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衰弱状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3
1
作者 林卫 苏俐莉 +2 位作者 余天智 罗锡保 陈宁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衰弱状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24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78例和无衰弱组46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 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衰弱状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24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78例和无衰弱组46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衰弱的因素。结果衰弱组年龄>80岁、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分、服药种类≥3种、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抑郁、睡眠障碍、消化道疾病和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无衰弱组;入院NIHSS评分8~14分(35.90%vs 60.04%)、膳食指导(19.23%vs 80.43%)比例均低于无衰弱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是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膳食指导是其保护因素(OR=0.571,95%CI:0.309~0.755,P=0.008)。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年龄>80岁、入院NIHSS评分>14分等可增加发生衰弱的风险,膳食指导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膳食疗法 偏瘫 面神经麻痹 言语障碍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茉莉花茶提取液对部分免疫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密 蒋昀靓 +3 位作者 邝晓聪 秦箐 欧冰凝 李海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28-1430,共3页
目的:观察茉莉花茶提取液和茉莉花提取组分对脾淋巴细胞转化及中性粒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为茉莉花茶和茉莉花的应用提供前期研究数据。方法:采用水提法制作茉莉花茶浸出液,采用石油醚浸泡制备茉莉花脱脑油并进行柱层析分离。采用脾淋巴... 目的:观察茉莉花茶提取液和茉莉花提取组分对脾淋巴细胞转化及中性粒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为茉莉花茶和茉莉花的应用提供前期研究数据。方法:采用水提法制作茉莉花茶浸出液,采用石油醚浸泡制备茉莉花脱脑油并进行柱层析分离。采用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与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检测茉莉花茶浸出液的免疫调节效应,另外采用淋巴细胞增殖法(MTT法)测定茉莉花脱脑油和茉莉花提取组分B-Ⅱ的免疫激活作用。结果:(1)茉莉花茶浸出液能明显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但对中性粒细胞吞噬率无明显影响。(2)MTT证实茉莉花脱脑油和B-Ⅱ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生长。结论:茉莉花茶浸出液、茉莉花脱脑油和B-Ⅱ具有一定的免疫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茉莉花茶 淋巴细胞转化率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雷俊霞 朱美玲 +7 位作者 郭振宇 赵东长 余伟华 温冠媚 张秀明 李艳 项鹏 李树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7-403,共7页
为了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外周血像检测、病理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的积极... 为了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外周血像检测、病理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①共移植后30天,MSC可在致死量照射的受者存活,并被发现受者胸腺、脾脏和骨髓;②MSC可促进BMT后造血重建,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明显恢复;促进骨髓细胞数恢复及B淋巴系、巨核系分化增强;有利骨髓组织学的明显恢复发善。结论:大鼠MSC与骨髓共移植可在受体的造血器官长期存在,MSC可明显促进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 造血重建 GV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动物模型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晓琴 龙晓弘 邝晓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293-3297,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模型,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悬液方法复制大鼠SIRS模型,雄性SD大鼠共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20只)和腹腔注射酵母悬液组(注... 目的通过建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模型,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悬液方法复制大鼠SIRS模型,雄性SD大鼠共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20只)和腹腔注射酵母悬液组(注射酵母悬液组,3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血气、肺、肝、小肠病理及电镜改变、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注射酵母悬液组大鼠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酵母悬液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酵母悬液组大鼠肺、肝及小肠脏器病理及电镜改变明显,均出现以急性炎症为主的非特异性病理损害;注射酵母悬液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IL-4、IL-10、IL-18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悬液的方法可成功复制出SIRS模型,对发病机制的探讨为进一步MODS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模型 动物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智贤 杨红 +2 位作者 李艳宁 赵晓琴 邝晓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监测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在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及再灌注 2 4h内 ,用 7.5MHz探头对大鼠肝脏进行二维超声 (2DUS)、彩色血流速度图 (CVI) ,脉冲多普勒 (PW )检查 ,测量PV、肝动... 目的 研究超声监测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在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及再灌注 2 4h内 ,用 7.5MHz探头对大鼠肝脏进行二维超声 (2DUS)、彩色血流速度图 (CVI) ,脉冲多普勒 (PW )检查 ,测量PV、肝动脉 (HA)血流参数。结果 休克期肝血流动力学改变早于肝生化指标的改变 ,表现为肝内血流分布减少 ;PV流速降低 ;HA的Vmin降低 ,RI升高 (P <0 .0 1)。再灌注期肝内血流分布增多 ;HA的Vmax、Vmin较休克期升高 ,RI下降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RI值与休克前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PV流速与休克期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2 9)。结论 无创性超声检测血流可作为监测失血休克大鼠模型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失血性休克 肝脏 血流动力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慢性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肺部感染TNF-α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闫萍 陈一强 +2 位作者 孔晋亮 宋志军 吴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97-200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肺部感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方法:从大鼠切开的气管内注入0.1mL1012CFU/L藻酸盐包裹的PAO579或浮游PAO579,术后第3、7、14d观察大鼠肺部的细菌学、病理学特点及TNF-α...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肺部感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方法:从大鼠切开的气管内注入0.1mL1012CFU/L藻酸盐包裹的PAO579或浮游PAO579,术后第3、7、14d观察大鼠肺部的细菌学、病理学特点及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藻酸盐珠组的细菌形成单位(CFU)显著高于浮游菌组(P<0.01);(2)藻酸盐珠组的肺大体病理及炎症反应程度均较浮游菌组严重;(3)藻酸盐珠组的肺TNF-α水平均高于浮游菌组(P<0.01)。回归分析表明,藻酸盐珠组的TNF-α水平与肺大体病理有明显相关性(r=0.78,P<0.05)。结论:TNF-α可能在大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肺损伤中发挥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生物膜 肺感染 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D Lys751Gln核苷酸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猛 邝晓聪 +6 位作者 潘延斌 谭美乐 卢斌珠 程秋梅 庞国栋 吴玲艳 李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37-3240,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XPD Lys751G1n核苷酸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一对照研究。在Lvs751GIn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XPD Lys751G1n核苷酸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一对照研究。在Lvs751GIn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模式中,与野生基因型A相比,C合并的OR值(95%CI)为1.05(1.01~1.09);显性模式中与AA相比,CC+CA合并的0R值(95%CI)为1.13(1.03~1.24);共显性模式中与AA相比,CC合并的OR值(95%CI)为1.04(1.00-1.08);其余为阴性结果。结论:C等位基因可能是CM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Lyrs751Gln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慢性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肺部感染IL-4的变化
8
作者 闫萍 陈一强 +2 位作者 孔晋亮 宋志军 吴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1-592,共2页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慢性呼吸道感染 肺部感染 IL-4 大鼠 病理学特点 动物模型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损伤时肠外器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浣晖 《广西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207-209,213,共4页
为了观察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肠外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 ,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6 0 min后松夹再灌注 ,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于再灌注前 30 min股静脉注射黄芪 (AM)。试验用大鼠 12 6只 ,体重 2 0 0~ 2 6 0 g,... 为了观察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肠外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 ,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6 0 min后松夹再灌注 ,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于再灌注前 30 min股静脉注射黄芪 (AM)。试验用大鼠 12 6只 ,体重 2 0 0~ 2 6 0 g,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Con)、肠缺血再灌注手术组 (I/ R)、生理盐水 (NS)处理组、黄芪 (AM)处理组和血清 TNF测定组。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 T)、尿素 (Urea)、肌酐(Cr)、尿酸 (UA)含量作为肝、肾功能测定指标。结果 I/ R组大鼠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升高 ,与 Co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I/ R组大鼠肝、肺、肾组织中的丙二醛 (MDA)含量比 Con组显著升高 (P <0 .0 1)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比 Con组显著降低 (P <0 .0 1) ,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 (TNF)浓度随着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AM可缓解肠 I/ R对器官的损伤 ,减少 MDA的生成 ,增强 SOD的清除能力 ,抑制 TNF生成。提示 AM对肠 I/ R引起的多器官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肠缺血再灌损伤 肠外器官 保护作用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治疗及康复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卫 陈宁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8,共6页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一组较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尚无确切的生物学标记物。本文介绍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理及病理解剖、诊断标准、亚型谱及临床表现、影...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一组较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尚无确切的生物学标记物。本文介绍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理及病理解剖、诊断标准、亚型谱及临床表现、影像学、量表评价、治疗方法及康复进展、并发症防治及危险因素等。患者应基于多学科团队管理,包括障碍的康复及姑息治疗、教育及支持,以提高患者及照料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治疗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