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文军 梁伶 +5 位作者 刘栋华 苏家光 严煜林 林有坤 潘尚领 罗佐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别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名壮族健康人,45例SLE汉族患者和60名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研...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别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名壮族健康人,45例SLE汉族患者和60名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壮族SLE患者HLA-DRB11401及DRB116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RR=0.2813,χ2=5.0024,P=0.0252及RR=0.3889,χ2=3.9527,P=0.0466),患者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HLA-DRB108、DRB111和DRB113等位基因;汉族SLE患者HLA-DRB115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RR=2.5333,χ2=8.4006,P=0.0037),患者组未检出HLA-DRB111、DRB113等位基因,对照组亦未检出HLA-DRB113等位基因。结论:提示HLA-DRB11401及DRB116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SLE的保护基因,未发现易感基因。提示HLA-DRB115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汉族人SLE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壮族 汉族 广西 HLA-DRB1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防城港地区成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跟骨超声骨量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梁敏 王烈林 +2 位作者 蔡劲薇 伍冬梅 莫曾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地区成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超声骨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广西防城港地区成年男性居民进行横断面健康调查。收集资料完整的男性健康体检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为NAFL...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地区成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超声骨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广西防城港地区成年男性居民进行横断面健康调查。收集资料完整的男性健康体检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为NAFLD组444例和正常对照组71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和跟骨BMD情况,分析NAFLD与超声骨量的关系。结果 NAFLD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高于对照组(P<0. 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 05)。NAFLD组超声骨量T值、骨强度指数低于对照组(-0. 48±1. 08 vs.-0. 23±1. 16,98. 36±16. 58 vs. 101. 01±17. 11,P<0. 05)。相关分析显示,超声骨量T值与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AFLD呈负相关(P<0. 05),与BMI、肌酐呈正相关(P<0. 05)。使用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BMI后,超声骨量T值仍与NAFLD呈负相关(r=-0. 119,P=0. 000)。NAFLD为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OR=1. 525,P=0. 010),BMI是骨量减少的保护因素(OR=0. 940,P=0. 000)。结论广西防城港地区成年男性NAFLD患者超声骨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酰丙酮氧钒对人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3
作者 甘美玉 吴春交 +1 位作者 覃婧怡 罗佐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1-789,共9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双乙酰丙酮氧钒[VO(acac)_(2)]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NCl-H295R细胞系的作用,了解VO(acac)_(2)是否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W-13和NCI-H295R细胞,用6.25、12.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双乙酰丙酮氧钒[VO(acac)_(2)]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NCl-H295R细胞系的作用,了解VO(acac)_(2)是否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W-13和NCI-H295R细胞,用6.25、12.5、25、50、75、100、200μmol/L的VO(acac)_(2)分别干预SW-13、NCI-H295R细胞24和48 h,米托坦作为阳性对照组。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VO(acac)_(2)对SW-13、NCI-H295R细胞活力的影响;后用0、6.25、12.5、25μmol/L的VO(acac)_(2)分别干预SW-13、NCI-H295R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VO(acac)_(2)对SW-13、NCI-H295R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VO(acac)_(2)对SW-13、NCI-H295R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VO(acac)_(2)对SW-13、NCI-H295R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克隆实验检测VO(acac)_(2)对SW-13、NCI-H295R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VO(acac)_(2)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SW-13、NCI-H295R细胞的活力,VO(acac)_(2)对SW-13细胞作用24及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62.98±6.67)、(14.61±1.66)μmol/L,对NCI-H295R作用24及48 h的IC50分别为(46.78±7.89)、(12.61±2.98)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VO(acac)_(2)呈浓度依赖性促进SW-13、NCI-H295R细胞的凋亡(P<0.05)。划痕实验结果示随着VO(acac)_(2)干预浓度增加,SW-13、NCI-H295R细胞的迁移率随之下降(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示VO(acac)_(2)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W-13、NCI-H295R细胞的侵袭能力。克隆实验结果显示VO(acac)_(2)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W-13、NCI-H295R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VO(acac)_(2)可抑制人肾上腺皮质癌细胞SW-13、NCI-H295R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乙酰丙酮氧钒 肾上腺皮质癌 增殖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人群CD36基因rs17154181和rs1761667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4
作者 袁雁 庞翠军 +4 位作者 肖常青 潘海林 宋琳 廖碧芝 张峥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21-2425,共5页
目的探讨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65... 目的探讨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65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提取外周血DNA,CD36基因rs17154181和rs1761667经PCR扩增后分析基因型。结果两组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程度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年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年龄大于无大血管病变患者,TC水平低于无大血管病变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TG水平低于无大血管病变患者(P<0.05)。病例组不同程度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rs17154181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因型AG患者收缩压高于基因型AA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入回归方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而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基因型未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CD36基因rs17154181、rs1761667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有关,其多态性可能不是CD36与糖脂代谢有关的功能性多态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CD36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结转移病灶伴发血管升压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颖 蒙碧辉 +1 位作者 梁杏欢 杨望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504-3507,共4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常伴发血管升压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严重低钠血症可危及生命而需要紧急处理。本文总结了我院2012-11-20收治的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结转移病灶伴发SIADH患者出现严重低钠血症的诊疗方法。本例患者为左鼻腔嗅神经... 神经内分泌肿瘤常伴发血管升压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严重低钠血症可危及生命而需要紧急处理。本文总结了我院2012-11-20收治的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结转移病灶伴发SIADH患者出现严重低钠血症的诊疗方法。本例患者为左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经手术和放疗11个月后发现左颈淋巴结转移,并伴发严重低钠血症,遂诊断为SIADH。经限水、补充3%氯化钠注射液、口服托伐普坦后,患者血钠水平升至参考值并持续维持,后成功行颈部肿物切除手术和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 神经母细胞瘤 ADH分泌不当综合征 低钠血症 托伐普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宁格雷夫斯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陈翠红 秦映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临床特征及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28名GD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组[25(OH)D_3<75 nmol/L]和维生素D正... 目的:探讨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临床特征及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28名GD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组[25(OH)D_3<75 nmol/L]和维生素D正常组[25(OH)D_3≥75 nmol/L],比较2组年龄、性别构成、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e antibody,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等水平以探讨2组临床特征;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危险因素。结果:GD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检出率为64.02%。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GD患者年龄小于维生素D正常G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89±12.25)vs.(39.11±11.97),P<0.05]。2组性别及季节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及季节,与甲状腺抗体、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无相关关系(P>0.05)。女性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风险为男性GD患者的3.052倍(OR=3.052,95%CI=1.641~5.676,P<0.05),而冬季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风险为夏季的2.173倍(OR=2.173,95%CI=1.303~3.623,P<0.05)。结论:女性GD患者冬季时较男性患者及夏季时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应注意预防。同时,在研究GD患者维生素D水平时应注意校正以上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维生素D缺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组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海燕 戴霞 +1 位作者 张迷磊 莫彬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3,共10页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是否通过改善肠道有益菌群的多样性、丰度、结构及其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Z组)糖尿病模型+有...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是否通过改善肠道有益菌群的多样性、丰度、结构及其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Z组)糖尿病模型+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联合运动)(L组)、糖尿病模型+粪便移植组(SY组)、糖尿病模型组(TJ组),每组10只。L组进行8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于周一、周三和周五进行有氧运动,周二、周四和周六进行抗阻运动,6 d/周。SY组和TJ组分别采用L组运动8周后的小鼠粪便和DZ组小鼠粪便制成悬浊液予灌肠,2次/d,共14 d。灌肠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骨髓EPCs增殖、迁移、黏附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EPCs表型CD34和CD31,16SrRNA检测各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结果: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在纲水平上,与TJ组比较,SY组小鼠肠道Clostridia(54.60%vs.32.21%)和Bacteroidia(47.63%vs.36.39%)的丰度上升,Gammaproteobacteria(0.30%vs.12.57%)丰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28、P=0.002)与DZ组比较,SY组小鼠的肠道Bacteroidia(47.63%vs.38.5%)丰度上升,Bacilli(2.56%vs.12.36%)丰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39)。在科水平上,与DZ组比较,SY组小鼠肠道产丁酸盐细菌Lachnospiraceae(43.86%vs.26.44%)和Oscillospiraceae(7.8%vs.2.15%)的丰度显著升高(P=0.004、P=0.001)与TJ组比较,SY组小鼠肠道Lachnospiraceae(43.86%vs.32.89%)、Lactobacillaceae(9.89%vs.3.8%)和Oscillospiraceae(7.8%vs.2.21%)菌群丰度显著升高(P=0.045、P=0.006、P=0.001)。SY组小鼠EPCs增殖、迁移、黏附和血管生成能力明显高于DZ组和TJ组(P=0.002、P=0.000、P=0.000、P=0.000、P=0.016、P=0.049、P=0.019、P=0.026)。DZ组SY组和TJ组3组小鼠血清GLP-1(pmmol/L)含量(1.90±0.22,2.82±0.40和2.24±0.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82,P=0.000)。与DZ组比较,SY组小鼠血清GLP-1水平明显升高(P=0.000)与TJ组相比,SY组小鼠血清GLP-1水平显著升高(P=0.000)肠道菌群数量与内皮组细胞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lostridia(r=0.696,P=0.041)、Oscillospiraceae(r=0.697,P=0.037)Muribaculaceae与内皮组细胞迁移能力(r=0.753,P=0.019)和血管生成(r=0.810,P=0.008)呈正相关。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可能通过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有益菌的丰度、多样性及结构及提高GLP-1表达,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骨髓EPCs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运动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内皮组细胞 肠道菌群 粪便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评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柳青 叶婷婷 +1 位作者 卢柳金 梁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9-1604,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评分(metabolic score for insulin resistance,METS-IR)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纳入370例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评分(metabolic score for insulin resistance,METS-IR)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纳入370例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骨密度值,计算METS-IR。分析METS-IR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T2DM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症的METS-IR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ETS-IR与髋部整体、腰椎整体和股骨颈BMD呈正相关(P<0.001)。在校正潜在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ETS-IR是男性和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的保护因素(OR=0.916,95%CI:0.870~0.964,P=0.001;OR=0.945,95%CI:0.898~0.995,P=0.033)。结论在T2DM患者中,METS-IR与股骨颈、髋部整体和腰椎BMD相关。METS-IR可能是骨密度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胰岛素抵抗代谢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预防唑来磷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红 罗灵光 +6 位作者 覃保瑜 孙雯 杨曦 黄鸿 方丹 荣曦 王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塞来昔布是否可以减少使用唑来磷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6例,年龄61~86岁。依据输注唑来磷酸前是否预防应用塞来昔布及布洛芬分为空白对照组、布...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塞来昔布是否可以减少使用唑来磷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6例,年龄61~86岁。依据输注唑来磷酸前是否预防应用塞来昔布及布洛芬分为空白对照组、布洛芬组、塞来昔布组。观察输注唑来磷酸过程中及输液后3 d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1)塞来昔布组发热比例最少,塞来昔布组7例(14%)、布洛芬组8例(25%)、空白对照组13例(38.2%)。(2)中热(38.1-39℃)、高热(〉39℃)的塞来昔布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低热(37.3-38℃)的塞来昔布组比例略高于其他两组。各组在不同发热程度的比例分别为:塞来昔布组:低热4例(8%)、中热2例(4%)、高热1例(2%);布洛芬组:低热3例(6.3%)、中热3例(9.4%)、高热3例(9.4%);空白对照组:低热2例(5.9%)、中热5例(14.7%)、高热6例(17.6%)。三组发热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肌肉痛、骨骼关节疼痛、流感样症状、消化道症状、头晕、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塞来昔布组最低。除心悸、皮疹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塞来昔布可以减少唑来磷酸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唑来磷酸 塞来昔布 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乳症的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秦映芬 沈寒蕾 +1 位作者 黄松 韦敏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 研究巨乳症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10例巨乳症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结果 巨乳症乳腺组织光镜下以间质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及血管增生为主 ,ER(+)或ER和PR(+)为75 %。
关键词 巨乳症 病理学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女性乳腺肥大症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嘉 寻英 +2 位作者 黄松 罗佐杰 秦映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07-1810,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方丹参滴丸干预12周后,检测FBG、TC、TG及Insulin,胰腺匀浆检测MDA、SOD、GSH-Px,胰腺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Insulin、α-SMA、C...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方丹参滴丸干预12周后,检测FBG、TC、TG及Insulin,胰腺匀浆检测MDA、SOD、GSH-Px,胰腺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Insulin、α-SMA、CD31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计算胰岛β细胞凋亡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干预组MDA、SOD、GSH-Px含有量,α-SMA、CD31、Insulin表达水平,β细胞凋亡及糖、脂代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抑制胰岛氧化应激,减轻胰岛纤维化、改善胰岛微循环,减少β细胞凋亡,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春斌 王立民 黄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3516-3518,3522,共4页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获取密切相关文献,探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共纳入文献15篇,采用RevMan4.2.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PVD的重要因素有年...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获取密切相关文献,探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共纳入文献15篇,采用RevMan4.2.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PVD的重要因素有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体质指数(BMI)、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餐后2h血糖(P2BG)则对PVD是否发病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确定年龄、病程、HbA1c、TC、收缩压、LDL-C、TG、FPG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PVD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临床上PVD的早检测、早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秦映芬 方桂兴 +3 位作者 黄迪迪 张劼 周嘉 罗佐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8-1929,共2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前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敏感性的变化,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前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敏感性的变化,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分别检测正常人、2型糖尿病人MBL及hs-CRP浓度。(2)检测糖尿病组药物干预前后MBL、hs-CRP、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敏感性的变化。结果(1)血MBL水平在2型糖尿病中显著降低;(2)血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中显著升高;(3)予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干预后MBL、hs-CRP、血糖、TC、TG、LDL-C、HOMA-IR水平显著下降,HDL-C、HOMA-ISI显著升高。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影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大血管病变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27
14
作者 戴霞 尹志妙 +6 位作者 姚冬芳 周艳丽 邓松英 黄秋红 包小娟 韦美娥 梁毅堂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1期648-649,共2页
为了解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影响 ,对 2 3 7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自我管理能力强者血糖控制显著好于自我管理能力差者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自我管理能力差者 (均 P<0 .0 1) ;年龄越大自我管理能力越... 为了解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影响 ,对 2 3 7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自我管理能力强者血糖控制显著好于自我管理能力差者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自我管理能力差者 (均 P<0 .0 1) ;年龄越大自我管理能力越差 (组间比较 ,P<0 .0 5 ;两两比较 ,均 P<0 .0 1) ;接受过健康教育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未接受教育者 ( P<0 .0 0 1)。提示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有直接、重大的影响 ,自我管理能力强 ,则疾病能得到较好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护理 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及整合素α3 β1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莹 韦敏怡 +2 位作者 陆竞艳 冼晶 梁杏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CD 151和整合素α3、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4例、滤泡性腺瘤12例及瘤旁2cm以远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CD 151及整合素α3、β1,并分析它们... 目的:探讨CD 151和整合素α3、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4例、滤泡性腺瘤12例及瘤旁2cm以远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CD 151及整合素α3、β1,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15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 (56/64)、41.7%(5/12)及0(0/10),癌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余两组,腺瘤的表达亦高于正常组织,三者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 );整合素α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1%(50/64)、33.3%(4/12)及0(0/10),癌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 );整合素β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1.9%(46/64)、25%(3/12)及()(0/10),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亦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它们的表达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CD151与整合素α3、β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经双变量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结论:CD151和整合素α3、β1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相关,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CD151 整合素Α3 整合素Β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心血管事件相关代谢指标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嘉 李川 +3 位作者 罗佐杰 李励 冼晶 秦映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心血管事件相关代谢指标的特征。方法:收集2008-2012年在我院初诊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A 63例及原发性高血压(EH)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1)除性别构成...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心血管事件相关代谢指标的特征。方法:收集2008-2012年在我院初诊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A 63例及原发性高血压(EH)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1)除性别构成比(男/女),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组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的0、2 h胰岛素低于EH组(P<0.01),两组的糖代谢异常、合并代谢综合征(MS)、糖化血红蛋白和IRT 1、3 h的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尿酸(SUA)低于EH组(P<0.01)。(3)PA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5%,EH组为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H患者相比,PA患者的代谢紊乱、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可能与PA的早期筛查、诊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糖脂代谢紊乱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OH)D_3、维生素D受体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丽花 张劼 +3 位作者 黄松 蔡劲薇 冼晶 梁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9-773,共5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不同作用时间对大鼠骨量、骨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和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影响。方法 40只3.5月龄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干预4周和9周。Dex组肌肉注射Dex 2.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不同作用时间对大鼠骨量、骨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和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影响。方法 40只3.5月龄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干预4周和9周。Dex组肌肉注射Dex 2.5 mg/kg,每周2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4周和9周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骨密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3的含量。结果干预4周,Dex组大鼠体重下降(56.67±24.43)g,9周下降(85.83±26.35)g(P<0.05);Dex组体重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9周,Dex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Dex组大鼠骨组织VDR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1.48±0.32 vs 1.15±0.19)(P<0.05);9周,Dex组大鼠骨组织VDR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1.07±0.35 vs 1.38±0.29)(P<0.05)。Dex组大鼠骨组织VDR蛋白表达在4周和9周与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干预4周,Dex组血清25(OH)D3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9周,Dex组血清25(OH)D3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D大鼠肌肉注射Dex2.5mg/kg,每周2次,9周能成功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Dex可能通过减少VDR的转录和25(OH)D3的含量来引起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 VDR 25(OH)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现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昌幼 罗佐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1-342,共2页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8%.在所有淋巴瘤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但最近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阻L在女性中常见,女:男2~4: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8%.在所有淋巴瘤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但最近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阻L在女性中常见,女:男2~4: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未分化甲状腺癌及桥本甲状腺炎(HT)或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T)相混淆,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求提高对PTL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发病机制 甲状腺恶性肿瘤 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lymphoma 未分化甲状腺癌 诊治 桥本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劼 罗佐杰 +2 位作者 梁敏 陈卓宏 黄仲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骨量的影响。方法DEXA测定86例MS患者及89例对照者的瘦体重、总体脂量、全身脂肪含量、全身BMD及BMC,测血FINS、FPG,计算BMI、CBMC、HOMA-IR及ISI。将两组对象上述指标加以对比,分析体重及其构成成分、胰岛...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骨量的影响。方法DEXA测定86例MS患者及89例对照者的瘦体重、总体脂量、全身脂肪含量、全身BMD及BMC,测血FINS、FPG,计算BMI、CBMC、HOMA-IR及ISI。将两组对象上述指标加以对比,分析体重及其构成成分、胰岛素抵抗指标与骨量的关系。结果MS组瘦体重、总体脂量、全身BMD、BMC、FINS、HOMA-IR大于对照组,CBMC、ISI小于对照组。在MS组资料中,瘦体重、总体脂量对BMD、BMC呈正相关,全身脂肪含量对CBMC呈负相关;FINS、HOMA-IR、ISI与骨量无相关性。结论MS患者骨量高于正常人,但可能是假阳性增高,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并未减少;瘦体重及总体脂量是其骨量保护因素,瘦体重的保护作用更显著;IR对骨量可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瘦体重 骨密度 骨矿含量 校正骨矿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信息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周爱民 应燕萍 +5 位作者 戴霞 罗艳霞 游越西 林健云 范海萍 黎莹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9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短信息在糖尿病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相同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接受电话随访,观察组利用计算机网络发送已编辑好的相应内容进行健... 目的探讨短信息在糖尿病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相同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接受电话随访,观察组利用计算机网络发送已编辑好的相应内容进行健康教育与随访互动。于出院时、出院后1、3、6、12个月评价自我管理能力、代谢指标及血压。结果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逐渐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慢于对照组(均P<0.05);FBG、PBG 2h、HbA1c值及收缩压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各项指标中除收缩压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短信息随访用于患者出院后的连续性教育中,效果优于电话随访,有利于巩固住院的健康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短信息 电话随访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