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卢海丽 康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5-628,共4页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采用塑胶压膜成形固位并施力于牙齿,患者可自由取戴,具有美观隐蔽、方便舒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清洁卫生等优点,但其是否更加有益于正畸患者的牙...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采用塑胶压膜成形固位并施力于牙齿,患者可自由取戴,具有美观隐蔽、方便舒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清洁卫生等优点,但其是否更加有益于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正畸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1类患者双期矫治期间垂直向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徐若君 马琴琴 +1 位作者 樊雪敏 莫水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分析安氏Ⅱ1类患者双期矫治期间垂直向的变化,初步探讨Twin-block(TB)功能矫治垂直向控制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采用TB功能矫治联合固定矫治进行双期治疗的安氏Ⅱ1类患者,测量并分析每阶段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Ⅰ期... 目的:分析安氏Ⅱ1类患者双期矫治期间垂直向的变化,初步探讨Twin-block(TB)功能矫治垂直向控制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采用TB功能矫治联合固定矫治进行双期治疗的安氏Ⅱ1类患者,测量并分析每阶段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Ⅰ期矫治前后SN-OP、SN-FOP、IMPA、UADH、UPDH、LADH、LPDH增大,U1-SN减小(P<0.05);Ⅱ期矫治前后FHI、U6-SN、UPDH增大,SN-MP、SN-FOP减小(P<0.05);双期矫治前后FHI增大(P<0.05),其余垂直向骨性特征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垂直向骨性特征的改变与咬合平面及牙槽高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相关性。结论:TB功能矫治后未发生垂直向的不利改变;功能矫治期间垂直向控制的关键可能是咬合平面的变化,特别是上前牙高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 TWIN-BLOCK矫治器 垂直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下成人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后平面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韦回 韦佳黛 +3 位作者 邓端耀 朱思婷 陈库 莫水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下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合]平面的变化。方法:选取44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的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年龄18~35岁;微种植体组(A组)和单纯拔牙治疗组(B组)各22例,测量并分析治疗前后的...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下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合]平面的变化。方法:选取44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的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年龄18~35岁;微种植体组(A组)和单纯拔牙治疗组(B组)各22例,测量并分析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A组矫治后OP-diff增大,SNA、ANB、SN-MP、FH-AOP、FH-POP、U1-PP减小(P<0.05)。B组矫治后SN-MP、FH-AOP、FH-POP、OP-diff、U1-PP、U6-PP、L6-MP增大,SNA、SNB、L1-MP减小(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后,后[牙合]平面倾斜度减小,下颌骨逆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类 后[牙合]平面 微种植体 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调控各类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杨洋 蒋伟东 +1 位作者 朱佩琪(综述) 周诺(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7-652,共6页
骨缺损是一种以骨丧失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多由感染、肿瘤、创伤、手术并发症等原因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手段存在多种弊端,随着生物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阐释成骨分化的机制成为引领发... 骨缺损是一种以骨丧失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多由感染、肿瘤、创伤、手术并发症等原因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手段存在多种弊端,随着生物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阐释成骨分化的机制成为引领发现新型治疗手段的研究热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bp的、不直接编码蛋白质的RNA,它们一度被认为是所谓的"转录噪音"。尽管它们没有或仅有极低的蛋白质编码潜力,却可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以及表观遗传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包括成骨分化在内的多种生物调控过程。由此可见,LncRNA调控各类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有着相当的研究价值。该文对LncRNA在各类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成骨分化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GBR应用的临床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安琳 谢方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引导骨再生技术(GBR)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于我院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病例32例,所有病例颊侧骨缺损区覆盖可吸收生物膜,未放置植骨材料,定期随访,通过患者主观症状、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等资料,评价显微根尖... 目的:探究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引导骨再生技术(GBR)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于我院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病例32例,所有病例颊侧骨缺损区覆盖可吸收生物膜,未放置植骨材料,定期随访,通过患者主观症状、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等资料,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2例病例术后1年随访,有效率达90.6%(29例),失败3例,分别因外伤、根纵折及牙周炎导致拔牙。结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应用GBR时不放置植骨材料仍可取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 生物膜 引导骨再生技术(G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RANKL和OPG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农冬梅 覃雅庆 +1 位作者 周华 康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551,共7页
目的使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确定白细胞介素17(IL-17)是否通过该通路参与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和护骨因子(OPG)的表达。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F,20 ng/mL IL-1... 目的使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确定白细胞介素17(IL-17)是否通过该通路参与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和护骨因子(OPG)的表达。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F,20 ng/mL IL-17分别刺激0、20、40、60、80 min,Western blot法检测HPDLF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HPDLF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IL-17组、IL-17联合DMSO组、IL-17联合SB203580组。IL-17及联合处理组,分别添加10μmol/L SB203580、20 ng/mL IL-17。实时定量PCR检测HPDLF的RANKL、OPG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ANKL蛋白水平、ELISA检测OPG蛋白含量。结果p-p38MAPK蛋白水平在IL-17刺激后的0~60 min内随时间增加,在60 min时达到最高,在80 min时下降。IL-17可上调HPDLF中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OPG mRNA和蛋白表达。较单纯使用IL-17刺激,添加SB203580通路抑制剂后,RANKL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OPG的mRNA水平升高。结论IL-17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上调HPDLF的RANKL表达,抑制OPG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IL-17)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 护骨因子(O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