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扶绥弄邓黑叶猴种群数量和保护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友邦 韦振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2952-12953,12965,共3页
采用访问法和小区蹲点调查法,2007年8月和2008年3月分别对广西扶绥昌平乡石丽村弄邓屯黑叶猴的分布、种群数量、威胁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分布区范围约为20 km2,现有黑叶猴4群21只。弄邓黑叶猴不属于保护区的范围,保护力度非常小... 采用访问法和小区蹲点调查法,2007年8月和2008年3月分别对广西扶绥昌平乡石丽村弄邓屯黑叶猴的分布、种群数量、威胁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分布区范围约为20 km2,现有黑叶猴4群21只。弄邓黑叶猴不属于保护区的范围,保护力度非常小,主要的威胁是人为的偷猎和栖息地的破坏。鉴于弄邓黑叶猴种群在全球黑叶猴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分布区应当建立保护小区,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种群数量 栖息地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龙眼良种选择和龙眼生产现状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覃榜彰 张乃燕 +3 位作者 林静荣 莫钊志 班汉珍 覃英繁 《广西林业科学》 1997年第1期39-42,共4页
完成了广西九县(市)七个龙眼品种优株调查,选择优树94株,发现并选择了一批优质早、迟熟品种,调查了广西四旁散生龙眼树各品种结果情况和现已投产的果园品种纯度、产量及其效益。
关键词 龙眼 良种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在桂北地区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梁光祥 《广西林业科学》 1994年第4期165-171,共7页
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在我区桂北地区由于春季常为低温多雨天气,白僵菌的防治效果不稳定,为了进一步研究白僵菌在桂北的应用效果,1986~1990年在桂北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全州县综合防治示范... 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在我区桂北地区由于春季常为低温多雨天气,白僵菌的防治效果不稳定,为了进一步研究白僵菌在桂北的应用效果,1986~1990年在桂北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全州县综合防治示范区,对越冬前、越冬后和第一代马尾松毛虫进行放菌和用菌量等试验,并对白僵病的流行作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马尾松 白僵病 流行 松毛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序桉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昌荣 项东云 +3 位作者 陈健波 翟新翠 阚荣飞 兰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8-162,176,共6页
以广西东门林场11个种源的17年生大花序桉试验林为材料,伐倒样木取木样和生长锥钻取木芯2种取样方法测定木材基本密度,研究大花序桉木材基本密度在种源间、树干高度和胸径处径向变异,同时研究木材基本密度与无损检测测定值之间的相关关... 以广西东门林场11个种源的17年生大花序桉试验林为材料,伐倒样木取木样和生长锥钻取木芯2种取样方法测定木材基本密度,研究大花序桉木材基本密度在种源间、树干高度和胸径处径向变异,同时研究木材基本密度与无损检测测定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两种取样方法测定基本密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范围是0.617~0.753 g/cm3,总体平均基本密度为0.706 g/cm3,方差分析表明大花序桉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基本密度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化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不同树干高度的基本密度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自髓心到树皮呈逐渐增大的径向变异规律,木材基本密度在径向差异极显著;用木块样品测出的基本密度总体上都比用木芯样品测出的结果高,同时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从大花序桉Pilodyn测定值与基本密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可知,这两者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北向的决定系数(R2=0.410)高于南向的决定系数(R2=0.363),外部平均基本密度决定系数(R2=0.488)高于总体平均基本密度的决定系数(R2=0.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序桉 基本密度 Pilodyn无损检测 变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B病毒的检疫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文红 韦毅 胡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87-90,共4页
以人疱疹病毒为抗原 ,用酶免疫法 (EIA)比较在不同生境中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野外捕获组阳性率为 76 .2 % ;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阳性率为 6 5.1% ;自繁分笼群养组阳性率为 13.5%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总阳性率为 57.... 以人疱疹病毒为抗原 ,用酶免疫法 (EIA)比较在不同生境中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野外捕获组阳性率为 76 .2 % ;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阳性率为 6 5.1% ;自繁分笼群养组阳性率为 13.5%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总阳性率为 57.1% ,不同性别相关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 ( 58.1% ,♀ 56 .2 % ) .自繁分笼群养组相关抗体阳性率与其它两组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 (<0 .0 1) .在野外捕获组和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中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随着猴龄的增长而上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面猴 B病毒 玻片免疫酶法 实验动物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外生菌株的筛选及其在松树育苗和造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季丹 唐玉贵 +4 位作者 覃尚民 何三中 梁定军 陈小红 彭秀玲 《广西林业科学》 1996年第3期135-140,共6页
通过对本地区菌根真菌资源调查、收集、分离,初步筛选出了5个外生菌根真菌,可以提高马尾松、湿地松的生长量。
关键词 菌根真菌 马尾松 湿地松 生长量 育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种子产量近期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莫钊志 喻方圆 +3 位作者 覃英繁 班汉珍 农德志 覃开展 《广西林业科学》 199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通过1992—1995年在南宁地区林科所种子园进行的调查,对可见半面树冠法、信息段法、球果切开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可靠的综合预测模型。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上述预测方法具有精度高。
关键词 马尾松 半面树冠法 信息段法 种子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