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大果山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聪
林波
+2 位作者
梁忠茂
郑凤锦
陈赶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36-241,共6页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大果山楂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加工业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产品有山楂片、山楂醋、山楂酒、山楂醋酸嘢、山楂糕、山楂粉、山楂蜜饯等。分析了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如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专业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延长加工产业链;加大品牌打造宣传,发展区域特色品牌,为促进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山楂
加工业
产业发展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维度解析干燥方式对荔浦芋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静
方晓纯
+3 位作者
林波
吴妃妃
郑凤锦
陈赶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6,共8页
【目的】从多维度解析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荔浦芋品质差异性,为定向筛选荔浦芋的干燥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条状和片状的荔浦芋为试材,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4种干燥方式进行处理,对其品质特性、流...
【目的】从多维度解析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荔浦芋品质差异性,为定向筛选荔浦芋的干燥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条状和片状的荔浦芋为试材,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4种干燥方式进行处理,对其品质特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测定,比较不同干燥方式的干燥效果差异。【结果】微波干燥处理的条状荔浦芋多糖含量最高,为1.178%,片状则表现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多糖含量最高,为0.976%,且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对不同物料形态多糖的含量影响小;不同干燥方式处理荔浦芋条、片的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以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芋头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最低,其中芋头片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455%和1.920 mg/g,芋头条分别为3.395%和2.338 mg/g。4种干燥方式处理下的荔浦芋体系均表现为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均区别明显,从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条状芋头的表观黏度总体随多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下的荔浦芋全粉微观上表现为光滑、完整的球状颗粒,而其他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全粉在结构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塌陷。【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荔浦芋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低,且能最好地维持荔浦芋样品原始形状,干燥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浦芋
干燥方式
品质特性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优化滇黄精多糖提取及其结构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梁朋光
孙健
+7 位作者
岳健
苏娟
唐雅园
栾会燕
邱福荣
杨兆杏
向昱
何雪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34-3445,共12页
【目的】通过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相关工艺条件,分析其结构与活性,为滇黄精多糖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黄精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确定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目的】通过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相关工艺条件,分析其结构与活性,为滇黄精多糖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黄精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确定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提取滇黄精多糖的最佳条件;并对滇黄精多糖的功能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α-糖苷酶抑制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与结构特性(红外光谱、相对分子量及单糖组成等)进行研究。【结果】经响应面分析构建滇黄精多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Y=19.55+0.7A+0.78B+0.89C+0.28AB+1.26AC+0.84BC-1.84A^(2)-4.72B^(2)-2.3C^(2)(R^(2)=0.9860)(Y表示滇黄精多糖得率,A、B、C分别表示微射流压力、料液比和提取时间),提取时间、料液比及微射流压力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滇黄精多糖得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微射流压力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滇黄精多糖得率有显著影响(P<0.05),3个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的排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微射流压力;滇黄精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射流压力146 MPa、料液比1∶41、于100℃下提取70 min,在此条件下,滇黄精多糖得率为19.57%,达理论预测值的98.69%。滇黄精多糖是一种由11种单糖组成的吡喃型酸性多糖,相对分子量为35.95 kD,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43、4.07和2.87 mg/mL。【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提取滇黄精多糖的得率高,预测性良好,滇黄精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活性,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多糖
响应面分析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提取工艺
结构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兰娟
楠极
+4 位作者
李丽
易萍
黄方
张兰
黄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目的】研究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为开发绿色安全的圣女果保鲜剂,以及食品天然防腐保鲜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提法制备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
【目的】研究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为开发绿色安全的圣女果保鲜剂,以及食品天然防腐保鲜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提法制备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考察提取液抑菌活性,以二倍稀释法考察最低抑菌浓度(MIC);将不同浓度(50.00和100.00 mg/mL)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提取液喷洒于圣女果表面,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CK),通过感官评价、腐烂率、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Vc)指标,考察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4种中草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47和20.00 mm、17.77和22.00 mm、15.90和17.00 mm、14.83和13.00 mm、15.93和14.07 mm;MIC分别为62.50和15.63 mg/mL、31.25和7.81 mg/mL、31.25和15.63 mg/mL、62.50和31.25 mg/mL、62.50和62.50 mg/mL。从圣女果的保鲜测试指标结果可知,相较于CK,50.00和100.00 mg/mL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提取液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圣女果保鲜效果。贮藏至第10 d时,相较于其他处理组,100.00 mg/mL油橄榄叶提取液处理组的感官评分(46.15分)、腐烂率(16.67%)、失重率(4.50%)、硬度(1.2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18%)和Vc含量(31.50 mg/100 g)等保鲜指标最优,与CK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差异;而100.00 mg/mL五倍子提取液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含量(0.48%)最高,与CK间差异极显著。【结论】100.00 mg/mL油橄榄叶提取液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最佳,作为天然防腐保鲜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油橄榄叶
五倍子
抑菌圈
最低抑菌浓度(MIC)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大果山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聪
林波
梁忠茂
郑凤锦
陈赶林
机构
广西
大学农
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
靖西梁鹏食品有限公司
广西
亚热带作物
研究所
/
广西农业科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36-241,共6页
基金
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科技先锋队专项(桂农科盟202315)
广西农科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117)
广西技术成果转让项目(2022450001000249)。
文摘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大果山楂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加工业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产品有山楂片、山楂醋、山楂酒、山楂醋酸嘢、山楂糕、山楂粉、山楂蜜饯等。分析了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如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专业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延长加工产业链;加大品牌打造宣传,发展区域特色品牌,为促进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果山楂
加工业
产业发展
对策
建议
Keywords
Malus doumeri
Processing industr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维度解析干燥方式对荔浦芋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静
方晓纯
林波
吴妃妃
郑凤锦
陈赶林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
南亚热带
农业
科学
研究所
广西
亚热带作物
研究所
农业
农村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安全控制
重点
实验室
/广西
亚热带特色水果质量安全控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6,共8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0297041)
科技先锋队“强农富民”“六个一”专项行动项目(桂农科盟202415)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117)。
文摘
【目的】从多维度解析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荔浦芋品质差异性,为定向筛选荔浦芋的干燥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条状和片状的荔浦芋为试材,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4种干燥方式进行处理,对其品质特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测定,比较不同干燥方式的干燥效果差异。【结果】微波干燥处理的条状荔浦芋多糖含量最高,为1.178%,片状则表现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多糖含量最高,为0.976%,且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对不同物料形态多糖的含量影响小;不同干燥方式处理荔浦芋条、片的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以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芋头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最低,其中芋头片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455%和1.920 mg/g,芋头条分别为3.395%和2.338 mg/g。4种干燥方式处理下的荔浦芋体系均表现为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均区别明显,从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条状芋头的表观黏度总体随多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下的荔浦芋全粉微观上表现为光滑、完整的球状颗粒,而其他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全粉在结构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塌陷。【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荔浦芋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低,且能最好地维持荔浦芋样品原始形状,干燥效果最优。
关键词
荔浦芋
干燥方式
品质特性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Keywords
Lipu taro
drying metho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rheological behavior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S632.309.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优化滇黄精多糖提取及其结构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梁朋光
孙健
岳健
苏娟
唐雅园
栾会燕
邱福荣
杨兆杏
向昱
何雪梅
机构
烟台黄金职业
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山里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34-3445,共12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项目(2019IC054)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9110141)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桂农科2021YT112,桂农科2021YTI16)。
文摘
【目的】通过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相关工艺条件,分析其结构与活性,为滇黄精多糖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黄精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确定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提取滇黄精多糖的最佳条件;并对滇黄精多糖的功能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α-糖苷酶抑制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与结构特性(红外光谱、相对分子量及单糖组成等)进行研究。【结果】经响应面分析构建滇黄精多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Y=19.55+0.7A+0.78B+0.89C+0.28AB+1.26AC+0.84BC-1.84A^(2)-4.72B^(2)-2.3C^(2)(R^(2)=0.9860)(Y表示滇黄精多糖得率,A、B、C分别表示微射流压力、料液比和提取时间),提取时间、料液比及微射流压力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滇黄精多糖得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微射流压力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滇黄精多糖得率有显著影响(P<0.05),3个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的排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微射流压力;滇黄精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射流压力146 MPa、料液比1∶41、于100℃下提取70 min,在此条件下,滇黄精多糖得率为19.57%,达理论预测值的98.69%。滇黄精多糖是一种由11种单糖组成的吡喃型酸性多糖,相对分子量为35.95 kD,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43、4.07和2.87 mg/mL。【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提取滇黄精多糖的得率高,预测性良好,滇黄精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活性,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滇黄精多糖
响应面分析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提取工艺
结构
活性
Keywords
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olysaccharide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dynamic high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
extraction technique
structure
activity
分类号
S567.2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兰娟
楠极
李丽
易萍
黄方
张兰
黄敏
机构
浙江
农业
商贸职业
学院
内蒙古
农业
大学职业
技术
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
大学化学化工
学院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GXNSFGA196001,2021GXNSFAA075035)
科技先锋队“强农富民”“六个一”专项行动项目(桂农科盟202315)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112)。
文摘
【目的】研究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为开发绿色安全的圣女果保鲜剂,以及食品天然防腐保鲜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提法制备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考察提取液抑菌活性,以二倍稀释法考察最低抑菌浓度(MIC);将不同浓度(50.00和100.00 mg/mL)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提取液喷洒于圣女果表面,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CK),通过感官评价、腐烂率、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Vc)指标,考察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4种中草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47和20.00 mm、17.77和22.00 mm、15.90和17.00 mm、14.83和13.00 mm、15.93和14.07 mm;MIC分别为62.50和15.63 mg/mL、31.25和7.81 mg/mL、31.25和15.63 mg/mL、62.50和31.25 mg/mL、62.50和62.50 mg/mL。从圣女果的保鲜测试指标结果可知,相较于CK,50.00和100.00 mg/mL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提取液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圣女果保鲜效果。贮藏至第10 d时,相较于其他处理组,100.00 mg/mL油橄榄叶提取液处理组的感官评分(46.15分)、腐烂率(16.67%)、失重率(4.50%)、硬度(1.2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18%)和Vc含量(31.50 mg/100 g)等保鲜指标最优,与CK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差异;而100.00 mg/mL五倍子提取液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含量(0.48%)最高,与CK间差异极显著。【结论】100.00 mg/mL油橄榄叶提取液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最佳,作为天然防腐保鲜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草药
油橄榄叶
五倍子
抑菌圈
最低抑菌浓度(MIC)
保鲜效果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live leaf
Rhus chinensis Mill.
antibacterial zon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preservative effects
分类号
S641.209.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大果山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陈聪
林波
梁忠茂
郑凤锦
陈赶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维度解析干燥方式对荔浦芋品质特性的影响
陈静
方晓纯
林波
吴妃妃
郑凤锦
陈赶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响应面优化滇黄精多糖提取及其结构与活性分析
梁朋光
孙健
岳健
苏娟
唐雅园
栾会燕
邱福荣
杨兆杏
向昱
何雪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
郑兰娟
楠极
李丽
易萍
黄方
张兰
黄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