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野生稻耐冷性鉴定与遗传纯合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辉
陈灿
+2 位作者
张晓丽
秦学毅
冯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5-1250,共6页
【目的】筛选耐冷性强的野生稻种质,研究野生稻耐冷性遗传的稳定性,为水稻耐冷性育种和研究提供抗源。【方法】利用人工气候箱对收集的广西野生稻资源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在桂北高寒山区自然低温条件下进行宿根期耐冷性评价;选择耐冷性...
【目的】筛选耐冷性强的野生稻种质,研究野生稻耐冷性遗传的稳定性,为水稻耐冷性育种和研究提供抗源。【方法】利用人工气候箱对收集的广西野生稻资源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在桂北高寒山区自然低温条件下进行宿根期耐冷性评价;选择耐冷性较强的材料通过连续套袋自交或花药培养进行耐冷性遗传纯合研究。【结果】筛选出苗期1级耐冷材料广西普通野生稻20份,广西药用野生稻1份,普通野生稻花培株系92份;宿根期3级耐冷材料广西普通野生稻43份,药用野生稻2份,普通野生稻花培株系5份;耐冷性较强的直立或半直立型种质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苗期和宿根期耐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26),广西药用野生稻苗期和宿根期耐冷性相关性不显著(r=-0.11);广西普通野生稻在苗期耐冷性与宿根期耐冷性上,平均耐冷等级均表现为匍匐型耐冷性最强,倾斜型次之,半直立型与直立型间无差异且最弱;来自桂北的野生稻苗期耐冷性最强;来自桂南的野生稻宿根期耐冷性表现最强。【结论】鉴定筛选出的材料可用于耐冷育种及抗逆机理研究。筛选出的材料可用于水稻耐冷性研究和育种,同时可以通过套袋自交与花药培养加快获得耐冷性更强的纯合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耐冷性
遗传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纯合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冯锐
郭辉
+1 位作者
刘百龙
秦学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研究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的稳定性,筛选出抗性稳定的野生稻种质,为水稻抗褐飞虱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从46个原生地采集获得的1591份野生稻植株进行褐飞虱抗性分析,并选择具有抗性的野生稻材料通过套袋自交或花药培养...
【目的】研究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的稳定性,筛选出抗性稳定的野生稻种质,为水稻抗褐飞虱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从46个原生地采集获得的1591份野生稻植株进行褐飞虱抗性分析,并选择具有抗性的野生稻材料通过套袋自交或花药培养分析其后代抗性遗传纯合表现。【结果】收集的野生稻材料主要为杂合体,其自交一代的生长习性和芒性等发生明显分离。在1591份普通野生稻中,仅有30份材料对褐飞虱具有抗性,其抗性等级为3~5级,大部分为5级。在11份抗性材料的自交后代中,Z1~Z3均存在褐飞虱抗性分离,部分材料在Z4抗性表现稳定;有5份材料抗性从3级提高到1~3级,有4份材料抗性从5级提高到1~3级,有两份材料抗性从5级提高到3级。普通野生稻材料2174花药培养结果表明,6000枚花药经离体培养、诱导,可获得125块独立起源的愈伤组织,分化出8丛双倍体绿苗和两丛单倍体绿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仅为2.0%,绿苗分化率为6.4%。8个独立起源的花培后代中有6个株系抗性等级为5级,有两个抗性等级达到抗的水平(3级),未发现具有1级高抗水平的植株。【结论】普通野生稻通过套袋自交和多代抗虫鉴定,可以获得稳定的高抗抗源,可以明显提高普通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水平。花药培养有利于加速野生稻抗性遗传纯合,缩短后代筛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褐飞虱
抗性鉴定
抗性遗传
花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野生稻黑颖壳遗传分析及育种利用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大辉
刘驰
+4 位作者
马增风
张月雄
秦钢
阎勇
卢星高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9-842,共4页
利用4个广西普通野生稻与籼稻品种9311杂交后自交,构建F2群体,对其种皮颜色进行遗传分析。源自4个普通野生稻的黑色颖壳对来自9311的黄色颖壳现为显性遗传。通过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后获得多个农艺性状遗传稳定的黑颖壳水稻品系。研究...
利用4个广西普通野生稻与籼稻品种9311杂交后自交,构建F2群体,对其种皮颜色进行遗传分析。源自4个普通野生稻的黑色颖壳对来自9311的黄色颖壳现为显性遗传。通过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后获得多个农艺性状遗传稳定的黑颖壳水稻品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可以打破黑色颖壳与不良农艺性状的连锁,普通野生稻黑色颖壳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育种上加以利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普通野生稻
黑色颖壳
育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洲新稻与籼稻杂交后代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鉴定
被引量:
2
4
作者
秦钢
黄大辉
+4 位作者
刘驰
马增风
张月雄
阎勇
卢星高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明非洲新稻与籼稻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为在水稻育种中利用非洲新稻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方法】利用非洲新稻Z3与籼稻龙特浦B杂交获得F1群体,再自交获得F2群体,在水稻成熟期调查亲本和各群体的结实率及主要...
【目的】探明非洲新稻与籼稻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为在水稻育种中利用非洲新稻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方法】利用非洲新稻Z3与籼稻龙特浦B杂交获得F1群体,再自交获得F2群体,在水稻成熟期调查亲本和各群体的结实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结果】Z3与龙特浦B杂交F1的自交结实率为70%,F2群体的自交结实率为24%~80%;F2群体中各性状都存在变异,可从中筛选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2群体单株产量与株实粒数、株穗数、结实率和穗长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非洲新稻Z3与籼稻龙特浦B杂交后代之间不存在自交不育问题,可在水稻育种中直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非洲新稻Z3
籼稻龙特浦B杂交
育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野生稻耐冷性鉴定与遗传纯合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辉
陈灿
张晓丽
秦学毅
冯锐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5-125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药用野生稻对褐飞虱免疫抗性的功能研究与抗性利用"(3156038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普通野生稻抗褐飞虱新基因精细定位及比较转录组学分析"(2015GXNSFAA139060)
+4 种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桂科AB16380138)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越
老
柬籼型特种水稻种质资源引进与应用"(桂科合15104001-27)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广西野生稻优异资源的繁殖更新及高抗体材料的遗传纯合"(桂农科2017JM70)
文摘
【目的】筛选耐冷性强的野生稻种质,研究野生稻耐冷性遗传的稳定性,为水稻耐冷性育种和研究提供抗源。【方法】利用人工气候箱对收集的广西野生稻资源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在桂北高寒山区自然低温条件下进行宿根期耐冷性评价;选择耐冷性较强的材料通过连续套袋自交或花药培养进行耐冷性遗传纯合研究。【结果】筛选出苗期1级耐冷材料广西普通野生稻20份,广西药用野生稻1份,普通野生稻花培株系92份;宿根期3级耐冷材料广西普通野生稻43份,药用野生稻2份,普通野生稻花培株系5份;耐冷性较强的直立或半直立型种质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苗期和宿根期耐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26),广西药用野生稻苗期和宿根期耐冷性相关性不显著(r=-0.11);广西普通野生稻在苗期耐冷性与宿根期耐冷性上,平均耐冷等级均表现为匍匐型耐冷性最强,倾斜型次之,半直立型与直立型间无差异且最弱;来自桂北的野生稻苗期耐冷性最强;来自桂南的野生稻宿根期耐冷性表现最强。【结论】鉴定筛选出的材料可用于耐冷育种及抗逆机理研究。筛选出的材料可用于水稻耐冷性研究和育种,同时可以通过套袋自交与花药培养加快获得耐冷性更强的纯合株系。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耐冷性
遗传纯合
Keywords
Oryza rufipogon
Oryza officinalis
Cold tolerance
Genetic homozygosi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纯合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冯锐
郭辉
刘百龙
秦学毅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992016)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面上项目(桂农科2012YM04)
文摘
【目的】研究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的稳定性,筛选出抗性稳定的野生稻种质,为水稻抗褐飞虱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从46个原生地采集获得的1591份野生稻植株进行褐飞虱抗性分析,并选择具有抗性的野生稻材料通过套袋自交或花药培养分析其后代抗性遗传纯合表现。【结果】收集的野生稻材料主要为杂合体,其自交一代的生长习性和芒性等发生明显分离。在1591份普通野生稻中,仅有30份材料对褐飞虱具有抗性,其抗性等级为3~5级,大部分为5级。在11份抗性材料的自交后代中,Z1~Z3均存在褐飞虱抗性分离,部分材料在Z4抗性表现稳定;有5份材料抗性从3级提高到1~3级,有4份材料抗性从5级提高到1~3级,有两份材料抗性从5级提高到3级。普通野生稻材料2174花药培养结果表明,6000枚花药经离体培养、诱导,可获得125块独立起源的愈伤组织,分化出8丛双倍体绿苗和两丛单倍体绿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仅为2.0%,绿苗分化率为6.4%。8个独立起源的花培后代中有6个株系抗性等级为5级,有两个抗性等级达到抗的水平(3级),未发现具有1级高抗水平的植株。【结论】普通野生稻通过套袋自交和多代抗虫鉴定,可以获得稳定的高抗抗源,可以明显提高普通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水平。花药培养有利于加速野生稻抗性遗传纯合,缩短后代筛选时间。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褐飞虱
抗性鉴定
抗性遗传
花药培养
Keywords
Oryza rufipogon
brown plant hoppe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resistance heredity
anther culture
分类号
S51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野生稻黑颖壳遗传分析及育种利用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大辉
刘驰
马增风
张月雄
秦钢
阎勇
卢星高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
东亚扶南糖厂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9-8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703)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991076)
+2 种基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2012YZ12
201005(基))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09047)
文摘
利用4个广西普通野生稻与籼稻品种9311杂交后自交,构建F2群体,对其种皮颜色进行遗传分析。源自4个普通野生稻的黑色颖壳对来自9311的黄色颖壳现为显性遗传。通过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后获得多个农艺性状遗传稳定的黑颖壳水稻品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可以打破黑色颖壳与不良农艺性状的连锁,普通野生稻黑色颖壳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育种上加以利用是可行的。
关键词
水稻
普通野生稻
黑色颖壳
育种利用
Keywords
Rice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 )
Black hull
Breed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洲新稻与籼稻杂交后代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鉴定
被引量:
2
4
作者
秦钢
黄大辉
刘驰
马增风
张月雄
阎勇
卢星高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
东亚扶南糖厂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2-56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703)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201005(基)
2012YZ12]
文摘
【目的】探明非洲新稻与籼稻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为在水稻育种中利用非洲新稻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方法】利用非洲新稻Z3与籼稻龙特浦B杂交获得F1群体,再自交获得F2群体,在水稻成熟期调查亲本和各群体的结实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结果】Z3与龙特浦B杂交F1的自交结实率为70%,F2群体的自交结实率为24%~80%;F2群体中各性状都存在变异,可从中筛选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2群体单株产量与株实粒数、株穗数、结实率和穗长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非洲新稻Z3与籼稻龙特浦B杂交后代之间不存在自交不育问题,可在水稻育种中直接利用。
关键词
水稻
非洲新稻Z3
籼稻龙特浦B杂交
育性
农艺性状
Keywords
rice
new rice for Africa (NERICA)
hybridization
fertility
agronomic trait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野生稻耐冷性鉴定与遗传纯合研究
郭辉
陈灿
张晓丽
秦学毅
冯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纯合研究
冯锐
郭辉
刘百龙
秦学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普通野生稻黑颖壳遗传分析及育种利用初探
黄大辉
刘驰
马增风
张月雄
秦钢
阎勇
卢星高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洲新稻与籼稻杂交后代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鉴定
秦钢
黄大辉
刘驰
马增风
张月雄
阎勇
卢星高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