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务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社会责任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明 张祺 +1 位作者 韦一 苏雅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3-69,共7页
我国水务环保行业具有地方垄断性强、社会责任履行要求高的特点,“十四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水务环保行业服务能力。文章基于社会责任视角,构建包含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员工、环境和政府六个维... 我国水务环保行业具有地方垄断性强、社会责任履行要求高的特点,“十四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水务环保行业服务能力。文章基于社会责任视角,构建包含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员工、环境和政府六个维度的水务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并以A水务企业为例,对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A水务企业2020年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差,2021年有较大提高,2022年有所下降。结果表明,A水务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有一定提高,但长期社会责任履行有所欠缺,且在消费者、环境、政府等维度缺少多元化评价指标。文章对水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务企业 业绩评价 社会责任 降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王雪婷 宋丹娜 +5 位作者 曾珂 李玉婷 苑喜男 聂一凡 罗岷 朱克松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3-1452,共10页
氧化铝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面临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高、赤泥产生量大且资源化利用难等问题,亟须以清洁生产为手段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氧化铝行业生产工艺现状,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问卷调研、专家座谈等方法,... 氧化铝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面临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高、赤泥产生量大且资源化利用难等问题,亟须以清洁生产为手段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氧化铝行业生产工艺现状,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问卷调研、专家座谈等方法,分析各生产环节原辅料消耗、主要污染物产生和能源消耗情况,基于“源头控制-过程减排-末端治理-循环利用”全过程清洁生产评价框架模型,构建一套氧化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生产工艺及装备、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原/辅料消耗、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碳排放、产品特征和清洁生产管理9类,二级指标隶属于一级指标,包括39项具体的评价指标,涵盖对企业节能减排有重大影响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严格执行的11项限定性指标,采用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通过百色市氧化铝行业进一步验证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验证结果表明,该套指标体系能有效反映氧化铝企业的实际清洁生产水平,为氧化铝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提供参考,并为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供技术指引,促进氧化铝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清洁生产 指标体系 全过程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耦合MBR工艺中试实验研究
3
作者 韦纯忠 郭小英 +3 位作者 陈阳光 韦愿 金樾 张文杰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08,共6页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中受限于温度、污水水质水量、溶解氧等因素变化存在处理效率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构建厌氧氨氧化耦合MBR工艺(AxMBR)对高校生活污水开展中试实验研究以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AxMBR能...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中受限于温度、污水水质水量、溶解氧等因素变化存在处理效率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构建厌氧氨氧化耦合MBR工艺(AxMBR)对高校生活污水开展中试实验研究以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AxMBR能稳定高效的处理该污水,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出水COD、NH_(4)^(+)-N、TN浓度保持在7 mg/L、5 mg/L、15 mg/L以下。温度在27℃以上时,AxMBR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对污水脱氮能力增益明显。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 Kuenenia的相对丰度达到6.38%,显著高于Dechloromonas(0.66%)、Comamonas(0.06%)和Thermomonas(0.11%)等反硝化菌的总和,这表明该厌氧氨氧化菌在氮去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调整DO质量浓度2~3 mg/L有助于AxMBR系统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有效运行保持良好出水水质。本实验采用中试规模模拟生活污水的高流量条件,其研究成果可为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实际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厌氧氨氧化 MBR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汞污染现状与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文玉 甘润杰 +7 位作者 陈文文 黄有仙 吴国平 徐宇峰 许立巍 李海翔 王敦球 董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00-2219,共20页
汞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自然界中的汞主要以零价汞(Hg0)、无机二价汞(Hg2+及其络合物)和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及其络合物)三类形式存在,其中有机形态的汞对生物体的毒性更高且备受关注,因此对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汞进行调查研... 汞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自然界中的汞主要以零价汞(Hg0)、无机二价汞(Hg2+及其络合物)和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及其络合物)三类形式存在,其中有机形态的汞对生物体的毒性更高且备受关注,因此对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汞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污水中的不同形态汞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特征,总结了各种不同类型自然水体中各形态汞的浓度范围,归纳了各个化学形态汞的常用分析测试方法并讨论了各类方法的预处理步骤、检出限、线性范围,讨论了各类分析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对总汞、无机汞和烷基汞的分析测试难点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汞 分析方法 污染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水河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水质评价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章艳红 汪金坤 +3 位作者 陈俊华 马文洁 葛勤 刘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3,共9页
流域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以萍水河向阳湖至何雁桥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质空间特征,综合4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和级别差方法对比分析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COD、NH_(3)-N、TP和TN的最高浓度位于赤... 流域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以萍水河向阳湖至何雁桥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质空间特征,综合4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和级别差方法对比分析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COD、NH_(3)-N、TP和TN的最高浓度位于赤山桥处;上游(向阳湖-桥头村)和下游(赤山桥-何雁桥)总体水质较好,部分采样点TN、Fe和Mn轻度超标,污染程度明显弱于中游(桥头村-赤山桥)。2)最差水质级别均为Ⅴ类或劣Ⅴ类水,污染程度属严重污染及以上;单因子评价法确定总氮(TN)为首要污染指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2个主成分,可解释为营养盐污染指标和地质沉积环境指标。3)4种方法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37~0.994,但水质级别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级差法结果表明,3种综合水质评价方法的水质级别顺序为: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质评价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水河 水体污染 空间分布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自养反硝化滤池滤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思雨 韦纯忠 +3 位作者 王长兵 张源翀 蒋严波 李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9,共7页
由于对TN、NH_(3)-N、SS、TP均有稳定良好的去除作用,反硝化滤池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深度处理中。硫自养反硝化滤池因在药剂成本、污泥处置成本和低碳生产中的优势而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其复合滤料兼具过滤截留、挂膜材料和电子供体三种功... 由于对TN、NH_(3)-N、SS、TP均有稳定良好的去除作用,反硝化滤池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深度处理中。硫自养反硝化滤池因在药剂成本、污泥处置成本和低碳生产中的优势而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其复合滤料兼具过滤截留、挂膜材料和电子供体三种功能。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以S^(0)、S^(2-)、S_(2)O_(3)^(2-)为无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滤池复合滤料的材料基本特性、污染物去除反应机理、优缺点、改性研究及工程实例等,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的硫自养反硝化滤池工程设计和复合滤料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滤池 硫自养 电子供体 复合滤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PVDF渗透膜在高盐废水处理中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曾思 韦纯忠 +3 位作者 吴昀梦 张振国 蒋严波 罗琨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4,79,共5页
疏水性差热导率高是制约膜蒸馏在高盐度废水处理领域运用的关键技术参数。为提高膜的疏水性的同时降低膜的导热性能,对自制的SiO_(2)/PVDF复合膜进行了分子模拟和污染物为Ni^(2+)、Co^(2+)和Mg^(2+)的耐污染实验。通过Materials Studio ... 疏水性差热导率高是制约膜蒸馏在高盐度废水处理领域运用的关键技术参数。为提高膜的疏水性的同时降低膜的导热性能,对自制的SiO_(2)/PVDF复合膜进行了分子模拟和污染物为Ni^(2+)、Co^(2+)和Mg^(2+)的耐污染实验。通过Materials Studio (MS)软件建立了膜的分子模型。结果表明,羟基含量为40%膜的导热系数最低;采用膜蒸馏+MVR(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技术)组合工艺可降低30.61%的处理成本。各污染物与膜表面的非键作用力中,氢键作用能(E_(el))为负值且是污染物富集在膜表面的主要作用力。此外,Ni^(2+)离子对膜的渗透性能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度废水 渗透膜 热导率 疏水性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边坡新型植被板槽底腔蓄水和填土水分变化规律试验
8
作者 李旭 范丽娟 +3 位作者 周泽昶 黄超 覃林 罗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43-852,共10页
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特殊的地表-地下双层渗漏结构使得边坡地表和地下水土流失严重,缺土少水制约了该地区生态恢复。为此,设计了石漠化边坡上新型梯级植被板槽的技术方案,实现象“坎儿井”似的土-水上下分层共蓄的植被恢复。为探究新型... 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特殊的地表-地下双层渗漏结构使得边坡地表和地下水土流失严重,缺土少水制约了该地区生态恢复。为此,设计了石漠化边坡上新型梯级植被板槽的技术方案,实现象“坎儿井”似的土-水上下分层共蓄的植被恢复。为探究新型植被板槽结构的降雨集蓄和耐旱持水能力,设计并开展了不同降雨强度、不同植株数量的植被板槽模型试验,分别在降雨与随后30 d干燥条件下,对比分析降雨强度与植株数量对植被板槽模型蓄水与持水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植被板槽结构能有效蓄水与持水,在没模拟坡面径流汇入板槽的情况下,降雨强度越大,植被板槽蓄水效率越高;在雨后干燥期间,蓄水腔的蓄水深度越深,竖向吸水带的吸水效率越高;特别地在干旱季,为了减少表面洒水浇灌的浪费,往类似“坎儿井”的板槽底部蓄水腔沟补水是必要的。本研究对于促进石漠化边坡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边坡 植被恢复 植被板槽 降雨集蓄 土-水分层共蓄 持水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机改性磁性膨润土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忠凯 季军荣 +6 位作者 汤睿 陆彩妹 余思珊 李冬冬 童张法 张寒冰 閤明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6-286,共11页
为了提高膨润土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和壳聚糖(CS)通过席夫碱反应形成的复合物(SCMC/CS)对磁性膨润土(MB)进行改性,制备SCMC/CS修饰的磁性膨润土(SC/MB),研究改性膨润土吸附Cu(Ⅱ)和Zn(Ⅱ)的性能并分析... 为了提高膨润土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和壳聚糖(CS)通过席夫碱反应形成的复合物(SCMC/CS)对磁性膨润土(MB)进行改性,制备SCMC/CS修饰的磁性膨润土(SC/MB),研究改性膨润土吸附Cu(Ⅱ)和Zn(Ⅱ)的性能并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SC/MB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容量分别为483和123mg·g^(−1);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孔扩散模型。SCMC/CS中的─COOH、─NH_(2)和─OH提高了材料的磁稳定性和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包括络合、离子交换、微孔固定和静电吸引作用。总之,SC/MB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废水重金属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膨润土 有机改性 吸附 Cu(Ⅱ)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河南昌段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喻成功 章艳红 +2 位作者 陈俊华 孙凯璇 方梦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19,共9页
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6月在抚河南昌段分别采集了地表水样31个和地下水样11个,对水体中的9种离子(K^(+)、Ca^(2+)、Na^(+)、Mg^(2+)、Cl^(-)、SO_(4)^(2-)、HCO_(3)^(-)、CO_(3)^(2-)、NO_(3)^(-))、pH及TDS进行了测定,运用统计分析、Pi... 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6月在抚河南昌段分别采集了地表水样31个和地下水样11个,对水体中的9种离子(K^(+)、Ca^(2+)、Na^(+)、Mg^(2+)、Cl^(-)、SO_(4)^(2-)、HCO_(3)^(-)、CO_(3)^(2-)、NO_(3)^(-))、pH及TDS进行了测定,运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及水质评价进行水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及灌溉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离子含量和pH受季节影响明显,枯水期和丰水期阴、阳离子分别以HCO_(3)^(-)和Ca^(2+)为主;枯水期各离子变异系数较大,空间差异性大于丰水期;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Na-HCO_(3)^(-),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水力联系密切且转化频繁;水化学控制因素以岩石风化为主,但在丰水期具有向大气降水控制型过渡的趋势;不同离子参数间整体具有显著相关性;适宜性评价结果整体为优良,丰水期优于枯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控制因素 灌溉适宜性 地下水 抚河南昌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