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合酶-2在口腔颌面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训 于大海 +1 位作者 蒙宁 苏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382-3390,共9页
目的分析环氧合酶-2(COX-2)在口腔颌面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OS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 目的分析环氧合酶-2(COX-2)在口腔颌面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OS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OSCC手术患者23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从2013年10月开始随访,随访截止日期2016年9月,记录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选取患者肿瘤实体组织、肿瘤边界外1 cm癌旁组织、肿瘤边界外2 cm以上正常组织以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Ⅰ、Ⅱ、Ⅲ、Ⅳ、Ⅴ区淋巴结组织进行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COX-2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OX-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织中COX-2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Ⅰ、Ⅱ、Ⅲ、Ⅳ、Ⅴ区淋巴结组织可见阳性颗粒分布且染色逐渐减弱,正常组织几乎无着色。癌组织,癌旁组织,Ⅰ、Ⅱ、Ⅲ、Ⅳ、Ⅴ区淋巴结组织中COX-2及其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Ⅰ、Ⅱ、Ⅲ、Ⅳ、Ⅴ区淋巴结组织中COX-2及其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组织(P<0.05);Ⅰ、Ⅱ、Ⅲ、Ⅳ、Ⅴ区淋巴结组织中COX-2及其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Ⅱ区淋巴结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水平高于Ⅰ区淋巴结组织(P<0.05);Ⅲ、Ⅳ、Ⅴ区淋巴结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Ⅰ、Ⅱ区淋巴结组织(P<0.05);Ⅳ、Ⅴ区淋巴结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Ⅲ区淋巴结组织(P<0.05)。Ⅰ、Ⅱ、Ⅲ、Ⅳ、Ⅴ区淋巴结组织中COX-2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病理分级3级患者COX-2表达阳性率低于病理分级1、2级患者(P<0.05);T_(3~4)期患者COX-2表达阳性率高于T_(1~2)期(P<0.05);N_1、N_2期患者COX-2表达阳性率高于N_0期患者,N_2期患者COX-2表达阳性率低于N_1期患者(P<0.05)。COX-2表达阳性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均短于COX-2表达阴性患者(P<0.0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COX-2表达情况、病理分级、T分期、N分期是OSCC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OX-2在OSCC中高表达,其与淋巴结转移、生存时间关系密切,是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环氧化酶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碱对口腔癌患者及小鼠肝脏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莹 于大海 +3 位作者 王涛 温琦涛 邓桂祥 黄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有、无槟榔咀嚼史的口腔癌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并与槟榔碱诱导小鼠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模型的肝脏损伤比较,探讨槟榔碱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有、无咀嚼槟榔史各50名口腔癌男性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目的:通过比较有、无槟榔咀嚼史的口腔癌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并与槟榔碱诱导小鼠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模型的肝脏损伤比较,探讨槟榔碱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有、无咀嚼槟榔史各50名口腔癌男性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肝功能指标差异;将45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停药组、不停药组,每组15只。配制1000mg/L槟榔碱溶液分别持续自由喂养停药组、不停药组2周后,停药组改用实验室灭菌水自由喂养2周,不停药组继续槟榔碱溶液喂养2周;对照组用实验室灭菌水自由喂养4周。检测各组小鼠不同时间段上述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无咀嚼槟榔史患者相比,咀嚼槟榔的肝功能指标AST、TBIL显著升高(P<0.05),ALT、ALP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停药组和不停组随用药时间增长,ALT、AST、ALP显著升高(P<0.05),而停药组停药2周后ALT、AST、ALP显著下降(P<0.05),TBIL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显示肝脏均出现损伤,但不停药组小鼠损伤更为明显。结论:槟榔的成分对肝脏有损伤,其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槟榔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口腔癌 肝脏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1CC1在人和小鼠口腔癌发生发展中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蕾 于大海 +3 位作者 闭似嫦 卿海云 施强 孙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RB1-诱导卷曲蛋白1(RB1CC1)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人及小鼠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 目的: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RB1-诱导卷曲蛋白1(RB1CC1)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人及小鼠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原发灶组织中RB1CC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RB1CC1蛋白在人上皮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RB1CC1蛋白在鼠正常组、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阳性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RB1CC1 mRNA的表达量在异常增生组与高分化鳞癌组无明显差异,正常口腔黏膜组均高于异常增生组与高分化鳞癌组(P<0.05);小鼠RB1CC1mRNA的表达量在正常口腔黏膜组与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1CC1表达在人和小鼠相似,RB1CC1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早期癌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RB1-诱导卷曲蛋白1(RB1CC1) 口腔鳞状细胞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包埋料与修复体的铸造精度 被引量:5
4
作者 何邕江 杜传诗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牙科包埋料是牙科精密铸造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复习了牙科包埋料性能对修复体铸造精度的影响的有关文献,着重讨论影响牙科包埋料膨胀的各种因素及如何采用各种方法来利用这种膨胀。
关键词 牙科包埋料 修复体 铸造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舌根轮廓乳头Von Ebner's腺管鳞柱交界区的初步观察
5
作者 陈鹏宁 陈冠希 +5 位作者 李萍 陈昕煜 罗霖 颜启璋 阮萍 于大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初步确定人舌根轮廓乳头Von Ebner's腺管开口区具有鳞柱交界区(SCJ),并与宫颈、肛门SCJ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舌轮廓乳头、肛门、宫颈标本各6例的SCJ区进行连续切片,HE及CK5、CK7及P6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示在轮廓乳头沟底Vo... 目的:初步确定人舌根轮廓乳头Von Ebner's腺管开口区具有鳞柱交界区(SCJ),并与宫颈、肛门SCJ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舌轮廓乳头、肛门、宫颈标本各6例的SCJ区进行连续切片,HE及CK5、CK7及P6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示在轮廓乳头沟底Von Ebner's开口存在SCJ,且发现类似肛门SCJ的移行区CK5、CK7阳性复层上皮(MLE)样结构,与宫颈移行区单层上皮不同;不同于宫颈和肛门,该区在柱状上皮基底区具有P63染色肌上皮细胞。结论:人舌根Von Ebner's腺管开口具有和宫颈,肛门类似的SCJ结构,或亦为人乳头状瘤病毒及其他致癌因素的恶变易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根 轮廓乳头 鳞柱交界区 Von Ebner's腺 复层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