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改革:如何平衡伦理教育与教学效果
1
作者 许婧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是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医学生提供深入理解疾病机制的实践机会。然而,如何在实验动物的使用中平衡伦理教育和教学效果,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现有文献,探讨在《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是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医学生提供深入理解疾病机制的实践机会。然而,如何在实验动物的使用中平衡伦理教育和教学效果,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现有文献,探讨在《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实施伦理教育和改进教学策略的方法,以实现动物伦理和教学效果的双重提升。通过整合课程、案例分析、伦理审查模拟以及跨学科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伦理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实施“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促进了实验动物福利的改善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动物实验 伦理教育 教学改革 “3R”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3b-5p对缺血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谢晓泳 陈宁园 +1 位作者 潘尚领 彭均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644,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93b-5p(microRNA-193b-5p,miR-193b-5p)对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ischemia-hypoxia,IH)环境中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心肌AC16细胞,并构建心肌细胞IH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IH组、IH+miR-193b-5p i... 目的:探讨微小RNA-193b-5p(microRNA-193b-5p,miR-193b-5p)对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ischemia-hypoxia,IH)环境中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心肌AC16细胞,并构建心肌细胞IH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IH组、IH+miR-193b-5p inhibitor组和IH+inhibitor NC组。对照组给予正常培养;IH组使用缺氧小室处理24 h诱导心肌细胞凋亡;IH+miR-193b-5p inhibitor组和IH+inhibitor NC组以相同的操作方法转染相应的质粒后进行IH处理24 h诱导心肌细胞凋亡。RT-qPCR检测IH后心肌细胞中miR-193b-5p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检测细胞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以了解心肌细胞损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最后,通过RNA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下游靶基因,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R-193b-5p与环指蛋白4[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finger protein 4,RNF4]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93b-5p在IH心肌细胞中高表达。此外,在IH环境下,心肌细胞活力下降,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增加;而抑制miR-193b-5p的表达水平可提高心肌细胞活力,减少细胞损伤,缓解IH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RNA测序结果以及进一步实验验证了miR-193b-5p可能作用于RNF4基因发挥作用。结论:抑制miR-193b-5p能减轻心肌细胞IH损伤和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抑制miR-193b-5p通过介导RNF4基因表达从而发挥抗凋亡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血 缺氧 微小RNA-193b-5p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魏贞 吕泽平 +4 位作者 潘尚领 刘承武 罗桓 胡才友 彭均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及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该地区521名壮族长寿老人(≥90岁,长寿组)和496名普通健康人(40~69岁,对照组)进行Ap0E基因分型,并检测血压...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及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该地区521名壮族长寿老人(≥90岁,长寿组)和496名普通健康人(40~69岁,对照组)进行Ap0E基因分型,并检测血压、血糖及血脂(TC、TG、HDL—C和LDL—C)等指标。结果:(1)在研究人群中,ApoE基因型频率以E3/3为最高,E2/3、E3/4次之,E2/2、E4/4最低;长寿组等位基因ε2和基因型E2/X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而ε4和E4/X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这些趋势无性别差异。(2)长寿组的TC、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TG水平低于对照组;组内分析发现,无论是长寿组或对照组、男性或女性.当基因型从E2/X向E3/3和E4/X变化时,血清TC及LDL-C水平逐渐增加,而TG水平逐渐减少.结论: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富集ApoE优势基因型,并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能是该流域长寿现象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类 APOE基因 多态性 血脂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204-5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义炜 杨英 潘尚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7,共8页
目的:探究hsa-miR-204-5p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活力、迁移、周期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构建过表达hsa-miR-204-5p(hsa-miR-204-5p mimics)模型。通过细胞划痕、Transwell、CCK-8、细胞周期和凋亡... 目的:探究hsa-miR-204-5p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活力、迁移、周期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构建过表达hsa-miR-204-5p(hsa-miR-204-5p mimics)模型。通过细胞划痕、Transwell、CCK-8、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等指标评估hsa-miR-204-5p对内皮细胞功能状态的影响。接着,使用RNA测序和RT-qPCR寻找并验证hsa-miR-204-5p的下游靶基因,将RNA测序中log2FC≤−0.5、P<0.05的基因和miRWalk数据库预测的hsa-miR-204-5p的下游靶基因取交集,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过表达hsa-miR-204-5p可以抑制EA.hy926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降低EA.hy926细胞的凋亡率,并使聚集在S期的细胞减少。富集分析结果发现hsa-miR-204-5p下游靶基因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富集在此通路的基因为MAPT、PPP3R1、PRKACB、PTPRR、MAP2K4、CACNA2D2和RPS6KA6。RT-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hsa-miR-204-5p后,MAPT和MAP2K4扩增结果较好且表达为下调。其中,MAPT下降趋势最明显。结论:hsamiR-204-5p可能通过抑制MAPT/MAPK信号通路而影响内皮细胞的活力、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204-5p 血管内皮细胞 RNA测序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免疫表型和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叶新青 邝晓聪 +2 位作者 韦常宏 黄俊琪 叶洪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诊断中免疫表型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73例DFSP中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vimentin、...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诊断中免疫表型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73例DFSP中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vimentin、CD34、CD99、S100、desmin、SMA和FISH检测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表达。选取85例非DFSP作为免疫组织化学的对照组,10例非DFSP作为FISH检测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对照组。结果:vimentin、CD34、CD99、S100、desmin、SMA在73例DFSP中阳性率分别是100%、91.78%、61.64%、0、0、6.85%,在对照组中不同程度表达,其中CD34的表达在鉴别诊断中有意义。COL1A1/PDGFB融合基因在DFSP的阳性率为86.96%(60/69),对照组均阴性。结论:在DFSP的诊断中,COL1A1/PDGFB融合基因是DFSP较为特异性、敏感性的标记,而CD34是DFSP相对理想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COL1A1/PDGFB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平面细胞极性通路核心基因的突变筛查
6
作者 苏琳 姜茜 +4 位作者 蔚开慧 李颀 张震 肖萍 姜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PCP)信号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在人类先天性巨结肠(HSCR)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HSCR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PCP通路的核心基因(CELSR3、FZD3、VANGL1、VANGL2、PRICKLE1、PRICKLE2、DVL1、DVL2)进行目...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PCP)信号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在人类先天性巨结肠(HSCR)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HSCR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PCP通路的核心基因(CELSR3、FZD3、VANGL1、VANGL2、PRICKLE1、PRICKLE2、DVL1、DVL2)进行目标区域捕获及二代测序,针对检出的可疑致病性突变进行PCR扩增及Sanger测序验证,通过Gene Tool软件及生物信息学网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3例患儿中,9例患儿存在PCP通路核心基因突变,阳性率为10.8%,突变的核心基因分别为:CELSR3基因c.7724A>G(H2575R)、c.6613G>A(A2205T)、c.1961C>T(T654M)、c.2230G>A(V744M)和c.8615C>G(A2872G);PRICKLE1基因c.113C>T(P38L)和c.797C>T(T266I);DVL2基因c.319C>T(R107W)和c.1276G>T(V426L),数据分析提示上述突变为有害突变。结论 PCP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导致的编码蛋白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HSCR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平面细胞极性通路 基因突变 CELS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患儿SOX10基因新突变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蔚开慧 姜茜 +6 位作者 张震 李颀 肖萍 苏琳 邹继珍 李龙 潘尚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一例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WS4)散发病例患儿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丰富该致病基因突变谱,为WS4遗传咨询提供新的证据,并对该综合征相关的SOX10基因所有无义突变进行文献回顾和总结。方法收集一个WS4患儿的详细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一例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WS4)散发病例患儿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丰富该致病基因突变谱,为WS4遗传咨询提供新的证据,并对该综合征相关的SOX10基因所有无义突变进行文献回顾和总结。方法收集一个WS4患儿的详细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获取血样,对包括SOX10、EDNRB、EDN3在内的172个先天性巨结肠及综合征相关基因进行二代测序,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针对可疑致病突变进行扩增及Sanger测序验证,应用Gene Tool软件及生物信息学网站的信息分析数据。结果发现患儿SOX10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一杂合无义突变(c.838G>T,p.E280X),父母均表现正常且未发现有该突变。结论发现一新的SOX10基因致病突变,丰富了致WS4的SOX10基因突变谱,并为父母提供再生育患儿的风险评估及必要的产前诊断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Ⅳ型 SOX10无义突变 目的基因测序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