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级稻Y两优087在北流市示范栽培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陈振安
李金旺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4期209-210,共2页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籼型、感温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审定,2011-2013年在北流市试种及推广获得成功,平均亩产干谷达652.9 kg,最高亩产干谷达834.5 kg,创北流市水稻亩产新高...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籼型、感温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审定,2011-2013年在北流市试种及推广获得成功,平均亩产干谷达652.9 kg,最高亩产干谷达834.5 kg,创北流市水稻亩产新高。该品种在田间表现出高产、抗稻瘟病、耐肥、抗倒伏、适应性广,米质好等优点。介绍了该品种在北流市示范栽培的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Y两优087
北流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肥料和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岳祥
陈振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籼型、感温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审定。本试验通过研究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Y两优087高效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籼型、感温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审定。本试验通过研究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Y两优087高效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肥料因子为N共2个水平,即N1(N:14.5 kg/亩、P2O5:6 kg/亩、K2O:14.79 kg/亩);N2(N:16.5 kg/亩、P2O5:7.2 kg/亩、K2O:17.16 kg/亩)。设副区密度因子为D共4个水平,即D1∶1.6万穴/亩、D2:1.8万穴/亩、D3:2.0万穴/亩、D4:2.2万穴/亩,共8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肥料条件下,密度对穗长、每穗总粒、千粒重及产量都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其穗长、每穗总粒、千粒重在降低,但产量却逐渐增加,在其抛栽密度为2.0万穴/亩时产量最高,随后密度进一步增加产量开始下降。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N1D3组合产量最高(706.7 k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密度
Y两优087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级稻Y两优087在北流市示范栽培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陈振安
李金旺
机构
广西北流市沙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
北流市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4期209-210,共2页
文摘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籼型、感温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审定,2011-2013年在北流市试种及推广获得成功,平均亩产干谷达652.9 kg,最高亩产干谷达834.5 kg,创北流市水稻亩产新高。该品种在田间表现出高产、抗稻瘟病、耐肥、抗倒伏、适应性广,米质好等优点。介绍了该品种在北流市示范栽培的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Y两优087
北流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肥料和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岳祥
陈振安
机构
广西
北流市
六靖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北流市沙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文摘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籼型、感温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审定。本试验通过研究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Y两优087高效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肥料因子为N共2个水平,即N1(N:14.5 kg/亩、P2O5:6 kg/亩、K2O:14.79 kg/亩);N2(N:16.5 kg/亩、P2O5:7.2 kg/亩、K2O:17.16 kg/亩)。设副区密度因子为D共4个水平,即D1∶1.6万穴/亩、D2:1.8万穴/亩、D3:2.0万穴/亩、D4:2.2万穴/亩,共8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肥料条件下,密度对穗长、每穗总粒、千粒重及产量都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其穗长、每穗总粒、千粒重在降低,但产量却逐渐增加,在其抛栽密度为2.0万穴/亩时产量最高,随后密度进一步增加产量开始下降。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N1D3组合产量最高(706.7 kg/亩)。
关键词
肥料
密度
Y两优087
产量
农艺性状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级稻Y两优087在北流市示范栽培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振安
李金旺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肥料和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杨岳祥
陈振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