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团泛菌脂多糖对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王启辉 申继清 +2 位作者 叶洁梅 王健 冷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纯蛋白疫苗组、LPSp+铝佐剂疫苗组6组,背部皮下免疫4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分别经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滴度。结果:免疫4次后,LPSp能明显增强纯蛋白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P<0.05);对铝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影响不大(P>0.05)。结论:LPSp对纯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产生抗体具有较强促进作用,对铝佐剂疫苗产生抗体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疫苗 成团泛菌脂多糖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小室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中避免“边缘效应”的作用
2
作者 涂镇波 李玲 +3 位作者 冯安林 黄朋 李晓龙 周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2,共2页
目的探讨保温小室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中避免"边缘效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两步法,实验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保温小室,另一组采用免疫组化PAP笔,同时改良抗体滴加方法。结果 40例肺癌组织芯片采用保温小室,32例肝癌... 目的探讨保温小室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中避免"边缘效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两步法,实验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保温小室,另一组采用免疫组化PAP笔,同时改良抗体滴加方法。结果 40例肺癌组织芯片采用保温小室,32例肝癌组织芯片、各40例胃癌及鼻咽癌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PAP笔,分别计算边缘组织和中央组织平均光密度值。经统计发现不论是采用保温小室或免疫组化PAP笔,4种组织切片边缘与中央部位平均光密度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保温小室较免疫组化PAP笔更为简单易行,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时避免"边缘效应"方面保温小室可取代免疫组化PAP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边缘效应 保温小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CD8^+T细胞Toll样受体2表达增强 被引量:3
3
作者 运晨霞 肖健 +4 位作者 康迪 王启辉 彭丽姗 刘显 冷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测定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CD8^+T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的水平,探索TLR2在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中的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样本的血清HBV载量,分为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 目的测定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CD8^+T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的水平,探索TLR2在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中的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样本的血清HBV载量,分为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4拷贝/m L)、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4拷贝/m L),19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亚群中TLR2和CD38、HLA-DR、CD95、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并分析TLR2表达情况及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病毒载量组与高病毒载量组CD8^+T细胞TLR2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高,低病毒载量组CD8^+T细胞TLR2表达高于高病毒载量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8^+T细胞亚群中TLR2和CD38、HLA-DR、CD95、PD-1表达缺乏相关性。结论 HB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TLR2的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2(TLR2) 乙型肝炎病毒(HBV) CD8+T细胞 免疫活化 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受体结合与抗原性改变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安林 涂镇波 +1 位作者 张增峰 樊晓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与宿主细胞表面糖链末端唾液酸(SA)的结合对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禽流感病毒对SAα2-3Galβ糖链以及人流感病毒对SAα2-6Galβ糖链的结合特异性使跨种属传播受阻,但不同的流感病毒在猪和陆地家禽... 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与宿主细胞表面糖链末端唾液酸(SA)的结合对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禽流感病毒对SAα2-3Galβ糖链以及人流感病毒对SAα2-6Galβ糖链的结合特异性使跨种属传播受阻,但不同的流感病毒在猪和陆地家禽等中间宿主体内发生基因重配作用后,可使部分禽流感病毒获得适应性感染人的能力,另一方面,流感病毒自身的基因突变,尤其是受体结合部位周围的特定位点,可导致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异性发生转变,而病毒的变异伴随着自身糖修饰和抗原表位的改变,使机体对其免疫识别结合的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分子水平的改变都将对病毒相关的宿主受体结合和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受体结合 抗原性 基因重配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9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正相关 被引量:5
5
作者 毛学锋 彭丽珊 +5 位作者 刘显 杨洋 王启辉 王登嵘 肖健 冷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oll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的关系。方法募集7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按HBV DNA的含量高低分为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12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oll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的关系。方法募集7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按HBV DNA的含量高低分为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1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抗凝血,密度梯度法分离PBMC;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的TLR9、CD38、HLA-DR、CD95的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过程中,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PBMC的TLR9、HLA-DR、CD9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PBMC上TLR9与CD38、HLA-DR、CD95的共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HBV感染者PBMC上,TLR9与CD38、HLA-DR、CD95的表达正相关(r分别为0.345、0.334、0.227)。结论慢性HBV感染过程中,PBMC的TLR9、HLA-DR、CD95表达水平升高,TLR9表达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Toll样受体9(TLR9) CD38 HLA-DR CD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3的信号通路及作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海霞 冷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3-1116,共4页
Toll样受体3是Toll样受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可特异性识别相应配体,通过独特的信号活化途径在抗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疾病防治和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文章对TLR3结构、信号通路及以TLR3为靶... Toll样受体3是Toll样受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可特异性识别相应配体,通过独特的信号活化途径在抗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疾病防治和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文章对TLR3结构、信号通路及以TLR3为靶点的药物,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及中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综述发现,在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宝库中,可能存在着新的TLR3靶点拮抗或者激动分子,能够通过TLR3及其信号通路发挥对相关疾病的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3 信号通路 靶点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瑶山亚种树鼩自发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海波 梁亮 +4 位作者 曹颖颖 周凡琦 王启辉 张丽峰 冷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144,共5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ts,DSFP)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建立对应的肿瘤相关动物模型对于研究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发生机制及开发对应防治方法非常重要。论文报告了1例瑶山树鼩自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该...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ts,DSFP)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建立对应的肿瘤相关动物模型对于研究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发生机制及开发对应防治方法非常重要。论文报告了1例瑶山树鼩自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该树鼩瘤细胞主要由梭性细胞构成,呈束状、车辐状或席纹状排列,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局灶伴有钙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Vimentin弥漫阳性、ki-67瘤细胞低比例阳性、CD31和CD34血管呈阳性,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研究结果不仅为树鼩的自发肿瘤提供背景依据,有利于掌握树鼩自发肿瘤的基本形态特点和规律,也为进一步建立树鼩的肿瘤模型和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学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瑶山亚种树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ponin家族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8
作者 涂镇波 李玲 +1 位作者 冯安林 周素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7,共4页
近几年Calponin家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着重在作为一种钙调节蛋白参与细胞的收缩作用方面,
关键词 CALPONIN 肿瘤转移 家族 收缩作用 钙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