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α-突触核蛋白预制纤维作用于分化的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1
作者
粟璟曦
宋琼
+2 位作者
景子涵
陈良颢
邹春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α-突触核蛋白预形成纤维(α-Syn PFF)作用于视黄酸(RA)分化的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未分化组和RA分化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淋...
目的探讨利用α-突触核蛋白预形成纤维(α-Syn PFF)作用于视黄酸(RA)分化的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未分化组和RA分化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巢蛋白(Nestin)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表达情况。将经RA分化后的SH-SY5Y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α-Syn PFF组,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固缩情况,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NO生成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TH、多聚腺苷酸二磷酸(PAR)、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酶(PARP)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129位丝氨酸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pS129-α-Syn)及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情况。结果RA处理可诱导SH-SY5Y细胞胞体变小、突起变长。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A处理可提高SH-SY5Y细胞TH、DAT、LAG3表达水平,降低Nestin表达水平(P<0.05);α-Syn PFF处理可使分化的SH-SY5Y细胞T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AR、PARP-1、cleaved PAR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A处理能提高SH-SY5Y细胞MAP2和NeuN表达水平(P<0.001);α-Syn PFF处理可使分化的SH-SY5Y细胞γH2AX和pS129-α-Sy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显示,α-Syn PFF处理可使分化的SH-SY5Y细胞核固缩(P<0.001)。NO检测结果显示,α-Syn PFF处理可提高分化的SH-SY5Y细胞内NO含量(P<0.01)。结论α-Syn PFF作用于RA分化的SH-SY5Y细胞可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预制纤维
视黄酸
SH-SY5Y细胞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53T转基因小鼠注射α-突触核蛋白纤维加速建立帕金森病模型
2
作者
周宇光
苏迎
+3 位作者
刘亚岭
韦昕钰
姜佩文
邹春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2-1319,共8页
目的通过在B6-hSNCA-A53T转基因小鼠脑内注射α-突触核蛋白预形成纤维(α-Syn PFF),促进帕金森病病理改变的快速出现,从而加快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C57BL/6J背景的α-Syn A53T转基因小鼠作为模型组,同系C57BL/6J小鼠为对照...
目的通过在B6-hSNCA-A53T转基因小鼠脑内注射α-突触核蛋白预形成纤维(α-Syn PFF),促进帕金森病病理改变的快速出现,从而加快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C57BL/6J背景的α-Syn A53T转基因小鼠作为模型组,同系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通过脑立体定位技术将α-Syn PFF注射至小鼠双侧纹状体内。造模后,通过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焦虑行为;转棒、抓力及爬杆实验测定其运动协调性和四肢肌张力;埋藏食物实验评价小鼠的嗅觉功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探究小鼠脑内炎症和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发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53T小鼠α-Syn PFF脑内注射后1月旷场实验中运动距离增加;转棒、抓力与爬杆实验无统计学意义;埋藏食物实验中寻找食物时间增加。造模2月后模型组旷场实验中运动距离减少;转棒、抓力与爬杆实验中运动协调能力以及肌张力减弱;埋藏食物实验中寻找食物时间增加。模型组小鼠黑质、皮层、海马区的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增加;小胶质细胞增加,路易小体沉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减少。结论A53T小鼠脑内注射α-Syn PFF后其嗅觉障碍和运动功能缺陷的发生显著提前;模型组小鼠黑质、皮层及海马区出现明显的α-突触核蛋白/路易小体沉积,并伴有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因此,该模型可作为一种快速建立的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A53T转基因小鼠
动物模型
α-突触核蛋白预合成纤维
路易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PTP诱导的食蟹猴偏侧帕金森病模型运动行为学的长期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罗斌斌
胡亚松
+1 位作者
岳峰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建立具有长期运动行为学改变的灵长类动物模型,用于研究神经保护性药物的研究。利用不同运动变化评估方法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食蟹猴偏侧帕金森病(Parkin...
目的建立具有长期运动行为学改变的灵长类动物模型,用于研究神经保护性药物的研究。利用不同运动变化评估方法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食蟹猴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运动行为学的长期动态变化。方法 5只(6~7岁)健康雄性食蟹猴分别于左侧颈内动脉注射MPTP建立偏侧PD模型。在MPTP注射前(基线),注射后3、6个月及1、3、6年分别进行临床评分;在MPTP注射前,注射后3、6个月及1年和6年分别进行24 h躯体自发运动总量行为监测。结果造模后3个月临床评分(14.65±8.41)增高到达高峰,造模6个月后临床评分(8.10±2.01)仍较基线高,但与3个月时比较显著降低(P=0.006);之后维持稳定,直至造模6年后临床评分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4 h躯体自发运动总量造模后3个月降低最明显(16 597.79±12 488.87),造模后6个月有所恢复(29 278.02±12 264.66),但与基线(50 084.20±30 170.89)比较仍显著性降低(与3、6个月比,P值分别为0.014,0.016);造模1年和6年后的24 h躯体自发运动总量恢复到基线水平。结论颈内动脉注射MPTP可以诱导形成稳定具有长期运动症状的偏侧PD模型,尤其是临床评分的改变,直到造模后6年仍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食蟹猴
运动行为学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α-突触核蛋白预制纤维作用于分化的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1
作者
粟璟曦
宋琼
景子涵
陈良颢
邹春林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再生
医学
与医用生物资源开发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
中心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1191)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10598033,202210598010)。
文摘
目的探讨利用α-突触核蛋白预形成纤维(α-Syn PFF)作用于视黄酸(RA)分化的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未分化组和RA分化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巢蛋白(Nestin)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表达情况。将经RA分化后的SH-SY5Y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α-Syn PFF组,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固缩情况,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NO生成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TH、多聚腺苷酸二磷酸(PAR)、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酶(PARP)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129位丝氨酸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pS129-α-Syn)及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情况。结果RA处理可诱导SH-SY5Y细胞胞体变小、突起变长。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A处理可提高SH-SY5Y细胞TH、DAT、LAG3表达水平,降低Nestin表达水平(P<0.05);α-Syn PFF处理可使分化的SH-SY5Y细胞T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AR、PARP-1、cleaved PAR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A处理能提高SH-SY5Y细胞MAP2和NeuN表达水平(P<0.001);α-Syn PFF处理可使分化的SH-SY5Y细胞γH2AX和pS129-α-Sy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显示,α-Syn PFF处理可使分化的SH-SY5Y细胞核固缩(P<0.001)。NO检测结果显示,α-Syn PFF处理可提高分化的SH-SY5Y细胞内NO含量(P<0.01)。结论α-Syn PFF作用于RA分化的SH-SY5Y细胞可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预制纤维
视黄酸
SH-SY5Y细胞
细胞模型
Keywords
Parkinson disease
α-synuclein preformed fibrils
retinoic acid
SH-SY5Y cells
cellular model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53T转基因小鼠注射α-突触核蛋白纤维加速建立帕金森病模型
2
作者
周宇光
苏迎
刘亚岭
韦昕钰
姜佩文
邹春林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再生
医学
与医用生物资源开发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
中心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2-1319,共8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5GXNSFA0693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1191)。
文摘
目的通过在B6-hSNCA-A53T转基因小鼠脑内注射α-突触核蛋白预形成纤维(α-Syn PFF),促进帕金森病病理改变的快速出现,从而加快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C57BL/6J背景的α-Syn A53T转基因小鼠作为模型组,同系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通过脑立体定位技术将α-Syn PFF注射至小鼠双侧纹状体内。造模后,通过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焦虑行为;转棒、抓力及爬杆实验测定其运动协调性和四肢肌张力;埋藏食物实验评价小鼠的嗅觉功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探究小鼠脑内炎症和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发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53T小鼠α-Syn PFF脑内注射后1月旷场实验中运动距离增加;转棒、抓力与爬杆实验无统计学意义;埋藏食物实验中寻找食物时间增加。造模2月后模型组旷场实验中运动距离减少;转棒、抓力与爬杆实验中运动协调能力以及肌张力减弱;埋藏食物实验中寻找食物时间增加。模型组小鼠黑质、皮层、海马区的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增加;小胶质细胞增加,路易小体沉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减少。结论A53T小鼠脑内注射α-Syn PFF后其嗅觉障碍和运动功能缺陷的发生显著提前;模型组小鼠黑质、皮层及海马区出现明显的α-突触核蛋白/路易小体沉积,并伴有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因此,该模型可作为一种快速建立的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关键词
帕金森病
A53T转基因小鼠
动物模型
α-突触核蛋白预合成纤维
路易小体
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A53T transgenic mice
animal model
α-Syn PFF
Lewy body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PTP诱导的食蟹猴偏侧帕金森病模型运动行为学的长期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罗斌斌
胡亚松
岳峰
陈彪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
医科大
学宣武医院神经生物学
研究
室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2,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33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2056),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164412-3),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63349)。
文摘
目的建立具有长期运动行为学改变的灵长类动物模型,用于研究神经保护性药物的研究。利用不同运动变化评估方法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食蟹猴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运动行为学的长期动态变化。方法 5只(6~7岁)健康雄性食蟹猴分别于左侧颈内动脉注射MPTP建立偏侧PD模型。在MPTP注射前(基线),注射后3、6个月及1、3、6年分别进行临床评分;在MPTP注射前,注射后3、6个月及1年和6年分别进行24 h躯体自发运动总量行为监测。结果造模后3个月临床评分(14.65±8.41)增高到达高峰,造模6个月后临床评分(8.10±2.01)仍较基线高,但与3个月时比较显著降低(P=0.006);之后维持稳定,直至造模6年后临床评分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4 h躯体自发运动总量造模后3个月降低最明显(16 597.79±12 488.87),造模后6个月有所恢复(29 278.02±12 264.66),但与基线(50 084.20±30 170.89)比较仍显著性降低(与3、6个月比,P值分别为0.014,0.016);造模1年和6年后的24 h躯体自发运动总量恢复到基线水平。结论颈内动脉注射MPTP可以诱导形成稳定具有长期运动症状的偏侧PD模型,尤其是临床评分的改变,直到造模后6年仍存在异常。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食蟹猴
运动行为学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cynomolgus monkeys
motor behavior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
分类号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α-突触核蛋白预制纤维作用于分化的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粟璟曦
宋琼
景子涵
陈良颢
邹春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A53T转基因小鼠注射α-突触核蛋白纤维加速建立帕金森病模型
周宇光
苏迎
刘亚岭
韦昕钰
姜佩文
邹春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PTP诱导的食蟹猴偏侧帕金森病模型运动行为学的长期动态评价研究
罗斌斌
胡亚松
岳峰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