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家庭互动类型儿童的自陈抑郁症状、应付方式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喻淑香 郭文斌 +1 位作者 韦琴 王飞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互动类型与儿童自陈抑郁症状和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在本横断面研究设计中,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方法,在南宁市区、郊区225所小学中随机抽取10所小学,对五、六年级的2113名学生(年龄12~13岁)完成调查,根据家庭互动问卷评分... 目的:探讨家庭互动类型与儿童自陈抑郁症状和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在本横断面研究设计中,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方法,在南宁市区、郊区225所小学中随机抽取10所小学,对五、六年级的2113名学生(年龄12~13岁)完成调查,根据家庭互动问卷评分将家庭互动分为监督组、纪律组、养育组和冲突组4种类型,用儿童自陈抑郁症状条目评定抑郁症状,应付方式问卷评定应付方式。结果:女生的抑郁得分(10.5±2.7)略高于男生(10.1±2.6)(P<0.01),4种家庭互动类型(监督组、纪律组、养育组和冲突组)的比例分别是29.7%、13.4%、41.0%和15.9%,纪律组和冲突组儿童的抑郁症状总分[(12.0±2.7)、(11.8±2.6)]及消极应付方式得分[(1.3±0.5)、(1.2±0.5)]高于监督组和养育组[抑郁分:(10.5±2.6)、(9.7±2.6);消极应付方式分:(1.2±0.6)、(1.1±0.6)(均P<0.001)],而积极应付方式得分低于监督组和养育组[(1.3±0.6)、(1.3±0.6)vs.(1.5±0.5)、(1.7±0.5),P<0.001]。结论:纪律组或冲突组的儿童抑郁症状较多,常采用消极应付方式,养育组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互动类型 抑郁症状 应付方式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参与耳鸣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华 陈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评价氟西汀在治疗伴随抑郁情绪的耳鸣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对不伴听力损失的 5 7例 (96耳 )耳鸣患者 ,随机分为二组 ,即治疗组 2 6例 (45耳 ) ,对照组 31例 (5 1耳 )。对照组给予VitB1、金钠多及西比灵等治疗 ,治疗组则另外加... 目的 评价氟西汀在治疗伴随抑郁情绪的耳鸣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对不伴听力损失的 5 7例 (96耳 )耳鸣患者 ,随机分为二组 ,即治疗组 2 6例 (45耳 ) ,对照组 31例 (5 1耳 )。对照组给予VitB1、金钠多及西比灵等治疗 ,治疗组则另外加用氟西汀治疗。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给予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评分。结果 抗抑郁治疗组耳鸣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低 (P <0 .0 1)。结论 氟西汀的使用使耳鸣治疗疗效明显提高 ,伴随的抑郁情绪显著改善 ,提示耳鸣与抑郁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可能有共病现象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抑郁 氟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一文 王高华 顾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sin Card...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C,WAIS-RC)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其中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非持续错误数、算术、数字广度(顺)、数字符号及木块图得分在AA基因型和AG+GG基因型两组患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持续错误数(t=2.321,P<0.05)和数字广度(逆)(t=3.042,P<0.01)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AA基因型患者持续错误数和数字广度(逆)得分明显高于AG+GG基因型患者。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D1受体基因-48A/G多态性与持续性错误数及数字广度(逆)相关,AA基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较AG+GG基因型患者工作记忆受损更严重,但短时记忆能力要强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 基因 多态性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抽搐与氟西汀对大鼠部分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郁镠宇 许珂 +2 位作者 陈晓刚 孙学礼 刘协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3-466,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抗抑郁措施对大鼠部分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电抽搐(ECS)与氟西汀(Flu)处理持续时间分为短期/长期(10d/28d)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目的观察两种抗抑郁措施对大鼠部分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电抽搐(ECS)与氟西汀(Flu)处理持续时间分为短期/长期(10d/28d)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实验大鼠6个目标脑区BDNF/TrkB蛋白和信使核酸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短期ECS与Flu组丘脑(Tha)、海马齿状回(DG)BDNF免疫反应性(IR)均明显增强(P<0.05);短期ECS组海马阿蒙角(CA)和下丘脑(Ht)BDNF/TrkB-IR也增强(P<0.05)。长期氟西汀组所有目标脑区的BDNF-IR以及Amy、Ht、CA、DG的TrkB-IR均较对照有明显增强,而长期ECS组与对照比较,只DG的BDNF/TrkB-IR均无变化,余目标脑区的BDNF-IR增强,而Ht和CA区的TrkB-IR也增强(P均小于0.05)。②短期ECS组只HC区BDNFmRNA较对照组有明显上调(P<0.05),两长期组HC区BDNF/TrkBmRNA表达以及Amy区BDNFmRNA表达水平较相应对照组均明显上调(P<0.05)。而长期ECS组Ht区域BDNFmRNA则明显下调(P<0.05)。结论电休克与氟西汀治疗这两种抗抑郁措施可影响脑内不同区域BDNF/TrkB转录表达和蛋白合成,BDNF可能参与抗抑郁治疗效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 受体 电抽搐 氟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