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ELISA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雪 陶瑕 +6 位作者 陈志坚 蒋杰球 徐明辉 李若林 李泰阶 林发全 李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ANA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结果82例ANA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87.8%和73.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7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77.19%和71.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cutoff值时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ANA、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法对一些稀有核型ANA检测符合率较低,而抗ds-DNA抗体的符合率在不同核型上没有差异。ANA检测以1:100为cutoff滴度,抗ds-DNA抗体以弱阳性为cutoff值时,两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但在检测滴度1:100ANA、弱阳性抗ds-DNA抗体时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结论IIFA法检测总ANA、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均高于ELISA法,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阳性标本再进行ELIS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同时观察抗体滴度的变化情况,并且更快捷经济。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转移性和转移性人肝癌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巧佩 孙淳 +6 位作者 张舒 康晓楠 李岩 郭坤 孙璐 秦雪 刘银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9-395,共7页
目的应用凝集素亲和技术寻找肝癌转移相关特征性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13种肿瘤相关的凝集素集合芯片技术,比较研究了非转移性和转移性人肝癌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同时采用多重凝集素印迹... 目的应用凝集素亲和技术寻找肝癌转移相关特征性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13种肿瘤相关的凝集素集合芯片技术,比较研究了非转移性和转移性人肝癌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同时采用多重凝集素印迹方法验证凝集素芯片结果。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研究证明,与非转移人肝癌血清相比,转移性肝癌血清糖蛋白对麦胚凝集素(wheatgerm agglutinin,WGA)、黑接骨木凝集素(sambucus nigra lection,SNA)、红腰豆凝集素(phaseolus vulgariserythroagglutinin,PHAE)和欧曼陀罗凝集素(datura stramonium lectin,DSA)的亲和作用增强(P<0.05)。提示转移性肝癌血清糖蛋白出现了增多的唾液酸(sialic acid,sia)、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 glucosamine,GlcNAc)、平分型GlcNAc及多天线、偏二天线糖链结构。结论血清糖蛋白聚糖链的变化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为临床筛选肝癌侵袭及转移相关的糖标记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芯片 肝癌 肿瘤转移 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患者标本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劲光 林发全 郭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80-378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患者标本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择两台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一台仪器为参比仪器,另一台为实验仪器,每天选择已在参比仪器上检测的高值、中值、低值患者标本各1份在实验仪器上测... 目的:探讨使用患者标本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择两台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一台仪器为参比仪器,另一台为实验仪器,每天选择已在参比仪器上检测的高值、中值、低值患者标本各1份在实验仪器上测定,连续30d,比较两台仪器间检测参数WBC、RBC、HGB、MCV、PLT等结果的可比性与相对偏差,并以相对偏差不超出CLIA′88允许误差的1/4作为判断符合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结果:两台血细胞分析仪间上述各检测参数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良好(均r﹥0.95),两者间各检测参数的相对偏差均不超出CLIA′88允许误差的1/4。结论: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间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基础上,可以使用适宜的患者标本对实验仪器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 血细胞分析仪 室内质量控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IT-12快速血红蛋白分析仪与CoulterLH-750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秦雪 刘燕萍 +5 位作者 林发全 易珍 徐明辉 李若林 李泰阶 李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探讨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快速测定血红蛋白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仪和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分别测定100份本院住院患者血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结果URIT-12快速血红蛋白分析仪与CoulterLH.750全自动... 目的探讨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快速测定血红蛋白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仪和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分别测定100份本院住院患者血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结果URIT-12快速血红蛋白分析仪与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结果高度相关(r=0.994);URIT-12测定结果的线性范围为(46-240)g/L;取低、中、高3份样本重复测定20次,URIT-12批内变异CV值分别为2.13%、2.17%、2.33%,均小于3%;取高脂肪血清、高黄疸血清、高球蛋白血清、高白细胞血做干扰实验,结果前三者对两仪器测定干扰率均小于4%,而高白细胞血对URIT-12测定结果的干扰率为10%,LH-750为7%。结论URIT-12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是一种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的便携式血红蛋白测定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测定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兰会华 彭志刚 +2 位作者 莫武宁 马劼 韦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8-1028,1031,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肥大细胞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团泛菌脂多糖对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王启辉 申继清 +2 位作者 叶洁梅 王健 冷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纯蛋白疫苗组、LPSp+铝佐剂疫苗组6组,背部皮下免疫4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分别经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滴度。结果:免疫4次后,LPSp能明显增强纯蛋白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P<0.05);对铝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影响不大(P>0.05)。结论:LPSp对纯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产生抗体具有较强促进作用,对铝佐剂疫苗产生抗体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疫苗 成团泛菌脂多糖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