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醋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降血脂和降血糖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丽娟 孙钦菊 +5 位作者 成显波 黄杰 蒙健宗 马苑苗 程文倩 韦璐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3,共12页
对香蕉醋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评价香蕉醋降血脂和降血糖功能。以香蕉酒为原料,以酒精度、总酸含量、pH值、褐变值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从4种醋酸菌菌种(沪酿1.01、AS1.41、LB2001、LB2002)中筛选出制备香蕉醋的最佳醋酸菌,并优化... 对香蕉醋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评价香蕉醋降血脂和降血糖功能。以香蕉酒为原料,以酒精度、总酸含量、pH值、褐变值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从4种醋酸菌菌种(沪酿1.01、AS1.41、LB2001、LB2002)中筛选出制备香蕉醋的最佳醋酸菌,并优化香蕉醋发酵工艺,评价香蕉醋的降血脂和降血糖功能。结果表明:AS1.41发酵速度最快,所得香蕉醋呈浅黄色,品质最佳,是酿制香蕉醋的最佳醋酸菌;香蕉醋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初始酒精度6.00%vol,AS1.41添加量1.60 g/100 mL,发酵温度33.00℃,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香蕉醋总酸含量为(4.71±0.16) g/100 mL,感官评分为(88.67±1.83)分。香蕉醋对甘氨胆酸钠的结合率为38.91%±1.03%,对牛磺胆酸钠的结合率为45.61%±1.52%,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95.01%±2.0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88.56%±3.05%。说明香蕉醋具有降血脂和降血糖功能,可开发成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功能的饮品,丰富市场功能性饮品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醋 醋酸菌 发酵工艺 优化 降血脂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茶树林菌株D2的鉴定、酶学特性及基因组学分析
2
作者 叶柳健 蒙健宗 +5 位作者 覃福方 何双 朱绮霞 王小虎 韦圣博 周礼芹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7-279,共13页
【目的】鉴定1株百色野生古茶树林根际高产蛋白酶菌株D2,分析菌株D2的酶学特性及基因组,为进一步应用菌株D2开发农业用途的功能性肥料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6S rRNA扩增技术和菌落形态鉴定菌株D2,福林法测定蛋白酶的酶活力,二代测序... 【目的】鉴定1株百色野生古茶树林根际高产蛋白酶菌株D2,分析菌株D2的酶学特性及基因组,为进一步应用菌株D2开发农业用途的功能性肥料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6S rRNA扩增技术和菌落形态鉴定菌株D2,福林法测定蛋白酶的酶活力,二代测序技术对菌株D2的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鉴定百色野生古茶树林根际高产蛋白酶菌株D2为Stenotrophomonas属的一个新种,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D2发酵24 h产生255.73 U/mL的中性蛋白酶以及282.12 U/mL的碱性蛋白酶,总蛋白酶酶活力为544.60 U/mL。菌株D2蛋白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高温对酶活力的影响较大,pH和有机溶剂的影响相对较小,二甲基亚砜处理会提高酶活力。菌株D2基因组的全长为4599465 bp,GC含量为66.77%,包含4176个CDS,71个tRNA,5个rRNA基因,1个ncRNA。菌株D2基因组还存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具有11个Saccharide合成基因簇(占总基因簇的57.89%),作用于38种植物病原菌。【结论】古茶树林菌株D2鉴定为Stenotrophomonas属的一个新种,其产蛋白酶的活力高且酶学性质较好。菌株D2基因组具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重金属抗性、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以及植物病原菌抗病等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野生古茶树林 根际微生物 中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酶学特性 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ol D DNA聚合酶的纯化及其功能初步研究
3
作者 张雪松 李德凤 +3 位作者 薛姜珊 陈孜孟 李卓 蒙健宗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6-1093,共8页
为研究古菌Pol D DNA聚合酶两个亚基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对重组超嗜热硫还原古菌Thermococcus sp.4557 Pol D DNA聚合酶小亚基DP1和大亚基DP2进行柱层析纯化,采用荧光标记核酸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对两个亚基体外功能进行研究。... 为研究古菌Pol D DNA聚合酶两个亚基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对重组超嗜热硫还原古菌Thermococcus sp.4557 Pol D DNA聚合酶小亚基DP1和大亚基DP2进行柱层析纯化,采用荧光标记核酸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对两个亚基体外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P2具有DNA复制延伸活性,DP1具有3′→5′外切核酸酶活性;DP1在与DP2的浓度比高于0.3∶1时可降解DP2的延伸产物;DP2对DP1的外切核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Sld5和Psf1蛋白复合体(Sld5 and Psf1 Complex, GINS 51)对DP1的外切核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古菌Pol D DNA聚合酶大小亚基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对DNA复制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菌 Pol D DNA聚合酶 亚基 延伸活性 外切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沃柑采后青霉病拮抗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wr8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睿 兰宝锋 +3 位作者 周礼芹 杨辉 蒙健宗 陈伟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7-202,共6页
青霉(Penicillium sp.)是造成沃柑采后腐烂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为探究青霉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wr8的适宜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青霉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贝莱斯芽孢杆菌wr8的培养条件进... 青霉(Penicillium sp.)是造成沃柑采后腐烂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为探究青霉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wr8的适宜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青霉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贝莱斯芽孢杆菌wr8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其最优的发酵条件为蛋白胨10.0 g/L、牛肉膏9.5 g/L、酵母粉5.0 g/L、氯化钾5.0 g/L、种龄7.0 h、装液量150 mL/250 mL、接种量2.0%、初始pH值6.5,优化后菌株wr8对青霉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为(20.42±0.14)mm,是未优化前的1.63倍。该研究为生物防治沃柑采后腐烂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青霉 贝莱斯芽孢杆菌 抑菌圈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罗汉果甜苷对火龙果酒香气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林君 成果 +5 位作者 韦璐 连建华 王海军 何洁 庞丽婷 张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采用红肉火龙果为原料制备火龙果酒,使用罗汉果甜苷和蔗糖调配得到2种甜味发酵型火龙果酒,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应用香气活性值(OAV)法、香气轮廓法对其关键香气成分及特征香... 采用红肉火龙果为原料制备火龙果酒,使用罗汉果甜苷和蔗糖调配得到2种甜味发酵型火龙果酒,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应用香气活性值(OAV)法、香气轮廓法对其关键香气成分及特征香气成分鉴定。结果表明,2种火龙果酒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10种物质OAV≥1,其中乙酸乙酯、己酸乙酯被鉴定为特征香气成分。2种火龙果酒香气轮廓相近,主要香气特征为果香、脂肪味、香料味及焦糖味,罗汉果甜苷火龙果酒在果香和香料味香气特征上更突出。电子鼻检测2种火龙果酒香气特征与GC-MS分析结果一致。在甜味火龙果酒生产中使用天然代糖罗汉果甜苷替代蔗糖,可达到增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甜苷 蔗糖 火龙果酒 挥发性成分 香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