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I》收录的主要实验动物科技期刊
1
作者 白杰英 姚晓兰 +1 位作者 胡冰 曾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介绍S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主要实验动物科技期刊,以便于研究人员参考。方法通过网络搜索,查找2007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所列举的SCI收录实验动物科技期刊,并对其影响因子、发文格式、内容分类、投稿方式等进行说明。结果与结论本文... 目的介绍S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主要实验动物科技期刊,以便于研究人员参考。方法通过网络搜索,查找2007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所列举的SCI收录实验动物科技期刊,并对其影响因子、发文格式、内容分类、投稿方式等进行说明。结果与结论本文共列举了12种2007年被SCI收录的实验动物类科技期刊,并对每个期刊进行了分类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检索 SCI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慢病毒制备及靶基因通路预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名媛 郭晓萍 +4 位作者 孙晴超 司景磊 兰干球 郭亚芬 蒋钦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96-1604,共9页
【目的】构建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及相关通路分析,为揭示miR-148b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miR-148b的前体及部分侧翼序列,使用T4连接酶将目的片段... 【目的】构建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及相关通路分析,为揭示miR-148b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miR-148b的前体及部分侧翼序列,使用T4连接酶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LV-CMV-MCS-EF1载体上,构建获得pLV-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以pLV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48 h后进行表达验证;利用miRDB、miRWalk 2.0和TargetScan 7.2三大数据库预测分析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的靶基因,并以MirPath v.3分析miR-148b靶基因相关通路。【结果】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片段大小为385 bp,与miRBase 21.0网站上已发布猪miR-148b成熟序列(前体和侧翼序列)的同源性达100%。构建获得的pLV-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能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且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pLV-GFP慢病毒空载质粒转染组(P<0.01)。数据库预测分析得到18个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的靶基因,分别为CLOCK(时间昼夜调控因子)、MIER1(转录调控因子)、MECP2(甲基化CpG结合蛋白)、ZNF704(锌指蛋白)、SPTY2D1(SPT2染色质蛋白)、QKI(RNA结合蛋白)、ZBTB20(锌指蛋白)、MGAT4A(钠/磷酸转运蛋白)、UHMK1(编码蛋白激酶)、PIK3C2A(磷酸肌醇-3-激酶2α肽)、C6orf62(6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62抗体)、HECW2(E3泛素蛋白连接酶)、MAP1B(微管相关蛋白)、NHS(NHS肌动蛋白调节因子)、B4GALT6(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ATP2A2(肌浆ATP酶/内质网Ca2+转运酶)、AP4E1(蛋白复合物接头分子)和BBX(锌指蛋白);且发现有11条靶基因相关通路,其中与疾病相关的通路有脂肪酸合成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癌症的蛋白聚糖通路、神经胶质瘤通路、癌症的小分子核糖核酸通路、肾细胞癌通路、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通路。【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能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miR-148b存在18个靶基因和11条相关通路,且主要在脂肪酸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相关疾病通路上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miR-148b 慢病毒载体 靶基因 相关通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ApoA1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名媛 韦东力 +6 位作者 司景磊 郭晓萍 崔悦悦 瞿秋红 綦文晶 兰干球 郭亚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9-1346,共8页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载脂蛋白A1(ApoA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开展ApoA1基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打下基础。【方法】以提取的广西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载脂蛋白A1(ApoA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开展ApoA1基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打下基础。【方法】以提取的广西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R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ApoA1基因序列,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ApoA1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MegAlign、ProtParam、SOPMA、Net-Phos、SignalP和SWISS-MODEL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广西巴马小型猪ApoA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广西巴马小型猪ApoA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长795bp,与普通猪ApoA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9%,仅第630处有1个碱基发生同义突变。ApoA1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以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广西巴马小型猪ApoA1由26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其分子式为C1343H2136N376O409S5,蛋白分子量为30254.31Da,理论等电点(pI)为5.47,属于亲水性蛋白,存在跨膜结构,不存在信号肽,有18处磷酸化位点(丝氨酸磷酸化位点有10处,苏氨酸磷酸化位点有6处,络氨酸磷酸化位点有2处)。广西巴马小型猪ApoA1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79.92%,β-折叠占2.65%,无规则卷曲占11.12%,延伸链占6.31%,属于全α类蛋白。广西巴马小型猪ApoA1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猪的同源性最高,达99.6%;由基于ApoA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可看出,广西巴马小型猪与普通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ApoA1基因保守性强,以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是广西巴马小型猪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子,通过敲除该基因可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ApoA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奉玲丽 张瑞门 +4 位作者 黄叶 夏攀洁 张名媛 梁晶 兰干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7-985,共9页
本研究旨在对广西巴马小型猪成肌细胞决定基因1(myoblast-determining 1,MyoD1)进行克隆分析,并构建Myo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yoD1,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骨骼肌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以广西巴马小型猪的肝脏... 本研究旨在对广西巴马小型猪成肌细胞决定基因1(myoblast-determining 1,MyoD1)进行克隆分析,并构建Myo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yoD1,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骨骼肌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以广西巴马小型猪的肝脏组织为材料,应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编码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经过PCR和双酶切验证,通过脂质体转染,将重组质粒转染C2C12细胞,在细胞水平验证了该载体的正确性。结果显示,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编码区序列长960 bp,编码319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与猪、牛、水牛、绵羊、马、人、小家鼠、褐家鼠、家犬的同源性依次为99.7%、92.8%、92.9%、92.6%、91.5%、82.9%、82.9%、82.0%和90.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MyoD1蛋白为膜外蛋白,在第4-116位氨基酸处存在1个MyoD家族标志性的MyoD结构域,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猪和人的MyoD1蛋白高级结构比较发现其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本研究构建的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表达载体pEGFP-N1-MyoD1,转染C2C12细胞后产生绿色荧光信号,表明MyoD1基因在C2C12细胞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MyoD1基因 肌细胞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成瘾复吸大鼠脑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和神经递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韦献良 梁莹 +3 位作者 叶峻 韦世秀 李卫东 莫肖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0-535,共6页
目的:模仿人类吸毒成瘾→脱毒治疗→又吸毒成瘾→又脱毒治疗→再吸毒成瘾→再脱毒治疗的大量临床实例,建立海洛因成瘾复吸大白鼠模型,对三个阶段海洛因成瘾和复吸成瘾大白鼠脑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脑部分种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作比较研究,了解... 目的:模仿人类吸毒成瘾→脱毒治疗→又吸毒成瘾→又脱毒治疗→再吸毒成瘾→再脱毒治疗的大量临床实例,建立海洛因成瘾复吸大白鼠模型,对三个阶段海洛因成瘾和复吸成瘾大白鼠脑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脑部分种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作比较研究,了解海洛因致各阶段大白鼠脑损害的动态趋势。方法:采用递增法人为地给大白鼠皮下注射海洛因造成动物成瘾,用美沙酮 丁丙诺啡 可乐定脱毒治疗。尔后再按上法皮下注射海洛因造成动物复吸成瘾→再脱毒治疗→又再复吸成瘾,又再脱毒治疗。动物设对照组和模型组,取各阶段各组大白鼠多部位脑组织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用荧光分光度法测定各阶段各组大白鼠脑(不含脑垂体)NA、DA、5 HT等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三个阶段海洛因成瘾和复吸成瘾大白鼠脑内多部位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都出现变性、凋亡、胀亡等超微病理结构改变,而且随复吸次数增多病变呈加重趋势。第二、三个阶段成瘾大鼠下丘脑病变比前额皮质、海马重。正常对照组电镜超微结构影像正常。三个阶段成瘾大鼠脑NA、DA、5 HT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升高,而随复吸次数增加,神经递质含量增高幅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海洛因成瘾、复吸成瘾大白鼠脑组织神经元出现广泛性损害,以变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吸 海洛因成瘾 大白鼠 脱毒治疗 神经递质 脑组织 脑损害 变性 动物 三个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类型与病情、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艳明 农光民 李树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初始治疗前气道炎症类型与病情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以87例轻-中度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ICS)前进行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细胞学分析,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痰液嗜酸粒细... 目的探讨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初始治疗前气道炎症类型与病情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以87例轻-中度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ICS)前进行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细胞学分析,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痰液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ELISA法检测痰液IL-8、TGF-β1,儿童肺功能仪检测基础肺功能和小气道通气指标、乙酰甲胆碱(Mch)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高反应性(AHR)。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例轻-中度哮喘患儿根据诱导痰液EOS%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组(EA)64例,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组(NEA)23例,EA与NEA组ICS治疗前痰液细胞学构成比、诱导痰上清液ECP、IL-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EV1%预测值(FEV1%pred)、PEF%pred、中-重度AHR%、小气道阻塞(%)、痰液TGF-β1水平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治疗4周后EA组基础肺功能指标、气道高反应性、小气道通气功能明显改善,而NEA组改善不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初治痰液EOS%、FEV1%预测值、痰液TGF-β1水平与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效果相关(P<0.05),其中初治痰液EOS%与治疗效果关系最密切(β=0.583,t=6.214,P<0.05)。结论轻-中度哮喘儿童存在不同的气道炎症类型,气道炎症类型与哮喘病情相关。初始治疗前诱导痰低EOS、低FEV1预测值、痰液高TGF-β1水平预示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评估初治前基线指标有助于哮喘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气道炎症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化疗联合对裸鼠腺样囊性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农晓琳 王大章 +4 位作者 蒙敏 周诺 蒙宁 李佳荃 张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血管生成抑制剂及其与化疗药联合对腺样囊性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BABL Cnu nu裸小鼠接种腺样囊性癌Acc_M细胞系 4 8h后分 6组 :对照组 ;单纯皮下注射TNP_4 70低、中、高剂量组 ;单纯腹腔注射 5_Fu组 ;中剂...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血管生成抑制剂及其与化疗药联合对腺样囊性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BABL Cnu nu裸小鼠接种腺样囊性癌Acc_M细胞系 4 8h后分 6组 :对照组 ;单纯皮下注射TNP_4 70低、中、高剂量组 ;单纯腹腔注射 5_Fu组 ;中剂量TNP_4 70加 5_Fu联合治疗组 ,分别用药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瘤组织标本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TNP_4 70 10 0mg kg组 ,TNP_4 70 30mg kg与 5_Fu 5 0mg kg联合使用组有显著抑瘤效果 ;电镜下见凋亡瘤细胞增多。各实验组均有VEGF、bFGF的不同程度表达。结论 血管生成抑制剂可抑制腺样囊性癌生长 ,但因其生长相对缓慢 ,敏感性不及肉瘤等生长快、血供丰富的肿瘤明显 ,与化疗药联合使用可达到较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血管生成抑制剂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小鼠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艳明 农光民 李树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未干预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 目的研究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未干预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性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BALF中IL-4、IL-5、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中STAT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STAT3和p-STAT3水平。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染色显示哮喘未干预组可见明显气道炎症改变,AG490干预组炎症改变较轻;AG490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以及IL-4、IL-5水平均低于哮喘未干预组(P<0.05)。哮喘未干预组气道STAT3表达水平、肺组织STAT3和p-STA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G490干预组肺组织p-STAT3水平明显低于哮喘未干预组(P<0.05)。哮喘小鼠气道STAT3表达水平及肺组织p-STAT3水平分别与BALF中EOS计数、IL-4、IL-5、IL-6水平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哮喘小鼠气道STAT3蛋白表达上调及活化程度增加,与气道IL-6的升高和Th2优势的气道炎症相关,IL-6/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介素-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TH2细胞因子 气道炎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硬化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雷玲 钟小宁 +3 位作者 赵铖 米存东 李佳荃 曾晶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研究T辅助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模型外周血、皮肤、肺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博莱霉素注射4周组(SSc组),观察小鼠皮肤/肺部炎症和纤维化(pulmo... 目的:研究T辅助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模型外周血、皮肤、肺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博莱霉素注射4周组(SSc组),观察小鼠皮肤/肺部炎症和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病理切片,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外周血、皮肤/肺组织CD4+IL-17+Th17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皮肤/肺部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IL-17A和IL-6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7、IL-6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Sc组比对照组皮肤炎症和肺纤维化评分(Ashcroft评分)明显增加(2.6±0.84 vs.0.4±0.52,2.80±1.81 vs.0.60±0.70),皮肤/肺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明显增多[(3.17±1.74)mg/g vs.(1.45±0.40)mg/g,(0.53±0.14)mg/g vs.(0.38±0.16)mg/g],均P<0.05。SSc组外周血、皮肤和肺组织Th17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07±0.89)%vs.(1.02±0.32)%,(5.80±2.02)%vs.(1.64±0.58)%,(5.24±2.43)%vs.(1.92±0.98)%,P<0.01];与对照组相比,SSc组皮肤/肺组织IL-17A、IL-6 mRNA的表达量,皮肤RORγt mRNA的表达量增高,均P<0.05。SSc组外周血IL-17、IL-6含量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Th17细胞、IL-17和IL-6的含量与皮肤/肺部炎症、PF评分、皮肤HYP含量呈密切正相关,皮肤/肺组织Th17细胞分别与皮肤/肺部炎症、皮肤/肺HYP含量密切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在SSc小鼠模型外周血、皮肤及肺组织表达增高,与皮肤/肺部炎症、纤维化病变密切正相关,并通过IL-17、IL-6等细胞因子参与SSc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硬皮病 系统性 肺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生物碱及衍生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欧贤红 刘华钢 徐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8-710,共3页
生物碱是存在于中草药中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天然生物碱及衍生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缺氧诱导因子-1、端粒酶、拓扑异构酶等作用靶点上取得的新进展,该文主要就这3个靶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生物碱 抗肿瘤 靶点 缺氧诱导因子-1 端粒酶 拓扑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与舌苔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阙铁生 吕军影 +2 位作者 黄李平 蓝东 李佳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舌苔及舌细胞凋亡的观察,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探讨肿瘤患者舌苔形成机理。方法: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按TNM分期及苔质厚薄记录;30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舌苔及舌细胞凋亡的观察,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探讨肿瘤患者舌苔形成机理。方法: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按TNM分期及苔质厚薄记录;30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舌苔厚薄与TNM分期有关,Ⅳ期病人中厚苔占的比例高于薄苔;厚苔组与Ⅲ、Ⅳ期患者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分别少于薄苔组、Ⅱ期患者以及对照组,并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TNM分期存在着负相关性。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舌苔的病理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及TNM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舌苔 细胞凋亡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农晓琳 夏勇 +6 位作者 杨亦萍 卿海云 李佳荃 黎燕宁 曹阳 李昊 陈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0-424,429,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评价TrkA、VEGFR2与SACC侵袭转移特性的相关性。结果 TrkA、VEGFR2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7.23%(41/47例)和85.11%(40/47例),在有神经侵袭、有复发/转移的SACC患者组织切片中TrkA和VEGFR2的表达率均高于无神经侵袭、未复发/转移者,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VEGFR2的表达率成正相关关系;MVD在神经侵袭组为25.14±2.83,在无神经侵袭组为18.81±1.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复发/转移组为26.58±2.38,未复发/转移组为19.06±1.39(P<0.05)。结论 TrkA、VEGFR2的表达强弱与SACC的嗜神经侵袭,复发转移成正相关关系,提示该2种受体在SA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推测TrkA、VEGFR2可以作为评价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涎腺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移潜能肝癌HCCLM3细胞中侧群细胞的分离及其干细胞特性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哲 向邦德 +4 位作者 姜经航 张俊 钟艳平 苏节 黎乐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检测高转移潜能肝癌HCCLM3细胞株中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比例,分选SP细胞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4种肝癌细胞株的转移潜能大小依次为HCCLM3>MHCC97H>MHCC97L>Huh7,分别予以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染色,以加入维... 目的:检测高转移潜能肝癌HCCLM3细胞株中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比例,分选SP细胞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4种肝癌细胞株的转移潜能大小依次为HCCLM3>MHCC97H>MHCC97L>Huh7,分别予以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染色,以加入维拉帕米的拮抗组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SP细胞比例;从HCCLM3细胞中分选SP细胞和主群(main population,MP)细胞,采用悬浮球培养、Transwell侵袭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判断HCCLM3 SP细胞是否具备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RT-PCR检测SP及MP细胞中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HCCLM3细胞中SP细胞比例为(16.9±1.8)%,显著多于MHCC97H、MHCC97L、Huh7中SP细胞比例[(8.4±0.7)%、(4.6±0.5)%、(1.0±0.2)%,均P<0.05]。HCCLM3细胞中,SP细胞悬浮球形成明显高于MP细胞[(25.3±5.1)%vs(11.2±2.6)%,P<0.05],SP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高于MP细胞(P<0.05),SP细胞的裸鼠皮下成瘤能力也明显高于MP细胞。HCCLM3细胞的SP细胞中干细胞相关基因ABCG2、CD13、CD44、Nanog、Sox2及Klf4 mRNA平均表达水平分别是MP细胞的5.64、2.26、2.10、3.78、2.37、2.92倍(均P<0.05)。结论:肝癌HCCLM3细胞的SP细胞中富集了肝癌干细胞,这可能与其较高的转移潜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CCLM3细胞 侧群细胞 肿瘤干细胞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癫痫细胞模型中整合素α2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婕 吴原 +5 位作者 吴月娟 马美刚 唐玉兰 余璐 刘云 李佳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癫痫细胞模型中整合素α2(integrinα2)的动态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至第7天的乳鼠海马神经元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利用"无镁细胞外液"体外培养3h制备体外癫痫神经元细胞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法和...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癫痫细胞模型中整合素α2(integrinα2)的动态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至第7天的乳鼠海马神经元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利用"无镁细胞外液"体外培养3h制备体外癫痫神经元细胞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测定对照组及实验组造模后12h,24h,48h三个时间点的integrinα2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变化。结果造模24h后神经网络迁移,呈"网格样"改变;integrinα2蛋白相对表达:平均光密度值(mean 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mean IOD)对照组为(0.033±0.005),实验组12h(0.084±0.033),24h(0.076±0.018),48h(0.077±0.006),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造模后12-48h表达量维持在两倍以上;RT-PCR结果示对照组integrinα2与β-actin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之比为(0.316±0.039),实验组12h(0.435±0.067),24h(0.453±0.046),48h(0.515±0.054),不同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integrinα2mRNA表达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Integrinα2在体外培养乳鼠海马癫痫神经元中表达增加,推测integrinα2可能参与了细胞持续自发性放电后神经网络的重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2 神经网络 无镁液 癫痫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抗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东萍 黎肇炎 +3 位作者 杨斌 韦世秀 林发全 韦乃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 从人胎盘中分离纯化一种胎盘抗凝蛋白 (theanticoagulationprotein ,PAP) ,并对其生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用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人胎盘抗凝蛋白 ,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 目的 从人胎盘中分离纯化一种胎盘抗凝蛋白 (theanticoagulationprotein ,PAP) ,并对其生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用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人胎盘抗凝蛋白 ,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其抗凝活性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测定其蛋白分子量 ,用等电聚焦法测定蛋白的等电点。结果 从人胎盘中分离纯化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 4 9× 1 0 4,等电点约为pH4 9的单聚体抗凝蛋白。该蛋白能延长APTT时间 ,且延长的时间与剂量成线性关系 ,得率占胎盘总重量的 0 0 1‰。结论 此方法成功地从人胎盘中纯化出一种抗凝蛋白。该蛋白的性质与膜联蛋白Ⅴ比较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抗凝蛋白类 分离提纯 血液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川猪黑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婉 刘明君 +10 位作者 何剑雄 申玉建 陈宝剑 关志惠 张名媛 郭亚芬 兰干球 蒋钦杨 杨秀荣 梁晶 谢炳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试验旨在对陆川猪黑皮质激素受体4(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基因进行克隆及相关信息学分析。通过提取陆川猪背最长肌总RNA,采用RT-PCR、克隆等方法获得含目的基因MC4R的质粒pMD18-T-MC4R,经菌落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应用相关生物... 试验旨在对陆川猪黑皮质激素受体4(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基因进行克隆及相关信息学分析。通过提取陆川猪背最长肌总RNA,采用RT-PCR、克隆等方法获得含目的基因MC4R的质粒pMD18-T-MC4R,经菌落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应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陆川猪MC4R基因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结构、修饰结构和亚细胞定位等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MC4R基因CDS区长999bp,编码332个氨基酸,与NCBI上公布的野猪MC4R基因序列中的CDS区存在4个碱基差异,其中175和906bp处为同义突变,110和278bp处为错义突变,分别引起第37位谷氨酸变为甘氨酸和第93位缬氨酸变为丙氨酸。同源性比对结果发现,MC4R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陆川猪MC4R蛋白有明显的疏水区域,不存在信号肽,但有7个跨膜结构域,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元件有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修饰结构预测表明,MC4R蛋白存在多处N糖基化位点,但无O糖基化位点,可能主要分布于内质网和囊泡。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陆川猪MC4R基因,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品种陆川猪及其繁育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川猪 MC4R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晖 岑平 +6 位作者 李佳荃 林瑶光 唐国都 姜海行 臧宁 冯振博 苏齐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3-145,155,共4页
目的:研究胃腺癌中是否存在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肿瘤细胞,探讨VIP在胃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窦黏膜,30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和74例胃腺癌组织中VIP蛋白的表达,以及中分化胃腺癌细胞系SGC-7... 目的:研究胃腺癌中是否存在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肿瘤细胞,探讨VIP在胃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窦黏膜,30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和74例胃腺癌组织中VIP蛋白的表达,以及中分化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低分化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及未分化胃腺癌细胞系HGC-27中VIP蛋白的表达。结果:36/74例(48.6%)胃腺癌组织中发现VIP阳性细胞,其中高分化7例,中分化15例,低分化14例。阳性细胞形态不规则,多数为细胞浆着色,少数细胞膜着色,核大而不规则。4/30例(13.3%)不典型增生及3/30例(10.0%)正常胃窦黏膜存在VIP阳性细胞。胃腺癌细胞株VIP蛋白呈高水平表达,其中SGC-7901阳性率为71.5%,BGC-823阳性率为82-3%,HGC-27阳性率为92.8%,VI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胞浆。结论:胃腺癌组织的肿瘤细胞有较高VIP蛋白表达;胃腺癌细胞株分泌VIP蛋白,且阳性率有随其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推测VIP蛋白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血管活性肠肽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纤维化血清标记物筛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杰 陈茂伟 +2 位作者 周怡 邹俊 李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24-2727,共4页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的血清蛋白标记物并建立相关筛选模型。方法:通过SELDI-TOF-MS技术对38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和18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蛋白质谱检测分析,并建立诊断模型以鉴别乙肝肝纤维化。结果:共检测出91个峰值...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的血清蛋白标记物并建立相关筛选模型。方法:通过SELDI-TOF-MS技术对38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和18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蛋白质谱检测分析,并建立诊断模型以鉴别乙肝肝纤维化。结果:共检测出91个峰值,12个为差异蛋白峰,其中6个在纤维化组高表达,6个在纤维化组低表达。用质荷比为M8596的差异蛋白建立的诊断模型最优,其特异度为84%(32/38),灵敏度为67%(12/18),阳性预测值为0.060,阴性预测值为0.994。结论:健康组和乙肝肝纤维化组的血清蛋白表达存在着差异,SELDI技术在乙肝肝纤维化血清标记物筛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纤维化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树鼩模型建立的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轶强 胡冰 +4 位作者 张莹 罗少仕 梁锦宁 李家富 郭松超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树鼩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树鼩Tupaia belangeri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造成急性衰老后,对树鼩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片段(Aβ1~42)和鹅膏蕈... 目的探索建立树鼩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树鼩Tupaia belangeri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造成急性衰老后,对树鼩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片段(Aβ1~42)和鹅膏蕈氨酸(IBO)的混合液,对照(生理盐水)组将所有药物替换为等剂量生理盐水,空白组不做处理。用Morris水迷宫对3组树鼩进行行为学测试,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镀银染色法进行病理检测分析。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提示,模型树鼩出现了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脑海马区出现明显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纤维缠结。对照组和空白组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腹腔注射D-gal,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和IBO混合液的方法可以造成树鼩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出现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纤维缠结,是一种可行的树鼩AD模型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染料SYBR GreenI及EB在定量PCR中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茜 谢湘芝 经承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9-461,共3页
目的:比较荧光染料SYBRGreenI及EB在定量PCR诊断中检测DNA的敏感性。方法: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YBRGreenI染色及EB染色,检测26例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人DNAPCR扩增产物,并进行光密度分析比较。结果:SYBRGreenI染色于24个循环PCR... 目的:比较荧光染料SYBRGreenI及EB在定量PCR诊断中检测DNA的敏感性。方法: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YBRGreenI染色及EB染色,检测26例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人DNAPCR扩增产物,并进行光密度分析比较。结果:SYBRGreenI染色于24个循环PCR产物带型清楚,可准确定量检测;EB染色则在28个循环才能进行定量分析。结论:荧光染料SYBRGreenI染色较EB染色测量DNA敏感、快捷,在定量PCR技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R Green EB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