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0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北海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
1
作者 马千惠 张鹤露 +2 位作者 陈光程 欧丹云 刘晓收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11,共13页
为研究广西北海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于2021年1月(冬季)和7月(夏季),在广西北海红树林湿地设置3个断面共9个站位,进行小型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的定量采样。结果表明,冬、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2617.17±973... 为研究广西北海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于2021年1月(冬季)和7月(夏季),在广西北海红树林湿地设置3个断面共9个站位,进行小型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的定量采样。结果表明,冬、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2617.17±973.13)ind./(10 cm^(2))和(1173.69±535.75)ind./(10 cm^(2))。红树林断面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最高,为(2398.23±1502.71)ind./(10 cm^(2)),光滩断面最低,为(1539.55±731.04)ind./(10 cm^(2)),养殖断面为(1748.50±469.20)ind./(10 cm^(2))。冬季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干重,后同)为(3686.93±1096.40)μg/(10 cm^(2)),夏季平均生物量为(2258.18±1019.48)μg/(10 cm^(2))。光滩断面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最高,为(3650.13±1188.95)μg/(10 cm^(2))。养殖断面最低,为(2272.32±531.48)μg/(10 cm^(2))。红树林断面为(2995.21±1499.03)μg/(10 cm^(2))。各季节及各断面均鉴定出10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海洋线虫均为最优势类群。光滩断面小型底栖动物群落最为独特,体现在其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最低而生物量最高,在类群组成上均匀性也更高,整体群落结构较其余两个断面差异更大。这与光滩断面独特的环境特征有关,尤其是较大的沉积物颗粒、较高的温度和较低含水量的影响,且整体环境状况最佳。根据N/C比值的评价结果,研究区域环境状况整体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时空分布 红树林 广西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铁山港湾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欧阳贤清 李小维 +2 位作者 裴木凤 雷学铁 粟启仲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52,共14页
广西北海铁山港湾拥有红树林、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同时易受人类开发活动影响。为了解铁山港湾表层沉积物主要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2021年春季、秋季铁山港湾环境质量调查,对铁山港湾表层沉... 广西北海铁山港湾拥有红树林、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同时易受人类开发活动影响。为了解铁山港湾表层沉积物主要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2021年春季、秋季铁山港湾环境质量调查,对铁山港湾表层沉积物中汞(Hg)、砷(As)、铜(Cu)、铅(Pb)、锌(Zn)、镉(Cd)、有机碳(OC)、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油类(Oil)等污染物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影响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1)铁山港湾海洋沉积物整体处于优良状态,受污染程度低,其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低,处于无污染状态;(2)铁山港湾表层沉积物中OC、AVS和Oil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Cu、Zn和Pb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Hg和Cd具有显著正相关性;(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铁山港湾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可分为四簇,第一簇为OC、AVS和Oil,第二簇为As,第三簇为Cu、Zn和Pb,第四簇为Hg和Cd;(4)铁山港湾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归纳为两个主成分,两个主成分可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4.26%;(5)铁山港湾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分布除了受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影响,同时也受海湾水动力条件影响。铁山港湾夏秋季较强的水动力能促进污染物向外输运,使得春秋两季污染物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山港湾 沉积物 污染特征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蛏子育苗技术要点及经济效益分析
3
作者 陈其明 邓敦乾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8期89-93,共5页
阐述了北海蛏子养殖产业现状与市场需求,并围绕北海蛏子育苗技术要点展开分析,从育苗场地选择、亲蛏选择与催产、受精卵孵化与选幼、幼虫培育管理、稚贝培育与出池等关键环节全面分析,为北海蛏子育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通过对育苗成本... 阐述了北海蛏子养殖产业现状与市场需求,并围绕北海蛏子育苗技术要点展开分析,从育苗场地选择、亲蛏选择与催产、受精卵孵化与选幼、幼虫培育管理、稚贝培育与出池等关键环节全面分析,为北海蛏子育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通过对育苗成本进行合理假设,结合市场调研等手段了解广西北海市场情况并展开收益估算,进一步开展利润分析,计算了净利润、利润率与投资回报率等指标,旨在为北海蛏子育苗产业提供技术指导与经济效益参考,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滩蛏子 育苗 技术要点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广西北海市为例
4
作者 余浏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2期48-52,共5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广西北海市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拥有优越的区位、市场、资源等条件,但也存在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指导、集聚效应不够强、基础设施不够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广西北海市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拥有优越的区位、市场、资源等条件,但也存在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指导、集聚效应不够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专业人才支撑等不利因素。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全域旅游为导向,突出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宣传推介,加强人才培养,有效拓展和延伸旅游发展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北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红树林宜林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耿婉璐 邢永泽 +1 位作者 张秋丰 管卫兵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了解广西北海红树林宜林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本文首次在北海市选择了2条光滩断面、2条有少量互花米草分布的断面和2条被互花米草覆盖的断面开展生态调查,调查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 为了解广西北海红树林宜林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本文首次在北海市选择了2条光滩断面、2条有少量互花米草分布的断面和2条被互花米草覆盖的断面开展生态调查,调查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共29种,不同生境的软体动物生物量、节肢动物栖息密度及蟹洞数量差异显著(P<0.05),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沉积物的偏态显著正相关(P<0.05)。光滩样地黄金村HJ群落结构稳定,其余样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均不稳定。互花米草的生长会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互花米草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设施黄瓜间套种苦瓜高效栽培技术
6
作者 陈世毅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51-52,共2页
黄瓜、苦瓜间套种植是广西设施大棚蔬菜种植区常见的一项农业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可合理利用时间茬口与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加种植效益。该文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设施大棚黄瓜间... 黄瓜、苦瓜间套种植是广西设施大棚蔬菜种植区常见的一项农业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可合理利用时间茬口与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加种植效益。该文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设施大棚黄瓜间套种苦瓜高效栽培技术,旨在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黄瓜 苦瓜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广西北海市偏酸性地下水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训 张华 +4 位作者 赵亮 沈晔 严霞 欧业成 黄喜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0-856,共7页
广西北海市滨海平原松散沉积物中分布有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pH值普遍偏低,一般4.0~6.0者居多。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矿物成分石英占50%~80%,含少量粘土矿物,化学成分中SiO2占绝大多数。以难溶成分为主的沉积物和长期的淋滤... 广西北海市滨海平原松散沉积物中分布有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pH值普遍偏低,一般4.0~6.0者居多。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矿物成分石英占50%~80%,含少量粘土矿物,化学成分中SiO2占绝大多数。以难溶成分为主的沉积物和长期的淋滤作用使地下水具有低矿化度。天然状态下偏酸性地下水的H+来源于碳酸的离解、粘土层中的H2O+以及雨水中的酸度。碳酸则是由CO2溶解于水而形成。其中CO2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地下含水系统中缺少可以中和酸的碱性物质,有利于H+集聚,使地下水pH值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含水层 酸性地下水 PH值 可溶离子 碳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市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华 周训 +5 位作者 沈晔 赵亮 严霞 吴福 黎木兰 李祖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3-618,共6页
对广西北海市近20年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和2002—2003年野外实地取样的测试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Piper图和Q型群分析进行水化学分类,结果表明该地区北部地下水以Ca.Na-HCO3型为主,水化学特征显示地下水化学成分受降雨入渗和溶滤的影响,... 对广西北海市近20年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和2002—2003年野外实地取样的测试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Piper图和Q型群分析进行水化学分类,结果表明该地区北部地下水以Ca.Na-HCO3型为主,水化学特征显示地下水化学成分受降雨入渗和溶滤的影响,而南部地下水以Na-Cl或Na.Ca-Cl型为主。北海市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的矿化度低,pH值低,呈偏酸性。低矿化度的雨水、可溶盐含量极低的含水介质、迅速的水循环以及长期的淋滤作用,导致了北海地区地下水低矿化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 聚类分析 滨海含水层 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湾COD与水文生物要素及不同形态氮磷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韦蔓新 童万平 +1 位作者 赖廷和 何本茂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本文探讨了北海湾COD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水文、生物要素及不同形态氮、磷含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河流输入对本湾COD值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春、夏季 ,冬季最小 ,秋季则以沿岸排废、排污影响为主 ;水文要素对COD值的分布起主导控制作用 ,生... 本文探讨了北海湾COD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水文、生物要素及不同形态氮、磷含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河流输入对本湾COD值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春、夏季 ,冬季最小 ,秋季则以沿岸排废、排污影响为主 ;水文要素对COD值的分布起主导控制作用 ,生物化学作用仅占次要地位 ;春、夏、冬三个季度月COD值与氮含量的相关性较为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水文生物要素 北海湾 COD 化学需氧量 生物化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在清 孟祥江 +2 位作者 吴良忠 黄勇 朱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507-5511,共5页
[目的]全面准确地评价广西北海市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滨海湿地开发利用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所构建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框架体系和最新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湿地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对北... [目的]全面准确地评价广西北海市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滨海湿地开发利用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所构建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框架体系和最新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湿地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对北海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2009年北海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32.20亿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10.85亿元,生态服务价值21.35亿元,并对生态服务价值构成进行了分析。[结论]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货币化计量,不仅可以提高人类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正确认识,还可以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价 北海市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微型藻类组成调查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斌 廖思明 《广西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452-455,共4页
于2007年4月至8月间,不定期到北海市侨港镇和大墩海的12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ei)养殖池塘采样调查微型藻类组成。结果表明,处于养殖前期的4口池塘,微型藻类种类数量相对较多,藻细胞密度相对较低,优势种类主要是硅藻和绿藻,两... 于2007年4月至8月间,不定期到北海市侨港镇和大墩海的12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ei)养殖池塘采样调查微型藻类组成。结果表明,处于养殖前期的4口池塘,微型藻类种类数量相对较多,藻细胞密度相对较低,优势种类主要是硅藻和绿藻,两者的密度占到微型藻类总密度的80%~90%。处于养殖后期的8口池塘,微型藻类种类数量相对较少,藻细胞密度相对较高,优势种类主要是颤藻和裸藻。一味降低盐度促使对虾快速生长的养殖方法,不利于维持水体中有益藻类的生长和保持水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藻类 优势种 凡纳滨对虾 养殖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叶绿素a和微藻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思明 陈剑锋 +2 位作者 阎冰 吴斌 兰国宝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于不同养殖时间,采集广西北海市3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水样,调查养殖水中叶绿素a浓度和微藻组成。叶绿素a浓度用分光光度三波长法测定,微藻分类计数用镜检法进行,微藻多样性分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 于不同养殖时间,采集广西北海市3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水样,调查养殖水中叶绿素a浓度和微藻组成。叶绿素a浓度用分光光度三波长法测定,微藻分类计数用镜检法进行,微藻多样性分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和种类优势度指数进行。结果表明,3口池塘叶绿素a的浓度养殖前期低,在10.0μg/L以内,养殖中期增长迅速,养殖后期达到150.0μg/L;微藻细胞密度在养殖前期低于20×106cells/L,养殖后期高于100×106cells/L;微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皆为养殖前期高,养殖中后期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0.98~3.15,均匀度指数0.28~0.82;在养殖前期,微藻的种类较多,优势种是硅藻和绿藻,养殖中后期种类减少,优势种是绿藻、蓝藻和甲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叶绿素A 微藻 优势种 养殖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半岛近岸水域活性磷酸盐与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蔓新 赖廷和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5-210,共6页
本文根据 1 992~ 1 999年 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 ,分析研究了广西北海半岛近岸水域活性磷酸盐 (PO4 P)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Chl a)含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该水域PO4 P含量的分布具有随着其补充量与浮游植物的消耗量的不同而明显... 本文根据 1 992~ 1 999年 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 ,分析研究了广西北海半岛近岸水域活性磷酸盐 (PO4 P)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Chl a)含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该水域PO4 P含量的分布具有随着其补充量与浮游植物的消耗量的不同而明显不同的特征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秋、冬季该水体PO4 P与Chl a含量之间以负相关趋势较为明显 ,春季则以正相关趋势较为明显 .该水域中氮的供应远比磷的充裕 ,除个别航次外 ,N/P均值都高于 39.1 1 ,远高于Redfield比值 (1 6 ) .PO4 P含量可能是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也可能是 1 99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海洋化学 营养水平 相关分析 叶缘素a 活性磷酸盐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2018年广西北海银滩海岸带地形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增军 韦江玲 +2 位作者 王丹 魏春雷 张春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58-162,共5页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是滨海资源旅游胜地。本文以广西北海银滩海滩公园(电建渔港-咸田渔港)为重点研究区,利用实测地形数据,分析1985—2018年33年海岸带地形地貌变化和沙槽-沙坝地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北海银滩2018年...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是滨海资源旅游胜地。本文以广西北海银滩海滩公园(电建渔港-咸田渔港)为重点研究区,利用实测地形数据,分析1985—2018年33年海岸带地形地貌变化和沙槽-沙坝地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北海银滩2018年较1985年海岸带变窄,大墩海至电建渔港海岸带消失15. 2~632. 21 m,电建渔港至咸田渔港海岸带消失163. 28~521. 34 m,咸田渔港至白虎头村段(银滩公园)海岸带消失22. 14~192. 36 m;②海滩公园33年间平均海平面所在位置向陆地方向移动2. 61~99. 17 m;理论最低低潮面0 m位置向陆方向移动0~195. 72 m;③沙槽-沙坝地貌由西向东逐渐不明显,海滨以砂占绝对优势,粒径集中分布在0. 125~0. 5 mm,粒级含量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银滩 地形 海岸带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市的鸟类资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仁杰 刘文爱 +1 位作者 余桂东 车志群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197-211,共15页
【目的】对北海市鸟类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方法】于2005—2016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地区的鸟类进行调查,结合查阅历史资料文件记载,归纳总结全市的鸟类资源。【结果】在北海地区共记录鸟类455种,留鸟种类均较少,多数鸟类在北海... 【目的】对北海市鸟类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方法】于2005—2016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地区的鸟类进行调查,结合查阅历史资料文件记载,归纳总结全市的鸟类资源。【结果】在北海地区共记录鸟类455种,留鸟种类均较少,多数鸟类在北海为候鸟,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数量均极为稀少,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9种,包括数量众多的隼形目猛禽。【结论】北海是西伯利亚、东亚、东北亚候鸟迁往西太平洋群岛、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和停歇地。北海地区候鸟数量众多,但由于内陆和滨海湿地退化,以及盗猎野生鸟类行为导致大型水鸟在该地区缺失。因此需在春秋两季迁徙季节加强候鸟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 鸟类 候鸟 大型水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特色文化名村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广西北海市白龙村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丽群 朱鹏飞 单国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7期4338-4341,共4页
以广西特色文化名村白龙村为研究对象,对其17种物质和非物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赋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将资源单体划分为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普通资源3个等级。根据资源等级划分,提出了白龙村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结合资源的等... 以广西特色文化名村白龙村为研究对象,对其17种物质和非物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赋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将资源单体划分为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普通资源3个等级。根据资源等级划分,提出了白龙村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结合资源的等级划分与空间分布,将村落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生态环境本底区,并提出了分区控制管理对策以保护南珠特色文化资源及其村落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划 旅游开发与保护 聚类分析 特色文化名村 白龙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涠洲岛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凤秀 朱鹏飞 黄婷 《广东园林》 2017年第6期78-81,共4页
对涠洲岛上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该岛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31种,隶属于77科121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3属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74科117属126种。植物构成体现滨海特色、风水林文化特色等,大多数种类具有较高观赏价... 对涠洲岛上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该岛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31种,隶属于77科121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3属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74科117属126种。植物构成体现滨海特色、风水林文化特色等,大多数种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对其生态特性及绿化应用进行分析,为滨海地区的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乡土植物资源 涠洲岛 绿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座图贴近度方法在广西北海近海水质监测优化布点上的应用
18
作者 邓超冰 《热带海洋》 CSCD 1993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将星座图聚类、欧几里得距离贴近度、中国近海水质评价及t检验方法结合起来,对广西北海近海水质监测点进行分类、择优布点及检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实用的优化布点方法。
关键词 近海 水质 布点 星座图聚类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拉关木挥发物的ATD-GC/MS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贻烈 郑华 +4 位作者 陆小峰 李坤 钟景春 宋国彬 陈大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762,共5页
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具有优良的耐盐抗污染特性,但其自身吸收海水污染物后对周边环境及人类是否安全引人关注,尤其是该树种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在嗅觉方面是否安全有待评价。该研究以其活体无损伤幼龄及成年枝叶(无花、开花及带果状态)的... 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具有优良的耐盐抗污染特性,但其自身吸收海水污染物后对周边环境及人类是否安全引人关注,尤其是该树种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在嗅觉方面是否安全有待评价。该研究以其活体无损伤幼龄及成年枝叶(无花、开花及带果状态)的挥发物为对象,用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方式采集样品后,经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拉关木挥发物由萜烯、酮、羧酸等化合物组成,其中萜烯所占比例最高,而最优势成分α-蒎烯在各试样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在3/4左右,β-水芹烯、β-蒎烯等其它萜烯也具有较高含量,为10%~15%及在5%以上,萜烯类成分的存在与有关红树植物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文献报道相吻合。试样中的其它少量成分呈松木、冬青、柑橘、桉树等香韵,部分成分具有中等强度的香比强值(ASV),如莰烯(250)、苯甲醛(500)、苯乙酮(200)、壬醛(550)、水杨酸甲酯(450)等,部分成分的ASV值较低,如萜品油烯(异松油烯,120)、辛酸(100)、壬酸(100)、对伞花烃(80)等,但对总体气味均有一定的贡献度。由于拉关木挥发物中的各种成分总体有益于人体健康,且在日用香料香精产品中可广泛应用。因此,该树种在嗅觉方面安全、无毒,适合沿海植被恢复、景观及"芳香化"营造等,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关木 嗅觉 活体 动态顶空 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 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银滩侵蚀动力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涛 王增军 张建兵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7-154,共8页
广西北海银滩是一处典型的强潮海滩,以滩面宽阔、砂质纯白为特征,为当地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近年来银滩也出现了岸线后退、滩肩消失、沉积粗化等侵蚀迹象。为了研究银滩侵蚀的动力机制,本文对银滩海水浴场当前的滩面高程、坡度以及滩... 广西北海银滩是一处典型的强潮海滩,以滩面宽阔、砂质纯白为特征,为当地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近年来银滩也出现了岸线后退、滩肩消失、沉积粗化等侵蚀迹象。为了研究银滩侵蚀的动力机制,本文对银滩海水浴场当前的滩面高程、坡度以及滩面后退距离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基于2016−2018年间的滩面高程动态变化,分析了冬、春季风浪和台风期间水位、波浪特征与滩面侵蚀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探讨了最有可能造成银滩侵蚀的台风路径。研究表明,1985年以来的滩面最大后退距离为80 m,侵蚀造成海滩上部滩面坡度降低,使得海滩上部的剖面形态向上凸状转化。冬、春季节的风浪叠加高水位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滩面侵蚀,并在海滩上部形成脊槽地貌,但是这种侵蚀会被夏季西南向涌浪导致的回淤所恢复。造成银滩侵蚀后退的主要原因是2003年以来风暴潮重现频率增加。发源于西太平洋,经海南岛北部或雷州半岛进入北部湾的台风可以导致显著的海岸增水,最易于引起强烈的海滩侵蚀事件。银滩东侧的渔港码头阻断了自东向西的泥沙沿岸净输运,也是加剧银滩侵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侵蚀 台风 海滩剖面形态 银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