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SSR标记分析广西香稻与南亚香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远孟 张向军 +3 位作者 陈传华 杨新庆 李容柏 李杨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利用16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分析78份来自南亚的香稻资源和18份广西种植的香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南亚的香稻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13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31个,广西的香稻资源... 利用16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分析78份来自南亚的香稻资源和18份广西种植的香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南亚的香稻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13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31个,广西的香稻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2~9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44个;南亚香稻资源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5,广西香稻资源平均PIC为0.41;南亚香稻资源平均基因多样性(Hs)为0.60,广西香稻资源平均Hs为0.47;说明了南亚香稻资源比广西香稻资源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南亚香稻资源或大部分的广西香稻资源各自聚为一类,说明大部分南亚和广西的香稻种质资源存在遗传差异性和地理远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与香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远孟 张向军 +2 位作者 陈传华 李容柏 李杨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4,共4页
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6对SSR引物,分析24份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资源和18份广西种植香稻的SSR等位变异、多态信息含量、基因多样性等。结果表明,在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7个,平均每个位点的... 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6对SSR引物,分析24份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资源和18份广西种植香稻的SSR等位变异、多态信息含量、基因多样性等。结果表明,在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7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38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基因多样性(Hs)分别为0.53和0.60;而在广西种植香稻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2~9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44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基因多样性(Hs)为0.41和0.47。说明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资源比香稻资源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表明,广西非香地方栽培稻和香稻资源各自聚为一类,说明二者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栽培稻 香稻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野生大豆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曾维英 梁江 +4 位作者 陈渊 韦清源 汤复跃 钟开珍 陈文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5,共4页
利用23对SSR引物对广西1980—1981年收集的68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3个SSR位点共扩增出157条多态性带,等位变异数目范围为4~11条,平均为6.83条;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0.539~0.835,平均为0.703;Shannon指数分... 利用23对SSR引物对广西1980—1981年收集的68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3个SSR位点共扩增出157条多态性带,等位变异数目范围为4~11条,平均为6.83条;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0.539~0.835,平均为0.703;Shannon指数分布范围为0.624~0.941,平均为0.714。聚类结果把68份材料分为两大类,各地区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有些同一地区内的材料也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新收集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曾维英 梁江 +4 位作者 陈渊 韦清源 汤复跃 钟开珍 陈文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9-383,共5页
利用23对SSR引物对广西新收集的20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3个SSR位点共扩增出137个多态性带,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目范围为3~11个,平均为5.96个;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0.503~0.834,平均为0.689;Shannon-weaver... 利用23对SSR引物对广西新收集的20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3个SSR位点共扩增出137个多态性带,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目范围为3~11个,平均为5.96个;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0.503~0.834,平均为0.689;Shannon-weaver指数分布范围为0.407~1.444,平均为0.683;遗传相似系数分布范围为0.266~0.969,平均为0.720,广西新收集野生大豆材料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0份材料分为三大类,各地区材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但有些同一地区内的材料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远孟 张向军 +3 位作者 陈传华 杨新庆 李杨瑞 李容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794-5797,共4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78份外引香稻品种、18份在广西种植的香稻品种以度24份具有代表性的非香的广西地方栽培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检测到100条多态性片段,每个引物可检测到3~1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为6.25个,聚类结果表明:利用16...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78份外引香稻品种、18份在广西种植的香稻品种以度24份具有代表性的非香的广西地方栽培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检测到100条多态性片段,每个引物可检测到3~1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为6.25个,聚类结果表明:利用16个SSR标记可以明显地把香稻与非香稻品种聚类为2大类;在78份外引香稻种质中,在遗传距离分别为0.64和0.56处.43份和14份各自聚为一类,占73.1%,18份与广西种植的香稻品种聚类,占23.1%,3份与非香的栽培稻品种聚为一类,占3.8%,不同类组香稻的Nei's遗传距离估算表明,传统的南亚香稻的遗传多样性显著大于改良的南亚香稻,改良的南亚香稻的多样性又显著大于广西当前种植的香稻种质和广西代表性的非香稻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SSR 聚类分析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山药种质资源品质和产量进行综合评价 被引量:34
6
作者 罗海玲 龚明霞 +2 位作者 周芸伊 马俊 何龙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1-916,共6页
【目的】对31个山药种质资源的品质和产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山药优良品种的选育栽培和山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所收集的31个山药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其块茎产量、性状及可溶性蛋白、淀粉、蔗糖、还原糖等品质指标,并用隶... 【目的】对31个山药种质资源的品质和产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山药优良品种的选育栽培和山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所收集的31个山药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其块茎产量、性状及可溶性蛋白、淀粉、蔗糖、还原糖等品质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1个山药种质资源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块茎长度可划分为长型、中型、短型3种类型;根据产量性状可划分为7类,第1类产量最高,达55 000 kg/hm^2以上,包括HZ-2和G15,第7类产量最低,为15000 kg/hm^2以下,包括湖北大、铁棍山药、湖北小和SY2。经隶属函法综合评价,品质和产量表现较优的有中、长型品种GH5、G1、GH-9、G15、HZ-2、BL-5和BL-2,短型品种PZ-1、野生种、土家白、PZ-3、BL-3、粤北2号和浙江红。【结论】综合表现较优的品种中,中、长型品种GH5、G1、GH-9、G15及HZ-2等品质和产量俱佳,适合作为高产优质育种材料或鲜食新品种的优异亲本;而短型品种野生种、土家白和浙江红等,则适合机械化种植和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品质 产量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类黄酮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桂 李杨瑞 +2 位作者 杨丽涛 韦雪雪 丘佩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5-188,203,共5页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2 h至14 h,耐旱性强的ROC22品种类黄酮含量降低,耐旱性弱的R...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2 h至14 h,耐旱性强的ROC22品种类黄酮含量降低,耐旱性弱的ROC16品种类黄酮含量先降后升;2个品种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ROC22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ROC16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2个品种甘蔗叶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聚乙二醇胁迫 类黄酮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对聚乙二醇胁迫下甘蔗叶类黄酮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桂 李杨瑞 +3 位作者 杨丽涛 丘佩玲 韦雪雪 黄颖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408,共5页
为探讨乙烯利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以2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沙培育苗至苗期茎高约25 cm,采用含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并同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叶面喷施乙烯利处理,... 为探讨乙烯利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以2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沙培育苗至苗期茎高约25 cm,采用含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并同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叶面喷施乙烯利处理,处理不同时间段采叶样,研究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与乙烯利处理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可提高2个品种甘蔗幼苗叶片聚乙二醇胁迫一定时期的类黄酮含量,并使聚乙二醇胁迫处理引起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恢复到对照水平;乙烯利处理能诱导聚乙二醇胁迫下ROC16品种甘蔗叶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乙烯利 聚乙二醇胁迫 类黄酮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昔辉 区惠平 +5 位作者 杨荣仲 杨丽涛 李杨瑞 黄景 王一丁 桂意云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在免耕、常耕等4种不同耕作方式条件下,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固氮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常耕和稻草免耕处理的水稻总固氮酶活性相对高于其他两个处理;从灌浆期至成熟期,各处理的总固氮酶活... 在免耕、常耕等4种不同耕作方式条件下,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固氮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常耕和稻草免耕处理的水稻总固氮酶活性相对高于其他两个处理;从灌浆期至成熟期,各处理的总固氮酶活性明显下降,下降程度由大到小是稻草常耕>常耕>稻草免耕>免耕,说明不施稻草、免耕方式较常耕方式能延缓成熟期水稻固氮酶活性的降低。在不同时期,均以水稻茎的固氮酶活性最高,叶片的最低;从灌浆期至成熟期,不同处理水稻根、茎固氮酶活性明显降低,叶片的变化最小。因此,不同生育时期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茎固氮酶活性影响明显,而对叶片固氮酶活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水稻 固氮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LFY同源基因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新华 郭永泽 +1 位作者 佘金彩 李杨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1-524,共4页
LFY基因处于成花调控网络的关键位置,不仅调控开花时间和花转变,而且在花序和花的发育中也起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利用PCR技术分别从兴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Marcovitch)、无核椪柑(Citrus ret... LFY基因处于成花调控网络的关键位置,不仅调控开花时间和花转变,而且在花序和花的发育中也起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利用PCR技术分别从兴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Marcovitch)、无核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沙田柚[Citrus grandis(L.)Osbeck]、融安金柑(Fortunella crassifoliaSwing)和无核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叶片中分离克隆了LFY全长同源基因。结果表明兴津温州蜜柑、无核椪柑、沙田柚、融安金柑和无核黄皮中的LFY全长同源基因的核苷酸长度分别为2090、2086、2092、2081、2089bp,分别编码398、398、398、398和397个氨基酸,这些同源基因均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同源性分析发现,这些LFY全长同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分别为92%~99%和95%~100%。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与当前的植物学分类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金柑 黄皮 LF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