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耕新方法粉垄整地土壤速效养分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韦本辉 甘秀芹 +9 位作者 陈保善 韦广泼 申章佑 宁秀呈 陆柳英 何彰杰 胡泊 李艳英 莫润秀 吴延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2-45,共4页
取旱地粉垄0~30、0~40、0~50、0~60 cm和水田0~40 cm土壤剖面样品,以其相对应的原土为对照,测定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和有效硼、铜、锌、锰含量。结果显示,粉垄整地后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原土增加,旱地有机质、速效氮... 取旱地粉垄0~30、0~40、0~50、0~60 cm和水田0~40 cm土壤剖面样品,以其相对应的原土为对照,测定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和有效硼、铜、锌、锰含量。结果显示,粉垄整地后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原土增加,旱地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增加量分别为3.02%~35.16%、6.80%~39.54%、2.81%~44.46%、7.72%~53.71%,微量元素硼、铜、锌、锰的有效含量增加;水田粉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的增加量分别为19.64%、24.02%、24.27%、57.78%,硼、铜、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增加。提出了作物栽培的新理论——"根"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整地 活化利用 速效养分 含量增加 “根”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d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Cd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区惠平 周柳强 +6 位作者 刘昔辉 黄金生 曾艳 黄美福 谢如林 谭宏伟 粟学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采用2年大田试验,研究低镉(Cd)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地上部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低Cd磷肥显著增加水稻稻谷和稻秆产量,但不同施磷量间稻谷产量差异不显著。随施磷量的增加,稻谷Cd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均在国家粮食卫... 采用2年大田试验,研究低镉(Cd)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地上部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低Cd磷肥显著增加水稻稻谷和稻秆产量,但不同施磷量间稻谷产量差异不显著。随施磷量的增加,稻谷Cd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均在国家粮食卫生控制标准0.2 mg·kg-1规定内。当施磷(P2O5)量为63 kg·hm-2时,稻谷Cd含量及稻谷、茎叶和地上部Cd累积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但施磷量增至252 kg·hm-2时,稻谷Cd含量与对照相当,而茎叶Cd含量显著下降。水稻对磷肥中Cd的吸收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施磷量低于81 kg·hm-2时,水稻地上部对磷肥中Cd的吸收率超过100%。指数回归方程表明,随磷肥进入土壤的Cd含量基本被水稻地上部完全吸收时的磷肥施用量早、晚稻分别为116.6、174.6 kg·hm-2。因此,生产上按当前适宜施磷量施用,既能兼顾水稻产量,又能保障稻谷和土壤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累积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维科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9,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高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基因或高产QTL”概念解读
4
作者 唐建淮 简峰 冯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是当今分子遗传学中重点研究领域,在水稻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和进展。近几年,我国水稻育种界在开展超级稻研究和育种方面就相应提出了一些新功能基因的定义或概念,如"高产基因或高产QTL",试图在超...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是当今分子遗传学中重点研究领域,在水稻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和进展。近几年,我国水稻育种界在开展超级稻研究和育种方面就相应提出了一些新功能基因的定义或概念,如"高产基因或高产QTL",试图在超级稻育种上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或解释,认为这种"新基因"定义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 高产基因 高产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先天免疫系统对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分析
5
作者 唐建淮 冯锐 郭辉 《农技服务》 2015年第5期124-124,共1页
简述水稻受南方黑条矮缩病侵害后病症特点及个性化抗性表现,并提出水稻对该病毒具有先天免疫系统的抗性机制,产生不同程度的防卫性反应,在防治南方黑条矮缩病方面有特别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先天免疫系统 南方黑条矮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直播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江泽普 黄绍民 +4 位作者 韦广泼 陈伯伦 蒙炎成 苏天明 李振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12,共4页
2004~2006年在广西农科院水稻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直播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稻的分蘖力比常规稻强,穗粒数和千粒重方面占优,产量亦明显高于常规稻,均达极显著差异;在土壤理化性状... 2004~2006年在广西农科院水稻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直播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稻的分蘖力比常规稻强,穗粒数和千粒重方面占优,产量亦明显高于常规稻,均达极显著差异;在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均有累积,腐殖质品质改善,>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及其稳定性均增加,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均有所提高,两种水稻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直播 常规稻 杂交稻 产量构成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育种哲学浅议
7
作者 唐建淮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8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作物育种 人类文明 哲学 改造自然 作物栽培 制造工具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