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7
1
作者 周行 李小红 +3 位作者 刘忠 唐其展 吕荣华 刘淑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8-2102,共5页
【目的】对广西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现状,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 【目的】对广西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现状,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的重点放在热带亚热带农业生产国家,并通过国际糖业学术研讨会平台、举办各种培训班、与热带亚热带国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影响力。广西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走出去"方面具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平台和合作渠道优势,以及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开展农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总体有利等机遇。然而,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仍面临缺乏总体规划、与外界信息交流不足及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做好广西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总体规划、完善农业科技"走出去"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新的农业科技"走出去"方式,以加快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走出去” 现状 优势 机遇 建议 广西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下农业科研院所外事信息系统建设——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曾媛 刘淑仪 +2 位作者 唐其展 吕荣华 周行 《农业展望》 2016年第12期56-59,共4页
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国际化进程的必要路径,而农业科研院所加强"走出去"是自身发展壮大和扩大外部影响的基本需求。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农业科研国际合作发展中,创立农业科研单位外事信息系统,网络化链接参与... 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国际化进程的必要路径,而农业科研院所加强"走出去"是自身发展壮大和扩大外部影响的基本需求。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农业科研国际合作发展中,创立农业科研单位外事信息系统,网络化链接参与国际合作的各个主体。广西农业科学院外事信息系统设计包括国际合作信息系统、因公出国人员管理系统、官网外事系统和官网英文版4个模块。外事信息系统将有效转变传统外事管理模式,并可有效搭建起标准化、智能化、科学化的科研外事公共服务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服务信息技术平台,塑造"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科研单位现代立体的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外事信息系统 农业科研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农业科技合作探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温国泉 韦幂 +2 位作者 陈格 汪羽宁 吕荣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8-214,共7页
【目的】根据中越农业科技合作现状,挖掘合作潜力,为中越农业科技合作发展路径的深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与实地调查阐明中越农业科技合作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目前双方需求,筛选合作潜力较大的领域,对进一步合作提出针对... 【目的】根据中越农业科技合作现状,挖掘合作潜力,为中越农业科技合作发展路径的深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与实地调查阐明中越农业科技合作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目前双方需求,筛选合作潜力较大的领域,对进一步合作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中越两国农业科技合作基础良好,已建立中国—越南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湄公河委员会(MRC)、中国—东盟创新合作大会、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及中国—越南农业合作联合委员会等合作机制,合作模式主要有农业科技人员学习、交流及培训,共同开展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和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等。当前合作中还存在双向合作不平衡、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合作缺少创新且局限性大及合作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合作潜力较大的技术领域有农机研发、作物种子、有机肥料研发、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及农业资源开发等。【建议】完善不成熟合作机制,制定全新合作模式;加强双语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创造更多合作机会,探索平衡合作方式;共同设立农业科技合作基金;完善农业科技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建立统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国际合作 中越科技合作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举办以东盟国家为主要对象的国际农业科技培训的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周行 毛昌祥 +1 位作者 唐其展 刘忠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397-399,共3页
分析了广西农业科学院举办以东盟国家为主要对象的国际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及意义,并指出在举办国际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单位各自为政、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培训内容安排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树立"互教互学... 分析了广西农业科学院举办以东盟国家为主要对象的国际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及意义,并指出在举办国际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单位各自为政、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培训内容安排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树立"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观念;培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培训效果;选择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做好教材编辑工作;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授课方式;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培训的后续工作等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国际培训 东盟国家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农业生产概况 被引量:21
5
作者 吕荣华 高国庆 +6 位作者 李丹婷 TRAN V Q 刘开强 唐茂艳 唐其展 周行 刘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62-565,共4页
概述了越南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指出根据越南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可将越南农业划分为红河平原、北部丘陵山区、中山部及中部沿海地区、西原地区、东南部、九龙江平原6个生态区,并介绍了越南农业结构以及玉米、水稻、木薯、红薯、甘... 概述了越南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指出根据越南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可将越南农业划分为红河平原、北部丘陵山区、中山部及中部沿海地区、西原地区、东南部、九龙江平原6个生态区,并介绍了越南农业结构以及玉米、水稻、木薯、红薯、甘蔗、花生、大豆、茶叶、咖啡、橡胶、胡椒、腰果、椰子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结构 概况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东南亚国家水稻种质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晓丽 吕荣华 +5 位作者 王强 唐茂艳 陈雷 郭辉 梁天锋 高国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17-2623,共7页
【目的】对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评价,为指导育种中优势亲本的选择和利用、提高选育效率和基因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广西南宁对298份东南亚国家水稻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不同数量... 【目的】对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评价,为指导育种中优势亲本的选择和利用、提高选育效率和基因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广西南宁对298份东南亚国家水稻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不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最小的为结实率(6.51%),最大的为有效穗数(34.86%),株高、茎秆长和穗粒数等均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715;描述性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2502,变化幅度为0.0769~0.4549;不同国家群体数量性状与描述性性状的多样性表现趋于一致,依次为菲律宾、柬埔寨、越南、缅甸。前8个主成分(主要性状包括株高、茎秆茎节包露、千粒重、穗粒数、茎秆节间色、颖尖色、芒长和叶片卷曲度)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7.99%,代表了23个表型性状的大部分变异,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参考依据。【结论】参试材料的表型多样性丰富,尤其是菲律宾和柬埔寨两个国家,应切实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表型 多样性 东南亚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引进水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晓丽 吕荣华 +5 位作者 唐茂艳 王强 陈雷 郭辉 梁天锋 高国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8,共10页
用72对SSR引物对316份东南亚不同地理来源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8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375个,变幅在2~12之间;其中频率<5%的稀有等位基因有293个,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75.7%。Ne... 用72对SSR引物对316份东南亚不同地理来源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8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375个,变幅在2~12之间;其中频率<5%的稀有等位基因有293个,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75.7%。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变化幅度在0.055~0.855之间,平均为0.623。He以菲律宾的种质资源最为丰富(He=0.619),其余国家的He大小依次是越南(He=0.515)>老挝(He=0.467)>柬埔寨(He=0.455);聚类分析显示分为籼粳稻两大群体,地理分组不是特别清晰。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不同地理类群间,且遗传分化极显著。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K=2时,有相对明显的遗传结构。其次是K=5时,显示菲律宾群体分为了3个比较明显的小类群,存在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结构。东南亚引进水稻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后期水稻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特种水稻种质资源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晓丽 王强 +5 位作者 陈雷 唐茂艳 吕荣华 郭辉 梁天锋 高国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8-1013,共6页
东南亚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种植与消费习惯,孕育了大量的特种水稻资源,如有色稻、糯稻和香稻等。这些资源长期在相对封闭的区域种植,基因高度纯合,表型十分稳定,是进行遗传和生理特性研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对56份越南、老挝... 东南亚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种植与消费习惯,孕育了大量的特种水稻资源,如有色稻、糯稻和香稻等。这些资源长期在相对封闭的区域种植,基因高度纯合,表型十分稳定,是进行遗传和生理特性研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对56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特种水稻资源进行光合指标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光合速率(Pn)和光合功能期差异(RSP)均表现为极显著水平,均值分别为27.15μmol/m2·s和35.3 d;进一步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二维排序绘制象限图,从中筛选出了Pn和RSP均值较高的种质资源14份,占总数的25%,这些高光效特种稻种质资源可作为特种品种选育的中间材料,同时也可为光合机理研究、高光效基因定位等提供基因资源。探讨了特种稻光合速率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其中,C1、C2、C29、C43、C49、C54、C56、C59、C60和C62株型为中间类型、叶片颜色为绿色或深绿、剑叶状态为中间类型或直立,其光合速率相对高一些,为潜在的高光效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 种质资源 东南亚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粉垄耕作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唐茂艳 王强 +4 位作者 陈雷 张晓丽 张宗琼 吕荣华 梁天锋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3854-3856,共3页
以两系超级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桂两优2号为供试品种,通过田间研究比较常规耕作和粉垄耕作条件下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方式有利于水稻植株分蘖中后期的分蘖生长,全生育期白根多、活力强,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极... 以两系超级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桂两优2号为供试品种,通过田间研究比较常规耕作和粉垄耕作条件下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方式有利于水稻植株分蘖中后期的分蘖生长,全生育期白根多、活力强,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极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叶片净光合速率高,并且持绿时间长,利于光合同化物的生产积累;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有效穗较常规耕作多27.6万/hm2,因而产量增加显著,增产约2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水稻(Oryza SATIVA L.)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峰和无核早红葡萄在越南谅山试种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江流 PHAM Thi Thang +13 位作者 罗瑞鸿 NGUYN Thi Hà 吕荣华 LUONG Dǎng Ning CHU Vǎn DUòng NGUYN Manh Tòng 彭宏祥 Ly Ming Nguyet LU'O'NG i Thuy CHU Xun Tien VI Vǎn Dúc NGUYN Duy Dng Ly Dúc Khiêm 熊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观察巨峰、无核早红葡萄在越南谅山省的引种表现,为其在越南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春从中国南宁引入巨峰、无核早红两个鲜食葡萄品种在越南谅山省试种,调查其枝蔓生长量、物候期、果实性状、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至... [目的]观察巨峰、无核早红葡萄在越南谅山省的引种表现,为其在越南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春从中国南宁引入巨峰、无核早红两个鲜食葡萄品种在越南谅山省试种,调查其枝蔓生长量、物候期、果实性状、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至第1年抚育冬季,巨峰葡萄枝蔓总长234.5 cm,上架茎粗0.84 cm;无核早红葡萄枝蔓总长294.1 cm,上架茎粗0.86 cm.在物候期方面,巨峰葡萄从萌芽至果实成熟需141~151 d,表现中熟;无核早红从萌芽至果实成熟需142~151 d,未表现其应有的早熟特性.在果实性状方面,巨峰葡萄2010~2012年3年平均单果重8.9 g,种子数1.04粒,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17.5%;无核早红葡萄2010~2012年3年平均单果重6.8 g,TSS含量13.9%.在产量方面,巨峰葡萄2010~2012年产量分别为13.69、17.50和16.24 t/ha;无核早红葡萄2010~2012年产量分别为10.81、16.02和20.92t/ha.[结论]巨峰葡萄在越南谅山省种植表现丰产稳产优质,具有较好的适栽性,可大面积推广种植;无核早红葡萄表现丰产稳产,但表现低糖低酸,极易裂果,着色困难,不宜在越南大面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无核早红葡萄 试种 适栽性 越南谅山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开花习性和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特性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昆鹏 何芳练 +5 位作者 江文 高美萍 陈丽娟 曾媛 王艳 张尚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882,共4页
【目的】了解荸荠开花习性和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特性,为荸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蹄2号荸荠为材料,观察荸荠茎及花序生长情况,了解荸荠开花规律和雌雄蕊生长情况,并通过显微观察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部位,对比荸荠在人工... 【目的】了解荸荠开花习性和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特性,为荸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蹄2号荸荠为材料,观察荸荠茎及花序生长情况,了解荸荠开花规律和雌雄蕊生长情况,并通过显微观察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部位,对比荸荠在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后的结子情况。【结果】同一花茎的花序雌、雄蕊分别在花茎约长37.00和46.90 cm时达到盛期,两者平均高度差为9.84 cm,时间差为28.5 h;上午9:00~11:00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最佳时段,授粉雌蕊约7.0 h后迅速萎蔫;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子率明显高于自然授粉的结子率,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子率为43.0%,自然授粉的结子率仅为15.5%。【结论】人工辅助授粉可大幅度提高荸荠结子率,且荸荠两性花的特性和雌、雄蕊生长及盛期均存在时间差,是荸荠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人工辅助授粉 自然授粉 结子率 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玉米产业发展及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荣华 邹成林 +6 位作者 唐茂艳 陈雷 刘淑仪 张晓丽 曾媛 Tran Van Quang 吕佳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6-1192,共7页
【目的】掌握越南玉米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为中越两国开展科技合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越南统计局数据,总结归纳越南玉米发展历程、种植生产、进口贸易及各生态区生产情况,对中越玉米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合作进行展望。【结果... 【目的】掌握越南玉米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为中越两国开展科技合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越南统计局数据,总结归纳越南玉米发展历程、种植生产、进口贸易及各生态区生产情况,对中越玉米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合作进行展望。【结果】越南从事玉米育种研究较晚,品种引入,国外品种引进对越南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起重要作用,越南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年上升,目前种植面积在100万ha左右,总产量在500万t左右,2014年以来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从生态区域来看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丘陵山区,2019年北部种植面积61.97万ha,占全越南玉米1/3以上;从省份来看种植面积较大省份有山罗省、多乐省、义安省和清化省,产量来较大省份是多乐省、山罗省、同奈省、清化省、义安省、嘉莱省和得农省;从南北区域来看种植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北部;从栽培条件来看,东南部、九龙江平原和西原地区玉米单产最高,单产较高省份是同塔、坚江、安江和同奈。越南生产的玉米约60%用于食用和生产酒精,40%用于生产饲料。越南生产的玉米满足不了本国需求,需从美国、印度等国进口大量玉米,年进口量100万~180万t,且80%为转基因玉米。种植品种主要有单交玉米GS9989(A380)、VN5885、TC 14-1,鲜食糯玉米品种VN556、甜玉米品种20(DL20)青料饲料两用玉米VS71品种。玉米草地贪夜蛾是危害中越两国迁飞性害虫;同时越南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优良品种匮乏、栽培技术落后制约其玉米产业的发展。【建议】我国相关机构部门应加强与越南玉米研究所和越南农业大学等农业研究部门合作;加大示范推广我国优良玉米品种;在越南登记经示范适用玉米品种;与企业合作将适宜品种出口到越南,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越南 农业生态区 种植面积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甘蔗种植及蔗糖业生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荣华 李杨瑞 +7 位作者 梁天锋 谢春斌 温国泉 唐茂艳 陈雷 王强 张晓丽 Tran Van Quang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25-2828,共4页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雠,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雠,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农业生态区、部份省份近6—10年种植甘蔗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糖业生产情况,为我国甘蔗科技工作者、蔗糖生产企业与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种植 糖业生产 农业生态区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黑葡萄在越南北部栽培表现及其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江流 DO THANH TRUNG +12 位作者 唐其展 吕荣华 NGUYEN TUAN DIEP CAN VAN TOAN NGUYEN CONG THANH PHUNG DUY HIEU BUI THI THU TRANG 黄竟 刘淑仪 黄芳颖 梁芳 黄勇策 黄克顺 《南方园艺》 2019年第6期34-37,共4页
河内、北江等越南北方地区年均温比广西南宁高2℃左右,光温条件比较优越,应越方要求新引入种植比巨峰葡萄早熟优质的无核夏黑葡萄,以期调节产期,满足市场需求。采用广西夏黑葡萄当年种当年收和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管理,在越南北部地区于3... 河内、北江等越南北方地区年均温比广西南宁高2℃左右,光温条件比较优越,应越方要求新引入种植比巨峰葡萄早熟优质的无核夏黑葡萄,以期调节产期,满足市场需求。采用广西夏黑葡萄当年种当年收和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管理,在越南北部地区于3月上旬种植夏黑葡萄,种后4个半月于7月下旬修剪促花,剪后1个月于8月下旬开花,剪后2个月于9日下旬着色,剪后3个月于10月中下旬成熟上市,从种到收获全程9个月,平均每hm^2产量8517.0 kg,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投产的目标。为越南葡萄产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当年种当年投产 栽培表现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杂交水稻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生长及产量表现(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SREAN Pao HOUM Savy +5 位作者 TOUCH Bunna 周行 王威豪 石瑜敏 韦善富 刘百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种植长势和产量表现,为中国杂交水稻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旱季(1~4月),将3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早优362、特优362和桂源优362)与当地水稻品种(Senp... 【目的】研究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种植长势和产量表现,为中国杂交水稻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旱季(1~4月),将3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早优362、特优362和桂源优362)与当地水稻品种(Senpidao)种植于柬埔寨马德望省,测定比较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不同水稻品种株高间差异显著。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株高均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Senpidao),但分蘖数较低。中国杂交水稻品种的每穗粒数和穗长也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其中特优362的每穗粒数最多,桂源优362的穗最长。早优362的千粒重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特优362和桂源优362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此外,每穗粒数、穗长和产量间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中国杂交水稻适合在柬埔寨种植,旱季在马德望省的Toul Sammng±壤种植可比当地品种增产2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杂交水稻 Senpidao水稻 马德望省 柬埔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香蕉生产概况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春斌 温国泉 +7 位作者 吕荣华 曾媛 刘忠 刘淑仪 周行 孔令孜 韦莉萍 Tran Van Quang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4-2287,共4页
近年来,越南香蕉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ha左右,主要集中在九龙江平原及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香蕉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为九龙江平原的朔庄省(Soc Trang);越南香蕉总产量超过160.00万t,2010年产蕉大省青化省(Thanh Hoa)香蕉总产量为13.29... 近年来,越南香蕉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ha左右,主要集中在九龙江平原及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香蕉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为九龙江平原的朔庄省(Soc Trang);越南香蕉总产量超过160.00万t,2010年产蕉大省青化省(Thanh Hoa)香蕉总产量为13.29万t;越南香蕉单产量约16.00 t/ha,产量最高的省份为红河平原地区兴安省(Hung Yen),单产超过45.00 t/ha。相对广西来说,越南香蕉单产偏低,广西在种蕉与香蕉组培苗技术方面可与越南开展合作,以促进广西香蕉产业在越南的影响力,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生产概况 农业生态区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甜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光俊 阮忠德 +5 位作者 阮氏月英 武氏春萍 武文烈 吕荣华 邹成林 吕佳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3-1206,共14页
【目的】对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与2个测试种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为高效创制高产甜玉米自交系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将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TD01~TD20)与2个测试种[黄色甜玉米自交系(TI)和... 【目的】对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与2个测试种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为高效创制高产甜玉米自交系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将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TD01~TD20)与2个测试种[黄色甜玉米自交系(TI)和白色甜玉米自交系(T2)]进行杂交组配,采用完全随机组设计对获得的40个杂交组合(TH01~TH40)进行田间试验,以SW1011和Fancy 111为对照品种。测定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利用Line×Tester模型在AGD-R软件中进行中亲优势度(Hm)、杂种优势度(Hb)和一般配合力(GCA)分析。【结果】紫色种皮由父本遗传,在40个杂交组合中占优势,所有测定的性状表现为中亲优势和杂种优势。大多数亲本系鲜穗收获期的Hm、Hb和GCA表现为负值,说明这些亲本系具有组配早熟杂交种的潜力。除收获期和穗粗外,其余调查性状表现出多个显性效应,证明了非加性遗传效应的重要性。具有较高GCA的杂交组合为TH05(T1×TD05)、TH31(T2×TD11)、TH20(T1×TD20)、TH33(T2×TD13)、TH34(T2×TD14)、TH16(T1×TD16)、TH08(T1×TD08)和TH25(T2×TD05)。【结论】紫色甜玉米与黄色甜玉米自交系或白色甜玉米自交系杂交,紫色性状具有显性效应,筛选出的8个品质优良杂交种及其亲本可作为培育越南商品化紫甜玉米品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甜玉米 产量 品质 配合力 杂交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紫甜玉米自交系选育高营养水果型杂交玉米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光俊 阮忠德 +3 位作者 阮氏月英 武文烈 武氏春萍 吕荣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43-1854,共12页
【目的】通过紫色糯玉米(花青素型)与白色甜玉米(超甜糯型)杂交,选育出营养丰富的水果型玉米,以满足越南乃至世界对高营养水果型玉米的市场需求,也为水果型玉米的杂交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4个紫色糯玉米品系(♀)与白色甜玉米(♂)进... 【目的】通过紫色糯玉米(花青素型)与白色甜玉米(超甜糯型)杂交,选育出营养丰富的水果型玉米,以满足越南乃至世界对高营养水果型玉米的市场需求,也为水果型玉米的杂交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4个紫色糯玉米品系(♀)与白色甜玉米(♂)进行杂交后再回交,通过形态标记(籽粒皱缩且颜色为深紫色)从BC2F1代中共筛选出20个品系,再经5代连续自交获得80个自交系(UV01~UV80),从中选择20个优良自交系。利用Line×Tester模型将20个优良自交系与2个测试种[黄色甜玉米自交系SW1(TI)和白色甜玉米自交系D181(T2)]进行测配,获得40个杂交组合(TH01~TH40),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在越南河内田间开展种植试验,以SW1011和Fancy111为对照品种。【结果】TH08、TH17、TH18、TH27、TH31和TH35等6个杂交组合的平均产量较高,为13.4~14.4 t/ha,与对照品种SW1011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这些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商业潜力;UV03、UV07、UV08、UV10、UV12、UV16、UV18、UV42、UV71等9个品系的锤度>16.0%、果皮薄<60.0μm、花青素含量>100.0 mg/100 g,属于超甜紫甜玉米品系。UV10、UV24、UV40、UV46和UV71等5个品系在商品产量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UV12和UV16品系在甜度指数方面具有较高的GCA,UV35、UV36、UV38、UV46和UV73等5个品系在花青素含量方面具有较高的GCA。【结论】UV10和UV12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具有较高的GCA,为2个营养丰富的水果型超甜紫甜玉米品系,可在越南及其他适用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甜玉米 自交系 Smith-Hazel指数 一般配合力(GCA) Line×Test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水稻黄矮病毒多克隆血清抗体的制备(英文)
19
作者 何越强 陈氏懦花 +5 位作者 陈阮河 杜新勇 阮德辉 韦善富 覃武 吕荣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72-1482,共11页
【目的】制备用于检测水稻黄矮病毒(RYSV)的多克隆抗体,为水稻和黑尾叶蝉上的病毒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两种不同来源的RYSV抗原免疫家兔,一种是从受感染的水稻病叶组织纯化获得RYSV病毒粒子;另一种是从越南RYSV分离株克隆出完... 【目的】制备用于检测水稻黄矮病毒(RYSV)的多克隆抗体,为水稻和黑尾叶蝉上的病毒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两种不同来源的RYSV抗原免疫家兔,一种是从受感染的水稻病叶组织纯化获得RYSV病毒粒子;另一种是从越南RYSV分离株克隆出完整N蛋白编码基因,然后将其连接至pET-28a载体上,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N蛋白抗原。其中,N蛋白抗原又以两种形式(洗脱纯化N蛋白和N蛋白条带聚丙烯酰胺切片匀浆)对家兔进行免疫。最后,采用PTA-ELISA分析评估家兔抗体血清(多克隆抗体)对水稻叶片和黑尾叶蝉RYSV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分离自越南RYSV分离株的N基因由1542个核苷酸组成,与来自我国和日本RYS分离株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1%和97.9%,对应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3.4%和99.4%。以RYSV病毒粒子、洗脱纯化N蛋白和N蛋白条带聚丙烯酰胺切片匀浆3种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均能有效检测出水稻植株中的RYSV,其中,感病植株的OD405分别为1.449、2.337和1.649,健康植株的OD405分别为0.375、0.294和0.283。PTA-ELISA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从单个带病毒黑尾叶蝉中检测出RYSV,且该结论在RT-PCR检测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结论】制备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对RYSV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水稻和黑尾叶蝉上的病毒诊断,同时表明以含有病毒植物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切片直接注射免疫模型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黄矮病毒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N蛋白 表达 病毒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金跳小蜂在不同生育期扶桑绵粉蚧寄主上的生物学特性(英文)
20
作者 Qurban Ali Rind Abdul Ghani Lanjar +4 位作者 Abdul Ghafoor Rahoo Ghulam Sarwar Solangi 吕荣华 付岗 覃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73-1980,共8页
【目的】探讨亚金跳小蜂对不同生育期扶桑绵粉蚧的影响,为今后寄生蜂的饲养和推广及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以4个龄期的15头扶桑绵粉蚧、30头3龄幼虫和成虫为试虫进行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每虫笼放入1对亚金... 【目的】探讨亚金跳小蜂对不同生育期扶桑绵粉蚧的影响,为今后寄生蜂的饲养和推广及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以4个龄期的15头扶桑绵粉蚧、30头3龄幼虫和成虫为试虫进行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每虫笼放入1对亚金跳小蜂,每天记录寄主和寄生蜂的存活情况。【结果】亚金跳小蜂的最大寄生率和扶桑绵粉蚧的最大僵虫量均在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期出现,而最低值均在其2龄若虫期出现。在选择和非选择试验中,亚金跳小蜂雌虫的寿命差异不显著(P>0.05)。在以扶桑绵粉蚧2龄若虫为试验对象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中,雌性亚金跳小蜂的生命周期分别为12.69±0.19和13.24±0.40d。在以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为试验对象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中,雌性亚金跳小蜂的生命周期分别为15.51±0.28和15.12±0.14d。寄生蜂的发育周期因寄主龄期而有明显差异,在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期寄生的亚金跳小蜂生命周期最长,而在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期寄生的亚金跳小蜂生命周期最短。【结论】作为寄生蜂的亚金跳小蜂在寄主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期的成虫量最大,在2龄若虫期的成虫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金跳小蜂 扶桑绵粉蚧 生育期 寄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