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在外科学教学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融合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结果“三明治”教学法融合传统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临床分析及合作能力。结论在外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融合传统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教学法 外科学 见习 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体质状况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于红娟 彭涛 +3 位作者 肖开银 张宜琪 翟笑枫 李柏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7例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对各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结...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7例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对各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55例(37.4%),气虚质9例(6.1%),阳虚质12例(8.2%),阴虚质2例(1.4%),痰湿质6例(4.1%),湿热质29例(19.7%),血瘀质18例(12.2%),气郁质7例(4.8%),特禀质9例(6.1%)。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湿热质、血瘀质和阳虚质3种体质为主,PLC患者的体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性以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血瘀质为主。结论广西地区PLC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血瘀体质是PLC的高发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原发性肝癌 中医体质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滕艳娟 唐雯桢 +1 位作者 黄玮琳 王继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EBSCOHost、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有关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预测模型的研究。由两位研究人... 目的:系统评价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EBSCOHost、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有关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预测模型的研究。由两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应用McGinn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RevMan5.3。结果:共纳入7个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研究,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人群中均大于0.7,其中,建模组的AUC值为0.71~0.898,验证组的AUC值为0.717~0.83。预测模型中包含最多的预测因子为手术切除范围(OR=2.71,95%confidenceCI=2.36~3.1)ASA分级(OR=1.95,95%CI=1.48~2.58)合并肝外手术(OR=5.39,95%CI=2.38~12.18)和白蛋白水平(OR=-1.41,95%CI=-2.58~0.23)。少数研究的有效样本量不足,部分未报告是否使用了盲法。结论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偏倚风险较高,正处于发展阶段。未来研究应遵循报告规范,临床医护人员应采用或构建性能良好的模型对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风险进行预测,以尽早识别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严重并发症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柳 黄燕林 +1 位作者 李建英 滕艳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次/周、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液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尿素清除指数(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URR、KT/V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URR、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URR、KT/V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有效提高MHD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有氧运动 透析充分性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结石感染菌群与术后T型管护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永 杨连招 +1 位作者 莫新少 陈似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4期297-298,共2页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胆结石感染患者胆汁不同致病菌与术后T管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及拔管时间的关系,探讨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9月我院住院并手术的100例胆结石感染患者,根据术中胆汁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和G-菌组...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胆结石感染患者胆汁不同致病菌与术后T管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及拔管时间的关系,探讨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9月我院住院并手术的100例胆结石感染患者,根据术中胆汁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和G-菌组。对两组患者术后T管引流液量、颜色、拔管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T管引流量及引流液颜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G+菌组术后拔T管时间早于G-菌组(P<0.05)。结论胆道感染不同致病菌与术后拔T管时间有一定的关系;胆汁引流量和引流液颜色对于胆道感染菌群鉴别有待加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汁培养 胆道感染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梯形枕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似霞 钟丽 +1 位作者 游雪梅 杨显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梯形枕用于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肢肿胀和疼痛等效果。方法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采用梯形枕的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减轻患肢疼痛、舒... 目的研究梯形枕用于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肢肿胀和疼痛等效果。方法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采用梯形枕的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减轻患肢疼痛、舒适度、肿胀持续时间等的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在减轻患肢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舒适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肿胀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梯形枕可明显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患肢疼痛与肿胀,增加舒适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枕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病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钟丽 莫新少 +3 位作者 游雪梅 陈似霞 陈德凤 刘倩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123-212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对肝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肝移植组和肝部分切除术组,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分别采用肝脏疾病生存质量量表(LDQOL)分析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肝移植能有效提高肝... 目的探讨肝移植对肝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肝移植组和肝部分切除术组,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分别采用肝脏疾病生存质量量表(LDQOL)分析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肝移植能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住院次数和费用明显减少(P<0.01),回归社会劳动能力积分显著高于肝部分切除术组(P<0.01或0.05)。结论肝移植能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生存质量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块型肝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剩余肝脏体积增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婷婷 徐邦浩 +3 位作者 文张 郭雅 李智贤 王斯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276,281,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Ⅰ期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剩余肝脏体积增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施行ALPPS手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时期门静脉直径、最大血流速...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Ⅰ期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剩余肝脏体积增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施行ALPPS手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时期门静脉直径、最大血流速度,分析ALPPS-Ⅰ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剩余肝体积增生的相关性。结果 6例患者术后剩余肝平均增生率为36.11%±24.08%。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ALPPS-Ⅰ期术后第3天门静脉主干直径(r=0.745,P=0.045)及门静脉血流量(r=0.742,P=0.046)、第5天门静脉左支直径(r=0.906,P=0.006)及血流速度(r=0.792,P=0.030)、血流量(r=0.841,P=0.018)与Ⅰ期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的增生率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ALPPS-Ⅰ期术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剩余肝脏体积的增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ALPPS-Ⅰ期术后剩余肝体积增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结扎术 门静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流动力学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地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开银 彭民浩 +2 位作者 黎乐群 陈滨 彭涛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对我院小肝癌肝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小肝癌行肝切除术者比较。结果 小肝癌 5例行肝移植术 ,供肝等待时间平均为 10 4 d;在供肝等待期内行 PEI治疗 3例 ,行 TACE治疗 2例 :5例小...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对我院小肝癌肝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小肝癌行肝切除术者比较。结果 小肝癌 5例行肝移植术 ,供肝等待时间平均为 10 4 d;在供肝等待期内行 PEI治疗 3例 ,行 TACE治疗 2例 :5例小肝癌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全为 Child A级 ,HBs Ag转阴 ,AFP(- ) ,4例恢复了全日工作 ,术后存活 6~ 2 0个月 ,无复发及死亡病例。对照组的 5例小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 ,术后肝功能 A级 3例 ,HBs Ag(+) 5例 ,5例存活 6~ 2 0个月 ,其中 1例术后半年复发 ,带瘤生存。手术后小肝癌肝移植术组及小肝癌肝切除术组的生存质量指数 (GIQL指数 )均较术前提高 ,但肝移植术组提高的幅度大 ,术后肝移植组的生存质量指数明显高于肝切除术组。结论 小肝癌肝移植术后在无瘤生存及生存质量方面优于肝切除术 ,对合并严重肝硬化或肝功能严重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是肝移植的最佳适应证 ,供肝等待期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移植 生存质量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例外周及中央型肝癌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水庭 彭民浩 +3 位作者 黎乐群 覃晓 周惠森 覃忠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部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的疗效 ,探讨中央型肝癌的治疗方案。方法 本文对我科 80例外周型肝癌及 75例中央型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外周型及中央型的 1、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 目的 评价不同部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的疗效 ,探讨中央型肝癌的治疗方案。方法 本文对我科 80例外周型肝癌及 75例中央型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外周型及中央型的 1、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76 .3%、5 2 .6 %、4 2 .1 %和 75 %、4 4 .2 %、2 6 .9%、3.8% ,差异显著。结论 外周型肝癌手术切除疗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外周型 中央型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德凤 莫新少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胃瘫综合征 腹部手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黎彦君 玉艳红 +4 位作者 苏芮 徐静 吴继周 黄李平 凌江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比较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与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辨证按证型分期先后分为肝胆湿热证和湿邪困脾证,分别予清热祛湿方药和温中祛湿方药治疗18天,对照组以单纯... 目的比较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与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辨证按证型分期先后分为肝胆湿热证和湿邪困脾证,分别予清热祛湿方药和温中祛湿方药治疗18天,对照组以单纯西药降酶退黄等治疗18天。结果 (1)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甲肝改善肝功能的疗效与西医治疗相当,但中医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胰胆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雅 彭民浩 黎乐群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 MRCP检查 ,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中发现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可...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 MRCP检查 ,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中发现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可达 1 0 0 % ;梗阻原因诊断率为 81 .5 4 %。结论  MRCP为安全、可靠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能判断梗阻的具体部位 ,根据 MRCP特征基本可推断疾病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梗阻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肝破裂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婷婷 徐邦浩 李智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检查在肝破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肝破裂(包括外伤性和自发性破裂)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观察肝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检查在肝破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肝破裂(包括外伤性和自发性破裂)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观察肝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破裂诊断准确率,所有病例均由CT及手术证实。结果超声造影观察下,19例肝癌患者中8例破裂口未见造影剂明显移动,破裂口周围可见积血及血肿,11例破裂口处可见造影剂自破裂口向肝外呈"喷射状""泉涌状"移动:7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中3例为肝破裂肝包膜下血肿,肝内病灶中央造影全程始终无增强,周边呈点线状增强,包膜下血肿全程始终无增强,另4例破裂病灶内造影全程中央始终无增强,周边呈点线状增强,其中2例破裂口处可见造影剂自破裂口向肝外呈"云雾状"扩散:2例自发性肝脓肿破裂患者肝边缘破裂口处可见造影剂自破裂口向肝外呈"喷射状"移动。常规超声对自发性肝癌破裂、外伤性肝破裂和自发性肝脓肿破裂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7%、85.7%和100.0%: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超声造影诊断肝破裂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地观察闭合性肝损伤的部位、范围及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破裂 超声检查 腹部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双意 钟小斌 +1 位作者 尚丽明 黎乐群 《内科》 201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知情同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术前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前GEEN组)、术后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后GEEN组)、... 目的探讨围术期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知情同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术前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前GEEN组)、术后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后GEEN组)、胃肠外营养组。术后GEEN组患者在术后12 h间断口服温水,如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24 h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逐渐增加至全量,第4天开始按30 mL/(kg·d)口服至第七天,术后3 d内,不足的能量或水、电解质通过静脉途径补充。同时术后7 d内按4 IU/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术前GEEN组在术前3 d按30 mL/(kg·d)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术后4 d与术后GEEN组的前4 d方案相同,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同时术前3 d至术后4 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胃肠外营养组术后7 d内按胃肠外营养常规支持,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观察患者临床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或脂肪液化、肺部感染等)。营养前或术前1 d和术后8 d清晨采血检测肝功能、NK细胞、T细胞亚群(CD3比例和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C5)。结果术前GEEN组和术后GEEN组中各有1例因术后出现明显腹胀不愿意继续口服而退出,其余个别病例出现轻度腹胀等不适,经过调整进食速度和短暂休息后好转,均按计划完成治疗。三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大出血、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GEEN组相对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三组患者蛋白水平比较,术后GEEN组、术前GEEN组总蛋白均比胃肠外营养组高(P=0.00),以术前GEEN组提高更明显(P=0.00),而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16),肠内营养组需要补充的白蛋白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2)。三组患者营养前T细胞、免疫球蛋白等指标无差异(P>0.05)。营养后,术后GEEN组、术前GEEN组CD3比例、CD4/CD8比值均较胃肠外营养组明显升高(P<0.05),NK细胞水平提高不明显(P>0.05)。在体液免疫方面,术后第八天,术后GEEN组和术前GEEN组的IgM、IgG、IgA、C3、C4接近或已经恢复营养前水平(P>0.05),但胃肠外营养组多数指标尚未恢复术前水平,尤其是IgM和IgG,还处于较低水平(P<0.05)。营养支持后,术后GEEN组和术前GEEN组总胆红素和转氨酶都有所降低,而胃肠外营养组却有所升高,但这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应用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方法安全、可行,有效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补液治疗与肺部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芳 陈似霞 +4 位作者 钟丽 杨显红 莫新少 彭民浩 杨定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补液治疗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肝移植术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早期液体出入量监测的结果,分为平衡补液组(液体入量=液体出量)和负平衡补液组(液体平衡≤500 ml)两组。观察其肺部并发症...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补液治疗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肝移植术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早期液体出入量监测的结果,分为平衡补液组(液体入量=液体出量)和负平衡补液组(液体平衡≤500 ml)两组。观察其肺部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74例患者中,术后早期发生肺部并发症29例(39.19%),其中负平衡补液组7例(18.42%),平衡补液组22例(61.11%)。负平衡补液组患者术后动脉血气PaO2和PaO2/FiO2值均明显高于平衡补液组(P<0.01),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后者。结论肝移植术后前3 d内至少有2 d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液体负平衡,可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补液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不同药物洗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蛋白质合成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新少 游雪梅 +3 位作者 陈似霞 庞永慧 陈丽君 黎乐群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9期1733-1735,共3页
目的探讨可促进原发性肝癌术后蛋白合成功能恢复的术前清洁肠道的药物。方法以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30例,于术前1天分别采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A组)、25%硫酸镁口服溶液(B组)、乳果糖口服溶... 目的探讨可促进原发性肝癌术后蛋白合成功能恢复的术前清洁肠道的药物。方法以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30例,于术前1天分别采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A组)、25%硫酸镁口服溶液(B组)、乳果糖口服溶液(C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D组)进行口服洗肠、E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前不进行肠道清洁。比较各组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血清前白蛋白的水平。结果术后第3天、第5天,空白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4个洗肠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从术后第3天开始,乳果糖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1天口服药物洗肠可缓解原发性肝癌术后血清前白蛋白下降的水平,乳果糖的作用优于硫酸镁、聚乙二醇和磷酸钠盐,对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肠道准备 口服药洗肠 肝功能 蛋白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原位肝移植术中内皮素和血流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民浩 杨定华 +2 位作者 陈滨 刘苗生 黄源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 探讨猪原位肝移植 (OL Tx)术中血浆内皮素 (ET)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观察静脉转流组 (VVB)和无静脉转流组 (NVVB)各 6例猪 OL Tx术中 ET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复灌后 NVVB组的 ET水平比 VVB组高。血... 目的 探讨猪原位肝移植 (OL Tx)术中血浆内皮素 (ET)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观察静脉转流组 (VVB)和无静脉转流组 (NVVB)各 6例猪 OL Tx术中 ET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复灌后 NVVB组的 ET水平比 VVB组高。血浆 ET水平与 MAP、SVR、PVP、PAWP呈正相关 ,与 CO、SV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ET参与猪 OL Tx术中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病理过程 ,VVB可降低 OL Tx术中血浆 ET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素 肝移植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效果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里凯 李航 +2 位作者 黎乐群 王小燕 许春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DP-ALD)等指标在原发性肝癌(HCC)射频消融(RF)、无水乙醇瘤内注射(PEI)治疗的监测作用。方法HCC38例次共83个肿瘤结节行RF或PEI治疗。治疗前后行超声检查、检测不同时点的血清FDP-ALD、甲胎...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DP-ALD)等指标在原发性肝癌(HCC)射频消融(RF)、无水乙醇瘤内注射(PEI)治疗的监测作用。方法HCC38例次共83个肿瘤结节行RF或PEI治疗。治疗前后行超声检查、检测不同时点的血清FDP-ALD、甲胎蛋白(AFP)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RF组术后第1天FDP-ALD达最高值,随后呈直线下降,PEI组总的变化呈波浪状下降,AFP阳性组血清AFP术前及术后的分布与FDP-ALD一致,术后第1天FDP-ALD与治疗结束后AFP呈负相关。结论血清FDP-ALD活性变化可反映HCC组织的坏死程度,超声联合血清FDP-Ald活性测定可作为HCC消融治疗中的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1 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