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理分布水松叶挥发性成分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娟 刘世男 +3 位作者 邓必玉 卢志海 黄安书 梁永延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0-446,共7页
为探究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叶挥发性成分的地理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GC-MS方法测定广西6个地理分布(宾阳县、天等县、雁山区、苍梧县、平乐县和覃塘区)的野生水松叶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分布水松叶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出... 为探究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叶挥发性成分的地理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GC-MS方法测定广西6个地理分布(宾阳县、天等县、雁山区、苍梧县、平乐县和覃塘区)的野生水松叶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分布水松叶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出139种化学成分,其中,萜烯类的α-蒎烯和D-柠檬烯在各地理分布中的相对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8.61%~28.32%、16.80%~49.02%。通过对比6个地理分布水松叶挥发性成分发现,覃塘区水松叶挥发物种类最少,宾阳县的最多;雁山区的醇类、芳香烃类、醚类、醛类、萜烯类、酮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均最低,而天等县的芳香烃类、酚类、醚类、醛类、酸类、萜烯类和烷烃类相对含量均最高。不同地理分布水松叶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7.53%,可以反映大部分成分信息,其中,醚类、萜烯类、烷烃类、芳香烃类、酸类、烯烃类、酚类、酯类、酮类、醇类和其他类的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是区分不同地理分布水松的差异性物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覃塘区、苍梧县和雁山区聚为一组,平乐县和宾阳县聚为一组,天等县单独为一组。挥发性成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经度和海拔对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水松的培育和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松 挥发性成分 GC-MS 地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分布水松根际微生物群落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娟 刘世男 +1 位作者 邓必玉 梁永延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探究水松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以广西野生水松根际土壤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地理分布水松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讨其与根际土壤养分和地理气候间的关联。结果显示,广西不同地理分布水松根... 为探究水松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以广西野生水松根际土壤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地理分布水松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讨其与根际土壤养分和地理气候间的关联。结果显示,广西不同地理分布水松根际微生物优势菌门皆是变形菌门和子囊菌门,优势属皆为大肠杆菌,根际土壤真菌都以腐生型为主。不同地理分布水松根际微生物α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其中,覃塘较低,天等和宾阳较高。相比于其他地理分布的根际微生物,苍梧细菌和雁山真菌生物标志物较多,而覃塘细菌和平乐真菌生物标志物较少。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广西不同地理分布水松土壤养分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紧密关联,而气候是塑造真菌群落的重要因素。此外,有效磷、全磷、年平均相对湿度、速效钾是细菌群落的驱动因子,年平均相对湿度是真菌的驱动因子。厚壁菌门、酸杆菌门、帕氏菌门、Sva0485、担子菌门和摩氏菌门与土壤磷、钾有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松 地理分布 根际微生物群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3
作者 陈文华 梁永延 +2 位作者 刘振学 黄超群 邓必玉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5期84-88,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对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采集、鉴定,分析其种类组成及可利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记录有蕨类植物24科61属146种(包括4个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凤尾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对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采集、鉴定,分析其种类组成及可利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记录有蕨类植物24科61属146种(包括4个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凤尾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蹄盖蕨科,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双盖蕨属、复叶耳蕨属、卷柏属和鳞毛蕨属;分布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蕨类植物7种,濒危(EN)蕨类植物1种,近危(NT)蕨类植物3种;药用蕨类植物有79种,多具清热解毒功效;观赏蕨类植物121种,形态多样且适应性强;食用蕨类植物10种,主要食用嫩叶和根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资源调查 重点保护蕨类植物 珍稀濒危蕨类植物 药用蕨类植物 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