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地区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HLA-DRB1*1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歆 吴继周 +8 位作者 韦颖华 李国坚 吴健林 陈茂伟 玉艳红 吴霜 龚星光 孟艳丽 虞艳琦 《内科》 2009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人群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与HLA-DRB1*1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西籍912名健康大学生,按0,1,6方案标准全程接种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半年后采血检测血清中抗-HBs水平。对首次检测抗-HBs<10 mIU/ml者再行...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人群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与HLA-DRB1*1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西籍912名健康大学生,按0,1,6方案标准全程接种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半年后采血检测血清中抗-HBs水平。对首次检测抗-HBs<10 mIU/ml者再行接种重组乙肝疫苗20 ug。4周后抗-HBs仍小于10 mIU/ml的65人作为无、弱应答组,随机抽取首次检测抗-HBs>10 mIU/ml的中、强应答者96名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检测外周血HLA-DRB1*11等位基因。结果HLA-DRB1*11等位基因在无、弱应答组的携带率为16.92%,在中、强应答组的携带率为14.5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11等位基因频率与广西地区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无、弱应答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HLA—DRB1*11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黎彦君 玉艳红 +4 位作者 苏芮 徐静 吴继周 黄李平 凌江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比较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与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辨证按证型分期先后分为肝胆湿热证和湿邪困脾证,分别予清热祛湿方药和温中祛湿方药治疗18天,对照组以单纯... 目的比较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与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辨证按证型分期先后分为肝胆湿热证和湿邪困脾证,分别予清热祛湿方药和温中祛湿方药治疗18天,对照组以单纯西药降酶退黄等治疗18天。结果 (1)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甲肝改善肝功能的疗效与西医治疗相当,但中医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针草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汤桂芳 庞辉 玉艳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909-910,共2页
目的研究鬼针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鬼针草提取物低剂量10 g/(kg.d)、鬼针草提取物高剂量组20 g/(kg.d)5组。用四氯化碳(CCl4)建... 目的研究鬼针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鬼针草提取物低剂量10 g/(kg.d)、鬼针草提取物高剂量组20 g/(kg.d)5组。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指标观察鬼针草提取物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鬼针草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动物模型的血清ALT、AST和肝匀浆MDA含量,提高肝脏GSH-Px活性。结论鬼针草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药物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肝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抗HBV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冬生 罗光汉 +1 位作者 江建宁 陈茂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13-14,共2页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HBV)B、C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抗HBV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至少12个月,停药观察至少6个月。采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共收集并检测出C基因型2...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HBV)B、C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抗HBV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至少12个月,停药观察至少6个月。采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共收集并检测出C基因型24例,B基因型22例。B、C基因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在服药6个月、服药12个月及停药时无统计学意义,停药6个月后的病毒学应答有统计学意义,B基因型优于C基因型。结论B基因型患者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优于C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乙型脑炎临床与早期头颅CT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玉兰 江建宁 +2 位作者 王琳琳 莫容荣 梁志坚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11-512,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脑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肝纤维化外周血清标志物筛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杰 陈茂伟 +1 位作者 周怡 邹俊 《内科》 2011年第1期9-1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潜在血清标志物并建立相应的诊断模型。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20个健康人和31例早期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 目的探讨早期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潜在血清标志物并建立相应的诊断模型。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20个健康人和31例早期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筛选出早期肝纤维化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谱峰,用Biomarker Pattern软件对差异蛋白峰值进行线性分析并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在分子量为2000~20000Da的区间内检测出97个峰值,15个为差异蛋白峰,其中早期肝纤维化患者有3个上调,12个下调。用质荷比为M4799和M6125的差异蛋白联合建立的诊断模型最优,其特异度为80%(16/20),灵敏度为87%(27/31)。结论 SELDI-TOF-MS在筛选早期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作为肝纤维化早期筛选的方法尚需大宗病例证实及临床后续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标志物 SE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璐 陆力坚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2期174-177,F0003,共5页
目的将肝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与肝右叶横径、肝实质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lues,ADC)、肝门静脉主干平均血流速度(the mean flow velocity of portal vein,PV)... 目的将肝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与肝右叶横径、肝实质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lues,ADC)、肝门静脉主干平均血流速度(the mean flow velocity of portal vein,PV)、每分血流量(the flow volume per minutes of portal vein,PVOL)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探讨磁共振成像评价肝功能的可能最佳指标,为临床评估肝功能提供新的影像学信息。方法对30例正常志愿者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磁共振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相位对比法成像,测量并比较组间肝右叶横径、肝实质ADC值、PV、PVOL的差异,同时将所得磁共振成像(MR)数据与患者MELD评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肝右叶横径、肝实质ADC值较正常组降低(P<0.05),PV、PVOL较正常组增高(P<0.01),肝脏ADC值和PV与MELD评分显著性负相关(r=-0.470、-0.570,均P<0.01),PV对MELD评分的影响贡献最大。肝右叶横径、肝门静脉主干PVOL与MELD评分无显著性相关。亦即,肝实质ADC值、PV值高的患者,MELD评分多较低,肝功能损害较轻。结论肝实质ADC值、PV与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高度相关,且测量无创、快捷、可重复运用。可为临床评估肝功能,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有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功能不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毒性肝炎1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力毅 严敬杰 廖柏明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41-42,共2页
该院 1 988~ 1 998年共收治老年病毒性肝炎 1 2 6例 ,这 1 2 6例中急性肝炎占 2 0 .6% ,慢性肝炎占 2 7.8% ,重症肝炎占 1 9% ,肝炎后肝硬化占 31 %。临床表现 :起病隐袭占 78.9% ,黄疸占 77.8% ,肝大占4 8.4 %。其中合并症占 5 7.1 % ... 该院 1 988~ 1 998年共收治老年病毒性肝炎 1 2 6例 ,这 1 2 6例中急性肝炎占 2 0 .6% ,慢性肝炎占 2 7.8% ,重症肝炎占 1 9% ,肝炎后肝硬化占 31 %。临床表现 :起病隐袭占 78.9% ,黄疸占 77.8% ,肝大占4 8.4 %。其中合并症占 5 7.1 % ,并发症占 1 9% ,误诊率占 1 5 .1 % ,病死率占 1 2 .7% ,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大(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肝炎 病毒性肝炎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源性糖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秦映芬 梁杏欢 +3 位作者 江建宁 罗佐杰 沈寒蕾 冼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7-148,共2页
目的 :研究肝源性糖代谢紊乱与 2型糖尿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变化。方法 :采用受体放射分析法检测2 4例肝病患者、3 0例糖尿病患者和 2 4例健康者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 :肝病组高亲和力型胰岛素受体数目 (R1)降低 ... 目的 :研究肝源性糖代谢紊乱与 2型糖尿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变化。方法 :采用受体放射分析法检测2 4例肝病患者、3 0例糖尿病患者和 2 4例健康者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 :肝病组高亲和力型胰岛素受体数目 (R1)降低 ,餐后胰岛素水平增高 ,糖尿病组高、低亲和力型胰岛素受体数目 (R1、R2 )及低亲和常数K2均降低。结论 :肝源性糖代谢紊乱与 2型糖尿病均存在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异常 ,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胰岛素受体 肝源性糖代谢紊乱 Ⅱ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案治疗中学生爆发甲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10
作者 玉艳红 苏芮 +4 位作者 河源浩 吴继周 黄李平 凌江红 徐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方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疗效的差别。方法将广西某中学甲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中药、中西药联合、西药治疗。结果 (1)三组治愈率均为100%。三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中药组(18.88... 目的观察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种方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疗效的差别。方法将广西某中学甲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中药、中西药联合、西药治疗。结果 (1)三组治愈率均为100%。三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中药组(18.88±5.41)天,中西药组(22.57±6.15)天,西药组(20.24±5.65)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三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85±1.86)天、(9.68±7.40)天、(8.15±4.56)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各组治疗5天,治疗12天肝功能改善程度不同,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方案治疗甲肝均有效,对肝功能改善疗效相当,纯中药治疗方案在症状缓解方面优于其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 甲型病毒性肝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