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坚护肝片及甘草甜素片对肝癌术后复发的干预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水庭 覃晓 +6 位作者 黎乐群 陆云飞 覃忠 林进令 巫山 梁雪婧 周惠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294,共2页
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药物。对符合入选条件的小肝癌根治术后患者按自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 ,对照组服用葫芦素片加肌苷。治疗 12个月以上 ,长期追踪。治疗组 3、5年肝癌术... 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药物。对符合入选条件的小肝癌根治术后患者按自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 ,对照组服用葫芦素片加肌苷。治疗 12个月以上 ,长期追踪。治疗组 3、5年肝癌术后复发率 11 6 9%及 15 5 % ,比对照组 30 36 %及 39 2 9%显著低 (P <0 0 5 )。治疗组 3、5年肝癌术后生存率 80 0 %、6 8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6 0 %、37 7%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对照组 护肝片 治疗组 甘草甜素 术后复发 根治术后 葫芦素 肌苷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硬化背景下的小肝癌与不典型增生结节 被引量:16
2
作者 韦柳 李智贤 +2 位作者 彭涛 杨红 丁雪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细胞癌(SHCC)与不典型增生结节(DN)的CEUS灌注增强特点,探讨CEU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肝硬化背景下42个SHCC病灶和21个DN病灶进行术前CEUS检查,观察病灶CEUS各时相的增强水平,比较其增强模式。结果 SHCC与DN... 目的观察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细胞癌(SHCC)与不典型增生结节(DN)的CEUS灌注增强特点,探讨CEU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肝硬化背景下42个SHCC病灶和21个DN病灶进行术前CEUS检查,观察病灶CEUS各时相的增强水平,比较其增强模式。结果 SHCC与DN各时相的增强水平及整体增强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相SHCC以高增强为主,DN以低增强为主;SHCC的增强模式主要为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增强,DN的增强模式复杂多样。结论肝硬化背景下SHCC与DN有不同的CEUS灌注增强特点,CEUS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硬化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泉芳 王威 +5 位作者 邹小英 凌志安 巫艳彬 孔晋亮 徐邦浩 杜清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方法:282例肺癌化疗患者按有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成VTE组(n=72)与无VTE组(n=210),记录分析两组的性别、年龄、既往史、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血小板计数、血黏稠度、D...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方法:282例肺癌化疗患者按有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成VTE组(n=72)与无VTE组(n=210),记录分析两组的性别、年龄、既往史、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血小板计数、血黏稠度、D-二聚体以及治疗措施。结果:VTE组的腺癌占65.28%、Ⅳ期占87.50%、血黏稠度增高占65.28%和D-二聚体增高占70.83%,均高于无VTE组的51.43%、75.71%、51.43%和56.67%(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分期、D-二聚体水平、吸烟、年龄以及血黏稠度水平与肺癌化疗患者发生静脉血栓高度相关,其OR值分别为3.802、2.339、5.814、3.875与6.4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效果:72例肺癌化疗合并VTE患者1例并发大出血死亡;其余经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后36例治愈,8例好转,总有效率为61.11%。结论:Ⅳ期的肺腺癌、吸烟、高龄以及血黏稠度和D-二聚体的增高为肺癌化疗患者合并VTE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时评估肺癌化疗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与早期抗凝治疗,可提高其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再手术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新平 尚丽明 +6 位作者 苏智雄 李佳梅 彭宁 朱广志 苏浩 覃晓 彭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660-3662,共3页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TACE治疗不能再手术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索拉非尼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47例不能再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其中21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联合组),26例接...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TACE治疗不能再手术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索拉非尼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47例不能再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其中21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联合组),26例接受单用TACE治疗(单用组),每2个月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中位生存时间(OS),并观察服用索拉非尼后的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0.3和6.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17.2和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大多数经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再手术的复发性肝细胞癌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和疾病稳定状态,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非尼 肝细胞癌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黄柳 黄燕林 +1 位作者 李建英 滕艳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次/周、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液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尿素清除指数(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URR、KT/V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URR、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URR、KT/V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有效提高MHD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有氧运动 透析充分性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mRNA、VEGF和c-erbB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小平 詹灵凌 +2 位作者 姜海行 唐国都 梁水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癌基因c-erbB2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与其病理学特性和肿瘤转移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细胞癌UP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erbB2的表达。肝癌...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癌基因c-erbB2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与其病理学特性和肿瘤转移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细胞癌UP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erbB2的表达。肝癌转移组的UPAR mRNA、VEGF和c-erbB2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二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它们的表达与肝癌的大小、分化程度却无关;UPAR mRNA与VEGF及c-erbB2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r=0.656、0.653,P<0.05)。UPA mRNA、VEGF和c-erbB2的表达可作为肝细胞癌的侵袭表型、判断疗效以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癌基因 尿激酶受体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块型肝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剩余肝脏体积增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婷婷 徐邦浩 +3 位作者 文张 郭雅 李智贤 王斯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276,281,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Ⅰ期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剩余肝脏体积增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施行ALPPS手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时期门静脉直径、最大血流速...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Ⅰ期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剩余肝脏体积增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施行ALPPS手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时期门静脉直径、最大血流速度,分析ALPPS-Ⅰ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剩余肝体积增生的相关性。结果 6例患者术后剩余肝平均增生率为36.11%±24.08%。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ALPPS-Ⅰ期术后第3天门静脉主干直径(r=0.745,P=0.045)及门静脉血流量(r=0.742,P=0.046)、第5天门静脉左支直径(r=0.906,P=0.006)及血流速度(r=0.792,P=0.030)、血流量(r=0.841,P=0.018)与Ⅰ期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的增生率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ALPPS-Ⅰ期术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剩余肝脏体积的增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ALPPS-Ⅰ期术后剩余肝体积增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结扎术 门静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流动力学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诱导低中心静脉压对猪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喜军 林成新 +2 位作者 刘敬臣 郭雅 李英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66-568,共3页
目的 研究低中心静脉压(LCVP)对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猪16头,通过输液控制及小剂量硝酸甘油将CVP调控在0~5 cmH2O,分别在降CVP前(T0,CVP为5~12 cmH2O范围)、CVP调控在0~5 cmH2O水平后15 min(T1)、30 min(T... 目的 研究低中心静脉压(LCVP)对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猪16头,通过输液控制及小剂量硝酸甘油将CVP调控在0~5 cmH2O,分别在降CVP前(T0,CVP为5~12 cmH2O范围)、CVP调控在0~5 cmH2O水平后15 min(T1)、30 min(T2)三个时段,经漂浮导管测量心排血量(CO)、HR、B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CVP等指标,同时行股动脉、肺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和动、静脉血乳酸浓度(LacA、LacV)测定.结果 LCVP期平均动脉压(MPAP)、PAWP、体循环血管阻力(SVR)、肺循环血管阻力(PVR)下降,CO、CI增加(P<0.05),HR无明显变化;LCVP期全身氧合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猪机体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利影响,能维持良好的全身氧供需平衡和氧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凌云 杨定华 彭民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5例恶性、29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reg数量进行检测,观察Treg数量与黄疸时间、黄疸程度...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5例恶性、29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reg数量进行检测,观察Treg数量与黄疸时间、黄疸程度的关系。结果:(1)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梗阻性黄疸患者(包括良性、恶性患者)Treg水平显著上升(均P<0.01);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Treg水平较良性为高(P<0.01);(2)重度黄疸患者(总胆红素>171μmol/L)外周血Treg数量明显高于轻度黄疸患者(P<0.01);(3)Treg水平与CD3+、CD4+、CD8+T细胞值及NK细胞呈非常显著负相关,而与总胆红素之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数量明显升高,存在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是其机体细胞免疫受抑制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恶性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肝脏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后8-OHdG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计柳玉 李航 +4 位作者 黎乐群 杨伟萍 赵盛发 叶新平 罗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OHdG在经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后兔肝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局部无水乙醇注射是否通过肝脏DNA水平引起肝损伤,损伤是否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以对局部无水乙醇注射的安全性进行实验分析。方法家兔20只,随机分为3组... 目的通过观察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OHdG在经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后兔肝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局部无水乙醇注射是否通过肝脏DNA水平引起肝损伤,损伤是否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以对局部无水乙醇注射的安全性进行实验分析。方法家兔20只,随机分为3组:注射无水乙醇1 ml组(A组,8只);注射无水乙醇2 ml组(B组,8只);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C组,4只)。B超引导下在兔肝脏内单点单次注射规定剂量无水乙醇,在局部无水乙醇注射后1、3、7、14天分别处死A、B组动物各2只,C组1只,观察肝脏大体病理,取坏死灶边缘(0 cm)、距坏死灶1 cm处(1 cm)及非注射肝叶(X cm)肝组织,固定。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细胞中8-OhdG的表达。结果A、B组兔局部无水乙醇注射前后8-OHdG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8-OHdG阳性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1 cm处8-OHdG阳性率较X cm处明显减低(P=0.018)。结论局部无水乙醇注射可对兔肝细胞造成损伤;其损伤程度与乙醇注入量有关,剂量越大对兔肝脏损伤越大;其损伤具有时间性和一定空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氧化损伤 8-OHDG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3CA基因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和突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定华 符兆胤 +2 位作者 黄毓 曾麒燕 周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17-2522,共6页
目的检测PIK3CA基因在广西HCC里的表达和突变。方法收集61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用PCR-SSCP法和DNA序列测序对PIK3CA基因的第1、9和20外显子进行检测。另外,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和相应癌... 目的检测PIK3CA基因在广西HCC里的表达和突变。方法收集61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用PCR-SSCP法和DNA序列测序对PIK3CA基因的第1、9和20外显子进行检测。另外,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里PIK3CA基因的表达。结果PCR-SSCP法和DNA序列测序在肝癌和癌旁组织PIK3CA基因的第1、9和20外显子都没有发现PIK3CA基因点突变,但在25例癌组织第9外显子的序列峰图的末端发现有异常重叠的波峰。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发现50.81%癌组织里存在PIK3CA基因的高表达。结论广西HCC可能存在PIK3CA基因突变,但点突变率较低。PIK3CA在广西肝细胞性肝癌的癌组织里存在表达,其在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原发性肝癌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肝细胞性肝癌 PIK3C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型对无水乙醇注射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新平 彭涛 +3 位作者 肖开银 苏智雄 尚丽明 黎乐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型对无水乙醇注射(PEI)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无水酒精注射的肝占位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并采用RFLP-PCR方法检测其ALDH2基因型... 目的:探讨不同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型对无水乙醇注射(PEI)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无水酒精注射的肝占位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并采用RFLP-PCR方法检测其ALDH2基因型,分析ALDH2遗传型与PEI术后肝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PEI术后肝功能指标均升高,携带ALDH2*1基因型者术后肝功能ALT和AST的变化分别为25.64±13.24和28.36±19.21,与携带ALDH2*2基因型者的肝功能变化(ALT和AST分别为63.33±27.81和76.11±31.39)相比,其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22和0.017)。结论:该研究提示携带ALDH2*1基因型者PEI术后可明显增加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预测不同部位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率中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张海春 王怡 +2 位作者 胡蓉菲 梁水庭 梁雪婧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不同部位肝细胞肝癌的声像图特征,评估超声检查在预测不同部位的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过手术切除、且有术后随访结果的肝细胞肝癌178例,依据其不同发病部位进行分组,对肿块进行超声评估,使...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不同部位肝细胞肝癌的声像图特征,评估超声检查在预测不同部位的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过手术切除、且有术后随访结果的肝细胞肝癌178例,依据其不同发病部位进行分组,对肿块进行超声评估,使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声像图特征组间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不同发病部位、大小及边界组肿瘤术后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血供组肿瘤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检查通过分析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可以在术前帮助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判断预后,并可以为不同部位肝细胞肝癌的治疗方案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复发 部位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网片钉合技术与免钉合技术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伟红 杨彪 徐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钉合与免钉合技术的疗效。方法检索截至2010年9月PubMed、EMBASE、CENTREN、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所有关于钉合与免钉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钉合与免钉合技术的疗效。方法检索截至2010年9月PubMed、EMBASE、CENTREN、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所有关于钉合与免钉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筛选,采用RevMan5.0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钉合组与免钉合组疝修补术后复发率(RR=1.24,95%CI0.36~4.26,P=0.74)、并发症发生率(RR=1.18,95%CI0.84~1.65,P=0.34)、术后恢复正常活动天数(MD=0.14,95%CI-0.16~0.44,P=0.37)均无差异,但钉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免钉合组(MD=4.52,95%CI1.46~7.59,P=0.004)且手术费用高,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尚不确定。结论钉合与免钉合技术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钉合技术所需手术时间更长,费用更高,术后疼痛仍需更多设计合理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修补术 腹腔镜 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凯妃 莫新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5-313,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肝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PubMed,收集建库至2018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肝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 目的系统评价肝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PubMed,收集建库至2018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肝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其中国内文献7篇,国外文献2篇;合计病例组383例,对照组2 030例。Meta分析显示肝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大、肥胖、有吸烟史、有脑血管意外史、手术时间长(>3 h)、术中出血量大(>1 000 mL)、术中输血、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10 d)、术后不使用镇痛泵、术后使用呼吸机,各因素合并OR/MD值及95%CI分别为13.55(3.15,23.94)、3.14(1.97,5.01)、3.01(1.50,6.07)、7.08(2.32,21.57)、52.12(8.67,95.58)、326.89(23.06,630.71)、2.68(1.85,3.89)、4.67(2.93,7.45)、1.89(0.77,3.01)、2.98(2.04,4.35)、8.58(4.30,17.12)。结论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加强呼吸道管理,有利于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萍 黄燕林 +1 位作者 滕艳娟 何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 目的探讨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状态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24h尿量、超滤量、水肿程度、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素清除指数、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水肿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尿素清除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控液手册联合补偿策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容量超负荷状况,延缓残余肾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控液手册 补偿策略 容量状态 残余肾功能 容量超负荷 超滤量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CA19-9、CA125、CEA联合检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覃怀成 陈希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75-177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A125、CEA联合检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3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联合检测CA19-9、CA125、CEA4种肿瘤标记物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应用免疫放射测定...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A125、CEA联合检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3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联合检测CA19-9、CA125、CEA4种肿瘤标记物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应用免疫放射测定法检测CA19-9、CA125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EA浓度。结果:(1)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血清CA19-9、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2)CA19-9、CA125、CEA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845、0.841。根据ROC曲线分析,CA19-9、CA125和CEA的临床诊断临界点分别为21.82、25.36、3.15U/mL。(3)单项检测时,CA19-9、CA125和CEA的灵敏度分别为76.47%、67.65%及61.76%,其中以CA19-9的灵敏度最高。联合检测以CA19-9+CA125+CEA灵敏度最高。结论:检测CA19-9、CA125、CEA对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有重要意义。CA19-9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效率优于其他两种肿瘤标记物。综合评价3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及经济学要求,最佳联合组合为CA19-9+CA125+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放射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阻断钳、门脉钳在半肝血流阻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覃怀成 陈希纲 +2 位作者 钟先荣 孔勇 汪祖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59-3560,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阻断钳、门脉钳在半肝血流阻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62例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进行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术中均采用动脉阻断钳阻断肿瘤侧半肝入肝血流,门脉钳阻断出肝血流的半肝血流阻断方... 目的:探讨动脉阻断钳、门脉钳在半肝血流阻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62例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进行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术中均采用动脉阻断钳阻断肿瘤侧半肝入肝血流,门脉钳阻断出肝血流的半肝血流阻断方法。结果:62例大肝癌切除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0~15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50~750mL,平均360mL,未输血40例;术后恢复良好并痊愈出院,无肝功能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采用动脉阻断钳、门脉钳进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不但获得了良好血流阻断效果,使出血更加容易控制,而且最大限度保护了患者的肝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肝脏血流阻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半肝血流阻断 肝切除术 动脉阻断钳 门脉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底硬度在调控HepaRG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甲志 王冰洁 +1 位作者 劳建乐 徐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探讨基底硬度在调控肝祖细胞系Hepa RG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为生物人工肝提供肝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分别采用白蛋白-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Image J软件检测细胞ALB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lamar blu... 目的:探讨基底硬度在调控肝祖细胞系Hepa RG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为生物人工肝提供肝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分别采用白蛋白-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Image J软件检测细胞ALB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lamar blue检测细胞数量。结果:在第4小时,4s组细胞的ALB分别与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1,1.389,2.481,P>0.05);在第4天,4s组分别与16s组和Gla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10,12.520,P<0.05),4s组与8s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2.603,P>0.05);在第7天,4s组分别和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6,6.725,8.005,P<0.05)。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Hepa RG细胞在分化前呈单一肝祖细胞样形态,分化后呈现肝细胞样和胆管细胞样形态。Alamar blue检测结果显示在第4和7天,4s组的细胞总数分别与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的基底更有利于HepaRG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肝 HepaRG细胞 肝细胞样细胞 基底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怀成 孔勇 +2 位作者 钟先荣 汪祖来 陈希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35-3136,共2页
目的:探索进展期乳腺癌术中手术部位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化疗的安全性,寻找预防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63例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胸大肌及腋窝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观察植药... 目的:探索进展期乳腺癌术中手术部位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化疗的安全性,寻找预防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63例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胸大肌及腋窝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观察植药后白细胞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和肌酐变化,切口引流液的量,皮下积液,局部溃疡及有无淋巴漏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及ALT、胆红素和肌酐变化,皮下积液,局部溃疡及有无淋巴漏的发生率以及切口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第1天血白细胞计数、ALT、胆红素和肌酐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安全可靠,是术后局部区域性化疗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氟尿嘧啶植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