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维联系云模型的公路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钊 孙景楠 +1 位作者 周子龙 石志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91-1800,共10页
为有效规避山区公路边坡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实现施工过程中风险的分级管理和有效防控,根据广西某公路边坡施工中的风险辨识和现行的边坡施工风险评估指标,建立了山区公路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等级标准。首先,通过序关系... 为有效规避山区公路边坡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实现施工过程中风险的分级管理和有效防控,根据广西某公路边坡施工中的风险辨识和现行的边坡施工风险评估指标,建立了山区公路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等级标准。首先,通过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G1法)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确定边坡施工风险各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使用博弈论优化以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最优权重。然后,利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原理改进多维云模型的云联系度,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多维联系云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广西某公路的6个施工边坡,得出各边坡施工的风险等级,同时将风险评估结果与其他5种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多维联系云模型的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有效可靠,且能够有效确定边坡施工安全风险的转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风险评估 边坡施工 集对分析 多维联系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河池红层泥岩力学特性的纳米压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婷倚 张清淞 +2 位作者 刘志彬 唐亚森 王宇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181,共8页
为了系统表征广西河池地区红层泥岩中各矿物组分的力学性质,采用纳米压痕测试技术,测试了红层泥岩样品在4种峰值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显微镜等设备,将每个测点结果依次对应到各矿物组分上。结果表明:广西河池地区... 为了系统表征广西河池地区红层泥岩中各矿物组分的力学性质,采用纳米压痕测试技术,测试了红层泥岩样品在4种峰值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显微镜等设备,将每个测点结果依次对应到各矿物组分上。结果表明:广西河池地区红层泥岩内部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主要成分以SiO_(2)、Al_(2)O_(3)、Fe_(2)O_(3)为主,所含矿物组分主要包括石英、斜长石、白云母等。黏土矿物和各种矿物组分呈紧密、无规律排列。单次纳米压痕试验的泥岩荷载-压入深度曲线的离散化程度较高,但每组荷载下的12个测点的平均最大压入深度和塑性变形满足荷载越大则压痕深度越大的基本规律。当峰值荷载较小时,泥岩中各测点的弹性模量和硬度体现了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泥岩中的石英成分强度最高,力学性能最好,斜长石次之;白云母和黏土矿物的力学性能最差。同时,红层泥岩内部表现为多孔隙、多裂缝结构,导致黏土矿物的平均弹性模量低于其他类岩石的水平,这也是导致红层泥岩易开裂、遇水易崩解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泥岩 纳米压痕 矿物组分 峰值荷载 微观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二十年:研究进展与演化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松剑 游柔 夏泰凤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5,113,共10页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具有历史性意义。本文使用量化分析工具,对二十年来我国有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进行深入剖析,编制知识图谱,以可视化方式构建研究作者共现、研究机构共现、高影响力群体...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具有历史性意义。本文使用量化分析工具,对二十年来我国有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进行深入剖析,编制知识图谱,以可视化方式构建研究作者共现、研究机构共现、高影响力群体,从共现、聚类和凸现分析三个维度挖掘研究热点,明确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演化路径,评析研究动态,以全面反映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研究进展 演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梯度提升和探地雷达时频特征的水泥路面脱空识别
4
作者 张军 姜文涛 +3 位作者 张云 罗婷倚 余秋琴 杨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4,121,共12页
针对探地雷达(GPR)数据解译依赖于人工经验,存在费时费力和主观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和GPR时频特征的水泥路面脱空识别方法。采用正演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获得了脱空病害数据源,建立含有标签的脱空GPR数据集... 针对探地雷达(GPR)数据解译依赖于人工经验,存在费时费力和主观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和GPR时频特征的水泥路面脱空识别方法。采用正演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获得了脱空病害数据源,建立含有标签的脱空GPR数据集;通过重采样方法统一GPR数据采样频率,并对预处理后的GPR数据进行时频域特征提取,建立了包含18个时域和12个频域特征的数据集。以时频域特征为输入,是否存在脱空病害为输出,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脱空识别模型,并与随机森林(RF)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排序为XGBoost(98.10%)>ANN(95.10%)>RF(93.17%),XGBoost模型识别精度最高,并能在实际路面上准确定位脱空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养护 探地雷达(GPR) 脱空病害 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 时频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大跨双肢墩连续刚构桥减震系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邓开来 吴光源 +2 位作者 远全闯 谢海清 何庭国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为了解地震作用下减震系梁对高铁大跨双肢墩连续刚构桥的减震效果,以某主跨180 m的山区高铁双肢墩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分别建立采用钢筋混凝土(RC)系梁、2种新型减震系梁(可屈服钢系梁与斜交筒式黏弹性阻尼器系梁)方案的全桥有限元模型,... 为了解地震作用下减震系梁对高铁大跨双肢墩连续刚构桥的减震效果,以某主跨180 m的山区高铁双肢墩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分别建立采用钢筋混凝土(RC)系梁、2种新型减震系梁(可屈服钢系梁与斜交筒式黏弹性阻尼器系梁)方案的全桥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系梁方案下的结构损伤、桥面平顺性指标等。结果表明:2种新型减震系梁均不会在地震作用下出现负刚度,新型减震系梁方案较RC系梁方案能有效降低系梁和主墩的结构损伤概率,主墩最大压应变降低83.3%;但减震系梁对震后桥面平顺性指标无明显改善,需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连续刚构桥 双肢墩 减震系梁 地震易损性 结构损伤 平顺性指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震时程法在大跨连续刚构桥纵向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佳栋 谭平 +1 位作者 张云 周福霖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7,共12页
采用简化方法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进行高效和准确的评估,在该类桥梁的设计和加固改造时是非常必要的。耐震时程法作为一种评估桥梁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只需要一次时程分析就可以实现桥梁从完好到倒塌的全过程分析。为研究耐震时... 采用简化方法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进行高效和准确的评估,在该类桥梁的设计和加固改造时是非常必要的。耐震时程法作为一种评估桥梁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只需要一次时程分析就可以实现桥梁从完好到倒塌的全过程分析。为研究耐震时程法在评估大跨连续刚构桥纵向抗震性能的适用性与精确性,本文以一座大跨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反应谱,生成3条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地震输入,同时选择16条天然地震动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对比研究了该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耐震时程分析结果处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包络线之内,耐震时程法中位值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均值曲线吻合较好,因此,耐震时程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大跨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评估的一种高效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抗震性能 耐震时程法 ID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州飞龙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唐亚森 罗婷倚 +2 位作者 张云 王思豪 刘玉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横州飞龙大桥主桥为(100+2×185+100)m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面宽13 m,中支点梁高10.9 m,跨中及边跨梁端梁高4 m。腹板采用1800型波形钢腹板,相比传统1600型腹板具有更高的整体屈曲应力;波形钢... 横州飞龙大桥主桥为(100+2×185+100)m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面宽13 m,中支点梁高10.9 m,跨中及边跨梁端梁高4 m。腹板采用1800型波形钢腹板,相比传统1600型腹板具有更高的整体屈曲应力;波形钢腹板防屈曲构造采用内衬混凝土和纵、横向加劲肋混合布置的方式,减少了内衬混凝土长度,减轻了结构自重;波形钢腹板与顶板采用长孔型开孔板连接件,与底板采用外包型连接,提高了结合部施工便捷性和耐久性。主梁采用波形钢腹板悬臂自承重施工工法,先边跨后中跨合龙,采用研发的钢架吊篮与智能吊机组合的挂篮形式,提高了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 组合箱梁 1800型波形钢腹板 加劲肋 长孔型开孔板 外包型连接 腹板自承重施工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路面脱空区域GPR信号的时频域分析
8
作者 余秋琴 罗婷倚 +3 位作者 朱欣 李有鑫 张军 刘斌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水泥路面脱空是导致路面板块断裂的主要因素,若能及早确定脱空区域的范围,则可为水泥路面结构安全性的力学分析提供依据。以水泥路面脱空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脱空形状以及不同填充物质对GPR(探地雷达)响应信号的... 水泥路面脱空是导致路面板块断裂的主要因素,若能及早确定脱空区域的范围,则可为水泥路面结构安全性的力学分析提供依据。以水泥路面脱空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脱空形状以及不同填充物质对GPR(探地雷达)响应信号的影响;采用编程软件设计了探地雷达(GPR)信号处理模块,使用连续小波变换(CWT)提取脱空区域的信号特征,对病害区域进行了3D重构;并将上述方法在构建的室内脱空模型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后处理软件可实现GPR信号的后处理功能,为正演和反演数据的信号分析提供有效工具;经过CWT处理后的脱空与正常路面的GPR信号在时频域差异明显,CWT图谱能量集中区域可表征脱空的深度和范围,CWT结果还可用于3D可视化分析,为解译脱空区域范围以及判断是否含水提供参考,这为GPR信号解译提供了新的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路面 脱空病害 探地雷达 连续小波变换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架构的探地雷达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9
作者 陶亮 罗婷倚 +1 位作者 朱欣 张军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2期36-43,共8页
【目的】解决雷达数据管理效率低、利用率低等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B/S模式的探地雷达数据管理系统,分析了GPR数据对象特点,确定了系统的ER模型,采用SQL Server 2012构建了数据管理系统,并运用JavaScript技术、MATLAB、C#语言及... 【目的】解决雷达数据管理效率低、利用率低等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B/S模式的探地雷达数据管理系统,分析了GPR数据对象特点,确定了系统的ER模型,采用SQL Server 2012构建了数据管理系统,并运用JavaScript技术、MATLAB、C#语言及.NET语言等设计管理系统的可视化和数据处理功能,同时对GPR数据管理及其测线GPS轨迹功能进行了功能试验。【结果】以MALA雷达数据为例,数据库系统能有效管理测试文件,并可展示测线轨迹,实现数据高效率管理,为路面病害智能识别模型提供有效的数据源。【结论】设计的系统初步实现了GPR数据的管理,并将GPS数据与测线统一,可为相同路段历史数据的分析提供参考,并为后期开展基于云服务的路面病害缺陷识别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数据管理 B/S模式 GPS轨迹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动态倒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涛 黄俊人 +1 位作者 张云 庞瑞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5,共10页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是目前有关其抗倒塌性能的研究鲜见报道。为了研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的动态倒塌性能,文中首先设计了2个缩尺的装配式组合框架子结构试件,对其开展了动态抽柱试验,研究了此类框...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是目前有关其抗倒塌性能的研究鲜见报道。为了研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的动态倒塌性能,文中首先设计了2个缩尺的装配式组合框架子结构试件,对其开展了动态抽柱试验,研究了此类框架结构在不同倒塌荷载工况下的动态倒塌行为,并评估预制混凝土板分段对框架动态倒塌行为的影响;然后,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装配式组合框架倒塌荷载等效动力增大系数DIF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1倍倒塌荷载(30 kN)和2倍倒塌荷载(60 kN)的作用下,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子结构的主要损伤为靠近边柱的框架梁端混凝土板的开裂;中柱失效后,剩余子结构仍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刚度,在这两种工况下结构不会发生倒塌破坏;在相同倒塌荷载作用下,装配式组合梁框架受到的冲击效应大于现浇混凝土组合梁框架;混凝土板分段预制对组合框架子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影响不大,但会导致组合梁端钢梁应变和预制混凝土板中纵向钢筋应变的动力增大系数变大;2个试件失效柱位移动力增大系数介于1.38~1.65之间,在部分情况下应变的动力增大系数大于2.0;基于试验结果建立的装配式组合框架倒塌荷载等效动力增大系数DIF的计算模型可为开展装配式组合框架静力倒塌分析时倒塌荷载的修正提供参考,基于该模型得到的倒塌荷载DIF计算值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梁 抗倒塌性能 倒塌荷载 倒塌响应 倒塌破坏 动力特性 动力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L用于路基水分场调控可行性及铺设位置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彬 王宇婷 +2 位作者 罗婷倚 唐亚森 谢世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3-60,共8页
为优化路基土水分场的调控铺设,基于水分场在路基中的迁移规律,对土工复合膨润土垫(GCL)在路基中调控水分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GCL阻隔毛细水上升和防止雨水下渗的性能;基于水分在非饱和土路基中的迁... 为优化路基土水分场的调控铺设,基于水分场在路基中的迁移规律,对土工复合膨润土垫(GCL)在路基中调控水分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GCL阻隔毛细水上升和防止雨水下渗的性能;基于水分在非饱和土路基中的迁移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GCL在路基中的铺设位置进行了优化;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比研究了现场尺度下GCL在路基中的铺设深度及铺设层数对路基水分场的影响。结果表明:GCL具有十分重要的防渗作用;在单层铺设条件下,GCL位于地面以下1.0 m处可以起到较好的调控水分场作用,GCL上、下0.3 m范围内路基土的体积含水量可以快速达到稳定状态和低值;GCL双层铺设的效果与单层铺设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土工复合膨润土垫 路基 水分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蔡昕辰 刘志彬 +2 位作者 张云 白梅 刘锋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13-12021,共9页
相变材料是一种在道路工程应用中潜力巨大的潜热储能材料,可有效改善高低温条件下的车辙、变形、冻裂等道路病害。讨论了相变材料用于道路工程的选择标准,归纳了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方法及道路复合相变材料在热物性、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成... 相变材料是一种在道路工程应用中潜力巨大的潜热储能材料,可有效改善高低温条件下的车辙、变形、冻裂等道路病害。讨论了相变材料用于道路工程的选择标准,归纳了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方法及道路复合相变材料在热物性、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相变材料的掺入对沥青混合料基本性能、水稳定性,对道路高温变形性与低温抗裂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掺加相变材料道路的调温机理与效果,讨论了相变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相变材料 热物性 路用性能 调温机理 调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条件概率的贝叶斯网络隧道坍塌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钊 袁航 +2 位作者 黄鹏宇 周子龙 王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7-340,共14页
为了对隧道坍塌进行更加准确有效的风险评价,提出一种改进条件概率确定过程的贝叶斯网络隧道坍塌风险评价方法。结合工程实际,选取5个中间事件、23个基本事件构建隧道坍塌贝叶斯网络结构;通过联系云确定根节点事件属于各标准风险等级的... 为了对隧道坍塌进行更加准确有效的风险评价,提出一种改进条件概率确定过程的贝叶斯网络隧道坍塌风险评价方法。结合工程实际,选取5个中间事件、23个基本事件构建隧道坍塌贝叶斯网络结构;通过联系云确定根节点事件属于各标准风险等级的隶属度,进而由隶属度确定节点先验概率;依据DS证据理论对部分复杂度最小的专家决策信息进行融合,结合节点事件权重定义“状态危险贡献值”对条件概率确定过程进行改进。将该方法应用到广西来宾市老山隧道工程,计算隧道坍塌风险等级概率并进行事故原因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坍塌风险级别为“高度风险”,与实际开挖情况一致;断层破碎带、围岩强度、施工开挖循环进尺、施工步距等是引发隧道坍塌的主要原因。最后与传统条件概率确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较传统方法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准确性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坍塌 风险评价 贝叶斯网络 联系云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耐候钢腹板与混凝土顶板结合部横向抗弯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云 罗婷倚 +2 位作者 杨涛 陈筱彬 陈明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54,共8页
为了解波形耐候钢腹板组合箱梁桥中波形钢腹板-混凝土顶板结合部在横向弯矩下的疲劳性能,以飞龙大桥为背景,制作1个波形耐候钢腹板-混凝土顶板结合部试件,开展横向受弯疲劳试验。分析结合部试件的疲劳寿命、破坏形态、抗弯刚度变化情况... 为了解波形耐候钢腹板组合箱梁桥中波形钢腹板-混凝土顶板结合部在横向弯矩下的疲劳性能,以飞龙大桥为背景,制作1个波形耐候钢腹板-混凝土顶板结合部试件,开展横向受弯疲劳试验。分析结合部试件的疲劳寿命、破坏形态、抗弯刚度变化情况等,并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采用Eurocode 3和AASHTO规范公式评估结合部试件中相关细节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波形耐候钢腹板-混凝土顶板结合部试件在最终疲劳破坏前经历了209.14万次的疲劳加载,可以满足结合部横向抗弯疲劳设计的要求;主要的疲劳损伤为连接波形钢腹板与钢翼缘的焊缝出现疲劳裂纹以及混凝土顶板的开裂;疲劳损伤的累积导致试件的抗弯刚度降至初始抗弯刚度的34.4%;采用Eurocode 3和AASHTO规范公式对结合部中细节进行疲劳寿命评估时,Eurocode 3规范公式计算所得的细节疲劳寿命更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波形耐候钢腹板 结合部 横向弯矩 裂纹扩展 疲劳寿命 疲劳损伤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导水土工材料调控路基水分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梅 刘志彬 +3 位作者 张书建 张云 罗婷倚 唐亚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为探究毛细导水土工材料调控路基水分场的能力与效果,在季冻区开展现场试验研究,通过传感器监测与钻孔取样的方法分析了路基水分场变化与路基不同深度处水分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毛细导水土工材料的抗淤堵能力.结果表明,毛... 为探究毛细导水土工材料调控路基水分场的能力与效果,在季冻区开展现场试验研究,通过传感器监测与钻孔取样的方法分析了路基水分场变化与路基不同深度处水分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毛细导水土工材料的抗淤堵能力.结果表明,毛细导水土工材料在路基中稳定地发挥了吸水与排水作用,使路基土质量含水率在1 a内降低约5%.毛细导水土工材料上侧60 cm至下侧80 cm的范围为其有效作用范围.服役1 a的毛细导水土工材料结构保持完整,未见明显的机械损伤与毛细导水纤维排水通道淤堵现象.毛细导水土工材料可以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正常发挥调控路基水分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导水土工材料 路基 非饱和土 淤堵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靳春磊 刘志彬 +3 位作者 罗婷倚 金权斌 唐亚森 蔡昕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29,41,共7页
相变材料在解决建筑能耗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使用单一相变材料容易产生泄漏、导热性差、存在污染性、腐蚀性、过冷和相分离的问题,提出将相变材料制备成复合相变材料再添加到建筑材料中。对相变材料进行了细化分类,介绍了相变材... 相变材料在解决建筑能耗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使用单一相变材料容易产生泄漏、导热性差、存在污染性、腐蚀性、过冷和相分离的问题,提出将相变材料制备成复合相变材料再添加到建筑材料中。对相变材料进行了细化分类,介绍了相变材料的选用原则;归纳了两大类最常用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热物性质研究方式;梳理了将相变材料应用到建筑节能领域的多种应用方式;总结了复合相变建筑材料的掺入对建筑控温的应用效果。综合分析表明:复合相变建筑材料的掺入对建筑物温度具有明显的调控效果。温度升高时,复合相变材料吸热降低室内温度;温度降低时,复合相变材料放热提高室内温度。复合相变材料结合建筑材料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热惰性和热舒适性,但应对其应用耐久性和稳定性应进行进一步研究,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建筑节能 建筑控温 热惰性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宁明粉砂岩宏微观损伤劣化规律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震 胡钊健 +2 位作者 张海 张加兵 刘庆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54-4961,共8页
为揭示干湿循环下广西宁明地区粉砂岩损伤劣化规律,首先通过干湿循环试验模拟了岩石失水-吸水过程,分析了干湿循环作用下粉砂岩饱和含水率、纵波波速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干湿循环后粉砂岩的单轴压缩力学参数劣化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然... 为揭示干湿循环下广西宁明地区粉砂岩损伤劣化规律,首先通过干湿循环试验模拟了岩石失水-吸水过程,分析了干湿循环作用下粉砂岩饱和含水率、纵波波速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干湿循环后粉砂岩的单轴压缩力学参数劣化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然后以弹性模量定义干湿循环后粉砂岩损伤,并基于Weibull分布定义受荷后粉砂岩的损伤,耦合得到了干湿循环作用下受荷粉砂岩的损伤演化方程。结果表明: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粉砂岩饱和含水率呈非线性增大,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非线性减小,可采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且变化趋势均呈现出3个阶段;干湿循环作用对弹性模量劣化程度较单轴抗压强度劣化程度更为显著;阶段劣化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总劣化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峰值应变逐渐增大,岩样塑性得到了显著发展,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向塑性破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岩 干湿循环 宏微观损伤 力学特性 损伤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信号处理在路面病害特征增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哲 余秋琴 +1 位作者 罗婷倚 朱欣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期138-139,165,共3页
探地雷达(GPR)是一种快速的路面无损检测设备,然而数据解译速度限制了其快速性,因此迫切需要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项目小组以水泥路面脱空病害为对象,分析了常规四步GPR信号处理的步骤及信号转换的本质,提出了两步标准化处理方法,采用... 探地雷达(GPR)是一种快速的路面无损检测设备,然而数据解译速度限制了其快速性,因此迫切需要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项目小组以水泥路面脱空病害为对象,分析了常规四步GPR信号处理的步骤及信号转换的本质,提出了两步标准化处理方法,采用FFT方法替代常规去除均值化的直流偏移方法,以及采用信号标准化方法替代增益设定和背景扣除,并与常规ReflexW处理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FFT方法可有效去除GPR信号中的直流偏移,标准化处理方法与常规多步骤的处理结果在B-scan上图谱特征一致,并且标准化方法处理的脱空病害特征更为突出,该方法可以将不同雷达天线采集的原始数据缩放到同一个量度,为后续GPR信号的智能识别算法提供了较为标准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无损检测 脱空识别 探地雷达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梁顶推施工研究
19
作者 谢辉 唐亚森 谭文玮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7期124-128,145,共6页
【目的】解决跨径较大桥梁顶推施工工艺面临的移运困难、施工周期长、结构受力安全性缺乏等问题。【方法】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出了一种跨径60 m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梁的顶推施工方案。首先,通过在配备顶推设备的支撑结构外侧进行预制... 【目的】解决跨径较大桥梁顶推施工工艺面临的移运困难、施工周期长、结构受力安全性缺乏等问题。【方法】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出了一种跨径60 m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梁的顶推施工方案。首先,通过在配备顶推设备的支撑结构外侧进行预制拼装,构建了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梁,并在梁体两侧对称安装了纠偏装置。其次,通过安装导梁,采用逐步顶推的方式,成功地将该组合梁推移至跨径为60 m的上跨G72分离式立交大桥的设计位置。最后,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施工过程中梁体和支架受力合理、稳定可靠,验证了该施工方案的优越性与合理性。【结论】本研究可为国内同类桥梁的后续建设与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梁 数值模拟 顶推施工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