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柳
廖芬
+3 位作者
梁永检
刘昔辉
杨丽涛
李杨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72,共6页
该研究主要通过温室沙培试验,分析了甘蔗健康种子单芽材料各因素(单芽长度、不同芽位、泡水时间)及甘蔗基因型、种衣剂及保存天数三种因素对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单芽长度和芽位对健康种子单芽发芽率...
该研究主要通过温室沙培试验,分析了甘蔗健康种子单芽材料各因素(单芽长度、不同芽位、泡水时间)及甘蔗基因型、种衣剂及保存天数三种因素对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单芽长度和芽位对健康种子单芽发芽率的影响极显著。随着单芽长度的增加,发芽率有明显的提高;随着泡水时间的增加,发芽率不断降低,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顶部芽位的发芽率较高,但其他芽位之间发芽率的差异不明显。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具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其中GT28和ROC22的发芽率较高,发芽率在70%左右。种衣剂包衣处可显著提高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与其他种衣剂相比扑力猛包衣处理的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最高,且差异显著。随着保存天数的增加,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不断下降,且差异显著,当保存时间超过8 d时,发芽率低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健康种子
基因型
种衣剂
保存天数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影响因素及细胞区室结构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柳
唐云仙
+5 位作者
廖芬
汪淼
梁永检
杨丽涛
黄东亮
李杨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4-581,共8页
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对甘蔗(ROC 22)茎尖离体培养褐变不同条件因素的影响以及褐变细胞区室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的机理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芽位茎尖诱导成活率具有明显差异,随着芽位的增加,诱导成活率不断降低;不同季...
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对甘蔗(ROC 22)茎尖离体培养褐变不同条件因素的影响以及褐变细胞区室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的机理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芽位茎尖诱导成活率具有明显差异,随着芽位的增加,诱导成活率不断降低;不同季节取芽对外植体茎尖总酚类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但不同芽位及不同催芽天数,外植体芽的总多酚含量明显不同,随着催芽天数的增加,不同芽位的多酚含量呈现由低升高的趋势;蔗芽在培养4周时多酚含量较低,适宜进行采芽接种培养;从褐变甘蔗茎尖的解剖结构变化分析,褐变甘蔗茎尖细胞离体培养初期细胞核结构出现变形,线粒体有肿胀拉长,部分液泡膜开始分解;中后期质壁分离更为严重,胞质中出现大量溶酶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全分解,细胞膜、液泡膜、核膜、线粒体膜的双层膜结构出现破损和缺口;而正常发育的茎尖细胞,能基本保持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只有少量的溶酶体出现。因此,可以推测细胞核和线粒体结构变形以及膜系统的大量破损是甘蔗茎尖培养褐变死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变
茎尖
甘蔗
多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柳
廖芬
梁永检
刘昔辉
杨丽涛
李杨瑞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
大学农
学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72,共6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2jj BA30008)
广西农科院基本业务费专项(桂农科2012YZ14)
+1 种基金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222009-1B)
广西重点实验室专项(2012)~~
文摘
该研究主要通过温室沙培试验,分析了甘蔗健康种子单芽材料各因素(单芽长度、不同芽位、泡水时间)及甘蔗基因型、种衣剂及保存天数三种因素对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单芽长度和芽位对健康种子单芽发芽率的影响极显著。随着单芽长度的增加,发芽率有明显的提高;随着泡水时间的增加,发芽率不断降低,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顶部芽位的发芽率较高,但其他芽位之间发芽率的差异不明显。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具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其中GT28和ROC22的发芽率较高,发芽率在70%左右。种衣剂包衣处可显著提高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与其他种衣剂相比扑力猛包衣处理的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最高,且差异显著。随着保存天数的增加,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不断下降,且差异显著,当保存时间超过8 d时,发芽率低于60%。
关键词
甘蔗健康种子
基因型
种衣剂
保存天数
发芽率
Keywords
clean cane seed
genotypes
seed coating
storage period
germination rate
分类号
Q945.6 [生物学—植物学]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影响因素及细胞区室结构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柳
唐云仙
廖芬
汪淼
梁永检
杨丽涛
黄东亮
李杨瑞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
大学农
学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4-581,共8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2jj BA30008,2013GXNSFBA019064)
广西农科院基本业务费专项(桂农科2012YZ14,桂农科2013YQ09)
+2 种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222009-1B)
广西“八桂学者”团队项目
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
文摘
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对甘蔗(ROC 22)茎尖离体培养褐变不同条件因素的影响以及褐变细胞区室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的机理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芽位茎尖诱导成活率具有明显差异,随着芽位的增加,诱导成活率不断降低;不同季节取芽对外植体茎尖总酚类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但不同芽位及不同催芽天数,外植体芽的总多酚含量明显不同,随着催芽天数的增加,不同芽位的多酚含量呈现由低升高的趋势;蔗芽在培养4周时多酚含量较低,适宜进行采芽接种培养;从褐变甘蔗茎尖的解剖结构变化分析,褐变甘蔗茎尖细胞离体培养初期细胞核结构出现变形,线粒体有肿胀拉长,部分液泡膜开始分解;中后期质壁分离更为严重,胞质中出现大量溶酶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全分解,细胞膜、液泡膜、核膜、线粒体膜的双层膜结构出现破损和缺口;而正常发育的茎尖细胞,能基本保持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只有少量的溶酶体出现。因此,可以推测细胞核和线粒体结构变形以及膜系统的大量破损是甘蔗茎尖培养褐变死亡的原因。
关键词
褐变
茎尖
甘蔗
多酚类物质
Keywords
browning, stem tips, sugarcane, phenolic compounds
分类号
Q942.5 [生物学—植物学]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影响因素分析
杨柳
廖芬
梁永检
刘昔辉
杨丽涛
李杨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影响因素及细胞区室结构分析
杨柳
唐云仙
廖芬
汪淼
梁永检
杨丽涛
黄东亮
李杨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