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苏强 李浪 +3 位作者 黄伟强 周游 王江友 文伟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156-4159,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予曲美他嗪,n=39)和曲美他嗪组(术前5 d给予曲...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予曲美他嗪,n=39)和曲美他嗪组(术前5 d给予曲美他嗪20 mg,3次/d,术后坚持服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n=39)。分别于PCI前及PCI后18~24 h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2(IL-2)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PCI后曲美他嗪组患者cTnI水平高于参考值上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6%(15/39)和56.4%(22/39),χ2=4.198,P=0.04〕,但两组PCI后CK-MB水平高于参考值上限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39)和12.8%(5/39),χ2=0.000,P=1.00〕。PCI后两组hs-CRP、IFN-γ、IL-2水平均较PCI前升高,且对照组较曲美他嗪组升高(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炎性因子hs-CRP、IFN-γ、IL-2水平及PCI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曲美他嗪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