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庚醇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结构、功能及线粒体Cx43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燕 钟国强 +3 位作者 曾志羽 李伟科 李薇 李金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目的:观察庚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影响,以探讨庚醇预处理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兔64只,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4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 目的:观察庚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影响,以探讨庚醇预处理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兔64只,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4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庚醇预处理(HT组)。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测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a2+浓度、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线粒体Cx43蛋白变化。结果:IP组和HT组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18.97±2.80)%、(19.97±3.80)%,均明显低于IR组(35.67±5.80)%,P<0.01。电镜检测发现,与sham组比较,其它组线粒体损伤明显(P<0.01);与IR组比较,HT组和IP组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P<0.05)、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升高、线粒体Ca2+浓度明显下降(P<0.01);与IR组比较,IP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sham组比较,IR组线粒体Cx43蛋白显著下降(P<0.05);与IR组比较,HT组和IP组心肌线粒体Cx43明显升高(P<0.05)。结论:庚醇预处理可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跨膜电位、减轻线粒体钙超载和提高线粒体Cx4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庚醇 预处理 线粒体 心肌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国添 阮翔 +2 位作者 曾志羽 梁艺 陈东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6-987,共2页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占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这类人群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又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PCI 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行PCI 的高龄老年人,其临床特点、疗效、安全性如何,值得探讨.国外已经开展相应的研究[1-3]...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占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这类人群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又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PCI 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行PCI 的高龄老年人,其临床特点、疗效、安全性如何,值得探讨.国外已经开展相应的研究[1-3].本研究回顾分析本中心PCI 的高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以便对PCI 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龄老年人 临床分析 病理生理特点 高危人群 老龄化社会 PCI 高龄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邬江涛 何燕 +3 位作者 钟国强 李醒三 闭奇 吴龙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1-714,共4页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将79例慢性心衰(心衰组)患者随机再分为2组:小剂量组39例,大剂量组40例,疗程6个月。另选择40例仅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作为...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将79例慢性心衰(心衰组)患者随机再分为2组:小剂量组39例,大剂量组40例,疗程6个月。另选择40例仅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GDF-15、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GDF-15与NT-proBNP、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GDF-15、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Ⅰ~Ⅳ级患者GDF-15、NT-proBNP水平随NYHA逐级递增(P<0.01)。GDF-15分别与NT-proBNP(r=0.903,P=0.000)、NYHA(r=0.636,P=0.000)、左心室舒张末内经(r=0.806,P=0.000)呈正相关,与LVEF(r=-0.704,P=0.000)呈负相关。治疗6个月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GDF-15、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GDF-15可作为新的心衰标记物,有助于评估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邬江涛 何燕 +5 位作者 吴龙飞 钟国强 李醒三 王炎 陈卓宏 闭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2-1307,共6页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为假手术组18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CHF、并成功存活的38只再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非诺贝特组18只[非诺贝特150 mg/(kg·d...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为假手术组18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CHF、并成功存活的38只再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非诺贝特组18只[非诺贝特150 mg/(kg·d)],干预10周。计算左心室心肌重构指数、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线粒体损伤程度分级用Flameng评分,免疫印迹法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MCPT 1)蛋白表达,RT-PCR测PPARα、MCAD和MCPT-1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非诺贝特组左心室心肌重构指数、CVF和Flameng评分均升高(P<0.05);非诺贝特组左心室心肌重构指数高于对照组、CVF和Flamen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心肌PPARα、MCPT-1、MCAD蛋白和基因表达均下调(P<0.05);非诺贝特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结论非诺贝特通过增强脂肪酸氧化,减轻线粒体损伤,改善心室重构,减轻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普鲁脂芬 心室重构 线粒体 心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许键 何燕 +4 位作者 罗蓓蓓 向春林 黄艳群 舒成霖 王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外周血NLRP3的表达水平,探讨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06至2016-03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PAF)组30例,非阵发性房颤(n PAF)组30例,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通过检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外周血NLRP3的表达水平,探讨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06至2016-03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PAF)组30例,非阵发性房颤(n PAF)组30例,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3组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s)中NLRP3表达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C反应蛋白(CR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比较3组间各指标差异,通过线性回归进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PAF组和n PAF组患者外周血PBMCs中NLRP3、IL-1β、IL-6、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PAF组和n PAF两组患者间NLRP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F组和n PAF组患者NT-pro 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PAF组和n PAF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房颤患者(PAF组和n PAF组)外周血PBMCs中NLRP3水平与左心房内径(LAD)呈正相关(r=0.579,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90,P<0.05)。结论:(1)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密切相关,可能为房颤临床治疗的重要干预靶点。(2)房颤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3)可能通过NLRP3炎症小体的下游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炎症反应,导致心肌重构或电重构进而诱发房颤的产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炎症介导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压力超负荷中期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燕 邬江涛 +5 位作者 钟国强 吴龙飞 李醒三 王炎 陈卓宏 闭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对压力超负荷中期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Wistar大鼠压力超负荷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和非诺贝特组(14只);另建立假手术组(14只)。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非诺...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对压力超负荷中期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Wistar大鼠压力超负荷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和非诺贝特组(14只);另建立假手术组(14只)。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150 mg/(kg.d),干预8周后,留取大鼠心肌,光镜观察心肌结构,计算胶原容积分数;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进行Flameng评分;测定血清及心肌游离脂肪酸水平;蛋白质印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MCAD)、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MCPT-1)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 :①干预后,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心肌左心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较假手术组增高,非诺贝特组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②干预后,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心肌线粒体损伤Flameng评分高于假手术组,非诺贝特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③干预后,非诺贝特组血清及心肌游离脂肪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④干预后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心肌PPARα、MCPT-1、MCAD蛋白及基因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下调,非诺贝特组较对照组上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压力超负荷中期,非诺贝特通过上调大鼠心肌PPARα、MCPT-1、MCAD基因表达,增强脂肪酸氧化,而降低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减轻线粒体损伤,减轻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有助于保护压力超负荷下大鼠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肥厚 重构 能量代谢 压力超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对犬快速右心房起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正楠 何燕 +7 位作者 曾志羽 刘浩 李金轶 黄伟强 凌云 邬江涛 纪蓝 卢运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对犬快速右心房起搏所诱发的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杂种犬28只,随机分为4组:交感刺激组、交感离断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美托洛尔组(Met组),每组7只。各组分别于交感神经干预前后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对犬快速右心房起搏所诱发的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杂种犬28只,随机分为4组:交感刺激组、交感离断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美托洛尔组(Met组),每组7只。各组分别于交感神经干预前后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及快速右心房起搏的房颤诱发情况,观察各组交感神经干预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基础状态比较,交感刺激组和Iso组干预后AERP明显缩短(P<0.05),交感离断组和Met组AERP明显延长(P<0.01);Iso组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1)。与交感刺激组和Met组比较,Iso组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1)。随着AERP时程延长,房颤的诱发率逐渐下降,呈负相关线性趋势(r=-0.728,P=0.003)。结论交感神经活性与心房电重构有一定的联系,单纯刺激交感神经不能改变房颤的诱发频率,但交感神经递质可使房颤更易于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心房颤动 异丙肾上腺素 美托洛尔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减轻心肌线粒体损伤对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何燕 曾志羽 +3 位作者 钟国强 李薇 李金轶 李伟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2-745,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以及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4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检测各组心肌梗死面积...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以及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4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检测各组心肌梗死面积,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荧光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检测线粒体Ca^(2+)和丙二醛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兔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心肌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跨膜电位、SOD活性、线粒体Cx43明显升高,Ca^(2+)、丙二醛浓度明显降低(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兔线粒体Cx43明显下调(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保护心肌及线粒体可能与提高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线粒体氧自由基水平和减轻线粒体Ca^(2-)超载有关,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Cx4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心脏 连接蛋白类 缺血预处理 心肌 膜电位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Cx43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涂荣会 陈立 钟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164-4166,共3页
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哺乳动物心脏最主要的连接蛋白,它在心脏发育及心脏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和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是最强的两种缺血心肌内源性保护方法... 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哺乳动物心脏最主要的连接蛋白,它在心脏发育及心脏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和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是最强的两种缺血心肌内源性保护方法。研究表明.Cx43对IPC及IPOC心脏保护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Cx43在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其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CX43 保护作用 缺血心肌 缝隙连接蛋白 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庚醇预处理的心脏保护作用对细胞膜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燕 张正楠 +5 位作者 钟国强 吴龙飞 涂荣会 文伟明 陈卓宏 李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庚醇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庚醇预处理组(HP组)、庚醇预处理加5-羟葵酸(5-HD)预处理组(HP+5-HD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庚醇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庚醇预处理组(HP组)、庚醇预处理加5-羟葵酸(5-HD)预处理组(HP+5-HD组),每组10只。所有新西兰大白兔再灌注4h后处死。分别于术前、缺血时、再灌注2、4h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活性;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检测Cx43。结果与IR组比较,IP组及HP组心肌坏死区/左心室范围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HP+5-HD组Cx43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HP+5-HD组比较,IP组、HP组Cx43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P组、HP组、HP+5-HD组Cx43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庚醇预处理可以通过衰减由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膜Cx43表达下降,对损伤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醇 心肌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连接蛋白43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龙飞 何燕 +5 位作者 邬江涛 钟国强 李醒三 王炎 陈卓宏 闭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68只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18只)和模型组(M组,50只),模型制备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8周后将成功存活的38只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F组,18只)和对...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68只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18只)和模型组(M组,50只),模型制备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8周后将成功存活的38只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F组,18只)和对照组(C组,20只),分别给予非诺贝特150 mg.kg-1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10周。结果①干预前后,与Sh组比较,C组及F组LVEF、FS%、±dp/dtmax均降低(P<0.05),LVEDd、LVEDs、LVSP、LVEDP均升高(P<0.05);C组与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C组、F组心肌LVW/BW、CVF指标较Sh组增高(P<0.05);F组LVW/BW较C组增高、CVF指标较C组明显降低(P<0.05)。③干预后,与Sh组比较,C组和F组心肌ET-1 mRNA明显增高(P<0.05);与C组比较,F组明显降低(P<0.05)。④干预后,与Sh组比较,F组和C组心肌eNOS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F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诺贝特下调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ET-1基因表达,上调eNOS的表达,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但对心脏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 心室重构 内皮素1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一年左心室重构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卓宏 刘海德 +2 位作者 何燕 梁杰兰 张正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正常人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及其与1年左心室重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NSTEMI患者80例为NSTEMI组,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GDF-15表达。分别于入院后4d内及随访1年行超声...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正常人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及其与1年左心室重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NSTEMI患者80例为NSTEMI组,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GDF-15表达。分别于入院后4d内及随访1年行超声心动检测,分析GDF-15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GDF-15表达明显升高[(1378.4±529.6)ng/L vs(503.0±257.8)ng/L,P<0.01];GDF-15与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71、r=0.62、r=0.87,P=0.000);与LVEF、相对室壁厚度呈负相关(r=-0.65、r=-0.48,P=0.000)。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生化指标后,GDF-15水平仍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00)。结论 GDF-15水平与NSTEMI患者1年左心室重构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预测NSTEMI患者1年左心室重构发生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危险因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长分化因子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庚醇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燕 钟国强 +4 位作者 曾志羽 李金轶 李薇 李伟科 柯红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庚醇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庚醇预处理组(HT组)以及庚醇预处理加5-HD干预组(5-HD组)。采用TU... 目的探讨庚醇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庚醇预处理组(HT组)以及庚醇预处理加5-HD干预组(5-HD组)。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同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a^(2+)、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线粒体结构正常。与IR组和5-HD组比较,HT组和IP组心肌凋亡指数明显减少,心肌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P<0.05);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Ca^(2+)浓度明显下降(P<0.05,P<0.01)。与IR组比较,IP组SOD浓度明显升高、MDA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庚醇可改善心肌凋亡以及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心肌再灌注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膜电位 线粒体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长分化因子-15的心血管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邬江涛 何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0-1042,共3页
人生长分化因子(GDF)-15属于GDF家族,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TGF-β超家族是一系列具有半胱氨酸结构的二聚体蛋白质,在不同的物种中,已经发现有超过60个细胞因子属于TGF-β超家族,这个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广... 人生长分化因子(GDF)-15属于GDF家族,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TGF-β超家族是一系列具有半胱氨酸结构的二聚体蛋白质,在不同的物种中,已经发现有超过60个细胞因子属于TGF-β超家族,这个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广泛的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心血管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绞痛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最佳再灌注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庆捷 文伟明 +4 位作者 钟国强 涂荣会 何艳 李烁 蒙滋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探讨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模型所需的最佳再灌注时间,为进一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保护作用提供基础。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下,35只离体大鼠心脏随机均分成5组:①Sham组,持续灌流210min;②~⑤IR组,全心停灌3... 目的:探讨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模型所需的最佳再灌注时间,为进一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保护作用提供基础。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下,35只离体大鼠心脏随机均分成5组:①Sham组,持续灌流210min;②~⑤IR组,全心停灌30min,分别再灌注30min(IR 30min组)、60min(IR 60min组)、120min(IR 120min组)、180min(IR 180min组)。检测各时段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RPP)、冠脉流出液量(coronary flow,CF)及其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2,3,5-氯三苯四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RPP及CF于IR 30min组及IR60min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LDH活力于IR 30min组及IR60min组升高最为显著(P<0.01),IS于IR 60min组开始趋于稳定;心肌超微结构于Sham组保存良好,IR 30min组其次,而于IR 60min组、IR 120min组及IR 180min组破坏均较严重。结论:在Langendorff模型下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全心停灌再灌注,再灌注损伤主要发生在再灌注后60min,60min是相对较合适的再灌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心脏灌流 再灌注损伤 再灌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缺乏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燕 纪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0-771,共2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期。心衰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已...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期。心衰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已得到公认,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心衰的治疗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心力衰竭 细胞因子类 血红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城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国添 吴海 文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416-4418,共3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城乡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区401名市民及市郊乡村727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结果:乡村中年男性的高胆固醇血症及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于城市... 目的:了解南宁市城乡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区401名市民及市郊乡村727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结果:乡村中年男性的高胆固醇血症及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于城市中年男性(P<0.01,P<0.05);乡村老年男性高血压及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高于城市老年男性(均P<0.01);乡村中年女性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于城市中年女性(均P<0.01);乡村老年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老年女性(P<0.01)。结论:南宁乡村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率高,需加强综合干预措施,以预防心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40在拟交感心房颤动模型中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舒成霖 何燕 +6 位作者 曾志羽 刘浩 李金轶 黄伟强 罗程 许键 黄艳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2-506,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拟交感性心房颤动(房颤)模型,探讨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Cx40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N组)、快速心房起搏组(RAP组)和快速心房起搏+异丙肾上腺素(ISO)灌流组(RAP+ISO组),每组5只,... 目的:通过建立拟交感性心房颤动(房颤)模型,探讨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Cx40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N组)、快速心房起搏组(RAP组)和快速心房起搏+异丙肾上腺素(ISO)灌流组(RAP+ISO组),每组5只,处死后取出心脏,建立langendorff心脏离体灌流模型。3组分别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及房颤诱发率,免疫组化检测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羟化酶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分布,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Cx43和Cx40总蛋白水平,透射电镜检测线粒体形态,荧光比色法检测线粒体内活性氧簇(ROS)生成量。结果:与N组AERP[(166±5.1)ms]比较,RAP组AERP[(160±3.2)ms]无明显改变,无法诱发出房颤,RAP+ISO组AERP[(148±3.7)ms]明显缩短(P<0.05),并可成功诱发房颤。与N组比较,RAP组线粒体轻度肿胀,基质基本完整,RAP+ISO组线粒体明显肿胀,部分基质透明。RAP组和RAP+ISO组Cx43和Cx40总蛋白含量均低于N组(P<0.05),且RAP+ISO组蛋白含量低于RAP组(P<0.05)。RAP+ISO组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羟化酶分布和含量以及线粒体内ROS生成量显著高于RAP组和N组(P<0.05),而RAP组则高于N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感性房颤的发生与Cx43和Cx40蛋白含量的变化有关,交感神经可能通过氧化应激下调Cx43和Cx40的蛋白含量来介导房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心房颤动 缝隙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修饰干/祖细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脏血管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嘉萍 黄锋 黄伟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176-4179,共4页
心肌梗死后梗死区血管发生不可逆损伤,其受损内皮细胞可被移植的干/祖细胞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所替代,同时通过移植的干/祖细胞的旁分泌效应促进梗死区局部血管再生。然而,干/祖细胞的内皮低分化率及其移植后在心肌局部较低的滞留率和存... 心肌梗死后梗死区血管发生不可逆损伤,其受损内皮细胞可被移植的干/祖细胞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所替代,同时通过移植的干/祖细胞的旁分泌效应促进梗死区局部血管再生。然而,干/祖细胞的内皮低分化率及其移植后在心肌局部较低的滞留率和存活率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近年来,在干/祖细胞治疗前,先利用血管生成相关的目的 DNA或RNA片段对干/祖细胞进行修饰,在基因水平调控血管再生,为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祖细胞 基因修饰 心肌梗死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新蝶呤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燕 邬江涛 +3 位作者 李程科 尹慧宣 吴龙飞 刘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9-991,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新蝶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组(B组),每组30例。同期选择冠状动脉造... 目的检测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新蝶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组(B组),每组30例。同期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疗程6 d。以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新蝶呤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治疗前hs-CRP、新蝶呤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B组患者治疗后hs-CRP和新蝶呤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40 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可获得较好的抗炎疗效,其抗炎稳定斑块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质 冠状血管造影术 新蝶呤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